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灌输到养成:学校思政课教学理念的转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24 点击:

鲁梦洁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充实,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则体现在精神层面。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人民思想道德的建设离不开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开展社会主导灌输是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学校思政课形成了相对封闭、知识化倾向明显和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转向,文本德育对人性束缚的弊端日益突显,与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需求开始背离。养成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将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基本素质,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学校思政课呼唤由过去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文本教育范式向养成教育范式转换,这种转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不断超越的体现,更顺应了新时代对时代新人的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为其主要任务就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主导的灌输与说教。从历史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为无产阶级政党争取群众建立了思想堡垒,为无产阶级夺取、巩固政权夯实了思想基础。从实践逻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仍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方法。但随着社会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着各类社会思潮的猛烈冲击,灌输式课堂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及成因,能够加快新时代思政课的守正创新。

(一)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及其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受教育者对外部世界的观点和看法除了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外,绝大部分来源于外部灌输的间接经验。恩格斯首次提到“灌输”理念,“从宣传社会主义这个角度来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当然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的思想。[1]”而后,考茨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对“灌输”做出了更明确完整的论述,强调了灌输在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斗争中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离不开“灌输”这一重要主题。但灌输什么、如何灌输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践进程中的主线,国家和主流社会意识的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体现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道德灌输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德育的发展历史中,人们限于知识水平和信息获取渠道的局限,道德灌输这种强制且简单的教育方式具有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传递主流思想意识的前沿阵地,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融贯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不顾他们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用强制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对灌输理论的狭隘化和教条化理解使目前思政课出现了许多问题。

一方面,“满堂灌”仍然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这种由教师主导向学生灌输课程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的“接受性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现实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递的德育价值就无法体现,在现实的道德考验中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空洞式灌输德育迫使学生知行分离,德育效果过于理想化。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考虑个体差异性,关注的重点更多落在知识层面,忽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课程定位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困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

(三)道德灌输教育问题的成因

第一,知识中心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综合性人才的需要。理论灌输的德育是以教科书、知识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传递给学生。这种“知识专制”的灌输教学把客观知识的教学方法简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特殊的教学领域,将理论学习、情感熏陶、意志锻炼和信念树立的综合目标简化为知识的学习活动。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需求愈加偏向综合实力的考量,单纯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未来建设者的客观要求。因此,思政课主要是培养人的综合素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第二,信息接收方式的多元化影响了传统师生关系。在“灌输——接受”的教学关系中,教师权威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只掌握了知识,却没有转化成情感和意志。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立体多维信息的涌入让学生受教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社会信息传递逐步由口耳相传演变成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发散网络。这使得教师的权威将不再仅有知识的传递。在传统师生关系破裂的基础上,灌输式教学不再适应需求。

第三,强调思想统一性而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发展支柱,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必经之路。初中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具有动荡性,到高中趋向成熟,再到大学阶段逐步定型,在人生道德品质由动荡趋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道德规范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灌输教学物化学生,以相同的内容、方法和评价对待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学生,通过“训练驯服”加工成为思维方式相同的“标准件”。因而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社会整体的创新力疲软。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观念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冲突导致社会公德形成面临两难的困境,青年学生极易被错误的道德取向误导。随着学生思想逐步开化、社会道德接受范围逐步扩大,强调单向灌输社会公德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更应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使学校成为先进道德的先行实践区。

对灌输的批判,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重新走向强调对话的双向互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根据一定社会“应然”要求和人们思想道德“实然”,经过教育者选择后传播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其中道德规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之一。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生的品德养成、体魄健康环境与知识技能获得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2],并要求教学组织方式不断调整、不断变革。

(一)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

随着社会思想不断开化,简单的道德灌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美国教育家杜威率先竖起公德灌输的大旗。他反对所谓的“客观真理”并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主张,认为传统德育“是来自上面和外面的灌输,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逐渐成长而日趋成熟的儿童身上”[3],并不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科尔伯格在吸收杜威对传统公德灌输的批判观念后,提出“道德认知是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4],为未来的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养成教育是把一定社会要求的规范转换为受教育者自身基本素质的教育活动,旨在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俗来说,养成教育是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协同作用,帮助学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使德性成为学生自觉意识和自我习惯。青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水准养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养成教育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在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下,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影响学生道德观念,帮助其养成遵守社会道德的习惯。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九大后,教育部反复强调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教育艺术,掌握科学的方式方法。

(二)养成和灌输的关系

养成和灌输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但道德养成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呈现出了与传统公德教育不同的新发展。首先,道德养成教育在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进一步清晰了目标指向。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体系,与知识传输混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者常以训诫者和监督者的形象出现,而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学生就是被改造的对象,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地位已经丧失。道德养成教育强调道德作为规范,并不是强制而是自由。所以其最终目的也不是培养学生遵守公德规范而是培养学生道德自律,使学生具有自我超越的前进动力。其次,灌输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社会道德的教化时大多是大范围说教,极易出现忽视个体差异性。与之相比,道德养成教育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道德水平,有针对地根据个体发展的差异进行习惯培养,因此比灌输更有针对性。最后,与理论灌输相比,道德养成更注重于受教对象的双向互动。理论灌输过于强调理论和规范本身,要求学生机械接受公德准则,而忽视与教育对象的双向互动。养成教育旨在通过一定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本身就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更关注学生本身。从以上对比来看,养成教育为德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在灌输基础上的养成,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三)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道德养成教育是学生德育目标的客观要求。简言之,道德教育的本质就是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导人是与非、善与恶以及应当与不应当的德性教育。而德性就是社会个体道德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以促进学生的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将正确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转换成道德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养成追求高尚道德品质的习惯。可见,道德目标最终落脚于施教与学生道德品质相统一。养成教育的过程既是道德教育实践的过程,更是完成道德教育目标的过程。

另一方面,养成教育是青年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主要途径。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经过“依从— —认同— —内化”的三个阶段。从一开始按照社会要求做出相应行为到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模仿榜样,再到在思想观念上与群体规范一致,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过去的灌输教育在教授了学生道德要求后便要求学生马上付诸行动,这违背了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规律。而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教育过程,基于学生亲身的实践,逐步养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科教育模式改革也开始全面发力。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5]当前德育以灌输为核心的范式难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要求,德育模式从灌输向养成改革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实现转换成为新的时代课题。

(一)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育的全过程”[6]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中国特色的客观需要。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价值观较量的新形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思想品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的航标灯。道德教育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凝结着全体人民的道德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所在。另一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青年学生言行的具体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行为三个层面展开,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言行举止文明得体。

(二)利用网络平台构建家校联动机制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思政课离开了家庭的配合,会使学生行为表现不一致,出现两幅面孔;
如果家庭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与学校德育发生分歧,学生便会不知所措,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偏离正确轨道。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的时间主要分配在学校和家庭,家庭行为规范和学校德育旗鼓并下基本能够覆盖学生大多数时间。因此,青少年德育成果取决于家校联动的合力。

家长与老师间传统的交流沟通主要通过建立家校沟通本、召开家长会、电话问询等形式开展。这些方式时效性差,教师“一对多”的工作量和学生家长“盲目询问”的矛盾突出,家校合作沟通成本高。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手机即时通讯的不断发展,学校通过构建“家长群”、校讯通就能够及时、有效地形成家长与学校双向互动模式。一方面,教师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对接,确保家长对学校德育的知情权和建议权;
另一方面,家长也以参与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将家教融入学校德育之中。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生道德自律

由此,现代道德自律从道德认同为起点,将外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主动行为,所以缺乏自律的道德,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当前,新时代的中国面临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深刻的社会转型赋予了学生更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给予青少年前所未有的道德选择自由。这就突出了道德自律的地位,提高了学生道德自律的内在要求。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优化课堂活动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将知识、能力与价值观整合,将德育目标渗透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平,推动学生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猜你喜欢 灌输理论课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正本清源与守正创新理论建设(2020年6期)2020-03-02跟踪导练(五)(2)时代英语·高一(2019年5期)2019-09-03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2期)2019-08-24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下一代英才(酷炫少年)(2019年3期)2019-03-25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奥秘(2018年12期)2018-12-19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1期)2018-08-24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推荐访问:灌输 养成 课教学
上一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
下一篇: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建湖县淮剧团生存现状调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