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结合”在康复治疗学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10 点击:

赵 健,朱二刚,李怀斌,龚 鑫,张业贵

(皖南医学院 1.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体育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随着社会进步及大健康理念的提出,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卫生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保健康复、预防医疗的医学模式逐渐被更多人接受[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残疾人康复事业也迅速发展,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当代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缺乏系统的体育锻炼,体质呈现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率高达61.8%[3-4]。医学院校具有充分的医学资源,可以发挥院校自身的专业特长和优势,通过“体医结合”开设相关体育课程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5]。解剖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作为诊断和康复治疗等临床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体医结合”目前主要在各个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6-8],而在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体医结合”,促进了学生对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皖南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2018~202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213名(2018级68名,2019级74名,2020级71名)。其中2名参军入伍中途离开无解剖学成绩,11名为其他专业转入无法获取体测成绩,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学生总数为200名(2018级66名,男生26名,女生40名;
2019级71名,男生32名,女生39名;
2020级63名,男生20名,女生43名),3个年级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8,P=0.287)。

1.2 研究方法 ①体能测试:包括体质量指数、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800(女)/1 000(男)米跑、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等7个单项,并将所有单个项目结果进行汇总后进行等级测评。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评分细则(大学生组):总评分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60~79为及格,0~59为不及格;
各个单项权重比例:体质量指数15%,肺活量15%,800/1 000米跑20%,50米跑20%,立定跳远10%,仰卧起坐/引体向上10%,坐位体前屈10%。②解剖学课程成绩:包括期末笔试成绩(占比70%)和平时实验成绩(占比30%)。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个年级均实行了“师生易位”教学模式[9],其中2019、2020级学生在自主授课过程中须从解剖学角度对各项体能测试的原理和目的进行阐述,并以问题为导向,对本小组成员体能测试的结果和相关临床康复护理注意事项做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为保证各年级课程成绩指标的一致性,依据教学大纲,在实验操作及试卷命题时按照在相同章节操作和考试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上保持一致。

表1 各年级体质量测试结果[n(%)]

表2 各年级体能测试总评结果[n(%)]

2.2 解剖学课程成绩 2019、2020级学生平时实验成绩、期末笔试成绩和课程总评成绩均高于2018级学生(P<0.05),而2019级和2020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019、2020级学生期末笔试成绩和课程总评成绩优异程度均高于2018级学生(P<0.05),而2018、2019、2020级间平时实验成绩优异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3 解剖学课程成绩与体能测试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学生解剖学课程总评成绩与坐位体前屈(rs=0.142)呈正相关(P<0.05),期末笔试成绩与坐位体前屈(rs=0.163)、800/1 000米跑(rs=0.157)呈正相关(P<0.05),平时实验成绩与800/1000米跑(rs=0.154)呈正相关(P<0.05)。

表3 各年级解剖学课程成绩比较

表4 各年级解剖学课程成绩分数分布区域比较[n(%)]

教育部关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显示,与2010年相比,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10]。2021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的“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4年相比,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仅增长0.2%,体质下滑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体质监测发现我校该专业学生也存在类似现象,超重学生比例逐年上升,体能测试总评中未见优秀等级学生,总体体能状况令人堪忧。

“体医结合”是将体育科学与医学科学在技术手段、思想观念、目标管理等多方面紧密结合[11]。医学院校具有独特而又充足的医学资源,因此很多院校开设了“体医结合”的相关体育选修课程[12-13],而未见在医学基础课程中运用。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解剖学课程开课时间为第二学期,共112学时(理论76学时,实验36学时),知识点多而繁杂,且较为抽象,学生有畏难心理。解剖学课程不是该专业的常规考研科目,部分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目标也不明确。为此,我们在2019、2020级该专业授课过程中,让学生从解剖学角度对各项体能测试的意义进行阐述,并对体能测试结果及如何有效提高体测成绩等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例如,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的测定:首先讨论测试该项目男女有别的原因,然后通过观看动作视频进行分析参与该项运动的主要肌群和运动过程中较易显露辨认的肌群及其作用,如何锻炼这些肌群以提高运动成绩,训练方法不当会造成哪些常见的疾病损伤和受伤后如何准确有效处理并进行康复锻炼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准确理解和掌握人体各个系统,尤其是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体医结合”不仅增加了解剖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能健康的重要性,2019级学生的解剖学课程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在2020级继续沿用该模式。从本研究结果看,部分体测项目与解剖学课程成绩虽存在等级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低,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样本量偏少,二是研究周期较短。本课题组拟今后继续在该专业实施“体医结合”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和优化实施方案,并尝试在其他专业推广应用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相关性。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我国的健康事业规划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提升“体医结合”与非医疗健康干预给出了指导性建议。医学生体能素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4],医学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效直接影响了后续桥梁课程和临床应用课程的学习。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通过“体医结合”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监督体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同时也更加重视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进一步增强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体医结合总评体医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健康研究(2022年5期)2022-11-10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4期)2022-10-21体医结合背景下提升城镇老年人健康水平的策略研究灌篮(2021年15期)2021-11-21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5期)2021-11-19踏花归去马蹄香神州·中旬刊(2019年3期)2019-04-07“体医结合”背景下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武术研究(2017年7期)2017-10-11“体医结合”导向下对体育专业教学的影响体育师友(2017年3期)2017-09-11辽宁省“体医结合”模式下运动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的影响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4期)2017-05-05“体医结合”与大学生运动风险控制分析东方教育(2016年19期)2017-01-16神奇的身份证编码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09年8期)2009-11-02推荐访问:治疗学 解剖学 探析
上一篇:超声引导髋关节囊周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比较
下一篇: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文丘里洗涤器除碘性能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