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医学院校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长效机制研究*——以桂林医学院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5 点击:

朱四化 张接发 亓茂竹 谢磊 (桂林医学院)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是“三全育人”的价值追求,“三全育人”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本科生班级导师制,作为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育人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三全育人”背景下,不少医学院校大力推进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为更好提升育人实效,本文将结合桂林医学院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实践分析,对“三全育人”理念下医学院校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长效机制进行探讨。

(一)导师的内涵

中国古代,教师即导师,“导”和“教”“研”与“学”相互融合,“传道、授业、解惑”。如孔子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教学”。导师内涵可以这样概括: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稳定学生专业思想,督导学生学业,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努力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师内涵应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专业教育、学业督导、生涯规划指导、科研意识能力培养,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本科生导师制缘起于英国教会学校的牧师对学生的一种生活和道德的教化。19世纪中叶,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相继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到了20世纪,世界各国高校开始研究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导师重在培养学生勇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精神;强调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同时,导师负责监督学生完成学业,学校也有相关制度保证学生完成规定指导。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很多高校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对导师制的内涵与实践进行有益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在对本科生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选聘一些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在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需要”为目的的制度设计,是在大学生入学以后,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由专业造诣深厚、德行兼备的老师担任导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心理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形式。

目前,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类型、形式、内容存在差异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本科生导师制可以按时间维度划分为低年级、高年级导师和全程导师;从指导过程而言,可以分为科研和综合导师制。罗国基归纳有全程、高年级、低年级、英才、学生宿舍五种类型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运行模式:全程式导师制、半程式导师制、精英式导师制、专项式导师制、阶梯式导师制。

(三)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内涵

本科生班级导师制是根据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要求,结合学校具体校情,以制度形式要求高学历、高职称专业教师对以班级为单位的本科生进行专业教育、学业规划、生涯规划、学习方法、科研意识素养、人文素养等方面辅导、引导和指导,以便学生更好成才成长。

桂林医学院本科生班级导师制自2018年9月实行以来,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大部分导师积极主动深入班级联系学生,创造性开展工作,工作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但桂林医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以来,面临一些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育人重要性认识不足

个别导师没有充分意识到导师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对待本科生导师制,借口工作繁忙、教学科研任务重,工作不够尽责,参与学生活动次数较少,形式比较单一,敷衍完成工作,无明确的授课计划,授课内容较为随意。部分学生对导师制的认识不足,自我发展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存在学生以各种理由不参加导师指导课现象。少数部门合力育人和服务学生意识有待加强。

(二)导师职责定位模糊

从实践来看,目前本科生班级导师和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某些职责相互重叠,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如有学院反馈,导师制规定一些工作职责落实比较困难,如“帮助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和“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对导师给予了过高的期望,他们的工作边界有些宽泛。各个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内涵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制定的具体可操作的本科生整个大学生生涯辅导内容体系。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桂林医学院本科生班级导师制,主要是由学工系统负责管理运行,工作整体推进的深度和广度存在不足。有些制度不够完善,有些行政管理部门职责不够清晰。如有些导师因公长时间外出,所带班级的指导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导师退出机制不够健全。管理和监督存在不到位情况,部分导师的规定课时量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少数的导师负责指导的班级既非教学班级、又非行政管理班级,学生的课余时间不一致,这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导师长效培训机制不健全。目前导师指导活动即“人生导师课”没有纳入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内,没有学分。部分导师三校区上课,来临桂校区指导学生,因无法坐乘固定时间的校车,交通存在困难。

(四)师生比过大,覆盖面不广

已配备导师的班级师生比至少为1:40,有些班级师生比甚至达到1:123。因需要指导的学生过多,大部分导师以集中辅导为主,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较少,个性化指导较少。对学生选课、学习进程和方法等方面指导很难全覆盖。目前,桂林医学院共有142个班级,其中本科生班级121个,高职生班级21个。已配导师的班级57个,其中本科生班级50个,高职生班级7个。2018级新生班级已全部配备导师。已配导师的本科生班级占比为41.3%。某些二级学院符合条件的导师严重不足。

(五)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虽然学校对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的教师在工作量认定、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但对承担导师职责的教师如何在岗位聘任、进修访学、先进评选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的具体办法还不健全。导师基本是学生管理或临床、教学、科研的骨干,有的身兼数职,加之三地办学,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繁重。因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某些导师把工作重心放在管理、教学、科研工作上,造成导师辅导本科生效果不佳的情况。

(一)构建本科生班级导师制长效机制系统思考

构建“3+N”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本科生班级导师制有效运行。其中,“3+N”简指“三大驱动系统+若干工作载体”(长效机制见图1)。

图1 长效机制示意图

三个驱动系统:

自正系统。重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和参照点,推促各单位、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导师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并自我构建,以适应“三全”育人工作的要求。

激励系统。重在激发各单位、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导师在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中自觉自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激励系统见图2)。

图2 激励系统示意图

管理运行系统。重在调配各单位、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各导师在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践中多方联动、有机更新,有力提升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管理运行系统见图3)。

图3 管理运行系统示意图

(二)构建本科生班级导师制长效机制具体举措

1.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面对育人认识不足问题,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一是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学、科研、管理、各类资源、标准和政策等都要积极服务于这个根本。加强习近平中国特色教育思想尤其是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等思想的宣传贯彻落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使“三全”育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加强导师师德建设,增强导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教师回归潜心教书育人的本分,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想方设法提高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三是教育引导学生回归刻苦读书学习的常态,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面向实际、深入实践,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四是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学校回归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定信念和初心。积极推动学校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2.科学定位本科生班级导师工作职责

教育学家福禄贝尔说:“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从实践来看,本科生班级导师制既是综合导师制,又是全程导师制,还是全员导师制。学校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本科生班级导师的6项工作职责。将导师的首要职责定位为“帮助学生建立生涯规划档案”,需要重新考量定位。各学院、各专业、各班级的导师工作职责内涵既有相同,但因学院、专业、年级、对象有差异,需要各二级学院、各导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导师的工作职责内涵。导师工作的目标是什么,教学内容是什么,采取哪种教学方式手段,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化,不能模糊定位,责任不清。要正确处理导师与辅导员的关系。辅导员首要职责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因导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其首要职责是凭借自己丰富专业素养和榜样示范作用进行专业引领教育。如将导师职责泛化,容易混淆导师与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的职责边界。

3.健全本科生班级导师制管理运行机制

健全辅导员本科生班级导师制实施办法,明确各部门、各二级学院职责,确定各部门应该干什么、可以干什么。将人生导师课纳入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大纲,归入必修课的范畴,明确基层业务管理部门;
将人生导师课纳入学校教学督导评价的范围,定期对人生督导课进行督导;
统筹考虑导师培训,构建常态化导师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校、院不同层次的导师培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导师进行培训,开展不同层次的导师交流会,促进导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营造合理育人氛围,构建育人工作联席机制,搭建平台,让导师、各部门、辅导员、班主任共享信息、共商育人方式方法;
出台政策,鼓励导师尽可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中去,导师根据学生具体需要确定授课内容,教学方式不仅限于面授、集中授课,还可通过现代、传统教育技术手段采取座谈、团辅等灵活多样的辅导方式。

4.拓宽导师来源缓解师生比紧张局面

继续加大宣传鼓励,动员更多符合条件的校本部教师和附属医院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主动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个别导师严重缺乏的二级学院,可以适当降低本科生班级导师学历职称要求,动员和鼓励一批符合要求的硕士层次教师或讲师经过一定培训和指导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从而降低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师生比。组建导师组,为每一位导师配备若干年轻教师或研究生担任助理,可缓解导师的工作压力;
助理在导师的指导下承担事务性工作。

5.健全本科生班级导师考核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对长期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导师按照规定程序取消其本科生班级导师资格和评优资格。完善本科生班级导师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本科生班级导师和导师制工作优秀单位,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优秀榜样宣传力度,激励更多导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吸引更多学有所长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要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将考核结果真正运用到岗位聘任、进修访学、先进评选等方面,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相关单位和部门在开展岗位聘任、进修访学、先进评选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运用考核结果。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三全育人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5-23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2-02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0年6期)2020-12-06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求知导刊(2016年6期)2016-04-06“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科技视界(2016年7期)2016-04-01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36期)2015-03-11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期)2015-03-01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6期)2015-03-01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推荐访问:育人 为例 本科生
上一篇:邮政车
下一篇:我家的“金大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