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注重点问题探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6 点击:

武汉清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周义

规划环评作为环评制度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论证规划实施方案的生态环境合理性,提出优化建议和和减缓不良影响的措施,为规划决策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此外,规划环评还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提出进行跟踪监测与评价的要求,对规划所包含建设项目的环评重点及简化管理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以及制定园区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规划环评在编制过程中秉持早期介入和全过程互动的原则,在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介入,并在关键环节与规划编制单位充分交流互动,优化规划方案,提高拟实施规划在环保方面的可行性。相比于建设项目环评,规划环评可以在更大的空间尺度范围内分析多个项目的累积和叠加影响,可以在宏观层面和规划阶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预防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规划环评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近二十年来,我国不断发布了各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文件,包括技术导则、技术指南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在对技术导则进行不断的修订更新,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在2003年发布之后,分别在2014年和2019年进行了更新。为了更好的指导现阶段规划环评的工作,生态环境部在2021年发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流域综合规划》,新发布的导则紧跟当前的环保政策,对资源节约和碳排放评价内容做了具体的要求。

除了技术导则,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的发布也进一步规范了规划环评编制内容,如近年来发布的《关于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清单式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对规划环评的结论清单等具体编制内容,以及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审查部门的审查重点和监管要求做了明确要求。这些技术导则和指导文件的发布和更新促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并在现阶段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园区规划范围和规划分析

对于新规划的园区,在进行规划环评时,首先要明确规划的范围、面积,规划的近期、中期、远期时段划分,了解规划的背景以及主要产业定位,然后进一步分析园区的具体规划内容,如用地情况、产业布局、功能组团划分、建设时序以及配套的相关设施情况。对于新规划园区,应该尤其注意园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是否相符,园区内是否有限制用地的情况,在发现用地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反馈给规划实施单位。对于现有园区修编的规划环评,应关注规划修编的具体内容,规划的变动内容为环评关注的重点。实际中应明确园区范围、组团、板块、主导产业分类的前后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用地规模的增减变化情况,报告中应附图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相关规划内容变化引起的敏感点搬迁、农用地占用、用地性质的调整、各种用地类型的变化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在进行规划协调性分析时,应重点分析园区规划与上位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湖泊河流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长江经济带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当发现与产业政策要求不符的内容时,应及时告知规划实施单位,对规划内容进行优化调整。

(二)园区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是园区规划环评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状调查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预测与评价,进而影响提出的相关措施的实施可行性。现状调查应包括规划空间范围以及可能受到规划实施影响的其他区域,一般至少应包括园区范围外一公里的区域。

1.企业资料收集

在进行现状调查时,应调查园区范围内所有已建、在建和拟建项目,收集项目的环评、验收、碳排放核查报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资料,调查企业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在收集项目资料时,对于园区的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企业、危废集中处置企业等园区重要配套服务企业应尽量现场实地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以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园区,还应调查园区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危化品、重大环境风险源清单,确定环境风险受体及其分布。

对于企业较多的大型园区,在收集资料时应事先制定好相应的计划和表格内容,选择合适的资料收集方式。此外,在收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园区重点排污企业的信息,不要遗漏其重要排污信息(比如大型企业的高架源排气筒、自建的河流排污口),加强对收集数据的核实,必要时应对重点排污单位进行实地现场调查。

2.资源及生态现状调查

调查园区水资源、土地资源、岸线资源和能源结构情况,了解园区的资源禀赋。调查评价范围内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及底泥(沉积物)等的环境质量现状,需调查的因子包括常规、特征污染因子,收集满足编制需要的评价范围内的常规监测资料,必要时进行补充监测。当评价范围内涉及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和保护现状。若涉及重点湖泊的,应收集该湖泊“一湖一策”报告以及湖泊保护区和控制区范围线图,根据收集的图件进一步调查湖泊周边是否有不符合湖泊保护要求的企业等。在现状调查时还应关注评价范围内是否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居民敏感点、河湖重点监控断面等。

3.环境影响回顾分析

对照上一轮的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逐条与规划实施单位核实其落实情况,对未落实的的内容要分析其原因,根据具体情况纳入本次规划调整建议。在实际中需重点核实的内容有:上一轮规划环评提出了实施定期监测计划的园区是否建立了区域环境管理及监测体系;
园区内原来承诺搬迁的居民点是否已进行搬迁,搬迁安置计划是否执行,具体落实程度如何;
园区是否编制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产业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联动情况。

4.制约因素分析

分析园区与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明确提出规划实施的资源、生态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重点关注园区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是否满足近远期规划要求,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规模及受纳水体类别;
园区雨污管网建设情况;
集中供热规划与园区企业自建锅炉情况;
园区燃料使用情况,主要清洁燃料用量和高污染燃料使用情况等。

5.现状存在问题调查

调查园区是否涉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对涉及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要核实其落实情况,必要时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关注园区历年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居民投诉反映问题,同时也应该广泛走访湖泊、住建、国土等各政府部门,调查园区存在的相关问题。

(三)园区环境准入

根据园区规划的产业结构类型和功能布局,结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制定园区环境准入清单。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制定环境准入清单,对于实行清单式管理的园区,可以按照相关通知文件要求制定生态空间清单、环境质量底线清单、资源利用上线清单、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生态空间清单中明确园区禁建区和限建区的范围和对应管控要求。环境质量底线清单中明确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的质量要求和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建议。资源利用上线清单明确各类能源、水、土地资源不得突破的上线指标。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则是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结合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对涉及法律法规、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生态安全的落后产能、过剩产能、高耗能、高污染、高耗水等行业或项目制定负面清单。通常情况下,编制单位制定的环境准入清单应和当地环保主管部门、规划实施单位进行充分沟通,避免因准入要求不合实际,无法对园区环保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与评价主要是对各环境要素和资源开展多情景的预测与评价,分析规划实施后能否满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预测与评价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a)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对区域水资源、水文情势等的影响,分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明确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能否满足环境目标要求。b)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c)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的土壤环境风险。d)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e)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f)环境敏感区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规划实施不同阶段对评价范围内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g)人群健康风险分析。h)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资源与环境主要包括:分析关键资源(水、土地、能源等)的可供利用上线和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等)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分析各阶段剩余可利用的资源量和剩余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五)碳排放评价

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文件的要求,部分产业园区已经开始进行碳排放评价试点。在2021版产业园区导则中要求,对于以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和化工等行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区,应调查园区的碳排放水平与行业碳达峰要求的差距和并进行降碳潜力分析。

在进行碳排放评价时首先应核算现状碳排放水平,再进行规划不同实施阶段的碳排放水平预测,分析碳排放对区域碳排放总量的占用情况。对于碳排放总量超过区域碳排放控制目标的园区,应明确园区碳减排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包括碳排放较大产业或行业规模和产业结构调整、原料替代、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加大清洁能源利用占比等。

在进行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核算时,尽量收集企业已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报告,没有核查报告的企业可以采用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委或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核算方法指南进行计算。目前有部分省份已发布规划环评碳排放评价的相关指南,其中对碳排放的计算方法、预测和评价指标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在实际中可根据情况选择性进行参考。

(六)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措施

对于规划的目标和定位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不符合生态保护空间规划,规划的开发活动和具体项目不满足生态环境准入要求,污染防治措施和风险防控措施实施后仍无法满足相应的环境质量要求和资源承载力要求的,应对规划方案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调整建议,给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图、表,说明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在资源、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可行性。

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是对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方案,提出的对应的环境保护方案和管控要求,提出的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运用于实践,切实指导规划实施后的环保工作,并能有效的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发生。

(七)其他需关注的内容

对规划方案中包含具体的建设项目,可根据其行业特征及产排污情况,提出项目环评时应关注的重点内容和要求,包括选址选线、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风险防控等。符合规划环评环境管控要求和生态环境准入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评文件中的选址选线、规模分析等内容可适当简化。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规划环评尤其重要,在环评过程中可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进行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各政府部门、专家、企业及受影响居民的意见,可通过发放提问表格,上门询问,召开访谈、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意见的征集。

制定跟踪评价计划,监测和调查规划实施后对园区环境质量、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等的实际影响,以及所采用减缓措施的有效性,对规划实施提出环境管理要求,为后续园区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跟踪监测方案是制定跟踪评价计划的重要内容,跟踪监测方案主要包括监测的环境要素、生态指标、监测因子和点位、监测频次、执行标准等内容。

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对工业园区的管理要求日益严格和规范,在规划实施的早期阶段通过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规划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可以在源头避或减缓免规划实施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实际中,规划评价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措施的落实才是关键,这需要规划实施单位充分重视规划环评的成果,在规划实施后按照规划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管理要求进行执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园区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影响评价(2020年2期)2020-12-02《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环境影响评价(2020年5期)2020-12-02“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环境影响评价(2020年5期)2020-12-02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园区的开放样本商周刊(2018年24期)2019-01-08从园区化到国际化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规划引领把握未来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多管齐下落实规划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迎接“十三五”规划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4期)2016-02-14推荐访问:工业园区 探讨 评价
上一篇:智能媒介与视障者社会融合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警察工作压力对工作形塑的影响:职业生涯韧性的中介作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