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App在小学生体育课后练习中的作用和价值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4 点击:

文/夏晨铭 王如芳

随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发布,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实,小学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课时有了保障、体育运动成为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小学体育教育备受关注,从保证时间到提升服务,从家长支持到学校重视,更是从校内的“阳光一小时”延伸到校外的“课后一小时”。关于课后体育练习任务的布置,笔者所在区域也采取了多种方式的尝试,从纸质任务单到线上“打卡”,更多学校也在尝试基于移动终端的运动App完成体育课后练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了一系列调研。

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学校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校在校时间满足“阳光体育1小时”要求的同时,也都关注到了学生的课后体育锻炼,并布置了相应的学练内容。

在布置任务途径方面,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纸质记录,学生自主完成锻炼项目后进行记录,定期上交,由教师集中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另外两类分别是通过微信或者QQ群进行任务布置,让学生进行视频或者照片上传;
借助运动类App进行任务布置、完成学练、上传数据。

后两类的方法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任务布置和相关材料上传。通过微信群、QQ群等发布任务清单,学生通过上传视频或图片进行“打卡”,这一途径其实就是将前面的纸质工作网络化,方便了教师对于学生练习的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其主要优势是微信和QQ在当下使用广泛,所以在操作层面上较为简单易行,但是在互动的及时性和学练的自主性上有着很大的限制。

而另一类则是借助“天天跳绳”“KEEP”“小米运动”等运动App实现的学练一体化的任务布置,这类App通常包含了影像示范、数据记录、即时评价等功能,除了发布的项目外,还有资源库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虽然在例如账号注册、功能使用中等方面可能存在操作上的诸多不便,但是运动App能够提供全面、专业的功能,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练体验。

针对区域内学生参与体育课后体育练习的情况笔者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主要的几类问题在于:1.对于练习内容缺乏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动作不规范。2.缺乏有效监督,学生在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和强度无法达到教师的练习要求。3.课后练习往往是学生自主练习,部分家长会陪同一起锻炼,极少数是在与同伴陪伴下完成的,所以训练热情会“打折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这个问题更加突出。4.训练项目较为单一,由于教师无法指导和纠错,往往只能布置相对简单的基础练习,对于学生来说素质类的体育锻炼通常存在机械的重复内容,长时间练习会觉得枯燥乏味。

对于这类问题,结合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进行了比对,发现以上问题更多地出现在采用传统方式或者微信、QQ群布置学练任务的学校,而使用运动App的学校则较少反映出上述问题。

我们对区域内某学校一年级教授《希望风帆》广播操布置课后练习一个月后的学生数据进行了分析。该校一年级共8个班,4个班通过微信群发布练习任务(对照组),另4个班使用运动App进行作业发布(实验组)。学生人数共计306人,其中男生158人,女生148人。评分标准见表1,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一年级广播操评分标准

表2 一年级广播操评分统计表

通过数据比对发现,B组的优秀率高于A组近10%,及格率下降了近12%,说明运动App在课后练习中的使用,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形成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的调研和数据分析,笔者尝试对运动App的各项功能进行剖析,研究其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

(一)可视化的技能学练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在课堂中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只能通过展示挂图、示范动作等方式进行教学。在一位教师面对40名甚至更多学生的场景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通常在体育课中教师需要采取集中纠错、小组探究、个别指导等辅助手段辅助学生正确模仿技能动作,理解动作要求。而在课后练习中,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学生在进行自主练习时会出现因为动作不标准而失去了锻炼的意义。

运动App所包含的基础功能之一就是影音播放,学生可以通过分解动作的教学视频进行观摩,加上文字的描述,通过暂停、回看等功能满足个体需求。不仅如此,目前很多App还能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动作进行实时比对,通过AI技术捕捉学生的动作并进行提示,例如手臂摆臂不到位、腿未能抬到规定高度等,通过及时的提醒或者评分系统去干预学生的动作,使之调整到标准位置。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生佩戴与软件配套的外部设备,还能进一步对其运动轨迹进行干预。

通过以上途径,运动App创造了在无教师指导的场景下,依据个体需要,满足不同需求,凭借AI智能模拟出一对一的教学情境,完成动作示范、技能纠错等教学过程(图1)。

图1 运动APP技能学练的相关功能

(二)专业化的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是运动App较为重要的功能,能够在学生运动时同步采集其运动数据,并依照运动项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图2)。例如在一分钟跳绳项目锻炼时,App在计时的同时,可以通过音像AI记录学生的成功个数、失败个数以及速率等数据。最后通过动态曲线去分析一分钟内学生的运动表现,可以得出如平均速率、最高速率、连续成功个数、失败个数等数据。通过量化的数据绘测出相关图标,可以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运动水平,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技术动作进行调整,使其运动表现进一步提高。

图2 运动APP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

另一方面,如使用与软件相配套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或者其他外设,还能够进一步收集学生的生理数据,如安静心率、运动前心率、即刻心率、运动心率等,并加以分析得出学生的心率变化曲线。教师或者家长可利用后台数据观测,对运动内容、负荷、强度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让锻炼更科学,同时通过生理指标的变化也让教师和家长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以“天天跳绳”App为例,在使用App进行运动项目的练习时,语音系统会不间断地进行鼓励,如“加油”“已经达到××个”“努力坚持”等,每次练习完成后也会有总结性的鼓励,如“今天的表现真棒”“又有新的记录诞生”等。同时,在功能菜单中还有“我的荣誉”选项,里面根据学生各种锻炼成绩以“点亮勋章”(图3)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勋章还在头像框中显示,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练习热情。

图3 运动APP的“荣誉勋章”评价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支撑学生兴趣形成的较为关键的因素是有效的评价和成功的体验。在此类App中通过“能够完成”“坚持完成”“优秀完成”三个层面,分别指向了学会动作、持续锻炼、体验成功三项重要指标。加上即时性的鼓励和可量化的运动表现评定,促使学生形成勇于挑战的意志,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运动的良好习惯。

(四)模块化的任务清单

在App中还依据锻炼的项目、目的和功能将可选的项目分成了很多大类,每个大类中也有不同小项,某些App在小项中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项目以及体育中考项目特别标注出来,方便学生群体的使用,同时还有各类身体练习的游戏和挑战活动,学生可依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图4)。

图4 运动APP的模块任务列举

教师也可以通过模块化的项目进行训练任务布置,依照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逻辑性、专项性将不同小项进行组合成为班级的任务清单。例如,对于腿部力量的练习,教师可选用一分钟跳绳作为热身项目,选择高抬腿、开合跳、深蹲跳等项目为主要练习内容同时规定好组数,再选择坐位体前屈作为拉伸放松活动,清单制定好后就可发送至班级,学生点开任务单即可开始今天的学练。这大大提高了以往教师录制素材、编写训练内容的效率,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任务一目了然,选取练习也十分方便。

(五)社区式的互动体验

在App注册时也可以在后期使用中加入不同的小组,在小组内创建各种锻炼活动,这也是此类锻炼App很大的优势。首先,为学生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学生可以将自己优秀的训练成果发布到动态栏中,展示自己优美的动作、炫丽的技能、更高的水平。观看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点赞和留言的形式进行评价和鼓励。其次,可以通过完成接力任务、班级比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充分发挥了“体育育人”的功效,在激发运动兴趣培养运动习惯的同时,让课后练习的维度变得更宽广。

(一)发挥辅助能效,强化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首先必须要强调的是,运用App进行体育练习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辅助手段。教师在运用时不可本末倒置,不应出现将应该在课内完成的教学布置到课后,甚至是用视频自学取代课堂教学的现象。应该明确的是,App的开发是基于课堂教学情境的模拟,是固化的程序,其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无法真正还原课堂生动的状态,不可替代课堂中的真实场景,更不可能取代师生在教学中面对面的互动。教师在使用中,应秉持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结合课堂中所学内容或阶段性内容制定相应的练习清单,利用App的各种优势,补充练习时间,助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

(二)落实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制定学生课后练习清单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能力不同、技能掌握情况不同、课堂学习效果不同等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计划。利用好App可按需调整且是以一对一模式进行锻炼的特点,切实落实以学定教原则,在对课堂学练内容巩固的同时,还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有班级的整体方案,确立整体的阶段性目标,课后学练的内容既要整体同步又要能满足个体,将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体能水平全面提升放在首要位置。

(三)全面评估学生,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制定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制定要依据学情,App的数据后台给于教师一条新的了解学生的途径。通过对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的数据分析结果,能够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体能的具体状态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情况等多方面信息。教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找到教学中的遗漏点,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让课堂更具时效性。同时根据App的使用情况,还能够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生理状态,也便于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出彩,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猜你喜欢课后练习学练布置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体育教学(2023年1期)2023-02-22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4期)2022-04-15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体育教学(2018年10期)2018-01-08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教师·下(2017年10期)2017-12-10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小学音乐教材课后练习使用方法之管见中国音乐教育(2014年10期)2014-05-20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年5期)2014-02-28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4年2期)2014-02-28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推荐访问:课后 小学生 作用
上一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探索——以《耐久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一课为例
下一篇: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卫专业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