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9 点击:

◎景 萌

(淄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也是所有教师的工作。

近年来,围绕如何在学科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很多教师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协同育人

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推进落实,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把全员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在实现思政育人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通识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社会实践课指导教师以及辅导员等要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真正形成实施思政教育的共同体。[2]

田应辉等人以高职土建类专业为例,总结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在顶层设计中,划清思政“责任田”,依托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在各课程之间有明确分工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配合和联动,达到思政理论课和各门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3]在设计整个课程体系中,根据各类课程的特点、地位及其作用方式,将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二)创新课程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出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重点研究制定挖掘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石利琴提出,专业课程思政应着力于将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以“基因式”方式植入专业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发挥立德树人功能。[4]张国军等人尝试将职业道德与素养、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理论指导实践及工程伦理等几个思政元素融入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的各个章节,探讨建筑结构抗震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5]黄美燕、李靖等人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高职课程和高职电工技术应用课程,大胆创新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从课程知识点论述了课程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教学设计,并对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6-7]

专业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人文修养、思想观念和道德水平的局限是影响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8]建立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帮带”机制是弥补各自专业短板的有效途径。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搭建定期交流平台和微信即时交流平台,定期交流分享课程思政心得,分享前沿的思政理论和新案例,促进全员全过程思政育人的有效实现。[2]

(三)提供制度保障,改革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综合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把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9]要通过建立互通互联的体制机制系统,为“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提供制度保障。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宣传系统、绩效考核系统、财务后勤保障系统、科研教学系统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课程思政这一改革的需要。[10]其中教师教育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是核心要素。浙江大学设立课程思政建设招标课题,每门课改给予一万元的课题经费。宁波、杭州等市的职业院校要求将课堂教学项目化,把德育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要素。

尽管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很多研究仅停留在理论和路径研究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并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提出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具体教改思路和内容。

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代表性的学科有土建类、水利类、电工类、电子信息类、热能核能类、仪器仪表类、化工制药类等。工科专业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较多,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应用较多,内容系统性强,各知识点衔接紧密。作为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课程,本着能用、够用、会用的原则,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就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专业课程的特点和优势,开发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有效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

(一)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提炼思政教育的基本点

专业课教师要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明德增信、悟理达行。要按照教学内容详细分解每节课的知识点,挖掘和提炼每个知识点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通过讲述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科技发展进程和历史变迁,使学生学习从专业和职业的视角来看待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前沿动态的比较分析,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通过介绍知名企业的管理和工作理念,让学生了解用人企业的需求和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通过及时关注社会和行业热点,引导学生提升职业敏感度和专业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专业课的实训教学是在试验室、工厂车间或者工地现场进行的。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和劳动品德。通过教师对仪器设备的示范操作,使学生了解专业技能要求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动手实操,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通过对一线工人的先进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通过实训过程中对工作任务的分工协作,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从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去挖掘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育人先育己,为师先为人”,任课教师要有情怀、播信仰,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标准的专业操作、严谨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引导和影响学生。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大部分都拥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相比较思政课教师,他们对行业发展、社会需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分析和建议更具有说服力。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求学经历、成长历程、同学圈的先进事例等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以“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深对社会变革和专业发展的理解,增强对国家和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专业课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科研课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课题内容的介绍、试验过程展示、组建学生科研团队等,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关注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的科学精神。另外,师生可以分享教与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悟,共同建设思政资源库,打造课程思政的学习共同体,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聘请了企业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实训导师。这些企业专家可以手把手的实践教学为切入点,将工作现场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企业的管理和文化理念传递给学生,带来生产一线的最直接化的信息,这本身就是在显性的知识传授中进行了隐性的思想教育,使思政教育效果最大化。

(三)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立思政教育的兴趣点

高职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很多数学、物理或者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无论是工作原理还是工程计算都较为晦涩难懂,课堂教学往往陷入枯燥乏味的误区。课程思政是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两类信息的交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特点,做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穿插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课堂上在一段专业知识讲解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进入倦怠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讲故事、集体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几分钟的相关思政内容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再次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转换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形成教学协同效应。

因此,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要借助于多种信息化手段,不仅内容上要先进、紧跟时代进程,教学形式上也要新颖多样,才能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做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课程特点是内容涉及面广、工程实践性强,标准规范繁多、技术技能要求高、新材料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一般按照常用建筑材料的使用功能将教学内容划分为4 个教学模块,分别为混凝土、建筑钢材、建筑砌筑材料(砂浆和砌块)和建筑功能材料(防水、绝热、装饰材料)。

在专业课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深入挖掘提炼与其关联的德育元素和价值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等融入教学中。以教学模块“混凝土”为例,简要介绍这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思路:

(一)培养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教学单元“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例,为了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进行混凝土碳化原理讲解时,引导学生表演情景剧、进行化学实验,以此展开思想教育。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进行分析,采用港珠澳大桥保障耐久性的工程案例,通过位居世界前列的工程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民族的使用感(见表1)。

表1 教学单元“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思政设计表

(二)学习劳模精神,增强职业自豪感、使命感

在教学单位“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中,对于泵送混凝土和知识点进行讲解,引用了上海中心大厦和深圳金融中心的工程建设视频,通过视频中技术人员的现场讲述,对学生们进行直观地职业教育和榜样精神的传递。(见表2)

表2 教学单元“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思政设计表

(三)培养精益求精、勤学苦练的工匠精神

在教学单位“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中,引用商混站工作人员自拍的视频,不仅对专业知识点进行了讲解,也生动展示了年轻人热爱本职工作、练就专业技术的工匠精神,实现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教育的完美整合(见表3)。

表3 教学单元“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思政设计表

(四)培养安全、优质、规范的职业操守

在教学单位“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现场取样的知识点讲解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标准规范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引入正反两个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工作态度(见表4)。

表4 教学单元“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思政设计表

(五)加强劳动教育,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

在学校中加强学生对行业企业的认知和劳动教育也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通过带领学生进入施工现场、企业导师言传身教、学生动手操作等,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良好品质(见表5)。

表5 教学单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思政设计表

(六)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单位“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中,引入了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视频,通过教师发布讨论话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等环节,一步步此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激发学生求索创新的兴趣和实践理论相结合的科学精神(见表6)。

表6 教学单元“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思政设计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工科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繁杂、涉及面广、理论知识系统性不强、需要掌握的实操技能较多等特点。如何以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夯实基础、练就技能、提高素养”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满足行业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

结合所在学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开展情况和在建工专业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可以看出,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借助形式多样、润物无声的融入方式,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持续增强,对专业话题和专业相关热点的关注度有所提高,投入技能训练的热情有所提升,社会服务和研创意识有所增强,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学习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要继续探索课程思政的更多融入方式,与时事政治和行业产业的最新发展更加紧密的衔接,推动师生共建相长的新型课程思政平台建设。

猜你喜欢专业课专业课程思政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年7期)2021-01-13“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8期)2016-05-20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15年3期)2015-12-01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推荐访问:专业课程 工科 为例
上一篇:基于K-Medians,的学习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茶艺与茶文化”课程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