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无锡,产业强市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5 点击:

骆晓昀

观众在无锡物联网应用和产品展览会上参观(季春鹏/ 摄)

近期,2022年中国内地GDP30强城市数据全部出炉,宁波、青岛、无锡位列12至14位,三座城市2022年GDP体量均在1.5万亿元左右。

作为沿海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宁波和青岛都拥有世界一流港口,港口经济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而没有沿海港口优势的无锡,枢纽效应相对较弱,如何看齐宁波和青岛,引人关注。

作为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民营经济的集聚地,无锡被誉为“百年工商城”,历来有着尊商、重商的传统。这座城市当如何赓续工业血脉,把脉未来发展?

2023年2月13日,无锡市产业强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对无锡市产业强市重大产业项目、突出贡献企业和优秀企业家予以通报表扬。

从一定意义上讲,近代以来无锡崛起为工商名城的“百年建城史”,就是一部“锡企发展史”。

关于无锡县城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东汉《越绝书》。汉时,无锡已有由城门、城楼构成的完整县城,并分为子城和罗城(外城)。

从一定意义上讲,近代以来无锡崛起为工商名城的“百年建城史”, 就是一部“锡企发展史”。

建城后千余年间,无锡几乎从未遭受重大战乱破坏,直至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此后3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对无锡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无锡饱受战火摧残。

战乱令无锡大伤元气,但也促成了地方经济新的发展契机。

太平军攻占无锡后,曾实施“均田亩”性质的军政治理,减轻田赋,使农业生产得到短暂恢复。其政权稳定后,为获得经济收入,采取了保护农户和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提倡公平买卖。清末名医张乃修在其所著的《如梦录》中记录,当时的无锡“各镇口热闹如城市”。

在中国民族工业史中,“荣”“杨”“唐”“薛”被称为无锡四大顶级家族。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以荣氏为代表的锡商创办了申新、茂新等龙头企业,为无锡建设工商名城成功奠基;
改革开放后,海澜、新长江、红豆等本土企业从乡镇企业发展为全国500强。

如今,龟背形的“无锡城”应是汉时无锡的罗城区域。史料中其东面的“弓”“弓河”位置,就是无锡解放后被填没后修建的解放东路。

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无锡早期的民族工商企业大多沿运河布局,由此也使得解放环路内的“老城厢”集聚了无锡城的半部工商史。

1919年,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古运河边建起了一家棉纺织厂,命名为申新三厂(无锡第一棉纺织厂前身,以下简称“无锡一棉”)。如今,这家百年有余的企业,实现了从民族工商业典范到全国棉纺织行业排头兵、全球最大紧密纺生产基地的跨越。直到今天,“无锡一棉”始终是全球高端纺织生产商,为“阿玛尼”等众奢饰品牌提供支持。

“实体经济是城市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也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中共无锡市委研究室原副主任刘俊在《厚植无锡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文中写道。

志当存高远,平畴万里行。无锡的大志向是“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产业强市成为无锡经济的最大共识和无锡城市的最亮名片,也是这个工业重镇坚守根本、传承根脉的路径所在。

江南富庶,由水而生。全长1710公里,流经6个省、25个地级市的京杭大运河,千年前便串联起了中国的南北商贸,沿河诸市皆因河而兴,其对无锡特别怀有厚爱。

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北接长江,南达太湖。这段古运河形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在当代依旧发挥着重要航运功能。无锡工商业繁荣于斯,无锡居民生长于斯,无锡文脉孕育于斯。在历史的长河中,大运河及其支流水系深深地影响了无锡城区的变迁,形成了“千里运河独此一环”的城市景观。现代城市风貌交织千年水韵,在时空间传递着兴盛繁荣。

大运河无锡段全长41公里,其北端从位于常州与无锡交接处的五牧——今洛社镇入境。

洛社有1600多年历史,是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历史古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宋代《府志》已刊有“洛社”地名,据考证,王羲之的青少年时期在此度过,如今洛社高中内仍留有他的“洗砚池”遗迹。

大运河进入洛社5公里处,便是镇中心。解放前,市镇上拥有70多家米行,各种行业、商店应有尽有,故有“小无锡”之称。

“20世纪60年代初,原无锡县工业布局凭借洛社水陆交通便利而兴起集中。”洛社镇党政办原主任陈为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1976年,无锡新运河续建开工,至1983年完成了自黄埠墩向南,经锡山东麓,穿锡山、梁溪两座大桥,至梁溪段四级航道工程,长4.04公里。现在的梁溪商旅相融,兴旺发达。梁溪科技城核心區2023年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324.2亿元。

1983年至1997年,无锡古运河段实施了新开河段护岸工程、完成了梁溪至南门下甸桥段四级航道水下开挖工程和无锡境内其他河段的四级航道整治。2000年,绕城段新运河底宽达到60米,其他老运河段底宽35-90米。至此,无锡大运河改道工程全面完成,京杭运河完全绕城而过。

如今,无锡城区古运河可分三段:北段吴桥至江尖,为古芙蓉湖最后留下的遗迹,是历史上无锡米市的主要场所;
中段江尖至南门,分东西二线环抱古城区而过,为“千里运河独一环”的胜迹之所,更是无锡的民族工商业在全国率先崛起的发源地;
南门至清名桥段,被称为“江南水弄堂”,是无锡古代商业街的典范。

水因流动而不息,商有传承则长兴。无锡工商业于近代有“荣氏”初创于古运河岸;
在改革开放初期又创出了“四千四万”精神;
直至今日,无锡弘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让这座城在新时代下持续输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无锡古运河历史文化街区

科技为帆行大船,无锡具有一脉相承的“科创基因”。在发展之路上,“创新”始终是无锡发展中的高光亮词。

“1990年1月20日,国务院领导同志来洛社镇视察了4所企业,第一个便是‘太湖锅炉厂’。”陈为民参加了当时的接待工作,据他回忆,国务院领导同志当时对乡镇企业有能力生产锅炉尤其诧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乡镇企业,是无锡的传统。2021年6月,惠山高新区(洛社镇)批准筹建,一张全新的国家级名片——惠山区智能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在此诞生。

2023年2月10日上午,惠山高新区2023年重大产业项目、无锡航空航天产业园启动区同时开工。这标志着惠山高新区主动融入国内外航空航天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有望成为长三角航空航天产业新高地。

惠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洛社镇党委副书记万智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惠山高新区已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锡研究院、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无锡分中心、中科院上海高研院等研究机构,打通“产学研”完整链路。

惠山区委副书记、惠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虹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洛社镇的工业布局原本缺少航空航天产业,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吸引了一批项目,这也是一种‘无中生有’。例如,招引西北工业大学李贺军院士团队的碳基复材项目,政府‘以投带引’,通过高新区三个母基金,扶持重点项目做大做强。”

在无锡,产业项目“无中生有”早有传统。2006年,无锡政府即出台相关“引才”计划,在5年内引进30 名海外留学归国领军型人才创业。

无锡日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即是通过上述计划来无锡建厂。“童年时,我就对无锡有‘重商、崇商’的印象。我认为,苏锡常这一带是国内经营环境最好的地区。”刘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刘俊带领团队从白手起家走向世界前列,员工规模也从个位数增长至700多人。

日联科技是国内从事精密X射线技术研究和X射线检测装备开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X射线不仅应用于医学领域,在工业领域中应用空间也很广泛,业界称我们为‘工业医生’。”刘骏说。

新世纪之前,这项关乎国家工业产业安全的技术被德美日三国垄断。“当时一台进口设备动辄要花几百万元以上。现在,我们生产的具备同样功能的设备,价格仅是当年进口设备的一半,甚至更低。”刘骏说。

日联不仅研制和生产高端智能X射线检测仪器装备,也从事射线物理基础理论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热阴极微焦点X射线源这样的核心零部件。“2023年,我们的产品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将达到70%,2025年实现100%。”刘骏说。

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必须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根本。

2023年2月14日,无锡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构建以4个地标产业集群、6个优势产业集群、5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以进一步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建设。

4个地标产业集群分别是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
6个优势产业集群分别是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5个未来产业分别是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

无锡被誉为“物联网之都”,在所有现代产业体系中,无锡物联网产业在全球处于领先梯队。从“先行”到“领航”,无锡物联网不仅完成自身再升级,且不断赋能其他产业集群。

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无锡对发展物联网产业进行战略部署,并建立起国内首座中国“微纳传感国际创新园”。

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担起了在物联网领域先行探路的使命。

2021年,无锡已有物联网产业“国字号”创新载体近200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余项,其中包括有“物联网宪法”之称的体系架构标准,代表中国牢牢抓住國际标准话语权。

同年10月,经工信部评估认定,无锡高质量完成《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发展目标任务;
12月,无锡发布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标志着无锡物联网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2022年始,无锡对物联网产业进行了再聚焦,‘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感两网’,智能传感应用、车联网及工业互联网领域成为焦点。2022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实现16.2%增长,产业营收规模达到4011亿元。”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物联网产业发展处处长张凡说。

智能传感器是物联网构建的基础。同时,物联网作为物物相联的网络,又赋能现代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在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中,无锡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为江苏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勇挑重担、多作贡献。”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吴燕表示,在无锡,以“物”为魂、以“数”为器,如今得以“数实共生”的物联网厚积薄发,已成为无锡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本稿图片均由无锡市委宣传部供图)

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城市范例,必须以现代化的产业体系为根本。目前,无锡已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无锡自古以工而兴、靠商而荣,又在近现代创造诸多辉煌。在新时代,它将不断为提高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水平而努力奋进。

展望未来,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无锡将为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探索和经验。

猜你喜欢无锡联网吴子岳:让产品从无锡制造变成无锡设计华人时刊(2022年11期)2022-09-15无锡一棉China Textile(2022年3期)2022-07-12“身联网”等五则党的生活(黑龙江)(2022年4期)2022-04-25《物联网技术》简介现代电子技术(2022年8期)2022-04-13一碗传承百年的“无锡老式面”华人时刊(2022年21期)2022-02-15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0-11-17物联网下的智控萌宠屋电子制作(2019年13期)2020-01-14无锡公交城市公共交通(2019年5期)2019-07-12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抢占物联网通信世界(2018年27期)2018-10-16推荐访问:无锡 强市 产业
上一篇:基于用户消费行为的电力数据客户立体画像构建
下一篇:不动产“带押过户”政策推向全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