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快速发展的原因与启示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7 点击:

许秀君

(河南省体育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式摔跤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它“点到为止”的竞赛原则和思想、“永不言败”的训练方式、“强化对抗,注重实战”的对抗和训练形式,不仅能够强健习练者的体魄,还锻炼了他们坚韧不拔、不怕失败、敢于胜利的意志品质。中国式摔跤是被国家体育总局纳入国家锦标赛等竞赛体系的一种摔跤形式,其技术体系承袭清朝皇家职业摔跤队“善扑营”,特指以满清时代流传下来的满族和蒙古族摔跤混合而成的一种摔跤形式,民间有“回族跤”或者“绊跤”等俗称。

1959年,中国式摔跤被列入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竞赛项目,各省市相继成立专业队备战。1993年的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之后,由于国家体育部门实施“奥运战略”,中国式摔跤各类竞赛被停办,各省地市的专业队伍被解散,中国式摔跤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鼎盛期后迅速跌入了低谷[1]。河南是中国式摔跤项目的重要传承发展地域。在中国式摔跤低谷时期,河南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并积极争取行政部门支持,2010年率先在河南第十一届省运会上恢复了中国式摔跤项目。之后又经过10多年的努力,2013年建立了河南省中国跤青年队,在全国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表现,被国家体育总局领导誉为中国式摔跤发展的“河南现象”。在河南省中国式摔跤项目发展形式良好的背景下,周口市近年来表现尤为亮眼。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实地走访和调查等方法,分析和探讨周口市中国式摔跤快速发展的原因,为中国式摔跤的社会推广提供借鉴,为众多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近年来河南省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表现优异

近些年河南省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周口市团体成绩稳居第一(表1)。

表1 2016—2021年河南省中国式摔跤锦标赛团体成绩统计

(二)后备人才相对充足

周口市中国式摔跤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周口市内的仲保青少年中国式摔跤俱乐部和沈丘县体校,以及部分县区的摔跤馆校。学生年龄多在7—15岁之间,长期参与训练的学生在200人以上。

(三)中国跤队员运动成绩突出,发展前景广阔

近十多年来,周口市培养了400多名中国跤运动员,向国家队和省队输送了30余名运动员,先后有20余人达到国家“运动健将”标准;
在历年全国青少年比赛中夺得金牌100余枚,银牌90余枚,铜牌100余枚,获河南省冠亚军200余人次;
先后有60余人考入上海体院、武汉体院、郑大体院、河南理工大学以及日本东海大学等国内外体育或综合院校。(1)相关资料均由所调研俱乐部提供。

河南中国式摔跤土壤肥沃。以开封为例,据史书记载,宋代京城争跤“观者如潮,盛况空前,万人空巷”[2]。民国初年,开封跤场到处可见,如泰山庙、贡院门、东大寺等,参与人群众多[3]。20 世纪 40 年代,北京摔跤名家沈友三携子到开封[4],将北京摔跤技术与当地传统摔跤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摔跤风格,助推开封摔跤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开封市中国式摔跤百花齐放,人才辈出。时至今日,在河南发挥重要作用的中国式摔跤名家大多数是从开封走出去的。周口与开封同处豫东、地缘相近,是快速发展的外因,内因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建起一支将中国式摔跤作为人生事业和追求的“摔跤人团队”

运动项目的发展水平取决于教练的专业水平和事业心。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李宝良教练和崔仲保教练的长期耕耘。李宝良(1961—)是周口市沈丘县业余体校的校长和教练,20世纪90年中期,他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积极选材,努力训练,给省市队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引起周口市体育部门领导的关注,争取到了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中国式摔跤在周口市站住了脚。崔仲保(1956—)也是一名老摔跤人,他把自已家的房屋作为孩子们的训练场地,自己出资在院内新建了训练房,配备了简陋的训练设施。在两名老摔跤人的带领下,二十多年间,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人才辈出,一些优秀青年队员考入高校深造,毕业后加入周口市的教练员队伍,给周口市“摔跤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二)推广以公益形式为主,并以摔跤俱乐部的形式积极融入现代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

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业余训练,免费教学。虽然长期坚持公益性,不收费用,但教练员对学生严格要求,因材施教。不但传授中国跤专业知识,还十分注重学员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不但传授技术,还教学员做人和处事。

积极利用国家发展体育俱乐部的政策,注册成立了若干中国式摔跤俱乐部,形成了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发展基地。最有影响的是以崔仲保为法人成立的“仲保青少年中国式摔跤俱乐部”。该俱乐部成立于2007年,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三)狠抓队员专项能力和三观教育,全面提升队员的整体能力,为中国式摔跤项目发展打造坚实的人才基础

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是项目发展的基础,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队及各俱乐部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竞技能力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仲保青少年中国式摔跤俱乐部训练利用队员的课余时间训练,一年 365天,训练364天,仅大年初一休息一天,风雨无阻。俱乐部注重队员基本功训练,从娃娃开始,重点练柔韧、平衡、协调、速度、耐力,利用皮条、花砖、杠铃片、爬带等各种器材增强他们的专项力量和爆发力,根据学生特点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化发挥优势。

习武先习德,习武人只有具备良好品德和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俱乐部秉承“德教在前,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始终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抓,让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此教育氛围熏陶下,绝大多数队员都能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比如周口市陈恩持、陈红恩、陈向前三兄弟,7岁丧父,母亲深度近视,家境困难。俱乐部承担学习生活费用,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兄弟2013年、2017年获得全国青少年锦标赛40kg和60kg级冠军称号,陈向前2014年同时获得河南省锦标赛冠军和河南省“四大跤王”称号。陈恩持和陈向前入伍,陈红恩考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四)有效利用政府支持政策,做好中国式摔跤教练员人才梯队建设

政府为项目的发展提供的政策空间和支持力度,对项目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16年,周口市出台《周口市参加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奖惩办法》,其中第3条规定“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给周口代表团计金牌的体校中专或中专以上文凭的运动员,经专项考试考核后,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编制人事手续,到原籍缺编的中、小学从事教学、教辅工作,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可到教师岗位工作”;
第4条规定“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比赛中,完成与市体育局签订的所带队员取得3枚以上金牌目标任务的教练员,安排到市体育运动学校任教或由所在县(市、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到原籍中、小学任体育教师”。[5]2018年,周口市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在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比赛中获得 14 枚金牌,17名运动员获得事业编制工作。周口市教育体育局、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和民营俱乐部抓住政策机遇,合力锻造参赛团队,科学组织训练,取得骄人成绩,为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争得了荣誉,培养和输出一大批人才,为中国式摔跤项目发展夯实了基础。

周口市中国式摔跤项目的快速发展表明,发展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的协调和运作:

(一)争取发展空间

争取行政决策部门给予中国式摔跤必要的发展空间,既是周口的经验,也是河南的经验。将优秀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纳入国家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竞赛和培养体系内,给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公平的发展空间,是对“奥运战略”的平衡和有效应对,体现了行政部门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支持。

(二)组建专业项目运营团队

发展中国式摔跤项目,需要组建专业项目运营团队。团队要熟知中国式摔跤技术体系,认同中国式摔跤的文化理念;
依据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要求和规范,负责该项目推广发展方案、人才培养标准、竞赛规则,竞赛活动举办的规范等发展“要件”标准的制定;
负责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供项目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标准和落实方案,协调督促各级协会和会员单位举办技术培训和赛事活动。

(三)主动融合现代社会发展模式

持续举办各类高水平专业比赛,为中国跤的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中国式摔跤项目从业者(教练员、运动员)业务进步和技能提升提供通道。在“体教融和”的国家政策指导下,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牵头、各级各类学校协助制定普通中小学、各级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的中国式摔跤项目“体教融合”方案,让中国式摔跤项目进入现代学校的教育体系,为中国式摔跤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制度保障。

猜你喜欢周口市中国式俱乐部周口市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1期)2023-02-12中国式民主环球人物(2022年5期)2022-03-07周口市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周口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调查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周口市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中国式失败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10期)2016-02-27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7期)2015-07-25侦探俱乐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5期)2015-05-26推荐访问:周口市 快速发展 摔跤
上一篇:论李纲和岳飞的关系
下一篇:地铁浅埋暗挖隧道的抗震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