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运动员睡眠与运动表现: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改善策略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27 点击:

李啸天 李博 李叶梓 李林龙 龙斌 黎涌明,6

1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武汉 430079)2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长沙 410083)3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福州 350108)4 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学院(长沙 410208)5 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上海 200438)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睡眠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活动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身体组织经由代谢进行恢复,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好生理准备[1]。优秀运动员是睡眠问题的易发人群,高强度训练、赛前压力、长时间旅行、跨时区参赛等因素往往会诱发或加剧运动员的睡眠问题[2]。国际奥委会于2019年首次将睡眠列为影响运动员表现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3]。近些年来,运动员的睡眠在国外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领域均备受关注[4]。众多学者围绕运动员睡眠现状、睡眠不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运动员睡眠改善方法等展开了深入研究,为运动员运动表现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技助力是引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5-7]。作为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一个非训练策略,睡眠改善对于备战世界大赛(如奥运会)的运动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8]。然而,国内体育领域对运动员睡眠问题的关注非常有限。以“Sleep”并含“Athlete”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ne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对国外运动科学类(Sport Sciences)进行标题检索,检索时间为2022 年10 月25 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71 篇,其中约90%的文献出现在近十年内。同样以“睡眠”并含“运动员”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体育类核心期刊进行篇名检索,检索时间为2022年10月25日,仅得到文献7 篇。鉴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睡眠与运动表现的研究文献,揭示运动员群体睡眠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为进一步保障运动员在训期和赛前睡眠提供参考。

1.1 潜在机制

了解睡眠问题的潜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解决运动员睡眠问题。睡眠问题的主要症状为难以开始或维持睡眠,导致日间明显的疲劳和情绪失调,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精神和神经心理层面的疾病[9]。目前研究认为睡眠问题存在两个理论:(1)认知唤醒(cognitive arousal),即参与看似不可控的睡前认知活动,最终触发与睡前去唤醒(de-arousal)不一致的生理(自主、皮层、代谢)反应[10];(2)注意力偏向(attentional bias),一种过度关注的倾向,或者很难将注意力从睡眠相关问题上转移[11]。此外,相关研究还表明,性格特征,尤其是那些反映“焦虑”或与完美主义相关的特征[12],以及难以调节兴奋特征的人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睡眠问题[13]。

运动员在24 h 内的生理和行为过程的自然波动(昼夜节律)对运动表现至关重要。这些昼夜节律主要由下丘脑内的视交叉上核控制[14]。然而,视交叉上核不能始终保持对这些变化的控制,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尤其是对昼夜循环[15]。当运动员所处环境受到干扰(如旅行或夜间训练/比赛),内源性昼夜节律和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会变得不同步[14]。这种对睡眠模式的干扰会导致自我平衡压力增加,影响情绪调节、核心温度和褪黑激素的循环水平,导致睡眠延迟[16],进而可能出现睡眠不足、神经认知和生理表现下降等不良现象[1,17,18]。

1.2 睡眠的功能

Frank 等提出了三个关于睡眠功能的理论[19],主要为:(1)对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恢复作用;
(2)神经代谢理论。认为睡眠有助于清醒状态下的神经和代谢恢复;
(3)认知发展。睡眠在学习、记忆和神经突触可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理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构建睡眠的不同阶段。睡眠不同阶段不仅在深度上不同,而且在做梦的频率和强度、眼球运动、肌肉张力、大脑区域激活和记忆系统之间的交流上均有不同[20]。一个典型的夜间睡眠由大约90 min 的周期组成,分为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和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

具体来说,REM睡眠在周期性的大脑激活、局部恢复过程和情绪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21]。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生命的早期阶段,REM 睡眠被认为是建立大脑连接的关键,因为REM睡眠中的神经元活动与清醒时的神经元活动相似[22]。因此,睡眠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主动调节的过程,而不是清醒减少的被动结果,是神经元活动重组的重要过程[22]。相比之下,NREM睡眠可以协助能量守恒和神经系统的恢复[23-25]。例如,对组织再生至关重要的生长激素在NREM 睡眠阶段被释放[23],耗氧量降低[24]。此外,NREM 睡眠似乎能刺激合成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调动游离脂肪酸提供能量,从而阻止氨基酸分解代谢[25]。这一过程特别适合运动员,他们需要加速愈合速度来修复训练导致的肌肉损伤[26]。

1.3 睡眠术语的定义

现有文献中有关运动员睡眠问题的相关术语有“睡眠不足(sleep loss/sleep inadequacy)”[27,28]、“失眠(insomnia)”[29]、“睡眠障碍(sleep disturbances)”[30]等,本文统一将这些描述称为“睡眠问题(sleep problem)”。此外,其他睡眠术语还有“睡眠时长(total sleep time)”[31]、“睡眠质量(sleep quality)”[32]、“睡眠限制(sleep restriction,SR)”[33]、“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34]、“睡眠延长(sleep extension)”[35]和“睡眠潜伏期(sleep onset latency)”[36]等,定义详见表1。

表1 不同睡眠术语的定义

运动员的睡眠问题常常表现为睡眠时长小于7 h、睡眠满意度低、较长的睡眠潜伏期,以及白天嗜睡和疲劳[36]。运动员的睡眠问题存在项目和性别差异。不同运动项目由于其训练环境和训练文化的差异,睡眠潜伏期从40 min 到8 min 不等[37]。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问题通常发生在重大比赛前夜,不同运动项目之间面临的赛前焦虑有所不同。与个人类项目相比,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在赛前可相互分担比赛压力而焦虑较少[38]。此外,睡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所有成年运动员中,女性的失眠症状往往高于男性[39]。Halson 等对479名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不同项目参赛选手(女性运动员371名,男性运动员108名)开展睡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52%)的运动员睡眠质量较差[32]。优秀运动员群体普遍存在睡眠问题这一现象引发学者关注。针对运动员睡眠问题,Sargent 等从“应该睡多久”这一问题入手,发现优秀男女运动员自我感觉需8.3 h的睡眠时长才能得到充分休息,然而71%的运动员无法满足这一需求[31]。

目前对睡眠周期的识别和监控主要分为基于设备的客观监测和基于日记、问卷和量表的主观监测[40]。

客观监测的第一类是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PSG)进行基于实验室内的评估,是目前睡眠监测方法的金标准[41]。睡眠各个阶段的测量和分类是根据生理特征的综合反应来确定的,而这些生理特征是根据PSG 这一金标准仪器测量得到的,其主要参数为睡眠期间的脑电图、肌电图和眼电图测量值[41]。但是,PSG 对实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且要求监测对象佩戴电极片进行“非常态”入睡,这对于经常旅行和有比赛任务的运动员群体来说较难操作。相比之下,睡眠活动记录仪(actigraphy,常见品牌有GT3X、Philips 等)[42]、商业睡眠技术(commercial sleep technology,CST)[43]和智能手机App[44]更为廉价和便捷,是测量运动员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实用选择。睡眠活动记录仪的佩戴位置为手腕,其内置的加速度计通过捕获手腕的运动来估算人体清醒和入睡所花费的时间,且具有较好的效度[20,42]。同时,多发的睡眠问题引起商业公司关注并对睡眠监测设备进行了研发。佩戴式(wearable,常见品牌有Fitbit、Whoop 等)和靠近式(nearable,常见品牌有Beddit、ResMed S+等)是两种主要的CST[43]。此外,还有一些智能手机App(如Auto-Sleep等)可用以监测睡眠[44],但CST和手机App所使用的算法仍不为人知,未来研究需对其准确性进行验证。

考虑到通过外部设备客观监测睡眠的诸多不便和运动员对睡眠主观感受之间的差异,研究人员常通过睡眠日记、主观睡眠评估问卷和量表对运动员的睡眠状况进行监测。其中,睡眠日记和问卷中通常包含卧床和清醒时间、熄灯时间、日间小憩时长、嗜睡度和清醒度、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等指标。研究中常用的睡眠日记有共识睡眠日记(consensus sleep diary,CSD);
睡眠问卷有运动员睡眠筛查问卷(athlete sleep screening questionnaire,ASSQ)和运动员睡眠行为问卷(athlete sleep behavior questionnaire,ASBQ);
睡眠量表有评估睡眠质量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睡眠卫生的睡眠卫生指数量表(sleep hygiene index,SHI)和评估日间嗜睡程度的爱普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45]。睡眠主客观评价方法在简便性、成本和适用场景等方面各具优势,建议未来训练监控中采用主客观评价方法配合使用,综合评价运动员睡眠状况。

2020年的一份睡眠与运动领域专家联合声明将影响运动员睡眠的因素分为运动因素和非运动因素[2](图1)。其中,非运动类因素包括家庭责任、个人特征、生活方式选择、态度和信念、工作/学习承诺和社交需求/需要等。运动类因素包括高训练负荷、夜间比赛、长途旅行、比赛前夜、晨训和陌生的训练环境等。相比于其他人群,运动员的睡眠受训练、比赛和旅行的影响更大。

图1 影响运动员睡眠状况的运动和非运动因素[2]

运动员需严格执行教练员制定的训练计划,以保证在重大比赛中有最佳的发挥,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始终面临过度训练的风险,这种风险会导致睡眠问题[46]。例如,在一项研究中,过度训练组的运动员睡眠时间比正常训练组和急性疲劳组更少[47]。这可能是由于过度训练往往伴随着更多变的训练计划、更多的清晨训练课、更大程度的疲劳感,甚至更多的夜间比赛。这些训练因素综合起来对运动员的睡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46]。

准备比赛带来的生理负荷以及比赛给运动员带来的压力、焦虑等都有可能影响运动员的睡眠[36]。在一项对652名德国优秀男女运动员的研究中,66%的人承认在过去一年内重要比赛前至少有过一次睡眠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难以入睡和对比赛的焦虑[38]。与此类似,Juliff等[30]对283名澳大利亚优秀运动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64%的运动员在参加重要比赛前夜至少出现一次睡眠问题,且59%的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和33%的个人项目运动员表示没有改善睡眠问题的策略。该两项大样本量的调查研究显示,睡眠问题在赛前尤为明显。廖鹏等[48]观察重要国际比赛对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睡眠模式的影响发现,从训练阶段到正式比赛,优秀女子水球运动员夜间睡眠时相逐渐延迟,且持续表现出夜间睡眠片段化的浅睡眠特征;
即使每天总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睡眠质量也并未得到显著改善。此外,运动员赛前睡眠问题还出现在自行车[49]、橄榄球[50]等不同项目中。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重大赛事前夜是运动员睡眠问题高发时段,这一可预见性的特征使得有针对性的睡眠教育和睡眠管理干预成为可能。

除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外,运动员往往需要长途旅行到不同的地方训练和比赛,跨时区带来生物节律改变,旅行途中糟糕的睡眠环境以及训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都会影响运动员的睡眠[2]。例如,一项对美国职业橄榄球40年比赛的跟踪发现,西海岸球队的比赛成绩好于东海岸,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比赛时间更接近于西海岸球队的睡眠和昼夜节律时间[51]。

此外,青年和/或大学生运动员的睡眠还会受到学业的影响[52]。这类运动员人群的睡眠问题不仅会影响学业成绩,其负面影响还会延伸到训练场上,潜在地增加运动员的压力和焦虑。Astridge 等[53]对22 名大学生游泳运动员进行了1 学年跟踪研究,发现高学业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强负相关性,并发现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存在季节性变化,在学业压力较低的暑假睡眠状况得到改善。

睡眠问题对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表现存在诸多消极影响,因此该群体的睡眠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探究此问题,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对运动员实施睡眠剥夺和睡眠限制来人为诱导睡眠不足。表2是文献中睡眠问题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生理反应,以及认知表现和情绪状态的不同影响。其中,运动表现涉及有氧能力、无氧能力、重复冲刺能力、肌肉力量/爆发力、专项测试表现等。生理反应涉及心肺、激素、免疫和能量底物等方面的反应。

表2 睡眠问题对运动员运动表现、生理反应、认知表现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续表2)

5.1 睡眠限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早期2项研究表明睡眠限制(SR)并不会影响有氧和无氧运动表现[56,59]。Mougin 等先后进行功率自行车最大持续运动强度测试[56]和温盖特骑行测试[59],发现SR对平均功率、峰值功率和峰值速度皆无影响。对于长跑项目的研究,Reilly等[70]发现SR干预后的耐力跑成绩并没有下降。此外,有研究对SR 组进行Yo Yo 间歇恢复测试Level 1后,发现成绩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55]。与上述维持原运动表现的研究相比,有研究发现SR 后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力竭测试中的最大功率出现下降[56]。无氧运动能力方面,在普通大学生[71]、足球运动员[67]和柔道运动员[60]群体中,经过一晚3~4 h的SR,功率自行车温盖特测试时的平均功率和峰值功率出现下降。关于SR后运动表现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知觉变化,即主观疲劳度增加伴随着人体功率输出减少,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疲劳。

SR 对肌肉力量和功率的影响结论不一。有研究表明,在SR 后背部力量和握力仍保持不变[72]。也有研究表明,3 h 的夜间SR 对次最大重量举重存在负面影响[73]。考虑到举重的神经参与度较高,情绪状态的波动或下降可能是导致表现下降的原因,但其背后的肌肉疲劳机制仍不清楚。总之,尽管运动员在SR之后仍能够维持最大力量表现,但尚不清楚他们是否能够应对高强度训练或比赛。

SR 后的专项运动表现下降现象在飞镖运动员[64]、网球运动员[65]和手球守门员[74]中有所显现。但8 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游泳成绩在SR 和正常睡眠之间没有差异[75]。这些研究结果差异可归因于运动技能的认知因素。睡眠不足会导致决策能力和准确性的降低,SR可能对具有高度认知因素的运动项目产生更大负面影响。

血浆皮质醇通常会在运动过后增加进而导致疲劳产生,但这些反应与SR 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没有定论。如有研究[68]表明,皮质醇浓度可能会随着SR 出现而降低,但同时存在不一致[58]的结果。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皮质醇的分泌受运动刺激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76]和昼夜节律的影响[77]。

研究表明,当睡眠时间被限制在7 h内,认知表现出现下降现象[78,79]。在连续2晚1 h[78]和连续5晚4 h[79]的SR 后,受试者反应时间增加。即使睡眠质量[78]和睡眠时间[51,79]仅受到轻微干扰,反应时间仍会变慢。为此,对于高度依赖该种认知成分的个人或集体球类项目,需确保运动员在赛前获得最佳的睡眠。另一方面,多项研究表明,SR 后运动员会产生较差的情绪状态,精力下降伴随着抑郁、倦怠和焦躁[64,73,79]。较差的情绪状态不利于运动员投入专注的训练中,也增加了运动员受伤的几率。

5.2 睡眠剥夺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相较于SR,SD对运动表现造成负面影响具有较为确凿的研究证据。SD后人体出现能量底物失衡,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肌糖原无法完全恢复至正常值,以致于运动员在长时间比赛中发挥失常[62]。Roberts 等[61]对13 名耐力运动员实施了正常睡眠和一整夜SD 的交叉实验后发现,SD组自行车全力冲刺时间少于正常睡眠组。此外,Oliver等[80]发现,SD后30 min自主配速跑的平均距离有所下降。力量表现方面,由于SD后的运动员觉醒降低导致肌间协调能力下降,进一步表现为垂直纵跳能力和膝伸展力矩下降[81]。Skein等[62]发现30 h的SD之后,10名集体球类项目运动员出现了诸如最大等速膝关节伸展力下降、平均冲刺时间增加、肌糖原浓度降低和主观疲劳度增加这一系列负面表现。次最大负荷状态下运动相比最大负荷状态更易受SD的影响,由于完成运动的时间更长,主观疲劳度将呈指数倍增长[80]。考虑到SD 对运动表现多个方面存在负面影响,优秀运动员参与国际比赛进行长途旅行后,应注意及时调整时差并做好恢复。

众多研究表明,整晚不睡会导致情绪状态变差、疲劳、困倦和精神混乱[82-84]。此外,运动员在SD 后听觉[84]、简单和复杂反应[69,83,84]以及记忆[85-88]测试中表现都较差。不过为了保障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训练计划的完整性,目前研究中对运动员进行SD的干预实验相对较少。Durmer等[18]将睡眠问题引发的不良认知表现分为七大类,分别为随倒计时错误率增加、反应时间变慢、短期记忆和工作记忆表现下降、进行认知任务的习得减少、更倾向于选择无效的解决方案、随着任务持续时间增加表现变差和出现代偿以维持原行为,其在运动中会进一步表现为投篮倒计时阶段出现失误、短跑运动员听枪起跑反应慢、运动员无法完成教练员赛前和赛中布置的任务、运动员季前赛无法领会新的战术和阵型、运动员错误的动作模式、比赛的尾声和白热化阶段运动员体力不支。

鉴于睡眠问题在运动员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对运动员表现的影响不可忽视,探索改善运动员睡眠问题的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整体上,首先需要提高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对睡眠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需要对运动员实施睡眠教育和睡眠筛查,引导运动员形成有利于改善睡眠的行为习惯,筛选出有改善睡眠需要的运动员;
第三,需要明确睡眠问题的可能致因并尽可能予以消除;
最后,需要从生活、工作、学习、训练、比赛等多方面尽可能营造有利于睡眠改善的外部环境,并充分考虑运动员的项目特征和个体需求。基于此,本节重点从增加睡眠时长、提升睡眠质量、营养补充、旅途调节和运动后恢复策略等方面介绍改善运动员睡眠的措施。

6.1 增加睡眠时长

充分的睡眠时长是保证良好睡眠的先决条件。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和睡眠研究学会的最新共识声明指出,成年人每晚应睡足7 h及以上[89]。考虑到日常训练和比赛的能量消耗,运动员需要更多的睡眠以确保获得足够的生理和心理恢复。研究表明运动员每周应获得80 h 的睡眠时间,包括夜间睡眠和日间小睡[1]。同时,研究表明适当延长睡眠时间会对运动员部分身体功能产生积极作用,如Swinbourne等[90]在6周实验期内延长了优秀橄榄球运动员的睡眠时间,结果显示运动员压力荷尔蒙和反应时都得到有效改善。

睡眠延长的常规手段通常是延长夜间睡眠时长,但日间小睡可增加每日总睡眠时间,且午睡对运动员夜间睡眠和睡眠效率无影响[91],还可在睡眠受限的条件下短期内提高整体表现[92]。Lastella 等[93]的系统综述解答了困惑运动员的“何时小睡”、“怎么小睡”的问题,建议运动员可以考虑在每日13:00~16:00之间进行20~90 min的小睡,且运动员应在训练或比赛前30 min时间醒来以减少睡眠惯性。

此外,Dijk等[94]对最佳的昼夜节律时间和训练与小睡之间的最宜间隔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午11:30午睡的慢波睡眠时间比上午10:30 午睡的时间更长。但是,其他任何睡眠参数、主观警觉性和小睡后训练准备程度的测量均无差异。间隔时间方面,训练后2 h 小睡比训练后1 h小睡更利于二次训练准备。

6.2 提升睡眠质量

除了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长之外,提升睡眠质量是睡眠改善的关键之处。提升睡眠质量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和改变睡前行为实现[95]。理想的睡眠环境是凉爽、黑暗、安静且舒适的,太热或太冷的条件下睡觉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并降低睡眠深度。改善运动员睡眠环境的大多数策略都很具体,如使用室内风扇来降低温度,使用眼罩或遮光窗帘以减少光线,使用耳塞阻止或减少干扰性噪声[95]。另外,舒适的睡眠环境可能还需更换新的床垫或室友[95]。

睡前行为包括饮食摄入、光线暴露、睡眠的规律性等方面,这些行为的改善都可能提升睡眠质量。首先,应注意各类营养补剂摄入的时间。虽然摄入咖啡因有助于提升运动表现并降低失眠带来的负面反应,但由于咖啡因的半衰期较长(大多数成年人为3~7 h),建议运动员在午饭后停止饮用咖啡[96]。并且,入睡前3~4 h内应避免饮酒[97],避免摄入其他具有刺激作用的物质(例如尼古丁)。其次,白天的阳光暴露会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时长。鉴于夜晚暴露于强光下可能会使人体产生警觉,并可能通过减少或延迟褪黑激素的释放而导致入睡困难[98],建议在就寝前几个小时降低灯光亮度,避免使用带LED屏幕的电子设备。

此外,刘运洲等[99]发现,运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可提高睡眠质量,经过刺激后,呼吸、脉率以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可能是睡眠质量改善的潜在生理机制。

6.3 营养补充

营养补充在提高睡眠质量和时长方面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00]。Halson等[101]给出的建议较为全面:一方面,需要调整膳食结构,如白米、面食、面包和土豆等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可能会促进睡眠,但应在就寝前1 h 以上食用。另一方面,需要进行额外的营养补充,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会缩短睡眠潜伏期;
高蛋白饮食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高脂饮食会减少睡眠总时间;
减少总热量摄入可能会干扰睡眠质量;
小剂量的色氨酸(1 g)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和改善睡眠质量;
褪黑激素浓度高的食物可能会缩短睡眠触发时间;
服用缬草可改善主观睡眠质量。

6.4 旅途调节

异地比赛会造成运动员(尤其是精英运动员)的旅途劳顿和/或时差变换,进而影响运动表现[102]。当睡眠-觉醒周期与新的(当地)时区不一致时,就会发生时差反应,并可能对夜间睡眠质量和时长以及白天的警觉性产生负面影响[103]。对于那些需要在到达比赛地即刻发挥出最大运动表现的运动员来说,可以在旅行前改变他们的睡眠唤醒时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时差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此外,定时接受光照和补充褪黑素可以将时差的影响降到最低[104]。增加液体摄入量,飞行中佩戴耳塞和眼罩,以及适当的伸展放松等策略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空中旅行导致的脱水、噪音和身体不适等症状[104]。

6.5 运动后恢复策略

训练后适宜的恢复策略能改善运动员的睡眠和提升运动表现。Schaal 等[105]探究了高强度训练期间全身性超低温冷冻疗法对花样游泳运动员睡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大多数PSG睡眠参数(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效率)保持稳定,而对照组出现恶化。尽管实验组的身体疲劳反应减小(血乳酸、心率和α-淀粉酶均降低),但尚不清楚这是全身性冷冻刺激的直接作用,还是由更长的睡眠时间和更高的睡眠效率所致。

目前研究存在不一致的结论,运动后恢复策略可能存在交互影响。与Schaal 等的研究相反,Zhao 等[106]对女篮运动员实施持续2周、每晚30 min的红光照射;
安慰剂组接受非红光照射。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干预条件下的受试者主观睡眠质量得到改善,但是早晨血清褪黑激素水平更高(可能由红光引起的昼夜节律延迟导致)。运动表现方面,干预组的受试者在耐力表现(库珀12 min跑)上有所改善,而安慰剂组没有变化。目前尚不清楚红光照射是否对训练后的恢复有直接影响。

训练、比赛、生活、工作、学习等因素的叠加使得优秀运动员成为睡眠问题的易发人群。睡眠时长不足、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问题对优秀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表现存在消极影响,尤其是无氧糖酵解和认知参与的相关运动表现。教练员、科研人员和运动员应提高对睡眠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合理安排训练,改善赛前睡眠,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对睡眠的潜在影响。此外,优秀运动员需要接受科学睡眠的教育,培养科学的睡眠行为习惯。

然而,优秀运动员睡眠问题相关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1)睡眠对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可能不同。尽管关于睡眠问题对次最大强度下的重复冲刺能力、力量耐力和认知参与类运动表现影响的证据相对充分,但关于睡眠问题对最大力量、速度和有氧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尚不统一;
2)尽管睡眠问题对运动表现可能存在消极影响,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3)现有改善睡眠的相关举措还缺乏充足的证据支撑,未来需要更大范围地开展研究;
4)对优秀运动员睡眠问题的探究需要基于具有较高信效度、且适用于优秀运动员群体的睡眠监测设备,未来需要更多相关设备信效度验证的研究,以及需要研发更为可靠、简便和实用的监测设备。

猜你喜欢 运动员比赛运动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冰雪运动(2019年2期)2019-09-02选美比赛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0期)2017-10-31不正经运动范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比赛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16年11期)2017-01-09最疯狂的比赛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运动员小朋友·快乐手工(2015年4期)2015-05-07古代都做什么运动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9期)2014-09-16疯狂的运动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推荐访问:运动员 睡眠 改善
上一篇:肾性血尿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下一篇:简论点源污染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处理措施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