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思考——以海南万宁文明生态村建设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2-08 点击:

邢宇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从国家层面对于生态文明与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顶层设计,不仅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也明确了在生态环境优先的战略下,全方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融合发展,有赖于各级政府环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因为环境治理需要在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手段之上构建一套科学而系统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要求、制度安排和宏观政策转化为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中观和微观机制。海南万宁开展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从行政体制、产业发展、政社协同、文化保护等方面回应了上述问题,对于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000年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开展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养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生态环境改善为切入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不仅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探索发展模式,也为海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较好的物质和社会基础。具体来说,文明生态村建设首先从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入手,利用海南省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通过修路、植树、美化、绿化,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其次通过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优化融为一体,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等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再次是通过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转变群众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素质和塑造生态文化。总体目标是兼顾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相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在生态优先战略背景下,海南省生态文明指数排名多年居全国首位,在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等评价指标上都获得较好成绩,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属于均衡发展型〔1〕。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准万宁市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示范区建设要求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在制度设计上可以先行先试。作为试点,这不仅是对万宁过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也是推进万宁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重要契机之一。

一是万宁在生态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地理位置上,万宁地处海南岛东部沿海,位于海口与三亚两大旅游城市之间,地理位置相对内陆县市较为优越。虽然县城所在的万城镇并不沿海,但是109公里的海岸线上有10余个风景秀丽的海湾,构成天然的滨海风光带。近年来在高速公路和环岛铁路带动下,万宁交通条件有所改善。总体上,万宁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生态环境禀赋较好。

二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方面的现实需求。万宁市行政辖区有12个镇、1个国营农场、1个华侨旅游经济区,202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24936人,其中城镇人口308261人,乡村人口316675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6.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9.4∶24.1∶46.5,农村人口和农业在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1)资料来源:万宁市人民政府,“万宁概况”,http://wanning.hainan.gov.cn/wanning/zjwn/wngk/200910/t20091008-1699612.html。。近年来,万宁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增长较快,但是仍落后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万宁过去的村落建设既奠定了良好基础,也面临转型升级。若干分散的乡村产业和村庄旅游点亟需从总体上进行连片规划和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化,形成规模化效应。但也还存在挑战,比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缓慢,缺乏建设规划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完善和提升。

总之,万宁长达十余年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参与主体和模式多元化、村落定位和品牌差异化、资源整合和文化引领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在此基础上,万宁市通过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逐步优化城乡生态系统,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构建了“花园城市、度假胜地”的雏形。因此,万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实践为思考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样板。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建设与社会建设两大方面,其实质是通过社会建设促进生态建设〔2〕。万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实践,落实到以村落为单元,更是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既在政府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创新,也整合社会力量和资源,激发村民参与的活力,探索共同开发的模式,即在注重生态文化挖掘和保护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导向村庄的内源式发展。

1.政府层面创新体制机制

结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海南省的工作安排,万宁市从市级层面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研究制定了《万宁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生态环境保护既需要严格执行和落实相关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也应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做到规划能够长期有效,并将生态环境目标落到实处。

一是按照规划开展环境整治,立足于本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推动绿色转型。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主要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万宁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万宁已形成“一带两区”(109公里的海岸带、万城和兴隆两大片区)的发展格局,严格遵守《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区域规划定位,产业和经济发展充分体现城市区域发展的功能。如小海地区举办数届中华龙舟赛,进行有保护的海洋生态文化开发,使得小海地区传统上以养殖产业为主的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实现在海洋生态文化传统的开发中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引导民众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二是利用已有的生态保育经验,创新城市建设理念。万宁城市建设一方面充分吸取国外发达国家花园城市建设的经验,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出发,建立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兴隆热带花园的实践本身已经为万宁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另一方面结合现有的山水资源,集中对河流和土地进行整治,有序推进城镇化。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港北一级渔港建设项目、环小海建设和万城东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城镇土地利用和开发建设加快,土地利用价值随之快速提升,既有效利用项目资源,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工作,如在城市水系统处理方面,优先考虑雨水利用等,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也强调合理开发建设,依法加强监管,防止新建项目对于环境的损害,在城市民生工程建设中维护好自然生态。

三是推进网络化环境监管,创新环境监管机制。2015年12月,海南省政府印发了《海南省实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指导意见(试行)》(琼府办〔2015〕245号),按照省级负责指导、督查,市县(区)具体组织划分并落实网格化监管主体责任的原则,建立全省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万宁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社会综合治理等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一并建设,协同推进。在推进网格化监管体系的过程中,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加大环境监测基础设施资金投入;
借助网格化管理手段强化责任落实;
明确环境保护主体的责任,建立环境保护监管的保障机制;
加强规划管控,推动城镇建设依法依规有序进行,在打造特色产业小镇和生态旅游村的同时注重均衡发展。

2.发展产业助推环境保护

基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需要调整产业结构,重新塑造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空间,找到经济增长点,并以村民为主体重建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结,构建一种新型城乡关系。

一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使万宁村庄传统的古迹、建筑与生活空间得到保护与再利用,从而改善整个农村乃至城市面貌, 既获得了经济利益,也为各个村落增添特有的风貌。万宁各类植被物种丰富,是天然的植被保护实验室,政府加大对本地基于生态环境修复、植被保护等生态环保产业的支持,提供更多的绿色就业岗位。不仅如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凝聚了基层社会的力量,成为推广万宁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力量。如在中国台湾的社区营造实践中,社区再造就往往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兴策略〔3〕。因此,通过社区重新认识催生出来的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关联起来,使得两者之间的人力、资源、信息得以流动,以达到产业与社区两者之间的延伸、互动和提升的目的。

二是通过产业激活本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万宁兴隆等地通过当地村落再造传统的咖啡、槟榔产业,少数民族、华侨聚集的村落通过复兴民俗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村庄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层意义,在于为该村发展提供部分公共资源,反过来支持社区中各项建设活动持续开展。同时,也只有在发展中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才能留住更多年轻人,吸引更多外出人口回到家乡,社区建设才有持续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中居民的参与才会有持久动力。

三是乡村产业发展可以采用公司加农户、村民参与入股和组建农民合作社等模式,让村民参与到景区、农庄的管理、经营和维护,实现村民到合作社中就业,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获得更多收入。唯有通过提升收入,使得村民自觉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给农村带来人气和活力,才能更加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等生态经济和产业,真正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的总体目标。

在农业生产方面,社区支持型农业(CSA)是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4〕。近年来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都市人群的关注,催生了一部分新型的消费群体,带动了一些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万宁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型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一些农村提倡有机生产方式,兼备旅游观光、生态保育等多种功能,发展生态农业。同时,在发展中遵循平等互利、规模适度等原则,组织一批农户投入,如组织有机农户市集等活动,通过城区居民参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探索可持续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即文明生态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组织相结合,以特色种养业引导农民走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精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3.政社协同中的多元参与

万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持续发挥政府在绿化家园行动等系列政策推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完善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

一是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动员当地居民参与。居民参与的价值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各类人才成为村落建设中的关键力量,不仅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贴近基层百姓需求,从更深层面来看,也与当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关联,体现出当地居民对于公共事务的主动权,并在实际参与建设过程之中达成集体行动的可能。如集体出工出力,由当地居民参与设计村落或社区工程,修复村落内河道、改造湿地、保护植被,整修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建筑。

二是发挥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监督作用,使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当前推动以网格化管理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政府自上而下地鼓励各街乡根据区域特征、监管任务等情况,进一步细化网格、目标和要求,并充分发挥基层村(居)“两委”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吸纳有时间、有热情、有能力的人担任环境监管协管员或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网格环境监管工作。如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发挥人人都是“监督者”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对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监督。

三是通过提升游客参与感,共享生态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中核心的是公众生活方式生态化转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养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万宁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接待的游客以数百万计,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数达709.59万人次(2)资料来源:《2021年万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展示和体验中心,使游客来到万宁,通过参与一些与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相关的活动,真实体验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共享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

四是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并孵化本土社会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是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常态机制的重要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引入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的平台,比如乡村规划、环境整治等领域的企业、社会组织,拥有相对更为专业的资源,参与到环境整治、村庄空间规划和设计等。同时,将注意力投向基层社区,以万宁民众为主体,孵化和支持一些本地的社会组织,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常态机制,开展组织形式多元化、富有参与感和吸引力的活动,协助本地居民用参与的方式,动员本社区的资源,解决本社区的生态环境议题。这些不同类型的组织,包括本地的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带来不同的服务和内容,最终形成多方协作。

4.生态文化的挖掘和运用

乡村不仅是自然和生态资源天然的储存地,也是承载生态文化、孕育生态文明的重要场域。通过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挖掘本土的生态文化传统,并通过有效的载体和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既能塑造生态共同体,也能构建文化共同体。万宁文化不仅包括以生态环境为内核的生态文化,也包含宗教文化、民间信仰、侨乡文化与乡土认同等为外延的整个“文化生态”,特定地方的社会群体生计由于世代依靠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其文化与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经过长时间协同进化后,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其中必然隐含着众多对当地生态维护和管理能够切中要害的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障〔5〕。

一是在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挖掘层面,发挥地方史志的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识别生态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标识,发掘其中的生态文化价值尤为重要。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省的角度,海南地方史志资料是重要的历史线索。海南是天然的人类生存发展试验示范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物种多样性,包括各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木和野生动物,在方志中多有记载,有些农作物和水产品的培育,带动了万宁特色的热带农业、海洋产业的发展。

二是在中介组织和社会建设层面,动员协会聚集本土文化人。万宁市作家协会、诗歌协会、书法协会在本地乃至海南的文化圈里相对活跃。上述这些有一定政府背景、以志趣结合的社团组织,是文化生态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联络了本乡本土,还有异国他乡的万宁人,也有外来的新移民。这些协会的日常活动中,协会成员通过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关注家乡山河美景,推动更多文化人深入到乡村社会与百姓之中进行创作,传播生态文明的价值和理念,也通过文化上的认知,加速融入和认同本地社会。

三是在城市形象和产业发展层面,借助关键事件营销和打造品牌。文化挖掘和品牌塑造需要借助地方各类媒介和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传播,才能真正扩大影响力。如万宁举办国际大型冲浪赛事,以及现存古建筑遗产的开发,都与生态环境议题进行结合。在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引进外来文化要素,实现“本土为主、外来为辅,本土为先、外来增补”的目标。无论是参赛者、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加深了对于城市及其文化的共同记忆,在集体参与中塑造认同感。总之,在意义和价值层面,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核。

生态文明建设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归依,地方政府在面对与周边县市竞争产生的政绩压力中,努力探索和寻找符合本地特色的道路。实践表明,万宁的文明生态村建设,通过以村落为基本单元的生态文明建设,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环境整治,不仅恢复和改善万宁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景观、基础设施环境,加快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也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激发民众对于土地和家乡的感情,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带来了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等一系列经济、社会价值和效益。

一是产业发展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一。从本质上看,产业弱化是地方凋敝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当资源和工作机会越来越多地集中到城市,传统农村的人口、经济与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出现空心化、空巢化等现象。万宁重点发展的旅游业、房地产业,可以与外来人口迁移、生态产业发展、绿色就业战略融合,将实现扩大就业等民生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这不仅契合万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也符合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定位。

二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在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万宁部分农村对村庄进行了重新规划。不过,目前还重在模仿和借鉴,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规划设计和土地开发等,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超越传统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

三是在目前的开发和建设中还可以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党政部门主导下的文明生态村建设,在试点基础上不断推广和扩大覆盖面,这种循序渐进制定政策的改革方法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决策过程的体制优势〔6〕。乡村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社会创业与创新的沃土之一,激活乡村内部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的关键。任何村落都有不同类型的资源,重要的是被发现和认知。实地调研表明,村落中有些资源并不为当地居民所认知,或是在当地村民看来,这些资源的用途存在着局限性,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引导、借助外部力量和专家资源等予以重新发现和认识。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落脚点在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意在“充分尊重物质自然系统的客观性与根源性,及其资源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性与制约性,要坚持通过构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适当的经济社会制度形式”〔7〕,推动人们深入理解人类社会自身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深度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营造人们共同拥有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氛围。万宁作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形成可供其他地区借鉴的示范区工作经验。

因此,文明生态村建设可考虑引入外部专业社会组织协助,由外来组织协同本地组织自行设计方案并实施,在推动社区发展的同时对社区进行赋权增能。外来社会组织的生态社区营造工作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据社区需求,扮演资源推介与跨域合作平台的角色。第二阶段是推动社区成长并培养信任关系。第三阶段是孵化社区的生态保育或环保社会组织,外来组织选择退出或提供后续支持。在这个过程中,重点是有效引入资源并合理配置,催化和培育社区的主体意识,注重村落中民间组织的作用,避免过度依赖外部力量,最终发展出具备一定能力的本地社区组织,逐步形成常态的社会共治机制。

总之,在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转型背景下,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村落社区建设共治机制,不仅要重视激活村两委、自组织和村民等主体的作用,也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能力差异,引入外部力量和社会资源,并基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共同体,逐步厘清不同主体之间的权责,联结村庄与城市,探索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更好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发展,逐步在多元共治理念下,重构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打造基于地方文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共同体,共享生态文明的价值。

猜你喜欢 生态村万宁五位一体 万宁2019健美赏HBWA榜单揭晓优雅(2019年10期)2019-11-17万宁2017健·美·赏HBWA盛典精彩绽放南都娱乐周刊(2017年16期)2017-08-30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审计与理财(2016年11期)2017-01-07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万宁中国 “晶肌源”系列内地首发 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美肌体验南都娱乐周刊(2016年35期)2016-10-20循环生态自然村国内外研究现状吉林农业(2014年8期)2014-08-20推荐访问:生态 海南 为例
上一篇:隐喻-转喻视角下中国古典名词的美学认知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热潮背后的策略演变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