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支架的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模块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8 点击:

周梦妮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当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常忽略学生的写作动机,使学生只会机械地写作,未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导致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较低。写作教学的核心任务即创建各种类型的写作支架,将学生的低水平写作不断提升至高水平。[1]因此,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每个部分的指导都充分利用问题支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记叙文写作,同时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支架式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该教学法也借鉴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搭建脚手架,用于引导学生持续思考,其问题难度随学生最近发展区逐步递增,以此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根据表现形式的差异,学习支架可分为范例支架、情境支架、图表支架、问题支架、评价支架等类型。[3]问题支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问题为教学载体,在学生和任务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一步一步实现最终目标,顺利完成教学。

(一)文体理解不透彻

要想写好记叙文,首先要明确记叙文是什么,明确记叙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实际上,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但都是简单介绍,很少从横向和纵向来对比分析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导致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不透彻,写出来的记叙文深度不够,逻辑性和条理性不强。

根据文章内容的差异,记叙文可分为记人、叙事、状物和写景四大类型。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描写和抒情,初中阶段主要以学习记叙和描写为主。夏丏尊、叶圣陶认为,记叙文的目的是将事物的形状或者变化写给大家看,让大家看了文章,犹如亲身体验一样。[4]这里强调的是事物的形状和变化,“亲身体验”表明了记叙文所要达到的效果。记叙文写作要求作者以记叙的语句记叙人或事情,同时穿插一定的描写、议论等把人或事情生动形象地表现在读者面前。[5]记叙文写作要求写人记事要形象具体,只有从具体的细节入手,写出来的人和事才会更加生动感人。

(二)写作积极性不高

面对字数冗长的作文,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加之记叙文文体的限制使整个写作过程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投入到记叙文写作中。写作动机的缺失,使学生只能机械地进行记叙文写作,未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模式十分僵化。

记叙文是作者个性化的写作,是作者面向特定情境的召唤与展开,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情感体验对生活场景的加工和还原。[6]记叙文叙写的是作者极具个性化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心路印迹。记叙文的记叙张力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对学生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关卡。

教师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倾向于教授学生记叙文写作技巧以获得更高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没有真情实感为依托,写作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没有基石,变得假大空,学生也逐渐失去了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缺乏指导

教师作为教学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写作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水平。

多数教师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往往在介绍了写作题目和大致立意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写作。教师在学生写作完成后进行评改,评价也是以分数和简单批语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记叙文写作的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具有衔接性的前后联系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写作。

问题支架旨在为学生提供一条前后衔接的问题链,通过一系列完整的问题使学生完成构思、写作、反思的环节,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记叙文的写作目标和写作任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支架,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正确把握文体特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模块“学会记事”提到,记事就是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同时要求动笔前要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来。记叙文写作要求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写作时又要将文章描写得具体、形象和生动,而问题支架就能帮助学生紧紧抓住记叙文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把记叙文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表现出来。

在经过小学看图写话的训练后,七年级学生基本能够用文字简单描写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但要具体、生动、形象、有条理地描写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记叙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几个主要的问题,在学生把握记叙文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章,将记叙文和不同文体(说明文和议论文等)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抓住记叙文具体、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正确把握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写出更标准、更合格的记叙文。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和初中在写作类型和字数上都有很大差异,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难免会不适应。通过问题支架可以让七年级学生从害怕写作变为愿意主动写作,极大地激发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支架,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去,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写作。良好情境的创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7]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既可以在一定情境下直接提出问题,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和灵感,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叙文写作。

(三)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比较模式化、僵硬化的方式来开展记叙文写作教学。这种模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难以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文章。问题支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搭建“脚手架”,立足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够帮助那些毫无写作思路或者写作思路混乱的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使学生顺利完成记叙文写作,写出新颖独特的文章。

教师可将问题支架贯穿整个写作教学过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整个记叙文写作,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8]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必须明确“记叙文是什么”和“为什么写”两个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对应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进行写作。

第一,“记叙文是什么”。七年级学生已经可以简单描述记叙文是什么,但还不能深入把握记叙文的概念。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利用问题支架具体分析记叙文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学过哪些记叙文的文章?这些记叙文有哪些特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得出记叙文主要包括记人、叙事、状物、写景四大类别,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等特点。然后教师展示例文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从给出的文章中找出哪些是记叙文,并说出理由。”通过上述一系列问题,学生能够深刻地把握记叙文文体特征,为接下来的记叙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为什么写”。问题支架这种围绕问题进行写作的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关注细节,顺着问题逐步探索,抓住写作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之处。[9]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在七年级第二单元的写作练习中,首要目标就是学会记事。例如,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班级,请同学们分享任意一件关于你的事情,让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你,这件事情需要你先仔细思考并把它写下来,然后进行分享。”如此,学生便有了真实的任务驱动,也明白了写作的目的、对象和意义,学生便会带着交际的目的认真完成,以此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的兴趣。

(二)开展问题联想,发挥学生想象力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问题的联想与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王荣生曾说:“我国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困难不仅仅是存在于教学方法上,更主要的是出在教学内容上。”[10]因此,教师要重视“写什么”的问题,有了写作素材,学生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进行写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写作题目的要求,提炼出关键词,并让学生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自由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生成写作的想法和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支架带领学生通过头脑风暴、自由写作或自问自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特定场景,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11]例如,在进行七年级第二单元写作练习的第二个写作题目《那一次,我真________》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你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件事,并思考它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拿出空白的纸张,写下让其印象深刻的事情,以此为中心开始发散思维,联想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感受等,写下这些关键词。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把你们写下的关键词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整理。”此时,学生需要从众多内容中筛选出最有用、最需要的材料,并按照一定的类别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这种问题支架很好地解决了写作中最困难的一部分——写作内容。“写什么”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不再害怕写作,也更加愿意主动写作。

(三)搭建问题支架,理清学生写作思路

问题支架式教学主张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搭建写作的问题支架。学生在动笔前,可依据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拟写作提纲,理清写作思路,搭建文章的思路框架,从而提高写作的效率。[12]这就解决了学生“如何写”的问题。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执笔成文的环节应引导学生将所写文字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梳理、整合,详略得当地展开叙述。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依据刚才所写的关键词,列出写作提纲,即每一段的大致内容。”学生列出写作提纲,使文本结构更加立体化和层次化,学生能够按照写作提纲顺利完成记叙文的写作。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写作情况,在必要时提供精准的、有针对性的帮助。

(四)拟定问题式评价标准,多角度评价学生写作

写作评价是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这一点却往往被教师所忽略。问题支架式写作教学主要以问题形式拟定一些具体化的评价标准,使整个评价过程更加科学标准。写作评价始终贯穿整个写作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以解决“写得怎样”的问题。[13]

在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应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如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家长评等,按照拟定标准进行多角度的评价。以七年级上册二单元的写作《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例,评价标准可大致拟定为:“1.题目所补充的词语是否为表达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2.文章是否写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文章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4.文章格式是否正确?”无论是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还是家长评,都应按照这一标准进行,以确保写作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在评价时应善于发现学生写作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鼓励学生更加热爱写作。

通过这种具体的问题式评价标准,采用多角度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感受作文评改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构思写作提纲,顺利完成记叙文写作,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采用科学标准的评价方式进行写作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真正爱上写作。

猜你喜欢记叙文支架情境不同情境中的水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10期)2022-11-10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记叙文阅读专练快乐作文(7.8年级)(2022年2期)2022-04-15给支架念个悬浮咒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1年8期)2021-11-20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如何写好记叙文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3期)2020-04-21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模具制造(2019年3期)2019-06-06让记叙文赢在构思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19年1期)2019-05-31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18年11期)2018-12-29推荐访问:写作 记叙文 教学研究
上一篇:课程教改视域下教师“微分”教学思维应用探索
下一篇:金属加工杂志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