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形象德育的生成逻辑、价值显现与实践展开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4-07 点击:

王友建 ,汪大本

(1.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在视觉文化对信息获取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下,主体的思维方式呈现出偏好具象、排斥抽象的特点。这一变化在对主体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产生显著影响,高校形象德育研究课题的提出正是高校德育工作顺应这一变化实现与时俱进的产物。高校形象德育是教育者依托和运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德育工作顺应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变革,不仅是德育工作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变革的必然抉择。探索和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形象德育的新定位,对于推动高校德育理论创新和丰富高校德育实践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高校形象德育是形象思维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运用的产物,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困境突围过程中,通过思维方式转型所呈现出来的德育新形态。只有深入把握形象思维的特点,形象的德育功能才能够被开发,形象德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才能得以凸显。

1.生成动因:高校传统德育方式的困境突围

“高校德育不仅是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更是涵养社会文明内容来源与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要渠道。”[1]在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是以理论知识的教化为主要内容,以语言信息为主要载体,德育工作偏重于理论说教,忽视了信息时代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新特点,所以传统高校德育工作在实现知识教育向道德教育转化的效果上往往不尽如人意,并且还带来两个负面影响:一是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造成思想上的困惑;二是传统德育方式实现的理论灌输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实现的,教育过程中呈现一种教与学的关系,德育效果也呈现出“入脑入耳但没有入心”的困境。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传统高校德育方式的困境。究其原因,是因为传统德育方式没有能够从大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实现德育方式的与时俱进,以传统的德育方式进行高校德育工作自然起不到良好的立德树人效果。

要化解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方式带来的困境,最为关键的是要把握时代变革的特征,从教育对象思维认知方式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出发,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从时代变革的特点来看,当前社会在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接受方式上偏向于以形象化思维建构起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即视觉文化。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来看,生活在网络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更加偏向于感官信息的获取,直观的具象化的认知方式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方式。高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创新发展,就不能忽视传统的理论教育存在的不足,要重视形象化思维方式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这一转变推动着高校形象德育方式的产生。

2.生成契机:形象思维推动高校德育创新发展

形象思维的凸显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特征,这一特征从主体的认知方式发生的变化出发,将抽象的德育内容和理论概念以生活化的具化的形象呈现,实现了对教育对象思维方式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照,因而是一种更加契合教育规律的新的德育方式。高校德育的形象化也是在关注当前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转型过程中实现的新变革。

首先,形象德育将抽象德育内容具体化。高校的德育工作相对于社会教育具有自身的专业化特点,离不开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离不开对教育内容中概念的阐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大学生可知可感的教育内容是当前思政课亲和力面临的难题。这就要求教育主体“运用鲜活的教育载体与表现形式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从而增强德育实践的亲切感和吸引力”[2]。如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价值观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友善”解释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则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必须通过事例的讲述,如六尺巷、孔融让梨、管鲍分金等故事,才能让教育对象对友善的内涵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而这些故事又能够通过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更生动地展现在教育对象面前,这种形象化的展现方式有助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其次,形象德育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生活化。生活实践提供主体能力生成的物质基础,强化对实践的认知、对日常的积累是教育学的基本共识。高校德育要取得实效,亦不能回避对生活实践的考察。传统的高校德育囿于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大学生缺乏对理论的直观感受,往往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形象德育不仅是一种德育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德育理念和德育场景的展现。除了高校组织的专业化德育活动,形象德育还蕴含于学生的生活化场景,如校园、街道、大巴、商场、电影院等生活化场所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都能够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德育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过程还是在大学生的自觉接受中完成的,实现了德育场景的生活化,也推动“三全育人”尤其是全过程育人的实现,更好实现德育工作生活化,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最后,形象德育实现高校德育方式生动化。形象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向个体传递信息并塑造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高校形象德育从大学生群体对形象化思维的偏好出发,把握当前信息接受规律的新特点,将德育内容蕴含在生动的形象之中,寓教于可见可感的生动场景,在大学生与形象的接触中激发其价值认同和文化共识。高校形象德育不仅通过将德育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实现德育资源的开发,更是一种德育的理念与方法,即通过德育内容的形象化构建,将这一方法拓展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领域,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形象思维的启发推动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形象本身就是一种鲜活生动的存在,这也是借助形象开展德育工作具有的鲜明特征,这一特征确保德育过程和德育方式的生动化,有效提升了形象德育的吸引力。

3.生成目标: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对大学生开展德育工作不仅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高校形象德育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个体化特征以及德育工作的一般规律出发,致力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果,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其一,高校形象德育的形象化思维适合不同个体的认知特征。马克思指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3]人的社会化的基础是主体的个体性差异,也就是说,社会具有同质化的特征,但是同质化又是以个体特征为前提条件的,没有个体差异就没有社会化的必要性。但是对德育工作而言,所要实现的德育效果是整体性的,是在对德育对象个体化差异关注基础上实现的。就高校德育工作而言,德育对象是存在各种差异的大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生活经验等直接或间接造成个体性差异,形象德育为弥合德育中的个性化差异提供了可能。形象德育能够从特殊性中找寻到普遍性的特征,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所处的阶段相同,作为社会个体对社会认知方式接近,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体思维方式上更加偏向形象思维,这些“共性”都为形象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有效提升高校育人效果。

其二,高校形象德育的展开符合教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形象德育是借助形象和形象思维方式开展德育工作的德育形态,本质上依旧遵循着德育和教育规律而展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过程。“形象德育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其内在机制,即通过感觉运动通道使学生获得身体的体验,在教育者的关注和引导下,这些体验与道德心理和行为相互影响,逐步实现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提升。”[4]形象德育通过形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教育对象的影响过程,具体而言是通过形象在主体头脑中的摄入和加工,尤其是将感官感知到的对象与主体内在的信息进行融合反映,从而激发教育对象对形象所传递信息的反馈,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感的影响。高校形象德育的展开是一种更加符合教育认知规律和接受规律的德育方式,是从德育工作展开的时代背景以及大学生思维认知方式变革出发进行的尝试,这种以具象思维为基础的德育方式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把握,并且由形象激发的认知兴趣和产生的德育影响也更加深刻和持久。

1.形象德育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理论创新

从德育的特点来看,形象德育遵循德育理论发展的一般规律,坚持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象德育的提出不仅是一种新型德育形态的理论展现,更为德育理论基础的深化研究以及德育的融合借鉴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高校形象德育深化了德育工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传统德育基础理论研究将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方法、德育环境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要素加以展开,并且在这些要素中更为注重德育方法和德育环境的研究。在德育方法的创新研究中更加注重科学技术手段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如融媒体、心脑科学、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对德育过程的影响,给德育工作造成一种偏好技术手段创新,而忽视德育工作本身就是育人工作的局限性。对德育环境的优化更是如此,更多研究是将网络、全球化、社交环境的变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在环境进行研究,造成研究的重复性成果较多。高校形象德育也考虑外在环境对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的影响,但是更多关注主客体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发生的认知方式的变革,以及变革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并且积极探索如何利用这种变革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从这种意义上来看,高校形象德育使德育过程更加贴近德育对象,其关注的环境变化由外在的网络环境深入更为深层的文化环境之中,是一种在原有基础理论上的深入探索。

另一方面,高校形象德育融合多学科资源深化德育理论研究。形象德育工作实践方式的丰富以及在学科融合视角下推动高校德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都要求在学科交叉视角中展开,在单学科的支撑下难以实现德育基础理论的深化。传统德育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内在德育规律要求借鉴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基础学科的成果拓深德育基础理论研究,而形象德育在借鉴这些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还要突出艺术学、美学、叙事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运用,在形象德育的开展过程中实现融合发展,共同致力于德育效果的提升。形象德育的实践展开不仅拓展了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也为德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形象德育而言,既要将形象作为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也要将形象作为德育工作的资源,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推动德育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

2.形象德育推动高校德育实践方式拓展

高校形象德育将大学生德育工作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和展开,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接受规律来看,高校形象德育进行了一场新的德育实践变革,为转变传统高校德育方式提供了新的机遇。

其一,高校形象德育丰富了传统德育工作方式,拓展了德育实践的场景。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工作主要依赖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德育方式以主体对客体的理论灌输为主,实践教学居于从属地位,德育过程基本上转变为一种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活动,还成为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形象德育的提出和实践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对形象的运用,能够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形象实现具体化,还能够在课堂教学艺术中加强形象的使用和引导。同时,形象还将德育的实践场所拓展到生活场景之中,从电影到广告,从艺术到文学,无不通过生动的形象展现特定的价值理念,无不对读者或观看者产生深刻的德育影响。所以,高校形象德育的提出和实践运用,既改变了高校德育工作方式,克服了传统德育工作在实践方式上的局限性,还拓展了德育实践的场景,将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拓展到生活领域,将被动的课堂德育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教育,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广泛性。

其二,高校形象德育推动了德育方法变革,深化了对德育规律的认识。从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来看,形象德育契合主体的思维认知规律,不仅将德育内容蕴含在生动的形象之中,还实现了德育影响方式的潜移默化。形象德育“把生动的直观和科学的抽象结合起来,把形象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起来由形象上升到抽象,再创造出新的形象”[5]。如果德育课程中的德育是以显性方式展开的,那么形象德育对德育对象的影响则是隐性方式展开的,是在德育对象对形象的潜意识中实现的。在主体接触到形象或通过理论唤醒内心的形象记忆的过程中,形象就发挥着对主体的德育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主体的自觉认识过程中实现的。对高校德育工作而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可以将形象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理论教育,可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形象传递大学之精神,也可以将形象内化在基础设施之中,蕴含在大学的管理服务之中,能够在大学生接触形象的过程中展开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不仅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也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体现。

3.高校形象德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高校形象德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对德育理论创新和德育实践方式拓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上,还体现在其实践本身就具有开发大学生思维潜力、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的重要价值,这也有利于增强形象德育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运用的效果。

首先,形象德育所依托的形象思维能够促进大学生思维潜力的开发。从形象对大学生思维影响方式来看,德育资源的形象化转换除了能够实现德育效果的提升,还具有影响大学生思维方式的作用,而开发大学生的思维潜力本身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从德育的思维方式来看,与理论教育依托的抽象思维不同,形象德育所依托的是形象化思维,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后者常常被德育工作所忽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毫不吝啬对形象思维方式的赞美,钱老指出:“我们一旦掌握了形象思维学,会不会用它来掀起又一项新的技术革命呢? 这是颇为值得玩味的一个思想。”[6]脑科学的研究也表明,人脑的生物结构决定着思维方式,脑右半球的开发需要借助更为直观的形象思维,脑左半球由于接受语言和复杂抽象信息,开发难度加大,因而形象德育所运用的形象思维更能激发大学生的思维潜能。正是基于此,大学生德育工作要注重形象思维的开发,要将形象思维的运用作为开发大学生形象思维潜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形象的关注和对抽象向形象转化推动思维科学的发展,提升德育对象的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潜能的开发。

其次,形象德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形象德育的开展以对形象的审视为前提,无论这种形象是直观感受的图像,还是思维中的具体对象,都离不开主体的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主体的审美能力关涉对形象的感知,而形象德育的开展既离不开主体对形象的审美,也离不开主体将形象的内容与自身的认识结构相结合,提升大学生从形象中获取德育信息的能力。相对于形象的审美能力,大学生对形象信息的批判能力则是形象德育效果提升的保障。并非任何一种形象都促进德育效果的提升,只有蕴含德育内容,并且促进德育效果朝着德育目标发展的形象才是德育形象的资源。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化环境中,形象充斥于网络空间从而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是要从这些形象中挑选和构建能够推动德育发展的形象资源,则需要德育主客体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的培养。“高校育人工作不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价值熏陶和塑造的过程”[7],而形象德育的实践过程本身也是大学生审美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1.推动德育形象的对象化构建

形象是形象德育实践得以展开的基础,离开了形象,德育工作就难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展开。德育形象的有效构建是高校形象德育展开的基础和前提,而形象资源的构建是一种对象化的构建,所要构建的形象德育资源是能够被主体的思维和认识所把握的蕴含德育内容的形象,而并非是缺乏德育内容的外在形式。

第一,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高校德育资源开发。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德育形象的开发也必须借助科技成果实现生动形象化构建,德育资源的开发既要从传统的形象生成方式中寻求借鉴,也要借助现代科技发展成果进行形象创新。如在形象德育资源平台的选择上,要使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成为德育形象构建和传播的平台,借助人工智能、VR、3D 打印等技术,丰富高校形象德育资源构建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平面式的形象资源开发方式,使得图像形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更为基础性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与德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时,要在大学生集聚的交互式社交平台中,发挥形象构建的主体互动,如抖音、快手、微讯等既是德育对象接受德育影响的平台,也是德育形象的生产途径,在这些平台中,大学生不仅自觉接受形象的影响,自身发布照片和视频的过程也成为形象生产的过程,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资源开发主体的广泛性。

第二,推动高校德育形象构建方式的多样化。形象的存在具有多样化的样态,对高校德育工作而言,开发德育新资源的过程也包含着主体实践能力的展开,即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和大学生能够从形象多样化的价值中选择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部分,对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进行有效抵制和批判。德育形象构建形式的多样化也推动德育对象向德育主体的身份转变,传播自身的价值观念。但是在多样化的形象构建方式中,我们必须区分德育形象构建形式与形象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以多样化的形式丰富德育形象构建的方式,让形式服务于内容,使形象成为德育的新资源,推动形象德育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校德育工作方式,从而提升大学生德育效果。

2.提升德育主客体的德育形象素养

形象所承载的德育内容不会主动深化到德育对象的头脑中,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8]。要真正使形象发挥良好的德育功能,就离不开德育主客体形象素养的提升,即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对形象蕴含的价值进行阐释和引导的能力以及大学生对价值内容进行批判性选取的能力。

第一,提升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开发与运用形象德育资源的能力。形象本身不具有德育教化的功能,也并不天生就是德育的资源,只有经过德育主体进行价值阐释和意义构建的形象,才能够成为德育形象,从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德育价值。在对形象进行价值赋意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大学生的适当引导,使形象传递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避免因形象价值的误读使得形象发挥了负面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价值选择必须从人开始,依傍于人,才能得以实现道德的教育。”[9]在德育形象构建的过程中,德育工作主体要始终把握形象的特点,增强形象内容与德育对象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使得形象化思维成为大学生感知和接收德育内容的重要方式。同时,经过德育主体构建的形象在激发主体认知兴趣的基础上,还要能够启发主体进行思考,从而确保德育效果的正确方向,避免因形象的错综复杂造成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困惑,影响形象正向德育效果的发挥,这些都对形象德育主体提出了形象构建素养和德育工作素养的双重要求。

第二,培育大学生形象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作为高校德育客体的大学生自身的差异会造成形象价值解读的差异化,对同一形象会有不同的价值认识,甚至对同一形象会因认知主体的差异产生截然相反的德育效果。因而,发掘和优化可作为德育资源的形象,提炼和升华形象中的德育价值都需要尊重德育对象本身特点,要培育大学生对形象所蕴含价值的批判性审视能力。作为德育资源的形象必须符合大学生的心理接受规律和认知水平,脱离对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形象不仅会失去德育价值,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地造成价值观上的困惑。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大学生成为能够感知形象所蕴含的德育内容的主体,才能在复杂多样的德育内容中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形象德育实践对主体形象素养要求的体现。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注重对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要通过讲座、艺术实践、阅读提升其观察周围世界的能力,要通过个案分析、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方式提升其对具化的形象的价值判断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够辨析并准确解读德育资源隐喻的意义,提升德育效果。

3.促进社会德育共同体发展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形象德育的提出只是在德育方式和德育路径上的新探索,其最终价值还是指向社会德育共同体的构建,即通过多主体协同和德育方式的拓新推动社会德育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在德育主体的协作中构建社会德育共同体。社会德育共同体是指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和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在德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共同价值理念和育人目标的集合体。“德育过程在实质上是主体道德自我建构的实现,不通过主体自身对道德价值的体悟与接纳,任何道德真理都无法完成真正接受。”[10]随着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从形象中获取德育滋养就成为受教育者的自觉,在共同的德育诉求中形塑德育共同体。德育共同体以共同的育人目标为价值引领,以丰富的德育资源的发掘和运用为前提,以多样化的德育方法为手段,致力于在共同体成员之间达成对德育理念的稳定共识和认同。形象德育弥合德育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形象的塑造、阐释和传播中寻求价值共识,实现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形象的塑造、阐释和传播为信息的获取以及为从形象中接受更为直接的德育影响提供了更加开放的路径,也为高校德育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机遇。

第二,在德育方式的丰富中推动德育共同体发展。形象德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生活化展开的新形态,具有自身在信息传播过程、内容作用方式、内化影响机制上的独特优势,但是在“图像热”的网络文化背景下,我们依然要理性看待形象对高校德育工作影响的双面性。“高校德育应当是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各要素协同促成德育系统整体优化,发挥德育整体功能。”[11]在高校德育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借助图像形式进行形象德育资源的开发,推动高校德育工作方式创新,但同时我们也要对图像葆有应有的理性态度,既要善于运用图像在高校德育影响方式上的生动形象的优势,又要避免图像泛化造成大学生理性功能的丧失和价值判断力的弱化。相对于形象德育方式,理论教化与实践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促进形象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推动多种德育方式的协同发展,形成高校德育工作在方法创新中的合力,共同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主体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21期)2022-07-28《中国德育》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教育文汇(综合版)(2020年4期)2020-06-15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中国自行车(2018年9期)2018-10-13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金色年华(2016年13期)2016-02-28推荐访问:德育 显现 生成
上一篇: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下一篇:浅谈省际党支部联创,助推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