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拿“国创”非爽文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文/程竞暄(西南大学)

从科研方面宛如一张白纸到手捧国家级大创的合同书,我只用了半年。这样的经历乍一听很像爽文,但我并非爽文女主,我的经历人人可复制黏贴,打怪升级免费加buff仅需两步:用力和借力。

向科研迈出第一步时,我已是大二下学期。身在全校最卷的学院之一,我们同年级的部分同学甚至已经有了不止一项学术成果。而我才刚刚加入中科院心理所“科创计划”,和来自另外两所高校的学长、学姐一起研究人际协调。

“科创计划”的申请是导师制,需要自己联系导师,如果老师认可,你就可以进组学习了。在接连好几次碰壁后,终于有一位导师回复我,可以加入课题组一试。

当我还在为老师愿意“收留”我这张科研白纸沾沾自喜,殊不知进组只是开始。第一次组会的任务是做presentation(汇报),跟身经百战的学长、学姐相比,我的汇报材料简直像破布烂条粘起来的百衲衣。当我连关键词都把握不住时,别人翔实的准备就已经够发表一篇综述了。

我们组的主题是“社会协调”,要想对主题有一个完整的把控,甚至在此基础上写出实验设计,不能想当然地跟着感觉走。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得了解吧?协调行为的实验范式得整合吧?协调的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得心里有数吧?

而以我当时的能力,检索出来的文献只有蜥蜴的协调同步行为,人类的协调行为竟然找不到一篇符合要求的。在设计实验时,其他同学都是小修小补,而老师给我提的意见是“考虑一下,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不是弄反了”。举个例子,根据常识可知,“吃东西的多少会影响体重”,而我的选题则是因果倒置:“体重的高低会影响进食量”,这差距简直到了需要呼唤女娲补“天”的程度了。

感受到世界的参差,我私信了课题组的一位成员想要退缩。学姐在对话框里打出了一段话:正因为导师优秀、同辈优秀,才能给你更多的帮助和成长。压力或许让你内心失衡,但正因这种失衡,你才应更有动力去行动。我默默给自己打气:遇见比我优秀的人是助力而非阻力。

读文献都找不到关键词,找不准研究方向检索无门时,我以“遇到的问题+我目前的解决思路”的方式,礼貌求问学长、学姐。学长一句“社会协调的文献确实没那么多,你试试把检索词换成interpersonal coordination(人际关系协调)试试”,果然让我发现新大陆。反复更换近义词去“挖文献”就可以解决我当初的难题,原来我在如此简单的步骤中蹒跚已久。意识到自己研究进度会比他人慢时,每隔三天我向同组成员汇报自己的最新进度,让大家知道我虽进度慢,但并非划水。每周的文献汇报中,我将老师的建议录音组合后,循环播放精听,甚至熟悉到可以背诵的程度。一个在领域内研究了数年的专家,对新人哪怕只是三言两语的点评也抵“十年书”。

在课题组的半年是我人生“问题最多”的时光,一次又一次的提问都给我带来了正反馈:自己想破脑袋都想不出的知识点,会被导师四两拨千斤地解答;
在我缺少物理和生物基础,对文献理解困难时,导师却可以直接看着文献里的原图用大白话讲给我听。这催促着我去学术海洋里找寻更多的问题,探求更多的解决方式。分工找文献时,一起撰写文章时,我会主动挑选自己薄弱的版块。寒假任务多且繁重,同组同学3天能完成的任务,我要花上一周。大年初一关在房间里写论文也乐在其中,因为我可以“同风而起”,遇到更多的问题,代表我拥有了更多和优秀的人思维碰撞的机会。

半年后,在不断地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中借力和用力的我,科研能力从无到有,实现平地起高楼式的飞升。我开始心痒痒:正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期,我能不能自己独揽大梁主持一个呢?

想象中写申报书的自己是行云流水、笔墨生花,还能在选题和模型建构上一气呵成、逻辑清晰。现实中写申报书的自己却是磕磕绊绊、心态崩盘,截止日期只剩一个月可连选题都没定下来。以为半年的魔鬼训练对申报一项大创来说绰绰有余,却在对着文献干瞪眼时顿悟:从0到90固然快,但从90到100的质的飞跃却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

那段问题最多的时光浮现眼前,我意识到,我需要继续借力。

久久定不下来选题,我开始写下我的选题思路和困惑,发给指导老师把关,不过自己的项目第一负责人永远只能是自己,导师并不会对每一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献储备都了如指掌,总觉得我的选题个个都可以。随后我开始找做过类似方向的师兄、师姐请教,也正是在请教的过程中我有了灵感,去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和前几届国家级大创的题目中寻找方向。借力不仅是借人力,更要借物力。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如鱼得水,从公示的名单中挖掘变量,寻找选题的共同点。好的项目都能够结合时下热点,基础研究最好是能够付诸实践应用……找规律和读文献结合,两周时间的“用力”,我敲定了自己最满意的一个选题。正值“双减”政策提出,我未来也憧憬着投身基础教育,何不将目光聚焦到“双减”背景下,对义务教育阶段影响青少年成长最大的两个环境——家庭和学校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呢?兴趣和专业的结合,挑剔如我,也再没有改题目的想法。

敲定选题后的步骤便似流水账,写申报书、看文献、搜集问卷。手捧自己的心血,却在发放问卷小试牛刀时碰上了点小插曲。我的数据样本量不够全面,农村被试和城市被试的比例严重失衡。导师在看到我的数据后,语重心长地建议我改题目:“竞暄,你把题目加个限定词吧,数据不够严谨。”

遇到越多人反对、越多艰难险阻的情侣的关系会更加牢固,这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我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项目,我自认投入的感情远远高过好些快餐式恋爱,我妄称这是我对学术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既然已经完成了这么多,我固执地不想在大方向上动摇。我开始观察起我以为已经饱和的样本,我该上哪儿去找更多的样本呢?这个借力的藤又被我观察到了,一个月之后的师范生实习不就是我的机会吗?

实习期间我仍然继续和我的项目培养感情,厚着脸皮委婉请求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允许我给班里的孩子们填问卷。我的问卷是我的心头宝,这可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第一时间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满意度等进行全方位无死角信息采集,足够新鲜热乎。揣着问卷,本是个社恐的我拿出社牛的气势,却无一例外被婉拒。从学校到实习,从导师和同辈再到工作同事,我思考起在借力的道路上摔了一跤的原因是什么?

这只是因为半只脚踏入工作环境吗?还是遇到了传说中的职场险恶?这样的想法只在我脑海里停留了几秒钟就被否定,关键应该在有来有往几个字上。

平白无故占用别人时间的“薅羊毛式”借力确实容易受到拒绝。那我的项目能够为这些班级提供什么帮助呢?来而不往,非礼也。我结合研究变量,向各位老师提出可以根据各个班级的数据定制出班级的亲子关系和学业焦虑报告,如果数据不理想,我这个心理师范生可以为学生上班会课排忧解难。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利他性,这时的借力是互惠互利。这不,我的借力技能又上升了一个等级,问卷调查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借力学姐学长借力使力 巧解难题——以简谐运动为例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2年5期)2022-06-01学姐参花(上)(2020年12期)2020-12-09白鹭起舞江淮法治(2020年14期)2020-11-25借力大数据 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江苏安全生产(2020年6期)2020-07-28知心学姐作文评点报·小学五、六年级(2019年1期)2019-03-05借力上合,山东绘出更大“朋友圈”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Dear Incoming Freshman (from an Incoming Senior) 高中怎么过,学姐有话说新东方英语·中学版(2017年9期)2017-09-25面对爱情的时候,你能拿出多大的勇气时代青年(上半月)(2016年12期)2017-04-10润和借力音乐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6年4期)2016-11-07致新学妹爆笑show(2015年11期)2015-12-17推荐访问:半年 国创 非爽文
上一篇:Multisource,least-squares,reverse-time,migration,with,structure-oriented,filtering*
下一篇:副食店里的讲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