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气压治疗对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价值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刘 薇,李 曼,武 洋,牛鹿原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038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038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得到了积极的救治,各医疗机构的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满负荷运转[1]。临床发现,重症患者在ICU住院时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较高,可达15%~50%[2]。即使按照近几年陆续发布的指南进行规范的药物预防,ICU中DVT的发生率仍然为3.5%~15.0%[3-5]。重症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倾向等,导致ICU中实际接受DVT预防性治疗的患者比例较低。蒋国云等[6]的研究共纳入了131例重症患者,其中,仅34例(26.0%)接受了预防性抗凝治疗,在91例入住ICU时无DVT的患者中,35例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DVT,发生率为38.5%。重症医学科中,大多数患者都经历了严重的外伤或重大手术,均有药物抗凝治疗史,可能会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合并感染、绝对卧床等因素时可能协同增加下肢DVT发生的风险,而一旦发生DVT,则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更为凶险的肺栓塞。研究显示,365例ICU创伤患者中,66例(18%)于ICU住院期间发生肺栓塞,约50%的肺栓塞发生在入住ICU的72 h内,早期发生肺栓塞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7]。因此,探讨关于ICU患者更为有效、安全的预防DVT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间歇性气压(intermittent air pressure,IAP)治疗对重症患者下肢DVT的预防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8岁;
入住ICU前未发生下肢DVT。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肺疾病;
合并风湿免疫性疾病;
怀孕期女性;
合并下肢创伤;
入住ICU前已绝对卧床超过24 h;
深静脉置管相关血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22例患者,按照是否接受IAP治疗将其分为治疗组(n=53,接受IAP治疗)和对照组(n=69,未接受IAP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创伤情况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管理,包括适当抬高双下肢、穿长筒弹力袜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IAP治疗,患者呈仰卧位,双小腿放入治疗套,足跟充分接触套底,充气压力统一设置为60 mmHg(1 mmHg=0.133 kPa),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治疗至患者转出ICU(或出院)的前1天结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其下肢DVT发生率、复查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复查时的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所有患者均在转出ICU(或出院)前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评估下肢DVT发生率。DVT诊断标准:(1)超声探头压迫深静脉时,管壁不能前后贴合;
(2)深静脉管腔内部可探测到低回声或无回声;
(3)深静脉管腔内没有血流信号或信号微弱;
(4)静脉壁的搏动微弱或消失,血管的内径明显增宽;
(5)挤压检查部位远侧肢体时,管腔内血流不加速。符合上述任意一条并D-D升高即可诊断IAP。治疗相关并发症包括施压部位压力性损伤、疼痛以及皮肤接触部位过敏等,其他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ICU住院期间DVT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复查时间分别为(13.8±4.1)、(13.2±3.8)d,与对照组患者的(14.2±3.9)、(13.7±3.6)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期间,治疗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5.7%(3/5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8%(1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两组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本组入院时,D-D水平均高于本组入院时,治疗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时,两组患者PT、TT、APTT、I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D-D水平的比较(±s)

表2 不同时间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D-D水平的比较(±s)

注:与本组入院时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治疗组(n=53)对照组(n=69) t值 P值PT(s) 入院时 14.8±1.514.5±1.3 1.1810.240复查时 12.5±1.3*12.3±1.2*0.8800.381 TT(s) 入院时 21.7±3.821.0±3.3 1.0870.279复查时 18.7±3.4*18.4±3.2*0.5000.618 APTT(s) 入院时 35.8±5.136.1±4.9 0.3290.743复查时 32.6±4.7*33.1±4.3*0.6110.542 INR 入院时 1.3±0.4 1.2±0.3 1.5780.117复查时 1.1±0.3* 1.0±0.3*1.8250.071 FIB水平(g/L) 入院时 3.4±0.8 3.3±0.7 0.7350.464复查时 2.4±0.4* 2.7±0.5*3.5760.001 D-D水平(mg/L)入院时 1.3±0.6 1.2±0.5 1.0040.318复查时 1.5±0.7* 1.9±0.8*2.8880.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IAP治疗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n(%)]

重症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较高,近年来,临床常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预防ICU患者发生DVT,但即使在规范的抗凝治疗策略之下,仍然有部分患者ICU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近年来,肺栓塞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8-9]。研究显示,肺栓塞是住院患者和院外有基础疾病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10-11],而肺栓塞最常见的血栓来源正是下肢DVT[12]。因此,对于高危患者,临床上常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联合其他药物、非药物方式来预防住院患者发生下肢DVT[13-15]。然而,抗凝治疗并不能完全预防ICU中重症患者发生下肢DVT。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方法达到辅助预防的目的。根据下肢DVT形成的机制[16-17]和重症患者的特点,下肢DVT形成的主要因素如下:(1)重症患者常绝对卧床,肢体肌肉处于放松甚至松弛状态,对下肢深静脉的挤压作用大大下降;
(2)复杂的重症病理生理,可能影响了血液凝固状态,导致患者处于血栓形成阶段;
(3)药物治疗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肌肉张力;
(4)器械辅助治疗可能导致胸腹腔压力增加,阻碍下肢深静脉血流向右心流动。由于低分子肝素只能影响血栓形成的生化环节,对血液流动无明显影响,因此,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液向心流动可能有助于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ICU是院内感染的重点防范区域[18],由于其病房管理特点和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无法对每例患者进行频繁、有规律的人为肢体被动运动,而采用器械辅助治疗是个可行的选择。IAP治疗通过压迫肢体肌肉达到挤压静脉的作用,从而加速下肢静脉回流,降低血栓形成风险。然而,对于较瘦或营养状态较差的患者,若采用持续气压治疗,可能会造成骨骼突出部位软组织过度受压,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此,临床上一般采用IAP治疗。张金龙等[19]的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53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接受IAP治疗的71例患者中仅10例(14.1%)发生DVT,未接受IAP治疗的82例患者中21例(25.6%)发生DVT,但治疗结束后半年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ICU住院期间,治疗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表明IAP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ICU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
ICU住院期间,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IAP治疗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谵妄、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IAP治疗短期内是安全有效的,与上述研究结果[19]一致。分析原因,IAP治疗可即刻对下肢静脉血流产生影响,一旦压迫解除,这种作用立即停止。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查时,两组患者的PT、TT、APTT、INR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IAP治疗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不会产生影响,这对于重症患者尤为重要,因为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存在局部出血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可能是因为对照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较高。因此,IAP治疗应作为住院期间的辅助治疗方式,患者出院后则应以口服抗凝药物、早期肢体活动等为主[20-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属于回顾性研究,同时仅纳入单中心的病例,样本量较小,与下肢DVT相关的因素可能较多,特别是重症患者之间的差异可能较大,未进行多因素分析。未来将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同时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重症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中远期预后情况和DVT的发生情况,为全面治疗防治策略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综上所述,IAP治疗可降低重症患者ICU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率,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不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复查入院下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重庆医学(2022年24期)2023-01-04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4期)2022-09-29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勘 误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年5期)2020-12-20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城乡建设(2019年16期)2019-08-28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2期)2015-07-19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中国医疗美容(2015年1期)2015-07-12腰交感神经节射频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研究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1期)2015-06-10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中国医院(2012年2期)2012-05-24推荐访问:间歇性 下肢 气压
上一篇:便携式踝臂指数测量仪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IFM传感器在WG售后变速箱改造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