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生产性保护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2 点击:

张 颖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000)

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依靠人力完成,生动地展现出人力改造自然和创造器物的过程,其中不仅蕴含着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生存智慧,更包含着陶瓷手工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全球化及工业化视野之下,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这种具有手工性、商业性、独特性的生产型传统手工类型,如何坚持以民族文化精神为核心,遵循传统手工艺的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发挥其优势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在当下重新焕发生机,是今后探索的方向。

有关非遗保护中“本真性”的话题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学者们的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魁立认为,“本真性问题,对于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遗产保护的问题,可以简化为保持本真性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他将保护工作的全部等同于非遗本真性的保持。相反,刘晓春在“本真性”问题上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非遗本来就是‘活态’的,不断随时间地点、随情境而发生变化,如果以某种看似科学的、客观的、本真的标准予以固化,则将扼杀非遗的生命力,在本质上违反文化多样性的本意”,对盲目在非遗保护中坚持本真性的观点他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其中第八条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性与活态性应始终受到尊重。本真性和排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第八条虽然提出非遗的本真属性不完全等同于本真性,但也没有全然否定坚持本真性在非遗传承中的意义和价值。该《原则》提出坚持非遗的动态与活态保护,是保持非遗的专有属性,而不是一味坚持原封不动的传承,也不能因为某些内容的流失就以缺失本真性为理由否定非遗。

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的保护可以简化为关于本真性问题的思考,如何通过自觉努力使非遗项目尽可能的保持其原有的本真性,以免它在发展中因丧失最基本的属性,而变得面目全非。因此,最理想的保护状态就是尽可能地维持它的固有属性。当我们面对一个变化的事物,常常要判断这个变化的事物是处于变化的哪个阶段,并且衡量一个事物是否转化为其他类别事物产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判断都以本真性作为规定性标准。本真性是在历时性的视野中,关注事物在演进中的同一性范畴中是否保持自身统一的问题。对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的本真性评估主要以它的主体(个人、族群)和四要素(性质、功能、形态、结构)为主要对象。本真性是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事象的精髓、灵魂,精髓的改变意味着它的本质也将随之改变,灵魂的消亡必将把手工艺推向生命的尽头。

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保护和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它的本真性,守住其灵魂和根脉,将独特的文化基因顺利延续下去。本真性肯定了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文化的变化应该有度,只有保持在一个同质的限度内没有发生质变才能说具有本真性。这个概念的提出不是无视和反对事物的变化和创新,而是建立了一种文化看待的新视角,承认社群有对自身文化进行调适和创新的权力,只要细节的改变不影响文化事象的基本功能,与人的价值关系并未发生质的改变,一切行为都是被允许正常看待的。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是具有历时性的传统文化事象,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流变性,表层的外观会有所变化,但是“变中有常”,决定其深层的文化基因是始终不变的,本真性是容许文化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变与创新。关注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的本真性是遵循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将保护和发展着两个看似对立,但却完全统一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进行辩证的思考和看待。

梁漱溟先生将一种源于“自知之明”的自觉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从关注个人利害得失升华到重视人类未来整体发展的无私情怀,以开启自觉的新境界。他认为主动地追求、进取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人类主动介入环境并改变现实的一种动态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人类自发本性的体现,也是以此为基础实现创造的一种本质。在西方哲学中,自觉被译为自意识。无论是叔本华还是康德都将人类对于自我与他人以分别对待的方式进行分析。海德格尔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建立在由己及人,角色互换的基础之上,他认为每个人对自我存在有一定的主观自觉性,除此之外,还能认识到自我与他人乃至与世界之间的联系。1997年,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强调文化自觉的基础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主体对该区域的文化形成过程及特点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和把握,文化自觉的目标就是区域内的主体在与外来文化接触和交流过程中,能够自主适应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觉作为“内生性”的主动要求,在完成对自我的内省和认知后,基于一种充分尊重自身的态度,去看待个人与外在世界的关联性。在这种“内生性”作用下的人将建立起自信、独立的态度,以成熟的眼光审视自己,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去面对世界。“内生性”的文化自觉,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关于民族、地域的主动性表达,是个体主动性的体现,是在对自身的文化传统有所了解和认识后而建立的自知、自觉、自信,这不仅是塑造当代中国文化内在核心的精神来源,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独特风姿的不竭动力。

景德镇悠久的手工艺文化传统,为当代手工艺的内生性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精神资源。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艺人以技艺的磨砺升华来实现对技艺最高境界的追求,这个过程不仅是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探索,更是完成塑造品格,提高修养的重要阶段。“以尊重自然,将自然纳入人性观照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回归人性的本真,对自然资源的取之有度,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逐步通过手工艺的大众文化体验得以深入人心”。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在当下的发展要以不断回望传统,寻求其内生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魅力,基于新时代对传统手工艺文化和工艺精神的诠释,与时代发展步调保持一致,塑造自信、独立的民族品格,这也是传统手工艺主动地获得自身独立品格的必由之路。

2017年4月文化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在引导数字产业发展方向中提到“促进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发展”,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创新数字化交互体验,建设数字文化资源平台,通过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促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新发展。自2015年起,IP作为文化产业的热词一直受到各方关注,在不断的解读中被赋予了多种内涵。IP(Intellectual Property)被译为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智力劳动创造的成果在法律上确认的产权,是一个法律意义上的术语。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IP逐渐转变成有故事内容的人格权,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新的连接符号和语言体系。“IP热”预示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将进入内容驱动、多元演绎、跨界开发的全产业链拓展的新态势。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集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于一体的经典IP,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内容能力和自带话题的势能价值以应对多元化的开发,而且在有效率地整合后能产生持续性的流量变现。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IP化生存的提出,是思考传统手工艺如何借助互联网和新兴的传媒手段之力,将自身打造成具有内容力的IP,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表达逻辑和经营逻辑的发展之路。

(一)内容构建

移动互联网推动的生活新方式和新格局正在到来,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新的内容生产基础,在信息高速公路所达之处,内容日益成为新的驱动引擎。这些内容会重新塑造社交,使IP更有沉浸感的新体验。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的IP化可以以景德镇地区内的生产性保护单位、博物馆、民俗馆为依托,巧妙地利用跨界的新鲜元素,重构以景德镇手工陶瓷生产为背景的传统认知,形成基于社交网络传播的独特内容表达体系和风格,实现传统文化品牌向优质IP的进化。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IP的内容构建要基于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价值观。是否契合社会大众认同的核心价值是决定IP内容是否具有开发和传播价值的第一要义。只有得到大众认可的内容才能浸润到人们的生活中,形成粉丝效应。手工圆器制瓷技艺是具有民族认同、人文情怀和认知基础的经典IP,这些受众价值应成为IP内容构建中的正向坚守。第二,形象。可视化的手工圆器是IP开发最后的落脚点,高度的差异化和可识别性能能够促成内容流通,带来交换价值。第三,故事。用一种全新的互联网视角解构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的旧事,搭配调皮诙谐的文风使其具有社交传播属性,将形象隐藏在故事之中,形成独特的故事表达风格和体系。第四,多元演绎。围绕IP构建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和层次感丰富的内容,并在不同载体上对形象、故事、内容进行多元化的演绎,让更多的受众认可并转化成粉丝,并通过粉丝消费实现IP价值的最大化,延长IP的生命周期。

(二)演进方式

商业维度的价值演进。围绕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这个经典IP打造相关的非遗文化创意园区和特色小镇,以景德镇的区位优势为依托,以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为基础,以“互联网+”产业布局为手段的文化场景体验模式。园区内将围绕IP打造“吃、穿、住、用、行”于一体的“非遗迪士尼”式的体验园区,在宣传推广上借助用户运营能力强和拥有流量话语权的魅力人格IP,如微博大V、直播平台网红、微信公众号等具备内容能力和人格化属性,有自己的追随者,能以自己的专业能力影响用户,实现流量转移进而产生商业价值。文化产品的消费是文化再创造和再传播的消费过程,追求手工圆器制瓷技艺IP的商业回报是为了拓展IP产业价值链,延长IP生命周期,将其转化成经典文化资本。

从经典IP到时尚IP。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作为经典IP向时尚IP转化,是受到文化基因原动力和商业利益驱动力的双重作用。经典作品在传承中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这种变化也是特定时期内大众对经典文化发展的期待。另外,经典文化的多元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内容的商业变现,而且能扩大文化传承的关注流量,避免经典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断层。传统手工圆器中有很多经典的IP形象,顺应当代思想精神对这些经典IP进行改编,使其转变为符合当下受众理想寄托、审美期待的时尚IP,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仅是一种活态传承,而且是一种“认同性经济”,其核心在于文化自觉的内生与文化认同的构建。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作为一项传统手工艺,其生产性保护一定要与人们的生活相契合,才能焕发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必须在保护本真性的前提下,融入现代工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进一步发挥景德镇手工圆器制瓷技艺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其融入时代,融入生活,更好的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猜你喜欢 圆器制瓷真性 主体间性与个性:本真性伦理如何对抗新资本主义精神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4期)2021-12-03建筑原真性探微上海工艺美术(2021年4期)2021-04-24手工制瓷技艺展示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陶瓷(2020年4期)2020-10-23浅谈紫砂圆器的造型之美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7期)2017-09-04《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景德镇陶瓷(2016年4期)2016-12-19浅谈紫砂《六方掇球壶》的制作逸趣佛山陶瓷(2015年12期)2016-03-09浅谈紫砂圆器壶的创作要素佛山陶瓷(2014年7期)2014-08-22关于治疗近视眼答读者祝您健康(1985年2期)1985-12-29推荐访问:景德镇 技艺 手工
上一篇:罗江库区水源地水质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视觉识别系统在剪切线定尺测量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