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新媒体时代舆情处置工作新格局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6 点击:

○卢春燕

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以制度创新为基础,以网络综合治理为抓手,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促共建共享,守正创新,奋力构筑了新媒体时代姜堰区舆情处置工作的新格局。

加强舆情处置与舆论引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做到机制有保障、工作有标准、责任有主体。姜堰区从工作实际出发,夯基固本,守正创新,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管理长效机制,实现舆情闭环“思维”落地落实,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一)完善工作机制,拧紧舆论管理“总开关”

健全和完善以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各重点部门参与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构建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响应、快速处置、督导问效的舆情导控机制,设计工作流程,规范运行方式,制定网络舆情管理“六全”工作机制,形成“全媒体”收集、“全天候”监测、“全要素”研判、“全覆盖”预警、“全流程”处置、“全链条”责任的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网络舆情日常管控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科学化水平,切实维护属地网络舆论安全。

(二)强化考核机制,注入工作推进“催化剂”

制定下发《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指导细则》,从组织机构、主体责任、舆情处置、舆论引导、队伍建设等方面对网络舆情处置作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要求,并纳入全区意识形态工作年终考核范畴。每年举办1-2期大规模集中培训,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邀请高层次专家学者就网络舆论管理、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和网络舆论引导等进行授课辅导,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每月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网络评论员的工作成绩进行统计,每年开展“优秀网络新闻发言人”“优秀网评员”评选活动,激励先进,带动全体,助推工作有效开展。

(三)落实约束机制,筑牢信息发布“防火墙”

不定期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学习国家新出台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教育警戒干部群众增强红线意识,远离黑色地带,严防“低级红”、警惕“高级黑”,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坚守网络传播“七条底线”。制定下发《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新闻信息管理规定》《关于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从制度上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新闻发布、信息披露进行规范和约束,斩断有害信息无序传播的隐蔽链条,从源头上保证网络生态有效净化。

在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为特点的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舆论场上“众声喧哗”,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网上舆情转化为现实危害特点显著。面对新形势,姜堰区积极推动理念思路、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创新,以加强政民互通为切入点,以“三个第一”工作法为着力点,以激发网评动能为突破点,将防线预置于事前,问题解决在线下,让杂事难事变成好事实事,在舆论的潮头乘风破浪、强势发声。

(一)畅通沟通渠道,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舆情就是民情,是群众意愿和诉求的真实表达。姜堰区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直面网络,及时发声,主动回应网民关切,用对话消除对立,以互动增进互信,壮大主流舆论声势,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触网”,网上访民意,网下解民忧,深情寄语网民共同为党委政府工作“灌水、拍砖、砌高楼”。围绕教育、城建、交通、卫生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重大民生项目,充分发挥和调动“网媒智库”“网上市民顾问”积极力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不定期组织网民走进政府部门、重大工程项目现场,通过听讲座、看现场、访群众,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质态,感受发展成就,搭建彼此理解桥梁,系好相互信任纽带。

(二)创新“三个第一”,打通民间官方舆论场

重大突发舆情是日常舆情处置的重点难点。姜堰区坚守底线思维,紧盯关键环节,创新“三个第一”工作法,打通民间官方两个舆论场,做到将防线预置于事前,问题解决在线下。一是关口前移,触发第一时间预警响应。严格落实大事报告、每日零报、风险研判例会等基础管理制度,发生重大突发舆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干预,为舆情后续处置占得先机、赢得主动。二是重心下沉,落实第一主体管控责任。成立舆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第一指挥主体,明确涉情单位作为第一处置主体,媒体网站作为第一平台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职。三是协同配合,打造第一能级作战序列。运用新闻发言、评论引导、专家顾问等多兵种作战,网信、公安、工信等多部门联动,有效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正面回应能力、媒体应对能力等各方面能级,形成到边到底的作战矩阵。实施重点舆情督查评估,通过“看、听、问、评、议”五个环节,对重大突发舆情督导问效,推动网上问题网下解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激发网评动能,引导网络舆论风向标

姜堰区始终坚持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常态化开展网络评论工作,在区级层面上组建了覆盖全区各镇街、各部门400人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一支由优秀网络新闻发言人、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意见领袖3个层面40人的核心网评员队伍,并进行统一指导、协调、培训和管理,明确网评员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工作要求、考核考评等。引导网评员学习“网络语言”、运用“群众语言”、掌握“写作技巧”,对网站论坛、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等各类媒体的网络评论引导进行分类规范,保证机动灵活的处置方式。同时,强化考核激励,针对网评员撰写的网评文章报送数量和推送层级、围绕重大舆情开展的舆论引导、发现报送的不良信息数量等实行积分制,根据积分情况在年底予以奖励兑现,激发网评员工作积极性。

文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也有着强大的融合力。为优秀文化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不仅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更能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姜堰区创新开展“网罗正能量”网络文化建设活动,以“互联网+核心价值观”为思路,以所辖新媒体为重点,以系列活动为依托,强化载体设计和项目输出,让网络文化“清流”成为“主流”,进而引领“潮流”。

(一)围绕中心,打造网络宣传新名片

姜堰区围绕中心大局,强化精品意识,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手段,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讲好精彩姜堰故事。创新开展城市微信表情包设计创作,“姜堰小麋鹿”微信表情包成为网民时尚新表达;
《我爱你中国》快闪视频短时间刷爆网络,成为年度爆款产品;
网民自导自演的《姜堰二哥》系列情景短剧,寓教于乐,深受广大网民喜爱和追捧,获2021年度江苏省十佳自媒体作品。此外每年都有多部主题宣传作品突破10万+,冲上热搜榜,登录首页。

(二)加强策划,点燃网络文化新引擎

姜堰区以“网罗正能量”网络文化品牌为抓手,以网络文化季活动为载体,结合地方特色,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加大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度,把网络建成全体网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平台。近年来,组织姜堰文化符号、历史的印记、旧城换新貌、姜堰旅游微博大赛、拍客乡村行、“美丽姜堰·礼赞百年”绘画大赛、“多Young江苏·强国有我”短视频大赛等评比、摄影、征文、绘画、书法竞赛活动,创作近百部题材新颖、立意深刻的微电影,多部作品在省市获奖;
每年开展年度网络好作品系列评选,以“兴文化”带动“育新人”。

(三)上下联动,传递网络公益正能量

姜堰区以网民节为平台,以镇街部门和辖区新媒体平台联动配合为主导,策划开展公益活动,传递网络正能量。先后组建先锋单车俱乐部、网上律师团、车友会、爱心妈妈、大学生村官联盟等网络公益团队,开展拯救重症青年、“送教社区行”、“情牵特校”等公益爱心活动受到省内外媒体高度关注;
开展“跟着书记坐公交”“悯农助秋收”等体验活动引发网民换位思考。广大网民在各种不同活动的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培育了更健康、更理性、更平和的社会心态,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家国情怀和优良品德。

猜你喜欢 姜堰舆情网民 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中小学校长(2021年9期)2021-10-14姜堰永远的骄傲——溱湖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8年1期)2018-11-23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新高考·高一数学(2018年2期)2018-11-20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推荐访问:舆情 构筑 处置
上一篇: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的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下一篇:保姆外出取快递不慎摔伤骨折,能否向雇主主张医疗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