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视野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4 点击:

王 薇

(福建江夏学院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001)

网络舆情是指在特定的网络空间内,特定的主体——使用网络者(俗称网民)围绕社情民意(通常是对某一焦点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和言论。高校网络舆情是网络舆情在高校的表现形式,特指在特定的网络空间内,特定的主体——大学生网民,围绕社情民意(通常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而产生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1]12-15社会心理,是指在特定时期弥漫于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普遍的情绪基调、态度倾向、价值取向等。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影响力的科学,尤其是关注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而网络舆情就是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和团体内部社会影响的结果,这就为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来引导和解决网络舆情工作提供了可能性。

(一)舆情是社会心理变化与冲突的产物

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在1974年首次提出了“沉默的螺旋”这个概念,用来说明舆情形成的一种心理机制。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作用产生的共同心理,“它是社会结构系统诸要素中最敏感的综合感应器和温度计,对社会生活的任何轻波微澜都会自发地、直接地、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2]107-110正是因为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感应器”和“温度计”,社会心理才成为民意的土壤或舆论的前提,那些能够集聚民意、引发舆情的“议题”也是从社会心理中生发出来的。

(二)舆情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舆情,是对社会心理阶段性、流动性的表征。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一种主体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表现为知觉或印象、情感、趣味、审美、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尽管理性因素与感性因素共居于社会心理,但从总体来看社会心理主要属于感性范畴,它是人们未经系统加工的日常的、自发的意识。舆论曾被认为是社会思潮的一种,“社会思潮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由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某种共同性而形成的流行思想、观点、舆论。”[3]64-65+29但是,在网络时代,网络舆情虽然仍是社会思潮的反映,但却不仅仅只是社会思潮,它是对社会心理全方位的表征——包括社会思潮即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包括知觉、印象、情感、趣味、审美等。

(三)社会心理对网络舆情具有预见性

社会心理往往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不自觉的量的积累过程,在其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常常会以非理性的形式爆发,对社会存在产生难以预料和干预的反作用。[4]5-9社会心理爆发的方式无外乎舆情和群体行为(群体事件)。社会心理可以被看作是潜舆情或前舆情,如果能够及时掌握社会心理,对社会舆情就能够有所预见。

(一)攻击—转移心理

社会心理学家把攻击定义为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和言语行为,包括踢、打、威胁、侮辱,甚至散布流言或“冷嘲热讽”。约翰·多拉德和他的同事认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这里的挫折指的是,任何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当我们达到一个目标的动机非常强烈,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产生了。[5]356有时,攻击并非朝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释放,特别当知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表示反对或进行惩罚之时,相反我们会把攻击转移到一些看似比较安全的事物上。比如,当新的目标与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事物有相似的地方,攻击的转移最容易发生。大学生在学校期间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行动阻碍,比如,学习挂科,找工作不顺利,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被老师批评,等等,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直接与学校、老师产生冲突,而网络的出现给予了大学生一个释放其攻击性的载体。当网络上出现一些与自己相似的问题的声音时,会让大学生产生共鸣,刺激了攻击性的释放,说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愿说出的话来表达不满,这种情绪的释放可以把体内的攻击欲望“释放”出来。所以,很多时候舆情所引发的“吐槽”,不仅仅是针对事情本身,还有情绪的宣泄。

(二)归因方式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他人的行为。基于我们的解释,我们会把某个人的示好行为解释成真心实意的友好或者虚情假意的逢迎,归因理论诠释了我们怎样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归因理论创始人海德及其之后的研究者分析了人们用以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常识心理学”。他们认为,人们常常将个体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或者外部原因,内部原因通常是指人的性格、习惯等,外部原因通常指的是周围的环境、他人的压力等。[5]102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经常会存在一种偏见,将问题单纯地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我们称之为归因错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面对学业、就业、情感的压力,很多学生往往存在错误归因的现象,没有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是简单把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学校、社会乃至国家,遇到突发事件这种情绪就会非理性地爆发出来,在网络上寻找发泄的出口,表达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产生网络舆情。

(三)从众心理

从众指的是个人受他人行动的影响,根据他人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不同于独自一人时的行动和思维。个体屈服于群体是因为我们想获得别人喜欢的渴望和群体的接纳,免遭拒绝,或者想获得重要信息以便于我们正确行事。如果我们偏离了群体规范,常常要付出情感代价。有时偏离群体的巨大代价会使人违心地附和群体,或至少压抑自己的反对性意见。[5]211-212大学生处于求知欲和表达欲比较旺盛的阶段,他们渴望通过各种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去表现自己,但是很多大学生对事件没有理性的认识,看问题不够深入,角度不够多元。由于对群体的偏离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见解时,常常惧怕“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而迫于偏离的恐惧,表现出从众的行为。同时,由于语言的本身就具有感染力和煽动性,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亦使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从而引发网络舆情事件。

(四)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又称个性消失,最早由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提出,指个体由于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丧失对个体自身的控制,失去个性感而与群体一致。他称这种现象为“社会传染”(social contagion),即激动的群体倾向于有相同的感受和行为,因为个体的情绪可以传染给群体,这种情况下即使某成员做了一件大部分人反对的事情,其他人也会倾向于仿效它。个体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由于群体的保护,容易丧失自身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6]1297-1298大学生在网络中,大部分人觉得他们不代表自己,而是混杂于群体之中,也就是说没有自我认同,更可能抛弃道德约束,以致忘却了个人的身份而顺从于群体规范,自我约束能力减弱,面对积极或消极的事件时的情绪和反应增强。我们看到,很多高校中的网络喷子,都是去个性化心理作用的结果。同时,群体成员越隐匿,越会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网络平台的匿名性加重了大学生去个性化心理,在网络平台上,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减弱,责任感和羞耻感淡化,从而表现出与平常现实生活中完全不一样的言行。

(五)群体极化心理

美国当代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提出了“群体极化”这一概念,他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其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7]50意思是,群体相比个人单独做出决策的情况更容易走极端。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中。[8]88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群体成员只是单单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缺少面对面的现场讨论与互动,所以往往会只根据群体多数人的意见进行决策。群体极化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经常出现,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性、扩散性特点,使大学生的意见和情绪在各类互联网群组、平台中发酵,引起具有相近观点的大学生网民的集中关注和情感共鸣,而讨论使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迅速膨胀,容易引发负面情绪的加剧,产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导致非理性行为加速升级和网络舆情事件的出现。

(一)准确把握首因效应,加强舆情监管应对

首因效应即最先呈现的信息最具说服力。人们的先人之见会影响信息的解释,而且,某种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首先表达的观点可能会使人们形成偏见,进而影响人们对后续言论的认知和解释。舆情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信息或各方意见相互博弈的过程,决定信息与意见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时间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即首发信息或意见往往因其时间优势而被赋予了影响力优势。要准确把握首因效应,首先,要求高校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分级分类舆情应急响应机制,善于发现影响社会稳定、校园正常秩序、学校声誉的苗头性和萌芽状态网络信息,设立舆情级别,并根据级别建立相应的响应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提高网络舆情快速反应能力,第一时间处理引发舆情的问题根源并公开进展情况,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以防止流言蜚语的传播和扩散。其次,高校要加强校内各部门联动、协同合作。处理舆情事件不是依靠校内一两个部门就能解决,需要校院之间、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通过网上网下、多管齐下开展工作,最快速度找出问题的根源,最大程度杜绝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最后,要加强舆情的防范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摸排可能引发舆情的风险点,努力减少因管理不到位、服务不到位、沟通不到位而诱发的网络舆情,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避免舆情危机发生,将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改变不合理归因,建构积极网络心理

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学生情绪的疏导及转化工作,使其不良情绪能在校园有关渠道得以及时排解。首先,改变不合理的归因。不合理的归因是导致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之一,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归因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大学生的不良情绪。例如,如果考试没有考好,学生归因的结果是老师教的不好,他就有可能自怨自艾,不再上进;
如果他归因为自己努力不够,他可能为此更加刻苦地学习。高校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公正地评价自己,看清自己的不足,对自己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进行合理归因,不怨天尤人,积极提升自己,努力寻求解决困难的方法。其次,强化积极心理。积极心理,指积极的情绪体验、对自我的满意感和自信感、对他人的信任感等。许多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友谊、婚姻、家庭)可以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活动,也会增强幸福感。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远离家乡难免会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大学生多参加校园活动,这对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有支持作用,从而也能防止大学生自我意识淡化现象。此外,高校应该进行正面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引导大学生建构平和、宽容、自律、信任、坦诚、主动的积极网络心态。

(三)合理利用从众心理,重视培育校园网络意见领袖

从众心理在高校大学生中非常普遍。“从众效应”启示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网络实时传递主流声音,注重倾听意见领袖声音,积极地培养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20世纪40年代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1]196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影响一些人的态度和行为,成为舆论的“风向标”,是影响网络舆论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要在网络舆情中发好声,首先要建立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以学生党员骨干为重点、以学生干部为补充的高校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合理疏导、平静分析作用。同时,加大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力度,通过座谈或在线交流,分析网络舆情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有效地开展网上评论工作,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理性、文明、健康。其次,主动参与校园网络议题设置,提高网上议题设置能力。加强网上内容建设,营造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的网上舆论氛围,主动占领和巩固网络主流舆论阵地,在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中把握主导权、增强实效性,让网络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

(四)加强网络阵地管理,防范去个性化和群体极化心理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怀特教授指出,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网络聊天室“提供了一种便利条件,使相同目的的人聚集起来,令分散的敌意更加明确,也能够动员知名的武装力量。当前,高校网络阵地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使得不当言论有了传播空间。所以,高校首先应制定网络阵地管理办法,让网络管理者有章可循,也让大学生更加了解网络应有的话语尺度。规范高校网络新媒体平台信息发布流程,严把“三审三校”程序,加强内容发布审核,防止发布违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其次,重视互联网群组管理,对高校互联网工作群组应进行备案管理,实行群主负责制,群主对入群人员身份信息进行审核把关,及时清退因岗位调整等不宜留在工作群组的人员,同时,群主有责任对群成员的言论进行监督,及时制止不当言论,防范去个性化和群体极化现象。

猜你喜欢 归因舆情群体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魅力中国(2020年39期)2020-12-08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新世纪智能(教师)(2020年2期)2020-05-22“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数字舆情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3期)2017-06-21数字舆情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9期)2017-05-04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推荐访问:舆情 社会心理学 视野
上一篇:青藏高原东南缘金顶铅锌矿集区中新世沉积特征:大陆斜向碰撞带周缘前陆盆地沉积*
下一篇:非遗视域下徽州木雕的活态传承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