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文化情境,投身文化实践,提升文化自信——以王雨清老师执教的《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课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8 点击: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勾阿莹

多年来,对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理解都集中在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精神层面和范畴上,实际上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文化经典、民间习俗、生活态度、文明创造、自然风物、社会组织、文学艺术等内容,新课标也重点提到“民间习俗”这个范畴。文化是发展的,所谓“优秀传统文化”是指有功于历史,有益于今人的文化。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一课,与新课标要求同步,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发现身边文化、认同身边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心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寻找、发现身边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立足于当今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突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要义,带领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文化实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新课标在第四学段初中学业质量描述中有“向他人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归纳总结出一些文化现象、了解基本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等提法,而这些提法未在新课标“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这为一线语文教师开发课程预留了空间。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传统是融入民族血脉之中,成为民族灵魂的基因。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可贵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它是汇聚民族力量的源泉,是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佳木斯市第二十中学王雨清老师执教的《身边的文化遗产》这节综合性学习课, 是一段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文化旅程,课程设计的目标明确指向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王雨清老师将学生分成六个调研小组,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相关专家、知情人士、身边亲友,上网搜集相关资料等多种调研方式,发现了身边的文化遗产,如:赫哲族古老鱼皮制作工艺、赫哲族萨满文化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多样性,也开始以文化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家乡,切身地去体悟“黑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唤起他们保护、继承、发扬家乡文化的责任感,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学生的文化立场也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取,学生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更需要通过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来实现。从文化情境出发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文化情境,文化情境包括文化现象、文化的历史现场、文化发祥地、文化背景、文化关联等内容,这个“情境”也可以称之为“语境”。文化现象和文化表述之中都存在着各种不同层次的情境,小至一篇文章、一位作者,大至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一个悠久的传统,都会构成文化情境,也可以称之为历史文化情境。文化情境有时是显明的,有时又是被遮蔽、隐藏起来的,但文化情境总是存在的,它是学生理解文化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将其开发出来。

文化传统习俗除了理解之外, 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实践性是文化自身的特点之一。传统文化的学习讲求实践性,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就是实践,学习到的知识应该在生活实践中激活;
王阳明说“知行合一”,讲的就是知道后还要去践行它,认知是以实践为目的的,而实践也可以加强认知。

在王雨清老师《身边的文化遗产》这节综合实践课的课前,有的学生沉浸在鱼皮画的制作情境中,有的学生沉浸在萨满舞蹈的学习和表演情境中,有的学生沉浸在东北特色美食的烹饪情境中, 他们都是在亲历真实的文化,这些将成为学生宝贵的文化财富。

课中,教师组织学生用舞蹈、音乐、演讲等形式进行汇报展示,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调动多种感官,还要调动多种思维;
不仅要思考口头表达内容,还要撰写书面文字。

语文综合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而交流和表达的两个基本要素就是语言和文字。

文化的构成是复杂的, 文化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各地方的区域文化,对文化价值的认同,存在着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新课标提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传统文化的精髓,更加广泛地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突出传统文化的主题,创设文化传承、交融的大语境,聚焦任务驱动,来强化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体悟。

王雨清老师在《身边的文化遗产》这节课中拟定了“申请文化遗产”的主题活动,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必然要沿着“申遗” 的整个程序走上一遭, 这明显带有课题研究的性质。

新课标也倡导学生尝试撰写并发布调查报告,所以在本节课课前准备中, 王老师引导学生用调查研究法去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可谓是一次成功的调研尝试。课堂上王老师设计了六个文化场景,带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不同的调研过程和结果。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促使东北地域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这也为学生调查研究提供了多种选择。

寻找、发现身边的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 不仅揭示出东北地域文化的内涵,也让学生真切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和生活来说,其实是一个无法割裂的大情境,只有充分认识体验身边的文化,自觉继承、创新传统文化,才能拥有良好的文化景观,才能更好地发展黑土文化。

语文是语言文字,也是语言文化,新课标为语文学科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确立了明确而清晰的标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一线语文教师研发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题还有很多。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新课标、新理念、新路径必将根植于每位教师心中,生发出精彩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文化遗产新课标情境不同情境中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10期)2022-11-10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趣味(作文与阅读)(2021年10期)2021-03-08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赤峰学院学报(蒙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4期)2018-12-05护患情境会话护士进修杂志(2017年3期)2017-02-14推荐访问:文化 为例 执教
上一篇:基于CiteSpace的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演进趋势可视化分析
下一篇:私域流量视域下学术期刊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