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地方性知识智慧化传承机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柴吴昊 罗晶晶 李欣 覃诗洋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现代化与全球化趋势下,地方性知识能够得到跨文化环境的认可,同时其在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中更多被赋予了普遍性意义。地区性特色博物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我国博物馆目前对地方性知识展示与传播的建设缺乏独特性,具有同质化特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演进,博物馆越来越重视对线上展览、媒介平台等方面的建设,线上平台也为受众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了更加轻松自如的环境。博物馆对地方性知识的智慧化传承,有利于地方性知识的保存与展演,发挥对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的宣传作用,进一步增强地区族群之间的连接。

经过对地方性知识和博物馆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研究发现由于地方性文化并不等同于历史或是传统文化,即使博物馆作为知识传播方由来已久,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仍旧面临着地方性知识传承的诸多机会和挑战。有学者指出传承地方性知识需要博物馆发挥能动性,如更加注重本地域文化的整体性,建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媒体传播体系,推动知识传承过程。目前已有研究对于博物馆地方性知识的智慧化传承存在待探索的学术空白,本研究便以博物馆智慧化传承地方性知识的机制和创新作为研究议题。

“地方性知识”也可译为本土性知识,源于“ethno-”有关的知识考察或者和“ethnosciences”有关的知识概念,是人类学家在探讨和研究西方之外的文化传统时,对西方以外的自然知识,在其西方的“science”词汇之前加上了词头“ethno-”,以表示这些知识与本土的种族、民族有关的、离不开这些地域的,或者在这些地域之外没有的、在这些民族或种族之外如西方没有的自然知识。

据人类学家格尔茨的观点,知识是“拼凑而成的某种叙述”,而叙述的成功拼凑需要借由当下的文化工具。博物馆仅仅简单地将文物摆放出来,难以真切展示文物背后的社会化信息和故事,“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的隔阂仍然坚固地存在。博物馆经过对展品蕴藏的社会信息的深入挖掘,通过展览、借助藏品来展现历史与民俗,打造特殊的文化空间,将展品置于文化的特定语境中,博物馆展览在生动地呈现文物的同时,能够提供超越本身的意义建构,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较为完整地重现特定历史时期某一地域的地方性知识。

绝大多数博物馆所展览的“物”已经脱离了观众日常生活的视野,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在时间上亦是有限的,即观众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是无法与博物馆中“物”的生命历程相比较的。由此,也使博物馆通过空间与时间的作用来建构异域成为可能。一方面,博物馆所提供的空间与人们日常现代性社会中所接触到的空间大不相同,根据“地方性知识”的基本观点,“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地域和文化情境中产生的,所有的认识不仅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还有区域的局限性”,人们在现代性社会中所接触到的普世性知识受到博物馆这一特定空间的局限。另一方面,在博物馆所建构的异域中,博物馆所呈现的地方历史演进、时间流逝等抽象的线性概念,得以在博物馆空间中实现整合和具体化。通过博物馆的建筑以及布局等空间,为地方性知识传承提供人文环境。博物馆空间在地方性知识传承过程中发挥“在既定空间营造既定的文化氛围”的作用。

将地方性知识应用在博物馆空间中定会营造出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和地域文化氛围。同时在现代的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性知识不同于普世性知识的潜在力量也已逐步被认同,但如何有效地利用博物馆传承地方性知识仍需要一种有效的引导。

博物馆历史在作为地方性知识传承内容的过程中,纵向需要考虑它的历史变迁,横向需要考虑它复杂的历史联系。在重现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博物馆历史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内容,提供了一个长时间段的历史视野,而非孤立的某一时期。

地方性知识是当地民众长期生活时间的智慧结晶,它的具体内容可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变化,但其中的精髓、价值追求不断得到凝练和传承。不同历史时期的地方性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历史正是承担“在叙述中凝练,在凝练中连结”的作用,将地方性知识融入与历史的联系中,将地方性知识的线性概念融入块状的历史时期中,最终整合为一体,实现多元共存的立体传承。同时,博物馆历史所能承载并架构起的长时间段历史视野,为地方性知识传承的连续性、传承性提供了保障(图1)。

图1 博物馆与地方性知识关系示意图

2.1 情境:时空还原,置身其中

在地方性知识的知识观念下,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所以对于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因此,在线上平台的作品呈现中是否有效搭建情境是考量博物馆在新媒体平台传承地方性知识的标准之一。博物馆根据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在搭建情境上较之线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仅仅是通过单纯的口头(“想象一下你现在在1911年的上海”)、文字(文物知识中的文物朝代、地点)或者展览来搭建,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和技术,通过视频、H5、动画或者相结合的形式来呈现。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22年年初推出的一系列本馆系列科普短片,介绍了牛尊、金梳背等一系列文物,在还原情境时,采用了“文字+动画+动画版讲解员讲解”的形式。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21年推出的“韩休墓壁画虚拟展”,利用VR技术虚拟复原了韩休墓的整个墓葬遗址,将VR技术运用到对线下展览的线上呈现上,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真正实现沉浸式观展,实现传承地方性知识的目的。

2.2 故事:知识的故事化叙述与科学解释

博物馆从来不创造藏品,而是在收藏与保存、整理与研究等学术梳理的过程中,解读与表达某种特定观点及文化,构建与阐释特定的意义与思想,从而揭示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规律,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社会公众参与其中的公共知识生产机制与生态。

因此,博物馆在对地方性知识进行智慧化传承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独创性的故事内容。其中博物馆在叙事过程中是否清楚阐释了地方性知识,博物馆是否能够基于对地方性知识的阐述,使用科学知识进行解释,最终总结规律,是考察博物馆是否在传承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智慧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2.3 渠道:兼顾平台特点,搭建定制内容

媒介形态、媒介平台的多样化发展,使博物馆开始了多渠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在多样化渠道的发展中,博物馆面向的是具有不同特点的观众。这些观众有着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不同的阅读与观看习惯及多样的内容类型偏好。而博物馆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制作与发布时能否因地制宜,兼顾各渠道传播特点,制定出不同的传播策略,打造特色的传播内容,这是考量博物馆是否在新媒体平台有效传承地方性知识的标准之一。

博物馆借助新媒体渠道进行地方性知识传播时,不仅需要其保持一定的活跃度,增强其在观众中的曝光,还需要能够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根据平台特色打造满足平台用户需求、符合平台用户偏好的内容。例如,四川博物院在“两微一抖”新媒体平台打造中,做到传播内容的整体规划和博文风格的调性差异。在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传播,在微博端加强沟通互动,在抖音端进行视频发布,以独具特色的“小川川”成功出圈,从而达到多渠道活跃性与互动性强的效果,促进地方性知识的传播。

图2 “三维一体”智慧化传承机制

博物馆地方性知识智慧化传承中智慧化的定义,则聚焦在博物馆在通过展览的完整展现,如何智慧化地重现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地方性知识。智慧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其通过线上线下整合联动,在重现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达到展览的多样呈现、文化的跨界传播和展览与知识的多元记录,从而提升展览观感,关照人的主观感受,更好地传承地方性知识。

博物馆在对于地方性知识进行智慧化传承的过程中,具备特有且突出的功能。可以聚焦于线上策展的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博物馆自身的线下空间有限,展出文物的数量也有所限制,难免会对完整呈现地方性知识智慧化传承的知识体系和图景有所影响。但是,博物馆在智慧化传承地方性知识的过程中,聚焦于线上策展,能够不受博物馆线下实体空间的限制,借助平台空间无限大的优势,通过各式各样诸如新媒体作品、虚拟展览等活动,提高文物的曝光率。同时,也不受时间限制,被局限于特定的展出时期,而是能够借助各类平台基础以及技术手段,长存于人们的视野当中。

博物馆智慧化传承具体而言,则是基于渠道、故事、情境三个维度共同作用,构建出博物馆独特的叙事方式,为观众建构出一个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具有互动性的情景,从而促进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在博物馆智慧化传承的这一过程中,渠道扮演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博物馆以渠道中各新媒体平台的不同特性为依据,选择与之适合的叙事内容与叙事方式;
另一方面渠道作为博物馆独特性叙事的载体,能够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巨大优势,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传播内容,加强传播与传承效果。同时,以新媒体平台为主的渠道,也是博物馆同观众互动交流的重要窗口,博物馆能够随时接收到观众的反馈,建立起一个互动、反馈的双向交流机制。

在这一智慧化传承的过程中,博物馆需要依据新媒体平台特色的不同,根据自己博物馆内容进行适合平台与受众的选题,联动知识部门、运营人员与技术部门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原创故事的生产与情境化的营造。结合了博物馆馆内特色、地方性专业知识、热点话题、平台特色的叙事内容,与适应于不同平台、多样化、体验化、沉浸化的叙事方式一起,共同构成了博物馆的独特叙事。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博物馆所构建的独特的故事与多样化的情境,具有时空性、现代性与交互性。观众通过这样的独特叙事,能够摆脱博物馆知识、文物的历史性、地方性所带来的时间与空间的隔阂,通过情境的营造回归到历史的时空。同时,依托于新媒体平台,能够实现及时的反馈与交流,大大增强博物馆与受众的交互性。由此,博物馆在渠道、故事、情境三个维度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独特叙事的构建与地方性知识的智慧化传承。

猜你喜欢博物馆智慧历史博物馆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露天博物馆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11期)2016-01-27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历史上的4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博物馆幼儿智力世界(2009年5期)2009-07-22智慧决定成败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推荐访问:传承 性知识 博物馆
上一篇:境由心造的随想
下一篇:文旅融合背景下牟氏庄园旅游发展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