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怎样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08 点击:

魏安邦

(吉林工业职业技木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高职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各方面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这对我们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使命。“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2]学校要发展,教育改革要深化,就必须紧紧依靠教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学治校的思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各类杰出人才方能辈出。

新时代,党和国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让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考察、致信、座谈等方式率先垂范、尊师爱师,传承师生之情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砥砺向前的温暖力量,化作感召亿万学子奋斗报国的不渝情怀。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大考察,他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1]

“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1]“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1]“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1]“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1]在师生座族会上,他描述着好老师的样子,也用这个标准勉励着全国的教师们。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母校师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这表明,做学生的“引路人”必须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队伍。而教师队伍专业化,正体现“四有好老师”。可以说,“四有好老师”是基础,“四个引路人”是目标。

“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4]这意味着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把健全人格、道德行为、品质修养放在首位,把学生如何做人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自己先学会做人,成为学生做人的一面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效仿的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5]

由上述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尊师爱师、饱含深情,用一个个赞语表达着他对教师群体的敬重,寄予很高的期望。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从来不吝称赞。

为深化学习理解“大先生”及其如何争做“大先生”,作如下几点研讨。以期提高认识,落实行动。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6],到全国宣传工作会议提出“育新人”[7],再到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塑造新人”[8],培养人的问题始终是首要问题。

2.1 肩负育人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8]为肩负育人使命,广大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健全人格、有道德行为、有品质修养的有用人才;
要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做有大德、大爱的大先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2.2 肩负时代重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事业和尊师重教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释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这就是高职教师的时代重任。

为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要以“大先生”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教书育人岗位,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增强工作本领。这样才能促进自身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走向更为宽广的未来,以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首。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阐明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的根本目标,强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为高职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3.1 大先生要有大境界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广大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以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榜样,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照亮学生心灵,“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受学生敬仰的风范。

广大教师要积极引导青年学子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实现个人理想和服务国家人民结合起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3.2 大先生要有大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者的大爱既体现在千钧一发之际的义无反顾,也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细水长流。大爱就是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与责任呵护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健康自觉地成长[9]。

3.3 大先生要有大德

作为高职教师,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勤嘱托,在“为学”上当表率、在“为事”上当典范、在“为人”上当楷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立新功。要始终把立德修身作为“为人”的根本内涵。立德修身,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就是要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高职教师既要当好传播知识、传授技艺的“经师”,更要当好塑造学生品格、砥砺品行、提高品位的“人师”,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以崇高风范影响学生,切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先生。

上述提到教师要做学生的“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学生的“大先生”。这就是我们教师从教必须遵循的为师之道、前行方向、奋斗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4.1 执著教书育人

教师培养的人才,是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才,是有品格、品行和品味的人才。如果一个教师只考虑如何传授知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这样的教师只能算是“教书匠”,还未达到现代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

现代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就是要求教师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时刻想着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执著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把育人融于教书之中。

教育,本质上是“引导”“激发”,而不是“灌输”。只有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创新学习,才能真正把学习转变为自己的事情。通过激发,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认识到学习终究是自己的责任和权利,主动地去追求人生、追求自己的真善美。

为了做到引导和激发学生,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赞美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进步、每一个成长,让学生热爱学习、愿意亲近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

4.2 践行为人师表

“师者,人之模范也。”为师亦为范的职业特性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必须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水平、人格品质修养上有更高追求。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10]。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学会做人,才能正确做事;
只有学会做事,才能把握方向、识正道而不误入歧途。

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自己先学会做人,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在行动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高尚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和教育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从而真正体现对教师“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

4.3 成为良师益友

现代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规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我、强化师德师风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悦诚服的“良师益友”。

(1) 创设情境,提升效果

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力求联系实际,从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开始,把备课当作“天大的事”,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注重教学细节,做好教学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带着微笑,和谐教学

微笑是人们最甜蜜的语言、最动人的表情。微笑犹如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温暖。这就要求教师放下自己的威严,对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苛求、少一些指责,而面带笑容上好每一堂课。

(3) 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教师对学生应有严格要求,因在一定程度上严是爱的体现。但要求不能过高,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易使学生有失前进信心。只有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个性。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展,也要及时表示欣赏之意,给予赏识性品价,使学生看到了进步、看到了光明,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其正能量。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教育实践表明,良师必定是学生的益友,而能成为学生益友的老师也必定是一名良师。

4.4 重在改进提高

传统的教学,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教案内容千篇一律,多年不变的进行授课。而现代教育观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教学的研究者,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然后用于实践,再反思再总结。螺旋上升,提高质量。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做“教书匠”,不求反思和改进,面对不同学情、不同变化的时代要求,就会越来越显得被动和落伍。

教师对待课程,应视为自己的课程,进行开发和建设,成为有教师个性风格的课程。对课程内容取舍、补充和组织,要重视塑造,结合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情,对课程进行加工,并要引入课程前沿的新技术、新知识的课程资源。

教师的授课,可以运用情景演练、分组竞赛、讨论互动等灵活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调动学习的积杸性。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活起来,教师则成为一个培养学生创新、实践、个性品格和品行的“大先生”。

所谓“学高为师”,就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不断钻研、不断创新,不断学习新知识,紧跟社会和时代的步伐。故学习永无止境,不断学习才能“学高”,才能使“学”成为后学的师表。

高职院校是以高教性、职业性、实践性为其特点。作为高职教师要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不仅要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教师,还要争取做一个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

5.1 具备双师素质

进入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产业体系建立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由于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高职不仅要发挥引领作用,而且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教师更需要精通专业技能,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即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和专业实践能力,能担当对职业教育学习者的教育和培养任务。

为推动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服务构建现代职教体系,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借以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教师对此要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实验、实训、实习和校外企业实践活动,掌握操作、提升本领,为做一个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而不懈努力。

5.2 提升教研能力

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在全面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标准所规定的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每周设有教研活动时间,并要求教师课后反思、写教后记,相互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学校教学督导工作也不断演进,从当初的“教学督导、重在指导、旨在提高”,演进为“导为主、督为辅、重改进、促提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体现和谐教学,以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

5.3 坚持终身学习

做好学生“引路人”,扎实学识是基础。做教师,应该一面教一面学。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学校还创设《技术与教育》出版物,为教师提供发表教研文章的园地,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且是“一桶长流水”。广大教师要积极面对挑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既努力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又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刻保有理论、知识、技能的源头活水。

以上就“高职教师怎样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为题,对大先生肩负之责、应树之德、为师之道、要勤于学作了简要的论述,以期明确“大先生”的内涵,以便提高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具体落实中应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遵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新思想为指导。“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4]意思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把人格健全、品德行为、品质修养放在首位,把学生如何做人当作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5]含义是,教师在“为学”上当表率、在“为事”上当典范、在“为人”上当楷模,以人格魅力、崇高风范,切实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大先生。

二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尊师爱师的深情寄语。从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到“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从而激起广大教师自觉前行的精神力量,肩负起新时代的育人使命和责任担当。

三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先生”的寄语,无一不在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化为师之道,努力做到执著教书育人、践行为人师表、成为良师益友、重在改进提高,并要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永不停息。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11]我们职教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要始终践行“政治要强”[12]“情怀要深”[12]“思维要新”[12]“视野要广”[12]“自律要严”[12]“人格要正”[12]的要求,努力做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更为磅礡的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引路人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引路人新世纪智能(教师)(2021年1期)2021-11-05学党史 强信念 做好学生“引路人”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颂雅风·艺术月刊(2019年11期)2019-03-15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母亲是孩子的引路人人生十六七(2015年7期)2015-02-28推荐访问:新时代 高职 争做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三段六学”教学模式探究--------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程为例*
下一篇:老舍《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