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遗民诗人陶瀓诗歌初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5 点击:

雷丽秋

由明入清易代之际,许多文人放弃仕途,归隐自然平淡的生活。清初遗民诗人陶瀓幼负异才,明朝亡后对清王朝的推举辞而不就,平生以游为事。陶瀓一生创作的诗歌数量多达上千首,本文从沈德潜的《清诗别裁集》和朱彬的《白田风雅》所选之诗歌中探究其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及情感心态。

陶瀓,字季深,又字昭万,以字行,乃去深称季,晚号括庵,明末清初江苏扬州宝应人。其生卒年不可考,著有《湖边草堂集》《舟车集》等。《重修宝应县志》有云:“其先吴人父镕徙淮安,再徙宝应,遂定居焉。瀓幼负异才,于书无所不窥。鼎革后,弃诸生为五岳之游”概括出了陶瀓的人生轨迹。《四库提要》介绍《舟车初集》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陶季撰。……其平生足迹半天下,诗多于舟车得之,因名《舟车集》。其诗多才锋踔厉,风发泉涌,不为边幅所窘;
然有警句,亦有率句;
有健句,亦有弱句。盖跌宕有余,而陶炼未至者也。”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四库馆臣对陶瀓诗歌的评价颇高,虽有弱句,瑕不掩瑜。

一、收录诗歌情况简介

《清诗别裁集》原名《国朝诗别裁集》,是清代前期诗歌总选集。原选本三十六卷,入选九百多人、三千多首诗,始选于乾隆十九年,作者名下有小传,诗后或有评语。该书选录陶瀓诗歌共十一首,分别是《当垂老别》《当新安吏》《当石壕吏》《当新婚别》《将进酒》《苦雨词》《曹舍人寓斋闻捣衣作》《赠陈蔼公》《蛮触行》《陈思王墓》和《题康郎湖忠臣庙壁》。《白田风雅》共二十四卷,原书是《游道堂诗话》。然是书乃散稿,未见完本,故刻此书予以摘录,载诗前《传略》之次,或非全貌,但菁华尚存。《白田风雅》选录陶瀓诗歌五十六首,篇幅占是书一卷,除《曹舍人寓斋闻捣衣作》和《题康郎湖忠臣庙壁》外,包含《清诗别裁集》收录的其余九首,实际上两部书共收录诗歌五十八首。朱彬评陶瀓:“游道堂诗话括翁生平足迹半天下,诗体源少陵,兼有高岑,故多变徵之声。”但此书对收录的诗歌不作具体点评。

二、收录诗歌的主题内容与情感表达

陶瀓身负才华却不入仕途,他不愿面对朝代兴替的残酷现实,心怀家国情怀,对清王朝笼络汉人知识分子的博学鸿词之推举辞而不就,甚至还保留着清朝以前的装束与发型。《扬州历代楹聯选注》对陶瀓肖像作楹联:“着道家装,戴老庄巾。”由此可见,陶瀓始终是坚持保留汉族头饰的。不入仕途后,陶瀓余生便开始四处游历并与友人交游,创作的诗歌内容即是他在旅途交游中的所见所闻。《清诗别裁集》和《白田风雅》所选录的五十八首诗歌,其主题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叙事民生诗

一个朝代的更迭变换,必然要经历战乱动荡,承担后果的是无辜的百姓。陶瀓作为清初遗民,对新朝统治者不予合作,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冷眼旁观,在云游途中体会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百姓所遭受的苦难。他仿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写下《当垂老别》《当石壕吏》《当新婚别》等诗,如《当垂老别》:

枪云起西陲,阴翳纷四塞。地缺紫溟涨,天倾白日蚀。

中原正格斗,东南括民力。宰相出管兵,奔走不得息。

江汉恃锁钥,矫矫虎而翼。尾大莫敢制,痈溃徒自戚。

带甲十万人,秦越终异域。诸藩复流虐,淮泗苦毕弋。

……

入为饥寒并,出为豺狼逼。不如事征战,横行寄胸臆。

这首五言诗在描述了生活在底层的年迈百姓饱受饥寒的同时,不得不在朝廷征役时事征战的现实。“枪云起西陲,阴翳纷四塞”“诸藩复流虐,淮泗苦毕弋”展现了都城周围战乱四起的处境;
“入为饥寒并,出为豺狼逼”点明了百姓水深火热的现状,入则遭受饥寒,出则面临恶势力的威胁和打压。“不如事征战,横行寄胸臆”,不如接受现状去行役,随着军队行伍还能有一些寄托,实现心中所望。沈德潜点评该诗:“孤独饥寒,复为官长困逼,不如转战之翼幸于万一也。与少陵之‘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同一用意。鲍明远有代古人题诗,当犹代也。”从这段评语中可以看出,陶瀓的民生诗与杜甫诗作异曲同工,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心系民生,对身处苦难之中的百姓深表同情又无法改变现状。

此外,民生诗还记录了自然灾害下百姓的生存状况,如《饥民谣》:

高原托群命,仳离无安居。三日仅一食,谁复计其余。

大府方南来,宣言发食糈。皇皇感且泣,提挈满路衢。

里正仍作奸,公然杂追呼。终岁重剜肉,不得宽须臾。

苍天听弥高,吞声行次且。艰难已尽骨,愿乞身为奴。

这首诗描述的是饥荒下百姓的流离生活。“仳离”二字表明当时妇女被遗弃的惨状,《诗·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嘅其叹矣。”“提挈满路衢”表现出灾民之多,甚至饥饿到需要相互搀扶的地步。然而,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下,即使有粮食发放也被官兵私藏,百姓无法受到接济,明末弊政可见一斑。“终岁重剜肉,不得宽须臾”“艰难已尽骨,愿乞身为奴”,这四句用词直白,读来只觉凄惨。没有粮食果腹,平民竟到了要剜肉来存活的地步。“艰难”二字已经深入骨髓,只要能生存,哪怕为奴、做乞丐也愿意。民生诗基调哀伤,字里行间尽诉百姓之苦,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写实,展现明末时期百姓的生存惨状。

(二)赠别诗

赠别诗包括酬赠诗和送别诗两个方面,皆是陶瀓和好友交游之间写下的诗作,这里把它们归为一类。《重修宝应县志》有云:“海内名流,所至结缟纻交。其最善者,新城王公阮亭,合肥龚公芝丽,蕲州顾公赤方。归则与陈冰壑、朱秋崖两明经,乔石林侍读,暨侍读侄云渐唱和无虚日。”可见,与陶瀓交往的文人不少,以王世祯、董樵、顾景星为善,如《赠董樵》:

长安车马正喧嚣,懒慢何由识董樵。

今日相逢甚相亿,一湾芦荻莽萧萧。

此诗是陶瀓初识董樵时所作,内容简短明了。“长安车马正喧嚣,懒慢何由识董樵”,点明与董樵相识的原因,二人皆是长安城中“懒慢”之人,志向追求不谋而合。董樵是山东莱阳人,他和陶瀓同在康熙十八年被荐博学鸿词,也辞而不就,并且一样为保持民族气节而留青丝。二人经王世祯介绍相识,王渔洋的《池北偶谈》卷二十一载,“今文士有宝应陶瀓字季,莱阳董樵字樵。二人皆以布衣游于都门。初不相识,予为介之曰:‘二君非但诗笔相当,即一字字,亦绝对也。’二君遂赋诗定交”。“今日相逢甚相亿”,表达了诗人遇知己相见恨晚、内心激动的心情。诗以描写芦荻景色结尾,“萧萧”二字基调不高,二人初识却要分别,内心不免遗憾忧伤。“芦荻”意象在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芦花适应力极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正常生长,虽然朴素,但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芦花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也象征有出众忍耐力的人。此首诗中写到“芦荻”,应是诗人对知己好友董樵的称赞,也含有互相勉励之意。

送别诗几乎都是诗人与好友离别而作,如《再过蕲州别赤方》:

停舟一洒泪,此别聚何年。远道书难尽,贫交老更坚。

江流诚逝矣,人事亦悠然。赖有千秋在,还须各勉旃。

本诗是陶瀓因好友顾景星离别而作。顾景星,字赤方,蕲州人。明末贡生,入清后屡征不仕,同样在康熙己未年荐举博学鸿词,却称病不就。他称陶瀓“擘窠大字,尤苍逸可喜”,非常推崇陶瀓的书法,陶顾二人自相识后交往四十多年,友谊十分深厚。本诗首句就点明全诗主题,与好友分别不忍流泪,此去一别不知下次相聚是何年。“贫交老更坚”表明诗人对他们友谊的信任和决心。“江流诚逝矣,人事亦悠然”,表达出对事物流逝的坦然接受。“勉旃”意为努力,只要还有时间,尽管天各一方,仍须各自努力,最后两句没有延续离别悲伤基调,反而自我勉励,积极向上。

(三)咏怀诗

这一类诗歌是诗人陶瀓在游历途中或日常生活中有感而发所作,如《将进酒》:

白日黯黯容易过,春风玉颜当奈何。君能忘忧我和歌,重倾迭酬金叵罗。

臇凤脂,劈麟脯,炊珠羹,流玉醑。忧来填膺不能食,何如交欢及尔汝。

君不闻闭关沉湎称达生,又不闻大呼狗窦千载名,人生不饮空独醒。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意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李白的《将进酒》是他与朋友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居所做客时所作,此时仕途遇到挫折,便借酒抒怀。本诗开篇感叹时光易逝却又无可奈何。“叵罗”是古代饮酒用的一种敞口的浅杯,“金叵罗”则是金制酒器。“臇凤脂,劈麟脯,炊珠羹,流玉醑”,有凤脂羹、麒麟肉脯、美酒,可见食材之昂贵、饮食之奢华。美味佳肴摆在面前,却“忧来填膺不能食”,无法和他人尽情享受,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不适应这样奢靡享乐的生活。“君不闻闭关沉湎称达生,又不闻大呼狗窦千载名”借用了李白《行路难三首》中的“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四句。“狗窦”意为狗洞,是嘲笑人缺牙齿的说法,此典故源于《世说新语·排调》,晋朝时期,张玄字吴兴,八岁时牙齿脱落有缺,有人开玩笑说他牙齿开了狗窦,张玄毫不迟疑回答他“正使君辈从此中出”,令众人大笑。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心胸旷达、不在意虚名、时刻保持清醒的人生态度。

另一首咏怀诗《陈思王墓》所表达的情感则截然不同。陈思王指的是曹植,本诗是诗人途经曹植墓地,内心有所触动而作。即使曹植已经逝去多年,但“犹是建安人”,他身上的建安风骨不会被磨灭。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虽时移世异、历经风雨,但内心初衷不会改变。

(四)写景诗

陶瀓举博学鸿词不就后四处游历,描写自然风景的诗歌不少,如《访萧处士汎柳湖而归》:

南郭散墟烟,入乘放鸭船。一溪清漾影,万木翠侵天。

觅句莺声里,寻春燕子前。何当结邻往,吟坐草芊芊。

本诗题目表面上意为诗人拜访“萧处士”后汎湖而归,实则不然。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萧处士的诗有三首:《送萧处士游黔南》《招萧处士》和《戏赠萧处士清禅师》,从这三首诗歌可以了解到萧处士很有文采,好饮酒,身如浮云四海为家,是一位携着竹杖且性格开朗的老者。萧处士与白居易之间有交游往来,那他们应处于同一时代,而陶瀓是明末清初人,不可能拜访萧处士。所以,本诗是诗人假借“萧处士”之名来自比,只汎柳湖而已。

首联以在湖上放鸭船的视角写南面外城景色。颔联对仗十分工整,“一溪”与“万木”相互辉映,视角自下而上。此处“清”一字或借为“青”以与“翠”相对,既指湖水清澈,翠绿的树木倒映在湖面,又构成整个湖面与万木形成一片青翠的画面。炼字上,一个“侵”字突出了万木之高,一片翠色直逼上天。颈联两句互文,在黄鹂鸟的叫声中和湖边燕子的身上寻找春天的踪迹。尾联畅想和朋友结伴一同前来,在草地上吟诗作对。陶瀓的写景诗遣词造句浅显易懂,不堆砌辞藻,在描写视角和炼字上别有用心,画面感十足,读来只觉清新自然。

陶瀓作为清初遗民诗人,德才兼备却不入仕途,选择做一介布衣云游天下。陶瀓虽声名不显,但与其交游的也不乏王世祯、顾景星等名人。陶瀓的诗歌在朝代兴替的大背景下创作,主要以写实的笔触记录了自身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是特殊历史时期下文人境遇的缩影。其诗歌主题丰富、题材多样,其中敘事民生诗更是以诗为史,诗歌作品情感蕴藉丰富,表现了清初遗民文人的复杂心态,在当下仍有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处士诗人诗歌诗歌不除外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9期)2022-10-31西 湖扬子江诗刊(2019年6期)2019-11-13“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晒娃还要看诗人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8年10期)2019-01-29我理解的好诗人中华诗词(2018年6期)2018-11-12诗人猫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18年5期)2018-09-10《杜牧 题元处士高亭》中华诗词(2018年4期)2018-08-17诗歌岛·八面来风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诗人与花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诗歌过年红领巾·萌芽(2009年1期)2009-01-20推荐访问:遗民 清初 初探
上一篇:人共青山都瘦
下一篇:半个饺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