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思路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朱 旭,苏国红

(安徽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又称教育部46号令)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1]当前,为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高校应该全力探究“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队伍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方法。

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来改进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2]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更加着重强调其一线关键地位不可替代,是全员中的先锋力量、全方位中的协同力量和全过程中的关键力量。

1.全员中的先锋力量

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辅导员的陪伴、管理和引导贯穿整个大学过程,育人工作涉及学生的方方面面。一方面,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密切,跟学生的接触最频繁,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最了解,对学生群体开展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他们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管理制度的直接实施者,他们通过班级活动和各种教育活动,实施思想引领。另一方面,高校作为青年大军学习的主阵地,首先要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思想政治引领始终是第一位的。辅导员队伍工作的政治性和直接性都明确了其是全员中不可替代的先锋力量。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已经渗透到辅导员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高校更是强调辅导员队伍一线重要地位的角色认同感,任何情况下都丝毫不能削弱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稳固并强化辅导员队伍一线工作地位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先决条件。

2.全方位中的协同力量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队伍不再是单兵作战的特定群体,而成为协同育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首先,辅导员队伍要加强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联系,同向同行、互相学习和交流。思政课教师要将辅导员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讲深、讲透,同时辅导员也要掌握一些思政课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研究,用理论高度将辅导员队伍的政治引领工作做准、做实。其次,思政课教师也必须加强与辅导员的协同,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困惑,想学生之所想,才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辅导员队伍要与专业课教师队伍保持互通有无,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学习进度,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专业教师通过辅导员全面把握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最后,高校管理队伍需要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保持协同合作,疏通双方之间联系的渠道,协助辅导员队伍将育人功能灌注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队伍既是协同育人团队的主体角色,也是协同育人资源的主要整合者。

3.全过程中的关键力量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政工作大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力量,有着承重墙的队伍作用。高校辅导员队伍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带头人、班级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和思政育人的首要执行者,兼有桥梁纽带、穿针引线的作用。辅导员队伍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围绕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协调性地将许多教育资源通过自身队伍在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得以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辅导员队伍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文化水平、工作能力水平,有效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良性互动,将育人功能发挥到实处。

1.“全员”前提下角色转变不到位

一方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强调的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辅导员队伍全体人员的政治站位必须要高,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部分辅导员沉溺于繁忙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关注“三全育人”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影响,没有及时提升自身政治站位。角色认知转变的不到位导致辅导员队伍思想引领作用无法落实或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对自身先锋力量、协同力量和关键力量等角色认识模糊,主要表现在:部分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单打独斗的情况还存在,高校思政工作全归辅导员一手揽,同时也有部分人员对“三全育人”理解错误,认为提出全员育人后就弱化了辅导员的作用,甚至做了甩手掌柜,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同空中楼阁。辅导员队伍角色转变不到位便无法保证“三全育人”的实施,进而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全方位”前提下协同资源整合不到位

全方位育人大前提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三全育人”认识不到位,依然惯守传统的工作模式,在方式方法上不清楚如何整合校内其他教辅教工队伍来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表现在: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对学生的专业课知识并不了解,不能为其答疑解惑,在实时沟通交流中共同语言少之又少;
对于学生出现的复杂心理状况和思想行为没有办法做出专业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在学生对学校政策管理等有一些疑问时,无法了解学生诉求。而且由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的开展和校内各个教辅队伍的工作都有部分交叉重合,也造成所有人员都会忽略与学生相关工作的内容,潜意识里将这些工作都归咎为对方的工作。

3.“全过程”前提下工作创新不到位

全过程育人要求高校从入学到就业,都要根据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项重要又艰巨的任务的落脚点便是学生群体的身边人——高校辅导员。而辅导员队伍面对的主要现实困境是:冗杂的日常工作事务使得高校辅导员队伍每日机械化地以完成工作为主,工作状态趋于流程化。辅导员队伍工作理念没有及时更新、工作渠道没有丰富、工作绩效没有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作理念陈旧,多以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为主,没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摆在首位;
第二,大多数情况下侧重于校内、课堂下和线下,导致校外、课堂上和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大片空白,工作没有全过程地深入到学生中;
第三,由于学校项目扶持的差异化导致部分辅导员学术科研能力停滞不前,丧失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主体自觉。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不仅直接影响辅导员队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造成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模式单一、机械的恶性循环,辅导员对自身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和无助,日常工作获得感缺失,进而工作成效也无法保证。

1.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念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辅导员队伍政治性。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前提与基础,具有稳定的导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扎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有力指引。它要求辅导员队伍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是强化思想引领,筑牢青年学生意识形态根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基础。辅导员队伍要在学习上做政治文化知识的传达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生之间友好的链接,在生活上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健康向上的政治素养。

(2)以“协同育人”为基础,丰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过程渠道。“辅导员从育人格局中的‘全能超人’转变成‘三全育人’的协同者”[4]高校在此背景下要加强建设以“协同育人”机制为基础,以校党委领导班子为中心,辅导员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及其他在校教职工等全体人员要上下齐心、形成合力、集中力量、统一思想,以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队伍为主导,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据此,高校须加紧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包括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在与思政课、专业课等教师队伍的协同中加强专业水平,在与其他在校教职工等人员的协同中加强自身职业能力,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3)以系统思维为原则,激发高校整体育人的功能。系统思维要求我们具体把握高校内各有机队伍的特点来提升整体育人功能。创新“三全育人”视域下系统思维的工作原则,势必重新建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之基。在“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加强自身队伍理念的创新,将工作体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辅导员队伍的育人工作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中应在首位,因而辅导员应该借势、借力,汇聚所有力量提高自身工作的系统性,整合并强化在高校大环境下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力量。

2.丰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

(1)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必须抓住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协作的关键,加强两支队伍优势互补。首先,打通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的壁垒,保证双方队伍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优势互补,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其次,遴选具有学科背景的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师,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最后,推进辅导员进思政学科、进思政项目、进思政团队,培养政治能力强、道德素养高、学术能力优的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向高层次人才方向发展。加强双方的协同有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完善自身,更强调提升辅导员队伍自身的政治素质,拔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政治境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工作。

(2)高校辅导员队伍与专业课教师队伍是两支非常重要的育人力量。首先,拓宽辅导员队伍的学科背景,针对不同专业招聘有专业学科背景的辅导员进校统一培训,进而保证辅导员队伍和本专业学生以及专业课教师队伍有良好的沟通;
其次,聘选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队伍了解各科专业课知识,帮助队伍人员全面把握各科内容特点和学生课堂情况,有效协助辅导员日常学习工作的开展;
最后,要求青年专业教师必须要有担任辅导员的经历,这可以使辅导员队伍与专业课教师队伍有了天然的联系。高校辅导员队伍与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协同有助于打造双方共建机制,能保证与学生就学习沟通交流时有话讲、讲好话。

(3)高校辅导员队伍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开展学生身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一部分。首先,将双线晋升摆在首位;
其次,打通管理人员进入辅导员队伍的渠道,鼓励管理人员兼任校内辅导员,比如设置一级辅导员、二级辅导员等;
最后,通过项目化或者挂职锻炼来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与锻炼,支持辅导员队伍进入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升辅导员队伍管理能力。辅导员队伍与高校管理队伍相互融通,能够很好地激发管理育人功能,产生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优效果,既维护了辅导员既得利益,同时增强了辅导员队伍工作获得感。

3.落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

(1)更新工作原则,改进工作方式。辅导员队伍工作开展不仅要坚持校内外并行、课堂内外兼顾、线上线下并举的原则,也要根据工作情境的不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辅导员应全面把握容易忽略的育人场所,例如校外、课堂上和线下等。就校外而言,大力提倡辅导员队伍对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和指导,使其成为学生校外实践的指导者和帮扶者。就课堂上而言,大力推行辅导员进课堂等措施,鼓励其从办公室走进课堂,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工作有的放矢的进行。就线下而言,辅导员队伍要善用网络大数据等手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和方法,对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实时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提高高校学生网络道德素质。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其队伍的执行力是保证“三全育人”落实落地的关键,改进工作方式原则保证自身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平台搭建,创新协调与沟通方式。高校辅导员队伍搭建必要的协作平台,注重与校内其他有机体协同联动,在协调沟通中形成高效的辅导员工作队伍。第一,建立校内育人有机体参与的思政课堂,鼓励全员参与,打造校内示范课堂;
第二,开展课程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联动课堂,使思政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友好互助,相互学习加强融通;
第三,推出优秀辅导员选拔项目,形成示范效应等。以平台的搭建来疏通全员育人中的管道、堵实全程育人中的断点、治好全方位育人中的痛点,由此形成育人的最大合力。

(3)加强保障机制建设,创新晋升激励制度。不断完善的保障激励制度是增强辅导员队伍职业认同度、形成长效工作体系、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利支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重、波及面广的背景下,一方面,高校应该建立阶段性考评方式,对于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内容给予不同的保障激励,来细化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分配,承认其工作的动态流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应建立教学改革激励制度,将辅导员队伍的教学改革和开发与个人或者团队晋升相挂钩,以此来营造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工作氛围。

“三全育人”视域下谋求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强国发展的需要,更是每个学生每位老师共同进步的需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要科学界定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重要角色定位,要利用高校辅导员自身优势强化责任意识,大力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新发展,进而守住、守牢、守好高校这块青年意识形态工作高地。

猜你喜欢三全育人教师队伍队伍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9期)2020-11-20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2020年6期)2020-08-31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0年6期)2020-02-12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还剩多少人?数学大世界·小学低年级辅导版(2010年2期)2010-03-03“五老”队伍大有可为中国火炬(2009年2期)2009-07-24青藏高原筑“天路”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06年1期)2006-02-15推荐访问:视域 育人 辅导员
上一篇: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炉带水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智能技术教学应用伦理风险及其消解,*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