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10 点击:

陈 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国美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美育的基本内涵蕴含在“乐教”“诗教”的思想中,“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藏)于五内。[1]”说的是音乐诗歌可以感化人心,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直到近代,在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倡导下,美育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育实质是培养人,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公共艺术教育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是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其教育功能是大众美育。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以美育培养为基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大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充分感受到艺术美的感染,并内化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国外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9世纪初,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已经系统地展开对艺术的研究。181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开设艺术史课程。1882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开设古罗马文物和建筑史课程的基础上成立了艺术史系。二战后,美国取代德国成为艺术研究的中心。现在全世界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设有艺术中心、美术馆或艺术研究机构。艺术教育作为西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各国从中小学到高等教育的通识课程。1959年美国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后颁布的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把艺术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等都规定非艺术类本科生必须学习艺术课程,并修满学分。法国则于1987年通过 《艺术教育法》,并成立了相关的委员会来指导全国的艺术教育。在日本,各级教育管理机构中也都设有相应的艺术监管部门。总体来看,西方国家是把艺术教育作为维护西方价值体系、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二)国内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自1988年以来,针对艺术教育,国家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

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却涌现出许多像应尚能、李健吾这样的音乐家、戏剧家等专业的艺术工作者。这与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大学就设置了艺术管理机构,负责开展各种艺术活动。北京大学于1912年成立美术、书法、音乐等方面的研究会。蔡元培发起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在现代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坚持举办各类艺术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191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开设有手工图画专修科、音乐练习班。2016年成立了美育中心,并设有北国剧场、京师美术馆、坚净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场所。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对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使得公共艺术教育理念落后,视野狭窄,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手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一)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有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在2019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2]”这足以表明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建设的重视,并将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可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高校在学生培养上必须遵循艺术教育的规律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培养出不仅善于学习,而且善于生活;
不仅知识丰富,而且情趣高雅,能够应对周围复杂的生活环境的学生,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现如今社会环境复杂,经济、人际等因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焦虑等负面情绪,如果大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将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产生不良影响。教育关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中的疲劳、紧张等负面情绪,同时感染大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理性思考人生和生活,从中受到教育,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公共艺术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健全其人格,提升其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只达到了浅层次的美育目标,即审美教育,学生主要通过在公共艺术课堂上跟随老师分享审美案例,或是在社团活动上观看欣赏一些演出来获得审美教育。学生只是被动吸收了美,没有转化,这是狭义的美育。更深层次的美育目标,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感受美、提高鉴赏能力,再把这种能力进行转化输出,因为人们在生活中,从文学、音乐、绘画,到服装穿搭、家居布置,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创造力。

近些年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总体发展迅速,已经逐步走上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各高校纷纷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开展社团活动、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艺术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就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在审美教育上还有所缺失,更不要说审美创造力了,究其原因高校在培养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社会认知有偏差

长久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认为艺术教育没有学科教育重要的思想,这种思想不仅仅存在校外,甚至有的高校管理者和部分学生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甚至认为艺术教育是受教育群体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只起到调节生活情趣的作用,或是通过艺术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经验即可,不需要系统地学习。虽然这种思想已经在发生转变,多数人也认可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包含哪些方面”“如何通过艺术培养人的创造力”等问题,普通大众难以回答,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也众说纷纭。这些都影响了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形式较为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常设的公共艺术课程局限于美术和音乐这两大传统艺术专业,常见课程大致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范围窄小且不够细化。公共艺术的范围较广,还包括书法、戏剧、舞蹈等。此外,课程设置主要为理论讲授与作品赏析,缺乏实践类课程和艺术创作类课程,学生参与度较低,积极性不高。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丰富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有的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脱离所在地域的艺术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没有使地域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更好地服务高校艺术教育。

(三)对艺术教育重视不足

受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有不少高校坚持分数和科研至上,学校的培养重心更倾向学术型人才,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足,即使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多浮于表面。至于学生是否感兴趣、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师讲授是否深刻、学生又吸收了多少,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实际上,艺术与科学并不冲突,甚至还可以相互融合,艺术和科学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创造性方面是相似的,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创造力,所追求的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遗憾的是,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比较单一之外,在其他方面也投入不足,如艺术教学经费投入较少、活动场地面积有限、活动设施设备落后,有些艺术教育教学形式不够创新,学生参与度不高,教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从而使得高校对艺术教育更加忽视,陷入恶性循环。

(四)师资力量投入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共艺术教师都是艺术专业的专任教师,相比其他学科,高校艺术教师人数普遍不足,这些教师本身就承担着本专业大量的教学任务,再去担任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难以兼顾,很容易影响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艺术教师的水平也存在差异,不少教师是从校园到校园,艺术实践和社会经历相对欠缺,而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审美的创造力,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着艺术教育实效,这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4]。

(一)创新课程体制

美育是把培养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根本的价值取向,高校在培养上要善于把美学与实际相结合,美育的深层目标是审美的创造力。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需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例如文科类高校的人文艺术的内涵基础较好,学生大多感性、活跃、浪漫,但严谨性不足,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上多增加些与理科相关的交叉学科,如科学与艺术,目的是培养文科生的逻辑性思维;
理工类高校的学生逻辑性强,但有时过于理性,缺乏情感共鸣,往往被人贴上“低情商”的标签,学校人文艺术氛围相对较弱。因此学校需要进一步调查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了解他们的艺术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同样开设一些交叉艺术类课程,如艺术哲学等,并且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上尽可能适应他们的艺术接受能力;
高校还要创新课程教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美育课程教学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都能满足学习需求,将审美熏陶和艺术启迪尽可能地传授给每一位高校受教育者。

(二)扩展教学形式

传统教育中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教育发展的需求,更不要说艺术教育这种对实践要求更高的课程了,传统的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既然美育的深层目标是审美的创造力,学校就应该多增设实践环节,教室不能是唯一的课堂,要把工作室扩展为第二课堂,开设丰富多彩的创作类课程,如陶艺社、书法社、话剧社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参与,在实践中感受艺术、体会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创作中更深刻感受艺术的魅力,从而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还可以与高校的相关艺术社团结合起来,课堂是理论场所,艺术社团为实践场所,把课堂学到的知识投入社团进行实践,创造出最终艺术成果,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参与度。此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要充分利用地域艺术文化资源,加强与当地的艺术名家、艺术团体和相关机构的紧密联系;
多与兄弟院校的艺术团体互相交流,让更多的校外艺术团体走进校园,营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这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5]。

(三)增加教育投入

高校应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财务预算,专款专用,保障充足的艺术教育经费。增加多项内容的资金投入,例如对学校艺术场馆和设备的资金投入、带领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活动的费用、教师组织活动的补贴、邀请校外团体进校园举办活动的费用等。

高校可以专门设立如“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这样的相关教育机构,为全校制定完备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确保公共艺术课程的合理开设和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艺术教育教师的选拔上,应更看重教师的实践能力与艺术素养;
加强相关艺术教育培训、引进高水平和高职称的艺术类教师,定期开展讲座、报告或研讨会来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此外,还应向校外的民间艺术家、艺术团体和社会机构寻求相关资源的互通与合作,聘请当地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带头人为相关艺术课程的指导教师,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及时注入新鲜血液。

(四)公共艺术教育要去功利化

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观念已经从初期的不重要向重要转变,这是个好现象,值得艺术教育者欣喜,但同时又有功利的观念希望艺术教育可以立竿见影的产能效能,这种观念是不对的,它违背了其发展规律。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听一场音乐会或是观看一场艺术展就能立刻陶冶情操、升华情感的。公共艺术教育是一场修行,要经历时间的沉淀,同时也要有正确兴趣的建立,这个阶段是缓慢的,不可急功近利。公共艺术教育中美育的特点是纯净的人文内涵,这就需要有一个纯粹的环境去慢慢学习慢慢感受,就好比需要小火慢煮一壶好茶。公共艺术教育如果过于功利化,不仅失去了推进其发展的初衷,更是让学生和高校将公共艺术教育当成了任务,这只会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蒙上阴霾。高校要跨过这一关,对学生需鼓励但不能强制,要尽可能满足绝大数学生的兴趣需求,活动多样化、课程系统化、教师专业化、教材规范化,让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中感受到人文情怀、提高审美素养,这才是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的初心。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美育只有融入落实到公共艺术教育领域,才能成为“普通人的教育”; 美育也只有走理性与感性并重、知识文化与技能并重、道德情操与创造力并重的道路[3],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进而促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要立足美育视角,用审美教育滋养学生,用审美创造力引导学生,形成高度的美育自觉,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精神富足、胸襟宽广的综合性人才[6]。

猜你喜欢 以美育人美育艺术 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纸的艺术读者·校园版(2018年13期)2018-06-19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基于以美育人的学校社团文化建设考试周刊(2016年63期)2016-08-15职业技术学院之音乐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因艺术而生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艺术之手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爆笑街头艺术爆笑show(2014年10期)2014-12-18推荐访问:视域 育人 高校
上一篇:职业教育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雍正、乾隆朝省会书院制度新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