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以贵州省X,县韭黄产业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24 点击:

赵聆茹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韭黄是指在采取培土、避光遮盖等物理措施后形成黑暗的环境下,经软化栽培后长成的黄化韭菜[1]。相较于韭菜,韭黄的呈味氨基酸高于前者,风味佳于韭菜[2]。因此,韭黄作为葱类蔬菜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韭黄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以及挥发性硫化物,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等功效[3,4],具备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目前,作为 X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5],也是“三种一养”(韭黄、茶叶、食用菌种植及肉兔养殖)的扶贫特色产业之一,韭黄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预防当地发生规模性返贫、稳步经济增速、带动农户增收至关重要。

2018 年初,贵州省提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X 县科学布局,将水母河流域建设为韭黄特色蔬菜产业园[6],解决近2 万人就业问题,带动约1.3 万户贫困户成功脱贫。此后,X 县韭黄在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韭黄发展占据一席之地,无论在生产还是销售上都具有一定代表性。

1.1 种得好——产业发展基础强

X 县韭黄在色泽上明显优于中国另外两大韭黄产区(四川省、云南省),质量上更是有自身独特风格:叶宽肥厚、纤维量极少,口感佳[7]。X 县韭黄种得好,得益于当地的种植传统与资源优势,农户们早已掌握了当地韭黄的生长习性和基本种植技术,譬如:何时播种、施肥时机与频率、韭菜软化时长等。懂得根据韭黄的生长需求革新生产工具,如:软化工具由原始的泥巴覆盖演化为油毛毡,再到现在的聚乙烯PV 材料制作的无公害泡沫遮光筒[7],当地韭黄的生产与收割由原先一年一季突破为一年三季,且每年可收割2~3 茬,产量提高18%~25%。X 县自然资源禀赋优越。X 县韭黄为露地韭黄,喜水,抗旱、抗病能力强,采收期大多在冬季,易受霜冻灾害。X 县地处贵州省西南部,属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 ℃,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 378 mm,无霜期达301 d,气候、温度、降水等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1.2 卖得出——区域品牌辐射广

X 县韭黄作为“菜园子”的一份子,紧紧围绕市场“菜篮子”,畅销贵阳、北京和重庆等地。受疫情影响,该县政府及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在“品牌效应+冷链物流”双重力量加持下,韭黄产业的销售如日中升。近4 年来,X 县韭黄农产品多次参加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奠定了扎实的品牌基础(表 1)。2019—2020 年,X 县韭黄两次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扶贫广告,“中国韭黄之乡”的金字招牌声名远扬[8]。此外,化处镇焦家村的韭黄产品于2021 年荣登第十一届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更是为X 县韭黄的品牌宣传添砖加瓦。X县韭黄的品牌效益与日俱增,知名度不断提升。冷链物流方面,X 县现有的技术水平基本能够满足韭黄的储存与运输需求。韭黄易腐败,常温条件下保质期为3~5 d[9]。为克服储存难度,迎合消费市场需求,X 县不断优化保鲜技术:采用真空预冷机技术,第一时间脱水处理新鲜韭黄,水分脱掉后的25 min内把蔬菜中心温度降至0~0.5 ℃,冷气具备的杀菌功能还可避免细菌滋生,随后将韭黄放入冷库,保鲜效果可达12~15 d。X 县现拥有1 个县级电商运营中心、百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7 处物流配送网点,物流运输畅通。

表1 2018—2021 年X 县韭黄参加大型展销会情况

1.3 划得来——经济效益高

2019 年 X 县韭黄批发价为 5~8 元/kg,已投产的4 000 hm2韭黄产量达0.75亿kg,综合产值为7.5亿元。受疫情影响,韭黄收购价有所下调,在3~6 元/kg 浮动。若6 667 hm2韭黄全部丰产,预计产量达2 亿kg,综合产值高达10 亿元,经济效益明显。

在政府宣传动员下,韭黄基地建设前期村民将土地入股公司,为农户与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建设韭黄基地前,农业收入主要来自玉米、水稻种植等,每年收入为1 000 元/667 m2,且面临粮食价格下调风险。刨除旧农业生长所需要的种子、化肥及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种植传统作物的毛收入为500元/667 m2。目前,土地流转出的农户成为韭黄种植园的产业工人,基本都能够保证2 000 元/月的工资,加上每年拥有的土地流转金(水田800 元/667 m2、旱地 600 元/667 m2),年收入稳定在 8 000 元左右,净收益为5 000 元,农户年均可增收4 500 元。对企业而言,一方面规模种植与出售、品质优、知名度高等因素使其在销售市场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对韭黄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相对较高。一是为韭黄产业顺利启动,该县政府前期向每个村级公司注入了100 万元作为专项资金;
二是县级公司签订了收购最低价格保障原则,当遇到韭黄市场不景气时,至少保障种植户拥有 0.1 元/kg 的利润[7]。无论市场如何低迷,加上政府补贴、产业的规模化,企业基本能够实现收支平衡。此外,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为X 县韭黄的盈利保驾护航。

2.1 X 县韭黄发展历程

X 县作为贵州省韭黄的主产区,素有“X 县韭黄甲天下”之美誉。因其品质好、口感佳而闻名,该县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2000 年以来,X 县韭黄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2 个阶段:一是2000—2014 年为稳步推进期,县政府先后注册了“白旗”商标,申请“白旗韭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投入200 余万元项目资金,实施以韭黄为主的334 hm2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建成以白旗为中心,覆盖打油、沙戈等5 个行政村约270 hm2的韭黄生产基地,年产值高达1.152 亿元。占据省内市场份额高达80%~90%,经济效益显著。部分韭黄更是打入广东、深圳、重庆等省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二是2016 年后为快速发展期,X 县是典型的贫困县,在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背景下韭黄被确定成为X 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是助推该县脱贫、拉动经济增速、带动当地群众就业的关键所在。截至2019 年,X 县韭黄种植面积达 6 667 hm2,占全省韭黄种植规模九成以上,基本实现韭黄种植基地规模化目标;
同年4 月,在韭黄产业的带动下,农户收入稳步增收,X 县正式脱贫摘帽。

2.2 稳步推进韭黄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规模化程度低。X 县是传统的农业县,悠久种植历史下形成的种植观念,既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优势,也是阻碍产业规模化的劣势。农户常年以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业作为收入来源,韭黄生产长期停留在小家庭零散式状态,无法形成规模化种植。种植结构固化让农户忽略或不愿从转变农产品类型入手提高经济收入。此外,韭黄属精细化种植类蔬菜,生长所需的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且韭黄对储存环境要求极高,生产的高成本进一步限制了农户规模化种植。

二是品牌知名度弱。X 县韭黄的经营模式属粗放型管理,农户大多依靠人力、借助传统的种植技术实现韭黄生长目标。种植习惯的不科学、不规范导致该模式下的韭黄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且在商品运输途中多发生磕碰,运输要求把控不严、品质良莠不齐,政府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宣传,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认知度与认可度低,区域品牌竞争力弱。近5 年来,韭黄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营销化宣传,品牌影响力才有所提升。

三是抗风险能力弱。韭黄产品在“产-销”过程中通常面临多种潜在风险,可归纳为两类:一是人为风险。育苗前栽种的配套工作不到位、育苗期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都会影响韭黄生长[10];
二是非人为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当地虽处在韭黄生长适宜区,但产品本身易受高温、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轻则影响品质,重则无法成形;
小规模生产与销售韭黄的农户在交易市场上话语权低,一旦市场需求量降低,或是供货量过高,在集市价格博弈中易处于被动地位,势必会面临可预见却不可控的价格风险,加之获取信息途径、销售渠道、宣传平台等因素受限,更是降低了韭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3.1 找准发力点,革新种植观念

基地建设是农产品产生规模效益的基本保障。X 县政府将实现韭黄基地建设的突破口聚焦于转变农户种植观念。县政府先以讲政策、计算收入账、开院坝会等宣传方式让农户充分了解种植韭黄的益处,埋下种植韭黄的“思想种子”。基地建设前充分考虑资源与区域优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打消农户利益损害等疑虑。2019 年实施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种植基地建设区在自然资源上,森林覆盖率为13%,气温适宜、水资源蕴藏量高,光照充足,具有极大的韭黄种植潜力;
地理位置上,项目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位于波玉大道,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距县城中心不足3 km,交通便利,便于韭黄产品运输;
人口上,覆盖3 个社区和2 个行政村,囊括181 户768 名水库移民,受益总人口约2 万余人。该项目的运行吸纳了当地农户参与韭黄的育苗、移栽、收割、清洗、加工、包装等环节,满足了水库移民等群体的就业需求。充分发挥不同核心主体的示范引领力量。发挥优秀种植户的模范带头作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退役军人(亦称“兵支书”)的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精神,营造良好的韭黄种植氛围。在担任韭黄村村支书期间,退役军人杨守亮以“支部+合作社+村级公司+农户“的合作生产模式,3年内带领农户种植韭黄,1 600 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11],吸引近80%邻村加入规模种植韭黄的队伍行列中。

3.2 高质量供给生产端,精细化服务消费端

为切实打响品牌效应第一步,树立良好品牌意识,X 县决定同时从生产与销售两个端口入手:一是立足韭黄品质,加强种植技术培训。县农业农村局制定并颁布了《非典育苗技术规程》《无公害韭黄栽培技术规程》等种植标准,成立了韭黄种植专班,定期派技术人员前往韭黄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将育苗、定植、遮光处理等重点步骤的种植与管理标准以“口袋书”形式发放给农户供随时学习,此举亦可有效规避韭黄种植的人为风险。该县农业局曾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开展400 余期韭黄技术培训,累计参加培训约1.4 万余人次;
二是在包装、运输与销售等环节行动,提前做足精细化消费服务准备。一方面,X 县为提高“白旗韭黄“商标知名度,通过无公害品牌包装来提高产值和竞争力,采用真空包装技术和实行品牌精品包装,结束了白旗韭黄长期以来无包装销售的历史,同时不断提高韭黄鲜品储存能力,持续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运货能力,扩大营销半径;
另一方面,拓宽韭黄产业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韭黄产品销售成功几率。利用展销会、直播带货、京东、贵农网等“线下+线上”形式拓宽销售平台,加大营销力度,在产品与市场间搭建起沟通桥梁,借助政府、企业、互联网的力量,不断整合销售资源,将品牌建设做到“叫得出,运得了,卖得好”。

3.3 多元措施并举,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提升韭黄产品的抵御风险能力,政策和数据是产业发展的外力支撑,产品深加工为内力诉求,内外力双管齐下。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扶持作用。《贵州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强调支持优势产业衔接推进乡村振兴。X 县出台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为韭黄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倾斜与金融扶持。此外,X 县还下发了《白旗韭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以防止品牌受损影响市场。第二,依托大数据,合理规划生产。买方市场下,产品能否实现自身的商品价值取决于市场对其需求情况[12]。对此,X 县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利益链接机制[5],通过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中心,对韭黄的产销进行数据追溯,根据订单量调度韭黄的生产与供货,实现产地与市场、供给量与销售额的信息有效对接,避免出现产品滞销、价格大幅度跳水等问题。第三,延长产业链,韭黄产品深加工。韭黄作为一种口感佳、外观美的新兴蔬菜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但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经济压力大、空闲时间缩短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对韭黄的需求形式。X 县相应加快、加深了韭黄附加值的研发,将韭黄产品的深加工行业作为实现韭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将“互联网+”作为销售平台,建立线上销售渠道以抵御潜在的市场风险。

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聚焦于产业促进乡村发展[13]。韭黄作为X 县的主导产业,社会经济效益初见成效,当地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立足实地,前期通过多轮、多方的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农户与企业的种植意愿与产销等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韭黄种植基地;
在规模化生产基础上,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同基地紧密链接,夯实韭黄品质;
以“线上+线下”同市场紧密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与销售渠道,提高X 县韭黄的品牌知名度与荣誉度;
并利用大数据随时掌握韭黄市场波动,在保证企业与农户的合理利润前提下,力图降低韭黄的市场风险,使韭黄成为X 县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猜你喜欢韭黄农户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韭黄标准化栽培技术探讨湖北农机化(2021年8期)2021-12-09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韭黄无公害生产栽培措施分析与研究新农民(2020年3期)2020-12-09普定韭黄 香飘海外当代贵州(2020年22期)2020-08-25韭黄春卷美食(2020年2期)2020-03-12浅析弥勒市韭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云南农业(2019年7期)2019-02-25粮食日 访农户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11期)2018-01-23农户存粮调查中国粮食经济(2018年7期)2018-01-23推荐访问:贵州省 韭黄 为例
上一篇:松滋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甘肃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