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与教育国际化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6 点击:

勾晓红

(沈阳音乐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 辽宁沈阳 110818)

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和地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会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当今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面向国际化,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针对教育国际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结合高校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战略目标和培养计划。[1]因此,对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同类高校联盟国际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随在近些年来,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果显著,但是也出现了同类高校联盟国际交流活动及合作机制成效不佳的问题。第一,现阶段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所进行的交流与合作确实上升到很高的水平,然而在本质上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目前开展的部分交流活动缺少连续性,并且产生的影响力比较小,未达到的预期效果[2]。第二,大部分中俄同类高校联盟尚处在最开始的交流阶段,具体表现在组织比赛、组织夏(冬)令营、讲学、讲座、国际会议论坛等形式。举办这些交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增进双方的了解,对于实际开展的合作领域接触不多,同预期目标相比存在非常大的距离。第三,中俄同类大学联盟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在较短的时期内无法快速提高合作水平。现阶段各联盟开展的活动差不多都是自行组织的,没有针对性的专门机构参与其中。[3]因此,中俄两国更需要重视两国同类大学联盟之间的战略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宣传联盟大学在科教创新活动中的成就和能力,推动两国大学在教育领域中合作更加系统化和国际化。

(二)高等院校留学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中俄高等院校留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基本都围绕着人文社科类专业,如此一来势必会促使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增多,无法缓解国家理工科类人才数量短缺的问题,继而导致人才资源的浪费。第一,中俄两国对于留学生的专业选择缺少了正确的引领,忽视了其对两国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的战略性人才的重点培养。第二,对于选派公派生,国家没有起到导向性作用,并没有多选派对于本国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人才出国留学。第三,对于自费生留学方面,缺少培训环节,没有在其出国前进行语言快速提升培训[4]。因此,中俄两国在留学生派遣方面不仅是要注重派遣数量的提升,更应该重视其在教学质量以及专业选择方面的问题。在选择合适的专业、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达到留学生派遣规模最优化,确保留学生的整体质量。

(三)高等院校教师联合开发课程较少。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占有重要作用。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国际化课程是中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实现途径。中俄两国高等院校之间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将两国高水平的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提升两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推动中俄人才培养高水平发展。我们在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中俄两国高校教师联合开发课程数量比较少,引入知名专家学者数量也是比较少的,具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师生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也相对有限,这种现状必定会限制两国人才的培养,不利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一)全面落实国际化理念,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国际化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属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构成要素[5]。近年来,中俄两国高等院校正在不断加大对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教育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俄两国在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与时俱进,坚持全面贯彻国际办学理念,落实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理念,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国际化办学理念落实到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6]。提高教师对国际办学的认识,促进师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营造浓厚的校园国际文化氛围,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更多的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的稳步发展。

(二)加强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传播力。围绕着中俄高等院校创建英、俄或其他语言网站,对于网站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完善,在较短的时间里更新高等院校国际交流动态,关注高校国际特色办学的交流信息,加强师生对国际信息交流的吸引力。加强引进和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国际化,推进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宣传力度,营造更加浓厚的校园国际文化氛围,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定期邀请一些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国际会议、论坛以及学术交流讲座。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讲座的积极性,学校需要在自己的官方网站、校园广播、宣传口号、微博等多种渠道完成宣传,让更多的师生参与,提高师生出国交流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强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际传播力。

(三)加强高等院校学生互动交流,增加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吸引力。留学生教育也是我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载体。留学生作为当前高等教育培养的特殊群体,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式。伴随着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逐渐频繁,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生对于中国产生了的浓厚的兴趣,两国高校间的师生互动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为了加强高等院校学生的互动交流,首先,国内高等院校应持续提升其对俄罗斯学生的吸引力,充分发挥政府奖学金的作用,增加交换生数量,打造教育合作品牌,提升高等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次,高等院校还应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来中国留学。相信中国将是未来国际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未来会有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希望到中国来学习。

(四)加强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体系。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会直接影响高校国际化建设的前进步伐,同时也是高校国际化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之一[7]。近年来,中俄两国正在不断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在优势学科如工学、医学等合作联合开发国际课程,将中俄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共同联合开发适合双方发展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第一,两国教师应结合本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专业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持续更新国际动态课程内容,完善两国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国际化课程教育资源共享,培养高质量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真正做到中外文化互鉴交融,更好地推进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高校还应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构建教学实践体验平台,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创建隐性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国际学习的实践机会,整体提高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第三,高校还应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聘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加强师生对外互动交流,立足于优势特色专业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并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现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着教育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高等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的主要手段,而高等院校作为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承载者,肩负着培养拥有国际视野、国际思维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的使命,这些人才的诞生可以充分地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真实需求。

猜你喜欢联合开发国际交流中俄中俄今起海上联演环球时报(2022-12-21)2022-12-21超1.2亿!益鑫泰用了15年证明,产品联合开发和技术创新才是企业壮大的王牌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伙伴(2019年10期)2019-10-14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压力场及流线分布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2期)2019-04-25国际交流与合作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中国恩菲与紫金矿业联合开发设计的国内首个难选冶黄金加压预氧化项目投产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6期)2017-02-21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太空探索(2016年9期)2016-07-12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中亚信息(2016年1期)2016-03-07京东方“看上”智慧医疗金融理财(2015年7期)2015-07-15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俄罗斯问题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推荐访问:国际交流 中俄 国际化
上一篇:香花油茶,富民飘香
下一篇:关于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上)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