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初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杨国强

(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甘肃白银 730900)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教学过程是口耳相传,教学要求是随机应变,导致本身充满哲学属性的政治学科变成工具书,无法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在高考制度改革和学科教学变革的推动下,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加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此引导学生探究政治学科知识背后的教育内涵,实现对学生品德修养、价值观念、理想追求等素养的有效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由美国教授罗伯特·恩尼斯提出来的,主要指个体要能从多个层面、多个方向对某一现象、结论进行辩证理解和思考,要能够结合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这一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获得更深入的学习和成长。批判性思维的基础是“批判”,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而是要能利用自己的经验、知识,借助合适的资源进行反思、探究、验证,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认知。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思维”,也就是需要批判者多开动脑筋,不是武断地肯定或者否定,而是理性地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最终的结论,以保证结论的科学性、合理性。

批判性思维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特点。

首先,批判性思维是个体自我反思必须具备的能力,反思的根本目标是助力自己更全面地成长,能够不断检验最近一段时间里自己的学习、锻炼等情况。只有找准不足,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不足,才能积极应用和拓展已有优势。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人们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对自己进行全面反思,从而汲取力量,总结经验,不断成长。

其次,批判性思维具有非常清晰的思维程序,批判性思维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妄想,而是需要思考者有着清晰的思维程序,能够按照理论界已经研究出的成果去完成自我反思。简单来说,批判性思维就是提出质疑、论证猜想、得出结论。

最后,批判性思维具有很强的公平公正性,在批判性思维中,思考者跳出了狭隘与偏见的怪圈,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空间,能够客观利用知识与技能,借助工具与素材,进行理性判断,不会掺杂个人情感。

总之,批判性思维对于思考者全面系统性地学习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推动学科深度教学

以往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过程是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教师和学生很少探究教材知识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仅满足于记忆背诵。这种浅层次的教学,导致原本具有深厚内涵的政治学科失去了光彩,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有效培养。但是通过批判性思维,学生可以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能够脱离教材的桎梏,深入探究教材知识背后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学生会更愿意通过网络、书本学习知识或者向教师请教,不断搜集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形成客观的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完成了深度教学,学生完成了深度学习,同时有效构建了政治学科知识体系。

(二)有助于培养激活课堂氛围

以往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是教师的“独角戏”,教师在讲台上“夸夸其谈”,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整个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教师在讲解结束之后,会要求学生反复背诵、做题,并且梳理出固定的答题套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但是在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下,教师可以提出有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或者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或者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同时教师也会和学生积极交流所思所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学习机器”,而是能主动思考,有自己的学科思维。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下,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既实现了理解记忆,也实现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政治学科最为关键的内容是学科思维,政治不是理论背诵,而是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政治思维,能够就某一个社会热点事件、政治研究成果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政治思维,也不会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是在批判性思维的帮助下,学生能够对政治言论、政治观点等进行辩证理性的思考,能够产生客观公正的思考结果,并通过观点的交流碰撞形成深刻的认知,这对于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端正学生的政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政治修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中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内涵都体现了思维性,都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进行思考。学生只有进行深入思考,才能认识到目前的政治标准与自己的追求相一致,这样才能产生政治认同,也才能培养出理性精神。同时只有认识到法治的价值,深刻理解了法治精神,学生才能产生法治意识。此外,政治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也不是个体孤立起来就能实现政治目标,而是需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在参与过程中,学生不是听凭他人的“摆布”,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能够产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才能深入地融入公众之中,参与公共生活,完成社会任务,激活社会思维。因此,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批判性思维,也是学生学好、用好政治知识的根本保证。

(一)开展议题思考,渗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更多是需要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批判性思维、理解批判性思维、掌握批判性思维。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科学引导,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让学生逐渐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切实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方向与内容。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加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直截了当地将批判性思维的使用方法告诉学生,这些都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批判性思维,反而会让学生在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流于形式。高中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批判性思维的渗透,可以为学生设计合适的议题,引导学生借助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对议题进行思考、分析、总结。这样在追求议题最终结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学会辩证看待政治理论,能够从正方两个方面去分析议题的内涵。同时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思考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为高中政治学科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

例如,对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节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要求学生记住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形式、组成等知识点,而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方向,可以引导学生以疫情防控为议题,总结中国和外国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政策,思考中国与外国的疫情防控政策分别对应着什么样的政治制度,进而思考为什么我国的政治制度可以取得如此大的疫情防控效果。通过对这个议题的深入探究,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基本政治制度才能取得如此大的疫情防控效果,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探究议题为引领,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中外基本政治制度的不同,从而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产生深刻认知,这样就在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的本质是保持怀疑,进行系统而持久的探究,其目标是要交流、影响和激发。为此,高中政治教师要以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调整自身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开展实践思考,推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时候,还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这一规律,立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在尝试中进行探究,这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结合教学内容以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能力,组织合适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并且能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思考的过程与结论,从而保证批判性思维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培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实践小组,这样就能在相互合作中更加高效地完成实践任务,并且能在实践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政治话题。

例如,教师在完成《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之后,为了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思维,学会用辩证发展的思维来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本地传统文化探究行”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实践小组,然后去收集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内容,最后以优秀传统文化标准为基础,去批判性地思考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是否符合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分析地方文化对于本地区社会发展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产生系统性的认知,这样就实现了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报告,在实践报告中详细梳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种纸面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规律,在直观性的报告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体存在的,并且能够内化为学生的能力素养,用以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施有效评价,深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不能停留于表面分析,也不能按照批判性思维的标准模式来发表看法,更多时候,学生需要进行自主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意见,甚至可以用深入的思考来质疑已经形成的观点与理论,这既是政治学科学习的最高要求,也是批判性思维需要遵循的原则。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与思考过程和成果进行有效评价,包括教师的专业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专家学者的学术评价等,通过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考方向与角度产生深刻理解,从而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升华。有效的教学评价既需要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结果,还需要评价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过程,通过结果来检验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成熟程度,通过过程性评价来分析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路径与方向是否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这对于学生全面批判政治学科知识、全面思考政治现象、全面检验政治理论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讲解《法治社会》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批判性的议题——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然后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次主题辩论会,通过正反双方的观点“碰撞”,来使学生对法治社会产生深层次的理解。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实施有效评价,要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没有创新性应用,学生的观点有没有跳出教材知识的束缚,学生的理性思维有没有建立,以及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等。教师最后可以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的不足,同时学习其他学生的思维优势,从而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升华。

总之,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教师应注重从多角度展开,以批判性思维技能维度为主,以批判性思维倾向维度为辅,有时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加全面,评价结果也会更具参考性。

批判性思维培养是高中政治改革创新的主动探索,也是学生学好政治学科的基础。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时,要紧密结合高中生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议题思考、实践活动等渗透批判性思维,同时实施有效评价,切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猜你喜欢批判性学科政治【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探讨樋口一叶作品中的批判性——以《青梅竹马》为例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9年2期)2019-08-27“政治攀附”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政治不纯”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推荐访问:视域 批判性 初探
上一篇:5,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牢牢把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海新篇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