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瓦猫的视觉构成解读与文化创新意义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9 点击:

张藤也,张汉东

(1.玉溪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2.玉溪师范学院 传习馆,云南 玉溪 653100)

鹤庆瓦猫是云南瓦猫的典型代表,一方面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精美绝伦工艺美术而享誉在外;
另一方面,它蕴含着壮美的云南的生命力度,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近30年来,鹤庆瓦猫的特色、工艺文化意蕴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鹤庆瓦猫造型艺术的推介,例如董剑华、田季的《屋脊上的吉祥——大理鹤庆瓦猫艺术研究》①董剑华,田季. 屋脊上的吉祥——大理鹤庆瓦猫艺术研究[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2):4.,钱芳的《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②钱芳. 云南瓦猫的造型艺术研究[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韩明的《云南鹤庆北班榜村瓦猫工艺调研报告》③韩明. 云南鹤庆北班榜村瓦猫工艺调研报告[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6(4):8.。二是对其造型艺术的研究,例如车铃玲、李富娜的《民间工艺品云南瓦猫的寓意与造型探析》④车铃玲,李富娜. 民间工艺品云南瓦猫的寓意与造型探析[J]. 汉字文化,2019(18):2.,蒋群、赵琛的《瓦猫的形态特征构成及文化寓意》⑤蒋群,赵琛. 瓦猫的形态特征构成及文化寓意[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7):127-128.等。三是对其文化意蕴的研究,例如赵佳琪的《屋上神灵——云南民间“瓦猫”的文化内涵》⑥赵佳琪. 屋上神灵——云南民间"瓦猫"的文化内涵[J]. 民艺,2019(4):5.,高洁、许佳的《云南民间镇兽艺术与当地民俗观念的关系——以瓦猫为例》⑦高洁,许佳. 云南民间镇兽艺术与当地民俗观念的关系——以瓦猫为例[J]. 云南建筑,2009(1):3.,陶书霞的《瓦猫安放习俗的文化内涵》⑧陶书霞. 瓦猫安放习俗的文化内涵[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4.,文静、蔡振娟的《云南鹤庆瓦猫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析》⑨文静,蔡振娟. 云南鹤庆瓦猫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析[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四是对其创新发展与文化产业的研究,例如文静、于成浩的《论云南鹤庆瓦猫造型艺术的演变与设计再造的融合——以郜金福瓦猫作品为例》⑩文静,于成浩. 论云南鹤庆瓦猫造型艺术的演变与设计再造的融合——以郜金福瓦猫作品为例[J]. 艺术教育,2017(8):202-203.,龚智超的《以鹤庆瓦猫为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⑪龚智超.以鹤庆瓦猫为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李蕊.云南瓦猫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6(12).,张世杰、诸锡斌的《云南民间瓦猫工艺设计及开发保护》(云南省第1~3届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论坛优秀论文集. 2014年)等。

而对于鹤庆瓦猫的视觉构成解读与文化创新意义,目前仍然是一个甚少触及的领域。因此,从艺术人类学田野与视觉艺术本体语言的视角来审视大理瓦猫,有助于拓展民族艺术创新发展、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研究领域,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滇西北高原的鹤庆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鹤庆的民间地域建筑及装饰独树一帜,其中北班榜村的瓦猫制作尤为突出,曾有研究者以北班榜村人郜金福制作的瓦猫作品为案例,基于民族学田野调研的方法论,对云南鹤庆瓦猫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艺术内涵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云南鹤庆瓦猫作为白族古老的工艺美术品,在白族人以及云南人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滇西的鹤庆县北班榜村的郜金福制作的瓦猫不管是从造型的变化,还是手工制作的精细程度以及销量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因此他被誉为‘猫福’。”①文静,陈芳馨.云南鹤庆瓦猫艺术特色分析——以传承人郜金福作品为例[J].艺术教育,2017(8):202-203.从现有资料可以知道,鹤庆在其民间建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原始图腾的自然需求,产生了极具艺术水准的特殊造型艺术——瓦猫。这些虎视眈眈的瓦猫雄踞在普通百姓的屋脊正中,门楼顶上,避凶震邪,降吉纳福。自明代以来,瓦猫不仅以辟邪祈福的精神慰藉,安抚了千万老百姓对于自然无可抗拒的恐惧心里,寄托着人们丰收自足的美好愿望及乐善好施的精神诉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这一民间信物,逐步发展成为都市文化追求原生态艺术文化的标志。纵观瓦猫的发生与发展,其功能可以概括为建筑装饰、镇宅辟邪、招财纳福、非猫更猫、吉祥降福五个方面。

1.民间建筑组成部分的造型艺术——建筑装饰

从建筑装饰与建材来看,大理白族地区的房屋建筑多采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屋面建筑格式。而鹤庆县金墩乡赵屯、和邑村的人们祖祖辈辈烧制砖瓦,明代嘉靖年间建造鹤庆府城的大部分城砖和瓦均在这里烧制,因此形成了瓦窖头等村,也造就了大批泥瓦匠人。在民间建筑中,主要的建筑用材是砖头和瓦片,做瓦的方法是用土加水成泥,用泥制形成砖瓦,通过高温烧制成为可以用来建筑使用的砖头和瓦片。以此类推,瓦猫也因此成形。每一幢房子的屋脊上一定要安上一只瓦猫,这是典型的东方式的期望。建房必须按照挖基、垒脚、舂墙、立柱、上梁、铺椽、盖瓦的顺序进行。瓦猫要用红布包着,供在托盘里,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将红布轻轻揭开,依次按房主人的长幼顺序传递,每经过一个人的手,这个人都要向瓦猫祈求,求其护佑自己及家人吉祥平安。最后到瓦匠手中,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瓦匠郑重地将其安放在屋顶,似乎每个人心中一切有关生存、生命、生活的期盼都寄托于其中。一家人建一幢新房,对贫穷的农村来讲是一件绝对的大事,不得有半点闪失。瓦片和砖块,是民间建筑必不可少的主要建筑材料,用于遮风挡雨,保障人们生活。那么,瓦猫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当我们将这一在“民间工艺”意识下看到的绝妙“艺术”放回到人们生活状态中,其实瓦猫只是当地民间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尽管功能意义有所不同,但却是当地老百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寄托人们美好愿望的视觉精灵——镇宅辟邪

从镇宅辟邪的功能来看,瓦猫,顾名思义,就是像猫一样的瓦。让人疑惑的是,作为建筑主要组成部分的砖头、瓦片是用来为人们遮风挡雨的,而瓦猫一般不具备这种物质功能。它给予人们的,往往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与寄托。然而,既然是一种精神的慰藉与寄托,却为什么会是眼前这样一个看上去并不像猫,用做瓦的方式制作的动物造型?为什么不叫瓦虎?如果是猫,为什么不是猪、牛、鸡等动物,而偏偏用猫?即使是猫,为什么又似猫非猫,像龙又像虎呢?而且如此怪异、面目狰狞?在一般的意义上,以土成瓦的发明和进步,让人们基本上告别了风吹雨打的苦难,解决了生存的基本问题。但是作为一种信仰的寄托,我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而作为宗教,其建筑物的佛寺、道观有镇宅之神,民间也有镇宅之神(均为门神),例如佛寺门神哼哈二将,道观门神青龙白虎神,民间的武士门神——秦琼与尉迟恭①元明以后流行于民间的武士门神,都有明确的身份,其原型多为历史上的名将,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恭。参见:钟葵.秦琼尉迟恭:原为唐朝将 后作镇宅神[EB/OL].广州日报,2015-01-25.。

其实,鹤庆瓦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貔貅。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貔貅都是作为一种转祸为祥的吉瑞之兽而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与习俗之中。貔貅除了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在中国古代风水学者们的意识里,镇宅当属黑曜石貔貅,黑曜石是佛教七宝之一,黑曜石貔貅具有镇宅镇灾化解五黄大煞、招财辟邪转运防小人的功能。与鹤庆瓦猫一样,这种神兽之造型也是极度夸张。自古及今,在许多人的认识中,貔貅似乎就是现在的大熊猫。这种具象化的形象造型,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抽象化的自然思想。因为中国神兽承载着先民的浪漫主义文化色彩,每一个神兽都是中国某种文化的结晶②貔貅(中国古代神兽)[EB/OL].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2%94%E8%B2%85/80217?fr=aladdin.。

在中国民间,秦琼和尉迟恭是作为门神造型而演变的,但门神主要负责捉鬼,而消灭鬼的任务则交给了老虎,即由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已有研究显示,鹤庆瓦猫制作的历史始于明代,其初衷仅为满足当地居民镇宅辟邪、迎祥纳福的内在精神需求,而匠人多是瓦窑上的技艺精良者。当地人崇虎,泥瓦匠人闲暇之余,便随手捏制一些借“虎”为原型的工艺品。由于受当地人们崇虎情节、民间宗教思想的支配,所以这些工艺品被置上了房头,借以辟邪。事实上,白族民间俗称老虎为“大猫”或者“猫猫”。白族崇虎,所以将虎形象化作瓦猫安在房头、门顶以示避凶向吉。一座房屋建设完成,下面的重要环节就是安放瓦猫。瓦猫安置于屋顶的位置,大致有屋顶正中央和屋顶的两边两种方法,而居中的较多。居中的一般是用于镇宅;
安置于两边的则要看风水,即方位,一般是镇一条路或者一座山,其作用对象并非房屋主人及其家中。瓦猫安放在正房屋脊正中位置,那是主人表达家人平安、驱恶辟邪祈求的一种方式,同时又以视觉符号的方式形成了民间建筑中的精神意义。

于是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瓦猫成为一种逐渐固化了的通灵神物。如果说“猫”是“虎”的代替称呼,那么“瓦猫”代替“瓦虎”说法难免有其牵强之处。但是,之所以选择猫,那是因为在所有动物中,猫的眼睛在夜晚是最明亮的:一方面,意味着猫虽然小,但是有可能会与未知世界的“上天”交流,会将人们对于避免无可抗拒的自然灾难的愿望告诉“上天”,祈求得到消灾免难保佑;
另一方面,既然猫在夜晚行动,那就如同执勤的岗哨,可以对于人间在夜晚发生的不轨行为进行防范与严惩。因此,无论是天堂还是人间,该任务“非猫莫属”,选择猫担当此重任是众望所归。这样,越来越强烈的辟邪祈福需求在人们心中自然产生:如果能够有一个神物(猫、虎或似猫非猫、似虎非虎之物),像守护神一样时刻保卫着家园,同时还能够把避难的愿望告诉上天,而且是随时随地居高临下,该有多好!由此,以做瓦的方式做个猫放在屋脊正中,不仅与传统习俗一脉相承,还与民间直接经验认知不谋而合,可谓两全其美。从造型艺术的视觉来看,人们的精神寄托具象化,并由此定型,瓦猫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地人们心目中一切美好愿望的形象寄托,人们有意无意的将一切人力无法实现的愿望,理所当然的寄托于神圣的瓦猫。

3.特殊烧制工艺下的意外收获——招财纳福

瓦猫具有“肚要空,屁眼要通”的降吉纳福功能。从其张大的嘴巴往里面或者是反过来看,瓦猫的嘴巴、肚子与尾部屁股是相通的,形成了嘴大、屁股大、腹空、屁眼通的内部造型结构,很容易让使用的人产生“招财进宝”“吞没钱财”“金银满仓”“屙金尿银”的联想,而且因为寄托吉祥的寓意,也就越说越像,信以为真,代代相传。其实,虽然意义美好,其中也存在制作工艺的特殊原因。瓦猫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个特别关键的环节,那就是防止高温烧制之后瓦猫成品的损坏。在通常情况下,烧制成型之前的陶土制作必须把握好一个技术要领——泥巴厚度的均衡、厚薄。特别要注意的是,成型待烧物的任何一个部位的泥巴厚度,最多不能超过1厘米。否则经过高温之后,陶土就会因为厚泥中不可避免的气泡的影响而整体爆裂。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些意外,因此制作瓦猫的时候,就需要采用薄泥块绕圈卷成空心状,以此代表猫身体的圆柱体。所以,人们通常看见的是空肚子、且屁眼通嘴巴的瓦猫,这是瓦猫制作工艺成功的关键。本来,作为辟邪的瓦猫,因为工艺技术的需要产生了内部结构的改变,而这一变化在民间避害的精神愿望中,也就自然蕴含着降福的文化内涵,其成型的瓦猫最终实现制作工艺与人文内涵的完美结合。

4.强烈愿望推动下的完美造型——非猫更猫

瓦猫制作讲究“口要张,肚要空,屁眼要通”。“口要张”是凶猛辟邪的视觉符号,而“肚要空,屁眼要通”的形而上的意义是对瓦猫赋予了新的企盼,即招财进宝、吞金纳银、迎吉纳瑞。在古代,瓦猫带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人们把它作为强聚宅气、驱魔镇邪、降吉纳福的“神灵”,具有辟邪和祈福两层意思。从辟邪的角度看,随着人们寄托于瓦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仅仅希望其嘴巴“口要张”得越大越好——逐渐演变而成的猫,其嘴巴几乎占据了整个猫脸,而猫头几乎是整体猫的一半大,使得其凶猛的形象夸张到现实的猫或者是虎都无法做到的地步。这样一来,猫的样式越来越具表现力,从而更显艺术张力。本来是球体的猫脸,在强烈辟邪愿望的驱使下,变成了方、圆和梯形等不同形式的面,两颗下牙大而夸张,尖锐又裂开地突出外则,而上牙又集中有力地聚于口中,从形式上起到了突出吓唬而又丰富变化的作用。本来居中的鼻子高高立起,强烈夸张的大眼,两只扇形的大耳朵紧紧护住眼睛,从视觉上正好由耳朵上的竖线强烈地烘托出了大眼的狰狞。头下的猫脚及膝盖部分则似立柱一样,其中也有猫的造型。特别是大型组合的瓦猫,其两只前腿都加了小的马头,更增添了猫的雄伟和神秘感。于是,瓦猫从最初的似猫的样子开始,逐步发展到像虎像豹又像龙的更加凶猛的猫的造型演变,其原因在于民间越来越强烈的愿望寄托。

5.精神诉求到现代审美的视觉转化——吉祥降福

从表现内容上看,起初的瓦猫只有“辟邪”之意,随着生活的改善,创作者与需求者的需要逐步发展,瓦猫也随之发生变化,其精神寄托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现在,瓦猫的呈现样式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大量蕴含“五福”“六福”“合家欢”祝福寓意造型的瓦猫产品充斥市场,可谓琳琅满目,而这些瓦猫纯粹与辟邪毫无关系。另一方面,根据民间传说而创作的飞猫和孔雀等极大地拓展了表现内容,其功能也得到了新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需要,瓦猫从神灵的殿堂走下,成了饰物,人们按照自己的心愿和喜爱来塑造瓦猫,以此来创造美的环境,营造美的氛围。瓦猫从辟邪到祈福与喜庆的变化,或者说由传统造型审美向着现代造型演变,其实是时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使然。

在视觉上,瓦猫是泥做的,青灰色,张着血盆大口,伸出长长的舌头,双目圆睁,眼珠暴出,两耳直立,鼻孔朝天,四腿蹬直,尾巴竖起,一副“斗猫”的架势。既是技艺的变化提升,也是其从民间实用品演变为现代艺术工艺品的过程,瓦猫的文化内涵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近年来,瓦猫日益演变成为具有民族性和强烈审美意识的吉祥物,显现出持久的艺术生命力。现在的瓦猫,形质古朴、厚实、粗壮,造型别致,生气蓬勃,形态各异,神态逼真,咧嘴,昂首翘尾,或蹲或站,雄踞于民间房屋或大门正中的背上,虎虎生威,威震八方。这种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工艺,既是一种造型产生的视觉魅力,也是审美的价值意义所在。

在视觉感受上,尽管瓦猫给人总的是一种凶狠甚至是残酷的感觉,但是作为一种原始图腾,瓦猫在当地老百姓的眼中是可畏、可敬的,在某种氛围里也是可爱的。即使在现代人的视觉中,瓦猫也因为其“酷”而具有一种精神的内涵,加之对原始工艺品的一种猎奇心理,从而喜爱和购买。其实,一个简单的因素就是看上去好看——瓦猫的造型很“顺眼”。

1.瓦猫造型的丰富

瓦猫的丰富性体现在地区差、形状差、内容差、结构差。

(1)地区差异。由于所处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应用功能以及制作者个体等情况的不同,瓦猫的造型形式显出造型形式的多样性。一方面,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作者制作的瓦猫也会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功能、不同情感或不同制作方法而千差万别;
另一方面,同一个式样、同一时期制作的瓦猫还会因为泥料的不同、烧制温度的变化或手工的不同,而各有千秋。特别的——即使是大理鹤庆县同一人的郜金福制作的瓦猫,也因多样原因而富有变化。例如在造型上,郜金福起初制作的瓦猫如生活中的猫或者是缩小的虎,随着时间的变化,猫的造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已经与现实生活中的猫毫无关联的地步。

(2)形状差异。瓦猫主要以猫为原型制作,其脸的变化主要有方脸、圆脸、三角形脸、几和形脸之分。同样,其眼睛顶部的耳朵也有圆型、刀形或三角形之分。

(3)内容差异。在外观方面,瓦猫的造型主要是以猫和虎为原型,但是又融入了豹、龙以及其他大型动物的元素,所以其造型丰富而又富于变化。例如,有以传说中的龙和麒麟为原型制作的猫,有会飞的猫,还有以孔雀为原型的猫。除了通常用于辟邪的单一的凶猫外,随着生活和心情的变化,瓦猫的造型也随时代而变化,例如近年来出现了1只双脚站立、双手保护着3只小猫的被作者称之为“合家欢”的大型瓦猫作品。此外,还有6个、9个、12个以及更多的猫叠加起来成为塔型的“群瓦猫”,还有4个猫头各向一方、四个猫被组成插香容器的祭祀用瓦猫器具,也有4个猫头各向一方、顶部是明显的烛台、而其脚与腿与4个更小的猫组成的烛台猫瓦具。

(4)结构差异。以同样的一个形状为例,瓦猫的造型大小变化样式,有的小到5厘米,有的高到70厘米。瓦猫的整体形象可以概括为嘴大到几乎覆盖脸的三分之二,眼珠小而似乎要掉下来,两个耳朵中间似乎是脚、或者是烛台,也是千变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猫相比,瓦猫造型中最大的特点是上下两颗门牙巨大而有力,其舌头强烈的向外伸出,大多超出了脸面,有的略微上卷,有的略微向下,有的则向一把从口中伸出的锋力的尖刀,迎面而来。

2.瓦猫的造型原理

对于瓦猫的造型,本文以鹤庆陶艺大师郜金福制作的大量流行于民间的圆脸猫为例,运用造型艺术视觉本体语言及视觉构成原理来进行分析。

(1)重心。在视觉艺术分类中,瓦猫属于雕塑中的圆雕,而在设计艺术、环境艺术设计中,又属于陈设品类。从造型原理来看,这类作品最重要的是强调重心与稳定性。而作品稳定性取决于两大因素,即物理实物的客观稳定和心理因素的主观稳定,前者只要物体真实稳定地立于平面即可。从重心原理来看,心理因素的主观稳定在于,整个瓦猫平分为上下两段,上面是头,下面是包含了肚子的四只脚。显而易见,上面的头因为面积大而集中,显得比下面细而散的腿和脚重得多,又因为整个脸的五官密集组合,其面积集中而显大,与简单而细长的腿和脚相比较,明显的让人产生上重下轻的视觉感受。这一点,正好是视觉艺术构成原理中重心稳定的关键环节(见图1)。因此从构图重心的角度讲,此猫看上去稳定得极为“顺眼”,这是瓦猫看上去协调统一的决定因素。

(2)疏密得当。从瓦猫的疏密构成关系看,瓦猫制作越来越凸显出人们的辟邪愿望。如图1所示,瓦猫的嘴极度夸大,到了几乎取代整个脸盘的地步,甚至于有的作品一眼看去,就是一只没有脸的瓦猫,因为它的整个脸被一个巨大圆形的嘴巴取而代之。这类作品造型往往让人迅速获得一种视觉审美感受,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夸张的嘴巴的一半以上的面积处于空白状态,其余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面包括下牙、下颚、舌头和喉咙孔,都集中在下面很小的面积内。特别精彩的是处于脸部(嘴巴)三分之一以上的地方,在几乎只有嘴巴三分之一的面积内,集中了上牙、眼睛、鼻子、上颚和扇形的耳朵,整排上牙也因为两边巨大而尖锐的门牙与中间细小而整齐的上牙形成明显的疏密关系,因此上面的面部五官密集组合,与中间几乎是空白的嘴、脸下部分及舌牙下颚之间,形成了非常明显的“上密、中疏、下密”关系。这一疏密关系的运用,虽然是民间辟邪功能的强烈诉求所致,与现实生活中的猫或者是虎的脸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但从视觉构成疏密原理来讲,这一差异却更为符合视觉审美的要求——疏密变化形成丰富视觉内容的心里需求。当我们以夸大疏密关系的现代设计原理来反观图1的瓦猫时,很容易使人感受到,经过艺术处理的瓦猫远比现实生活中的猫好看得多。而且,瓦猫的腿和脚的关系也是如此,腿细长而简单,因为每只有5个爪,脚形成了比腿密的视觉关系。在视角感受上,整个猫从上到下是密、疏、密、疏、密,疏密得当,从而实现了完美的视觉效果,又具有视觉效果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节奏感。

图1 瓦猫造形

(3)富有节奏。在工艺作品中,节奏感是视觉审美效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叉而不重复的节奏关系如同呼吸一样通感于视觉。视觉关系具有节奏感,才会令人产生美感。图1中的瓦猫就是这样,比如方圆对比,如果我们从上到下观察瓦猫,其耳朵像扇形一样的圆,嘴巴是标准的圆形,而腿是细长的圆柱体。其中,耳与嘴之间的上牙具有棱形般锋利的门牙,下牙的方形因素也是如此。而脚爪的视觉效果呈现出来的是小形长方体的密集组合,因此整个瓦猫从上到下也就形成了这样的视觉状态:上耳圆、上牙方、大嘴圆、下牙方、长腿圆、下爪方的方圆节奏关系。

(4)对比。主要涉及到面—体、方—圆、虚—实、曲—直等方面。视觉元素中的方与圆指的是从线到面、从角度到孤度、从线的长短到体积的大小,其中每一个对比元素都可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方体与圆体之间又自然形成圆虚与方实的对比关系。具体到瓦猫的表现:第一,平面的猫脸与圆柱体的猫肚子对比。瓦猫与真实猫的脸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真实猫是立体的球体,而瓦猫是平面的,其肚子都是圆柱体,因此其整体视觉效果就形成体积上的平面与立体的对比。第二,曲直与方圆对比。瓦猫脸部的外轮廓有圆形、三角形、四方形之变化,耳朵与嘴巴也会出现方圆变化,眼睛均为圆球体,并产生变化。最为重要的是,在单一的瓦猫造型中,既没有统一用圆不用方的造型,也没有只用方形而不用圆形的,制作人总是自然的将瓦猫脸的五官边线上交叉应用曲直、方圆,甚至是以眼睛的球体以及一些小柱体形成自然的圆体与方面的对比。第三,物象虚与实对比。瓦猫的造型,因为无穷变化所形成视觉上的丰富感,使得作品看上去耐人寻味。第四,在视觉效果上,瓦猫最为精彩的是下方上圆的整体关系。大嘴几乎代替了脸和头的圆面、代替整个猫身的细长圆柱体的四肢腿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几何正方形体。由此,瓦猫造型形成了正中的方圆对比,下方支撑着上圆。图1中的瓦猫造型的精妙之处在于,腿的上端以方形代替了猫肩,处理得方正刚直,与圆形的脸产生了强烈而完美的视觉对比效果。

(5)视觉张力。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瓦猫是被极度夸张的造型,几乎占据整个脸面的大嘴巴、锋利的牙齿、尖刀一样迎面而来的舌头、鼓鼓夸大即将爆裂的巨大眼睛珠子,其力度方向形成牙往内、耳朵向上冲、舌头迎面来的立体视觉张力,整体视觉感受是极度凶狠而义无反顾的嘶吼爆裂。

在笔者看来,瓦猫造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壮美云南的生命力度。云南向以民族风情浓郁的艺术作品而享誉在外,而鹤庆瓦猫则以其特殊的方法、特殊的材料、特殊的工艺、特色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独具一格。虽然瓦猫的整体造型并非高大上,但却是壮美云南的生命力度表现的真实写照。

一直以来,云南给人的印象就是民族风情浓郁,而壮美却甚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云南既有优美,也有壮美。此处不论优美,只讨论壮美。从地理环境看后者,七彩云南,高山大河纵横交错。其中,大自然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大峡谷——虎跳峡的惊涛骇浪荡人心魄;
鬼斧神工的石林使人惊叹莫名,而雪山中的珍品——玉龙雪山和梅里雪山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犹如矫健巨龙。从人文来看,西山龙门巍峨壮观,元阳梯田宏伟壮丽,罗平油菜花壮美令人心醉,大理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奇特壮观,等等。所以,千百年来,表现云南的工艺、艺术作品既有柔美的精雕细描,也有壮美的粗犷呐喊。鹤庆瓦猫虽然形制偏小,但其张着血盆大口,伸出长长的舌头,双目圆睁,眼珠暴出,两耳直立,鼻孔朝天,四腿蹬直,尾巴竖起,一副“斗猫”的架势,亦如佛教寺庙山门的哼哈二将、四大天王塑像一样,完全是一种“金刚怒目”式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的表达,或者是壮美云南生命力度表现的诉说。同时,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瓦猫蕴含着壮美云南生命力度的丰富内涵。

当下,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均既面临着保护、传承的问题,也有一个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后者,如何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由此促进云南多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而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这是新时代研究、解决好的课题。在这个层面上,瓦猫的文化创新也就有了新时代的意义。客观地看,瓦猫在云南人、尤其是白族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学界近年来对于瓦猫的文化创新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既看到了瓦猫从特有的实用功能建筑物向纯装饰性的艺术品演变①吕悦宁,谭坤.浅析云南瓦猫从功能性向纯装饰性的转变[J].赤子,2018 (17):72-73.,其作为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的地位日趋凸显。另一方面,传统手工技艺需要传承保护与设计再造。对此,一些学者已经从云南鹤庆瓦猫的现状入手,进行历史考究、工艺流程探索、传统造型审美与现代造型演变论证,进而对其设计再造的可行性做了深入分析,无疑为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与设计再造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有人还通过设计实践案例研究瓦猫主题家居设计,试图在民族传承中探索一条更有生命力的道路②文静,陈芳馨.云南鹤庆瓦猫艺术特色分析——以传承人郜金福作品为例[J].艺术教育,2017(8):202-203.。事实上,随着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民族工艺的时代演变,现如今的瓦猫已从屋脊上“走”了下来,从建筑构件转变为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商品,瓦猫元素逐渐跃然于各式各样的设计载体之上。所以,通过在瓦猫造型与功能上进行创新与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一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③龚智超.以鹤庆瓦猫为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9;
李蕊.云南瓦猫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工业设计,2016(12).。这种文化创新,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应有之义。

第一,瓦猫表现内容的创新。瓦猫早已成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其表现内容已经由最初的镇宅、震慑妖魔、辟邪,演变为具有吃铁屙金、招财纳宝、纳福等吉祥寓意;
既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又融入了民族集体审美意识。现在,瓦猫的实用功能正在或者已经退化,而纯装饰性、审美趣味性、工艺性功能日益凸显。例如,瓦猫成为人们家居的装饰与摆设器具、旅游产品等,或许也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选择。所以,作为一种集宗教、建筑、民俗和艺术文化为一体的视觉符号载体④陈钧.土生建筑元素的多元化设计与拓展——以云南地方建筑元素中的“瓦猫”为例[C]//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会议论文,2012:62-64.,瓦猫的表现内容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进行创新。

首先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拓展瓦猫表现的领域,丰富其“酷”的精神内涵。近年来,瓦猫镇宅辟邪、吃铁屙金、招财纳宝、纳福的功能正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发生演变,现代人祈求家庭平安吉祥、和美幸福、获得某种心理慰藉、文化品位的内容不断融入其中。显然,瓦猫的表现内容不断丰富,例如“五福”“六福”“合家欢”等祝福寓意造型的瓦猫产品不断被推出,而且市场前景可观。

其次是审美标准的创新。一直以来,瓦猫功能就是辟邪,所以其形象狰狞、凶恶,一副不好惹的样子。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猫民间宗教气息逐渐退化,辟邪的功能越来越小。对于现代人来说,可爱、萌宠的动物形象更易为人接受,有着某种文化内涵的地域化、世俗化、普世化的萌宠物也许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所以让瓦猫从屋脊上走下来,走向普通大众,这是瓦猫内容创新的方向。

再次是接受对象的创新。过去,瓦猫是一种僻邪神器,接收对象是盖房建屋的普通大众。现在,现代建筑已经使得传统瓦猫失去市场。但是,当下社会面对的是现代文明一波又一波的强势冲击,高速发展的社会所带来的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或者是某种期盼与恐惧,普通大众更需要一种精神寄托与心理慰藉。所以,瓦猫的萌宠化符合现代接收对象的需求,而且这种接收对象已经扩大化。例如需要玩伴的儿童,需要陪伴与寄托的老人,室内的某种装饰与摆设,或者是需要弥补城市孤寂感、迷惘感、心灵需要被抚慰的年轻人。而具有生命力度的文化创新,以及其具有的爆发力、冲击力、充满壮美视觉效应,往往可以给人予精神上的愉悦,从而振奋人心。应该说,这同样是瓦猫内容创新的方向。

第二,瓦猫表现形式的创新。瓦猫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外在呈现,一是融入现代造型的构成因素,如多样的脸型,圆脸变为三角、梯形、正方形等。二是高度概括,圆的体积变为圆的平面,从立体变为平面,三维变为二维。例如,可根据社会发展,并结合当下的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需求,削弱原来瓦猫视觉上的刺激感或锋芒,将其圆润化,使民间瓦猫从凶恶吓人的形象转变为合家欢、吉祥物一样的瓦猫。同时,面对瓦猫萌宠化趋势的演变,可以故事化,甚至寓教于乐,可以美育化,从而形成瓦猫系列,使之更富表现力。

第三,瓦猫文化产业的创新。瓦猫的功能在于屋脊的守卫者,人们盖房建屋需要在屋脊上安放一个瓦制的附属物,以此寄托人们避凶趋吉、追求安康幸福的心愿,所以过去的瓦猫本身就有市场,也有一定程度的产业化。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猫正在或者已经走下了屋脊,除了少数边远落后的乡村以及一些仿古建筑外,瓦猫已近难有过去的市场。现在的瓦猫,更多地逐步演变为装饰品、工艺品,甚至成为旅游纪念品,同样存在一个已经变换需求的市场。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寨建设、民族旅游小镇建设,尤其是当下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使得瓦猫文化的产业化凸显出新时代的意义。例如,打造瓦猫茶具、瓦猫家具、瓦猫玩具,或者是其他家居装饰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这是当下瓦猫文化产业化创新的可行性路径。必须看到,瓦猫的制作材料早已不拘泥于泥塑或绘画,既有传统的泥塑烧制,也有木材、金属(银、铜、铁、铝等)、塑料、布料,甚至瓷器、玉器等均可为之,又使这种文化产业化创新更具可操作性。

对于瓦猫文化产业化创新来说,关键是要依托云南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根据瓦猫的历史、文化、风俗、形态、功能、表现等,从具象、抽象、设计运用几方面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抽象化,进行解构、重构、群化、加减法、色构、形式美设计,向着现代标识、符号、图案等商业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由此探索新的应用价值和创意方向①陈钧.土生建筑元素的多元化设计与拓展——以云南地方建筑元素中的“瓦猫”为例[C]//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会议论文,2012:62-64.,服务于文化建设,特别是形成地方旅游文化特色。首先,要通过符号化、平面化、多元化、产品化的设计表现与拓展,从建筑符号的形象提炼与延伸中进行多元化的环境艺术设计尝试与实践。其次,对于瓦猫视觉形象的表现,要注意从具象、抽象到设计运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瓦猫元素的概括提炼,要特别注重其构成表现、材料工具、色彩效果、写实具象等方法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和概括,运用抽象表现的方式,引导设计向现代标识、符号、图案等商业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再次,挑选出具有商业发展价值的优秀设计方案,使之延伸到产品应用领域,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流程与步骤,把建筑符号的瓦猫转化为传播和消费的现代设计符号,进而充分发掘本土文化资源,探索新的创意方向,促进地方旅游文化建设。

总之,瓦猫既是壮美云南的生命力度精神的外在显现,也是文化创新的应有之义。从艺术人类学田野与视觉艺术本体语言的角度来感受这一特殊造型艺术的神奇艺术魅力,诠释其中的科学构成原理,有助于人们体会壮美云南的生命力度精神内涵,从而更好地对瓦猫文化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关键是要依托云南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同时也为艺术寻找新的应用价值和创意方向。事实上,2019年,鹤庆县选送作品《瓦猫系列银茶器》荣获“201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已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猜你喜欢鹤庆辟邪云南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云南邀您来“吸氧”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辟邪宝藏(2020年8期)2020-10-16镇宅辟邪,富贵吉祥——论紫砂作品“威震八方壶”的创作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10期)2019-12-18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19年7期)2019-07-19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8年6期)2018-01-22民族艺术学习之新华启示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22期)2017-07-23鹤庆古城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年2期)2017-03-10明清时期鹤庆科举史研究学理论·下(2016年4期)2016-05-14推荐访问:鹤庆 解读 视觉
上一篇:公园城市理念下丘陵地区生态营城思路探索——以简阳市为例
下一篇:成都市温江区:搭建平台靠前服务,助力大学生就业创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