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分析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评《中国水利人⑤》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10 点击:

郭 爽

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水利精神是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极具特色与内涵的求真务实精神,是大多数水利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道德涵养,其激励与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水利人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坚持不懈地投身于水利建设中,其凝结的求真、务实、创新等精神对于现代高校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益于提升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由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水利人⑤》一书,通过记述多名水利工作者的优秀事迹,真实展示了水利工作者的工作智慧。该书内容丰富、叙述翔实,通过对水利精神解读,提升人们对水利工作的关注,并以水利工作智慧与精神激励当下在各领域奋斗的工作者。

《中国水利人⑤》一书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报刊、网络等媒体报道的水利人物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通过不同的人物事迹为读者展示了立志水利、苦干实干、爱岗敬业的水利精神,以及为人民与社会舍弃家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书中记录的水利人物,既包括很多知名的工作模范,也有众多鲜为人知的水利奉献者,主要讲述的是基层一线水利工作者的真实故事。这些水利人扎根于全国水利建设的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同阐释了深厚的水利精神。这些温暖的水利人物事迹,借助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形式为读者呈现更加全面、立体的水利人物形象,既弘扬了水利精神,也丰富了水利文化建设,有助于推动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国数千年的水利建设实践证明,水利精神作为推动水利事业繁荣发展的力量源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鲜活的创新力。若在水利建设中未能形成支撑其生存与发展的水利精神,就缺乏了重要的灵魂。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教育重在立根塑魂,与水利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同向同行,水利精神可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育人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教育的全过程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高校教育中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水利精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基础,在高校教育中培养与弘扬水利精神,有助于让学生接受水利精神的正面熏陶与引导;
水利精神中蕴含着很多优秀品质,如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等,有助于引导学生将个人利益与集体价值相融合,成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见闻,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为健全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基础,在高校教育中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水利精神,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且还能丰富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次,在高校教育中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在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要求高校全面履行教书与育人双重职责,形成道德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并重的教育模式,健全学生的考评体系,将水利精神渗透于高校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和规范育人机制,为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的长效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优化了人才培养路径。在高校教育中积极培育与弘扬“科学、创新、求真、务实”等水利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进取心,让学生自觉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同时,有助于借助水利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养成坚毅的品质、高尚的情操,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需求。

最后,在高校教育中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是高校学生强化核心素养的迫切需求。水利精神作为我国优秀的精神财富,产生和积累于我国具体的水利实践中,既契合了我国优秀文化中的先进意识,又随着水利事业发展而不断更新。高校学生应该充分学习水利建设先辈们为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稳定经济发展而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崇高道德情操,水利精神所体现出的职业精神值得高校学生终身学习。高校教育应围绕水利精神,创新育人目标,给予学生充足的水利精神浸润,提升高校学生的劳动和职业道德素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急需创新人才的新时代,高校教育需要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借助水利精神实践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尽早地了解和接触社会现实,树立奉献社会的责任与意识,促进学生的跨越式发展。

高校教育在培养与弘扬水利精神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育与弘扬模式,但部分高校在理论认知、传播渠道及保障机制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影响了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养与弘扬,从而降低了其育人功效。

第一,理论认知不充分。结合高校水利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实践,可以发现关于水利精神的理论研究缺乏深度,使得高校教育在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方面存在诸多掣肘因素。精神引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职责,水利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特征,很多高校对于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活动的举办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未能深入掌握水利精神的内涵,未能将其与高校学生的职业理想培育相结合,未能将其与高校学生的专业相契合,无益于引导高校学生养成支撑其长远发展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观,水利精神的育人价值与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之间有很大差距。

第二,培养与弘扬实践存在难度。高校教育对水利精神理论认知不充分,从而影响其实践步伐。社会各行业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也是高校各专业学生需要继承的优秀品质。因此,高校教育对于水利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主要集中于水利相关专业,其他专业学生对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的积极性不足,成为影响水利精神育人价值发挥的限制因素。同时,培育与弘扬手段滞后,很多高校将思政课程及校园活动作为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主要渠道,对于学生的水利精神教育存在不足,其培育与弘扬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第三,水利精神的育人效果不佳。高校教育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实质在于育人,而其在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方面缺乏影响力。一些高校缺乏长效的培养与弘扬机制,导致水利精神教育供给缺乏稳定性,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对于水利精神教育的常态化需求,也不利于水利精神育人功能的实质发挥。因此,很多高校学生对于水利精神的认知、认同存在局限性,甚至一些高校学生对水利精神的关注度不高,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水利精神学习上,水利精神的育人价值无法作用于高校学生身上,难以达到水利精神的育人目的。

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在高校教育中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需要高校集中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各主体的教育功能,形成水利精神的教育合力。将水利精神深深植根于高校的育人目标、任务中,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各种教学与管理活动,营造全面的培育与弘扬氛围,促使学生了然于心、外化于行。

其一,强化理论认知,注重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的顶层设计。强化对水利精神内涵的认知、丰富高校育人精神资源,为高校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各高校在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其价值观引领作用,一方面,深入挖掘水利精神的内涵,水利精神既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也彰显了务实求真的创新精神。对于高校学生,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价值取向、职业理想与工作态度的认同是未来就业必须具备的行业素养,若缺乏这份认同感,高校学生就丧失了奋斗动力,无法为所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因此,高校应利用水利精神的深刻内涵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引导。另一方面,注重对各专业的特色重塑,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厘清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和方向,以水利精神推进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改革,促进以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营造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有序、丰富的教学氛围。

其二,丰富传播渠道,促进水利精神育人功能的发挥。高校作为践行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在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塑造、网络平台建设等形式,将水利精神融入高校教育的各方面,体现水利精神的育人价值。首先,推动课程思政的落实,高校教师需要找到水利精神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开发融入水利精神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以其为依托强化高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将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深植于育人方案与思路中,推动课程思政的全面实施,构建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格局。其次,营造融合水利精神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的作用虽然达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育人的实际效果。高校需要塑造富含水利精神特色的校园文化,将水利人事迹宣传布置在高校的明显区域,引导学生认同水利人的职业道德、价值追求。最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大水利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力度,利用融媒体梳理和整合水利精神学习资源,让水利精神占据网络宣传高地,方便高校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以实现育人功效的最大化。

其三,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常态化。高校教育要想实现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的持续、有效开展,需要辅之以长效机制作为保障,促进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常态化,促使高校学生的思想由价值认同层面上升到践行层面。首先,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在构建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长效机制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群体或某一部门的力量,而是需要在高校组织领导下由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将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共同助力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其次,注重实践育人,高校可以围绕水利精神主题开展多元实践活动,以丰富的主题育人实践活动作为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重要途径,以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加强高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最后,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需要借助评价体系检验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实效,通过结果反馈优化高校教育,不断优化水利精神的评价主体、内容及方式,充分发挥水利精神的育人功能,促进水利精神培育与弘扬工作的系统化、科学化发展,以实现育人的最优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水利事业的辉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水利精神的传承,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背景下,高校教育需要以优秀的水利精神为引导,提升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激发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斗志。高校教育在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过程中,既需要通过挖掘水利精神内涵提升高校学生的理论认知,也需要通过丰富传播渠道、加强实践教育以强化高校学生对水利精神的践行意识,辅之以长效机制促进水利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培育与弘扬,以增强水利精神对高校学生的感染力与影响力,形成高校教育中培育与弘扬水利精神的常态化。

猜你喜欢弘扬高校学生水利弘扬爱国精神区域治理(2022年37期)2022-10-31弘扬爱国精神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年6期)2020-07-08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年6期)2020-07-08水利工会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水利监督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推荐访问:树人 培育 水利
上一篇:国有企业年轻领导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优化研究——以中铁某局集团公司为例
下一篇:浅谈如何优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