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声景与游客场所依恋的关联性分析——以锦里古街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刘 江

张梦巧

张雪葳*

洪昕晨

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城市景观均质化、业态同质化、空间破碎化等现象也普遍存在,由此导致地方特色缺失、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减弱等场所认知危机逐渐显露[1]。历史街区是连接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记忆,是地方特色的集中体现[2],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旅游开发是历史街区活力复兴的主要方式[3-4],而同质化的商业极易导致“千街一面”的场景,降低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场所感知。

场所依恋(place attachment)是人们与场所之间产生的认知、偏好、行为等积极的情感和关系[5-6]。已有研究表明,场所依恋对人们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7-8]、场所认同感[9]及行为特征的形成[10]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更加关注场所依恋对文化记忆[11]、地方品牌资产[12]、环境责任行为[13]的影响;
国内学者则侧重探讨场所依恋的形成机制,以及场所依恋与游客行为的关联性[14]。

目前,历史街区场所依恋的相关研究侧重地方认知[15]、文化价值[11,16]、行为特征[13,17-18]等内容。虽然场所依恋涉及的空间要素和群体特征十分庞杂,但已有研究表明,对于富含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而言,声景对其塑造地域文化、营造地方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19-20]。同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秦佑国[21]、Maffei[22]、康健[23]等研究表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声音可以被看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此,学界进一步对历史街区声景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如周旻以广州西关地区为例,识别出当地的语言——粤语,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标志声[24];
胡潇蓓等研究发现方言是最具有价值的标志声,对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保护及提升游客的认同感具有积极作用[25];
仇梦嫄通过对厦门鼓浪屿的研究发现,声景是游客场所依恋与自然联结的中介变量[26],且场所依恋在声景与游客环保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7];
谢辉进一步将声景营造引入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以提升街区的整体品质[28]。总体而言,历史街区声景研究的价值日益突显。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识别历史街区的标志性声景,主要探讨单一声景对游客认知的影响,对历史街区声景混杂特征的回应及特定声源对场所依恋的影响研究存在不足。

因此,本研究基于成都锦里古街的现场调研与公众调查,探讨历史街区总体声景感知、特定声源与游客场所依恋的关联性,并通过游客特征解析进一步识别影响场所依恋的关键因素,旨在从声景营造的角度为历史街区场所依恋水平的提升及历史街区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1.1 案例区简介

锦里古街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30 000m2,街道全长550m,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于一体,是著名的川西历史街区。在历史街区中,场所依恋的形成与游客行为活动具有密切关系[10],因此本研究根据锦里古街的物质环境特征和游客游憩行为特征,选取历史记忆型(4、5、9、10、15)、互动体验型(2、3、6、7)和自然景观观赏型(8、14)景点,以及重要的步行交通节点(1、11、12、13)共15个样点进行调研(图1)。

图1 案例区平面及部分样点实景图(底图引自天地图)

基于成都锦里古街特色与声景现状,识别出四大类共18种典型声源(超过5个观察者记录的声源视为有效数据)[29],作为问卷调查的基础(表1)。

表1 锦里古街典型声源构成

1.2 问卷设计

问卷由受访者基本信息、声景感知和场所依恋量表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背景、来源地、职业和游览频率(图2)。第二部分为声源感知和总体声景感知。首先,要求受访者在所处位置闭上眼睛仔细聆听1min后,从3个维度,即感知频率(1-非常少,5-非常频繁)、感知强度(1-非常弱,5-非常强)及偏好度(1-非常不喜欢,5-非常喜欢)对各类声源感知特征进行评价。其中,锦里古街的历史特色突出,故将历史人文声中的特色民俗活动声又进一步细分为民俗节庆声、庙会活动声、民俗戏曲声、手工艺制作声及其他特色民俗活动声共5种声源,并对其偏好度进行评价。其次,根据2018年声景国际标准(ISO/TS 12913-2),选取愉悦度和丰富度2个指标对总体声景感知进行评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评分(1-非常不赞同,5-非常赞同)。第三部分为场所依恋量表,首先借鉴Williams最早提出的场所依恋经典二维结构,将场所依恋划分为场所依赖(place dependence)和场所认同(place identity)2个维度,场所依赖主要指个体对场所功能上的依恋,场所认同主要指精神上的依恋[30]。其次根据丹尼尔·威廉姆斯和杰里·瓦斯克于2003年设计的经典量表的内容[31],并结合锦里古街的环境特征进行适当修改,最终形成场所依恋量表(表2),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进行评价。

图2 样本统计信息

表2 场所依恋测量量表

1.3 数据分析

考虑到游客活动情况和调研可操作性,正式公众调查选择在天气晴朗的工作日进行,即2021年4月20—23日,共4天。在锦里古街内部15个节点空间随机抽取受访者,在受访者填写问卷前告知本次调研目的并征求他们的同意,然后指导问卷填写。最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9.2%,每个样点的问卷数量为7~13份不等。将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录入SPSS 21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因子分析,并采用Spearman"s rho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揭示声源感知和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场所依恋的关键因素。

1.3.1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用于测量量表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根据检验结果发现潜变量场所依赖(0.837)、场所认同(0.761)及场所依恋(0.825)的克朗巴哈α系数均大于0.7,说明得到的数据信度良好,该量表设计合理。

1.3.2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效度分析主要通过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判断。结果表明,数据显著性为0.000(p<0.001),即数据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
KMO为0.808(>0.60),说明数据可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共提取到2个公因子,可发现其与问卷设定的结果一致,同时方差贡献率总和为61.308%(超过50%,解释度较好)。

表3 锦里古街场所依恋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2.1 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总体特征分析

2.1.1 声景感知总体特征分析

声景感知分为典型声源感知和总体声景感知。声源感知特征如图3所示。在声源的感知频率中,广播音乐声(4.26)的感知频率最高,其次是谈话声(4.20)。在声源的感知强度中,内部交通声(4.00)的感知强度最高,其次为施工声(3.60)、广播音乐声(3.60),机械声感知强度明显高于自然声,这与锦里古街的商业功能有关。从声源的偏好度来看,自然声的偏好度最高,历史人文声次之,其中特色民俗活动声中的民俗节庆声(3.51)和民俗戏曲声(3.12)偏好度均远高于人工声与机械声。从总体声景特征来看,李克特5级量表评分结果显示,游客对街区总体声景的愉悦度和丰富度评价分别为3.33和3.35,表明游客对街区的整体声景情况较为满意。

图3 声源感知分析

2.1.2 场所依恋总体特征分析

根据场所依恋量表的评分情况分别计算每个指标的平均值(图4),可知游客对锦里古街的“R3”指标是最为赞同的,总体评分的均值为3.53。其次是“R1”“R2”和“R4”,评分均值都大于3,且均属于场所认同维度。而Y1~Y5均为场所依赖测量指标,评分均值均小于场所认同测量指标。综上,游客对锦里古街的场所认同程度比场所依赖程度更高。

图4 游客的场所依恋感知分析(横坐标释义见表2)

2.2 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量表评价结果,分别计算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及场所依恋的均值,并采用Spearman"s rho相关性分析分别探究典型声源的感知频率、感知强度和偏好度与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就场所依赖而言,人工声和历史人文声均与其显著相关。其中,导游讲解声的感知频率、感知强度和偏好度均与场所依赖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向游客介绍街区历史特色有助于增加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这一结果与井冈山游客对红色旅游地满意度评价研究结果相符[32]。此外,庙会活动声、民俗戏曲声、民俗节庆声、手工艺制作声4种历史人文声的偏好度与场所依赖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历史街区中与历史文化特色相关的声景对促进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就场所认同而言,自然声中只有鸟叫声的感知频率和感知强度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虽然水声的感知频率和感知强度均高于鸟叫声,但其与场所认同未呈现相关性,说明游客对街区自然属性的认同感可能受到偏好度极高的声源(鸟叫声)的感知频率和感知强度的影响。在人工声和机械声中,谈话声的感知强度和偏好度、娱乐活动声的偏好度及内部交通声的感知频率、感知强度和偏好度均与场所认同呈正相关关系。而从图3可知,谈话声、娱乐活动声和内部交通声偏好度水平均不高,说明游客对历史街区商业属性的认同感与声源偏好度关系不大。手工艺制作声偏好度与场所认同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具有历史人文内涵的声音有助于提升场所认同水平。

就场所依恋而言,导游讲解声的感知频率、感知强度和偏好度与其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导游讲解声是游客对街区产生场所依恋的潜在重要影响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导游讲解活动能够提升游客对历史街区的认知。谈话声和娱乐活动声与场所依恋呈显著正相关,但从图3可知,这2种声源的偏好度水平不高,说明游客对这2种声音的接受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谈话声和娱乐活动声的市井气息能够给游客带来亲切的感受。偏好度水平较高的手工艺制作声与场所依恋也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传统手工艺制作声有助于唤起游客对锦里古街的历史记忆、提升游客的场所依恋水平。

总体而言,在典型声源中,导游讲解声、谈话声、内部交通声和手工艺制作声4种声源与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和场所依恋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个数最多;
在总体声景感知中,愉悦度、丰富度与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营造能够反映锦里古街商业属性、文化传播活动与民俗特色活动的典型声源及提高总体声景感知的愉悦度和丰富度,对提升游客的场所依恋水平具有积极影响。

2.3 影响游客场所依恋的关键因素识别

2.3.1 关键因素识别

为了进一步识别影响场所依恋的关键因素,以场所依赖、场所认同及场所依恋为因变量,以游客基本信息及与其具有相关关系的声源感知和总体声景感知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5),各模型中自变量均不存在共线性,且均通过F检验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模型有效。

表5 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就声源类型而言,在场所依赖维度,民俗戏曲声、导游讲解声和庙会活动声偏好度均被引入模型,其中,导游讲解声偏好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高水平的导游讲解可以使游客发自内心地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街区的场所依恋[32]。此外,锦里古街的古戏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此观赏戏曲表演,是街区内部民俗文化的象征,因此游客听到民俗戏曲声会对古戏台产生功能上的依赖。在场所认同维度,谈话声偏好度、内部交通声感知频率2个因素被引入模型,其中,内部交通声感知频率是最重要的声源影响因素。究其原因,锦里古街是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以旅游、购物为主的步行历史街区。因此,街区的内部交通声主要是移动式商业车、商品运输拖车及民间艺人展演的特色小摊等产生,这类声源反映了商业街区和川西古镇“赶场”的热闹场景,能够获得游客的认同。此外,街区内部有许多便于社会交往的休憩空间,谈话声也能够促进游客对街区的场所认同。在场所依恋维度,手工艺制作声偏好度、导游讲解声感知强度对提升游客的场所依恋水平有潜在重要作用。

就总体声景感知而言,愉悦度被引入3个模型,丰富度被引入场所认同、场所依恋2个模型。从标准化系数来看,愉悦度影响较高,这表明提升街区声景的愉悦度对街区场所依恋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

就游客特征而言,来源地被引入场所依赖模型,性别被引入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2个模型。从标准化系数可以看出,外地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场所依赖程度高于本地游客,且男性游客对街区的场所认同和场所依赖程度高于女性游客。

2.3.2 性别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性别游客的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关系,构建相应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表6)。

表6 不同性别游客的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如表6所示,在场所依赖维度,男性游客更容易受特色民俗活动声(手工艺制作声偏好度)的影响,而女性游客主要受人工声(导游讲解声偏好度)的影响;
在场所认同维度,虽然男性、女性游客的场所认同均可能受到愉悦度的影响,但愉悦度对女性游客场所认同的影响更大,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女性偏感性、思维较细腻[33]。同时,康健教授在《城市声环境》中也提到女性比男性情感敏锐度更高,因此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总体上看,男性游客更加青睐声景丰富度高、具有民俗特色的街区环境,女性则更加青睐声景愉悦度高、富有人情味的街区环境。

2.3.3 来源地的影响

为探讨不同来源地游客的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关系,构建相应的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表7)。

表7 不同来源地游客的声源感知、总体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如表7所示,本地游客对街区的场所依赖只受导游讲解声偏好度的影响,而外地游客对街区的场所依赖程度可能受到愉悦度、庙会活动声和导游讲解声偏好度的影响。其中,庙会活动声偏好度影响较为显著。这可能是庙会活动能够带来丰富的特色民俗体验,并间接引发游客对锦里古街特殊建筑功能的依赖。周旻通过研究广西历史街区的声景也发现,寺庙的钟鼓声等独特声景会加强游客对街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24]。

成都锦里古街是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是以旅游、休闲为主导的线型历史街区[34]。本研究以锦里古街为例,通过对140份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究不同声源类型和总体声景感知对此类历史街区场所依恋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1)人工声和机械声的感知频率明显高于自然声,特别是广播音乐声和谈话声。与康健等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历史街区的研究结果一致[35]。然而,人们对自然声和历史人文声的偏好度更高(图3)。这表明游客对街区声景的期望与实际感知有所落差。因此,未来在设计此类历史街区声景时,应更加关注自然声和历史人文声的营造,以提高游客对历史街区的声景体验。

2)历史人文声中,手工艺制作声偏好度与场所依恋、场所依赖和场所认同均呈正相关关系,对游客场所依恋具有积极影响。相较于传统叫卖声、其他特色民俗活动声,手工艺制作活动具有更为灵活的时间、场地需求。因此,在此类历史街区中可更多地引入特色手工艺活动,并给予传统手艺人更多的支持与发展空间。

3)人工声中,导游讲解声感知频率、感知强度、偏好度3项指标均与场所依恋、场所依赖呈正相关关系,并显著影响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相关研究表明,导游讲解员在地方文化传播中具有媒介作用,而导游讲解员的语言是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6]。高水平的导游讲解可以使游客发自内心地产生情感共鸣[32]。因此,未来可以考虑在街区适当提高导游讲解服务水平,从而让游客更好地理解街区文化,提升场所感。

4)总体声景感知的愉悦度是影响场所依恋和场所依赖的关键因素,并对场所认同有明显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内部交通声感知频率对场所认同具有积极作用,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的内部交通声主要是由移动式商业车、民间艺人展演的特色小摊等产生,是川西古镇“赶场”热闹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特色交通工具对场所营造具有积极影响。如意大利小镇的声景研究发现,骡子这一当地特色交通工具所产生的骡铃声,是当地的标志性声景,有助于人们形成场所感[37]。因此,特色交通工具作为历史街区场所营造的一种特殊声源,值得更多关注。

5)性别与来源地这2个游客特征会影响声景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关系。相较而言,导游讲解声对提升场所依赖具有普遍适用性,男性游客更加青睐声景丰富度高、具有民俗特色的街区环境,女性则更加青睐声景愉悦度高、富有人情味的街区环境。由此可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历史街区场所营造。

综上,场所依恋反映了人与地的情感联结,提升历史街区的场所依恋水平是城市人文复兴的必然需求。本研究从声景营造的角度,揭示了声景尤其是特定声源感知与场所依恋的关联性,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街区场所依恋现象,但视听交互及多维度感知作用下场所依恋的影响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同时,由于样本来源地的局限,本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类型历史街区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研究结果表明,声景会对场所依恋产生影响,且不同人群特征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未来在对历史街区进行场所营造时可以通过声景设计提升游客的场所依恋水平。同时,还应综合其他社会文化特征(如教育背景、职业、年龄等)对场所依恋的叠加影响,根据不同人群的偏好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

猜你喜欢声景古街声源虚拟声源定位的等效源近场声全息算法舰船科学技术(2022年11期)2022-07-15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风景园林(2021年4期)2021-04-23《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2期)2021-02-16西津渡古街忆旧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古街新韵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基于分析软件“CiteSpace”的声景研究英文文献知识图谱分析声学技术(2020年4期)2020-09-15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电子制作(2019年23期)2019-02-23运用内积相关性结合迭代相减识别两点声源噪声与振动控制(2016年5期)2016-11-09力-声互易在水下声源强度测量中的应用舰船科学技术(2015年8期)2015-02-27园林中“声景元素”的基本特质及互动关系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期)2014-11-12推荐访问:关联性 为例 街区
上一篇:温经通络推拿联合艾灸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作用
下一篇:反思风景园林学——写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之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