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治理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2 点击:

苏巧巧

浙江工业大学计划财务处 浙江 杭州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职工队伍不断壮大,学校规模与日俱增。为保障学校的正常、有序运转,需要开展教学、科研、基建、后勤等多个领域的经济活动,为此,需加强高校财务治理工作,规避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
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高校财务管理以预算为主线,以资金收支为中心,以内控建设为着力点,财务治理就是为了规范、加强和监督财务管理。

高校财务治理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组织框架不健全,存在政出多门、权责难分等情况。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向、目标及对应的职能部门、执行者、监督者之间关系混乱。二是业务流程不规范。业务流程存在各行其道的现象,缺乏统一标准,且业务流程与审计、财务制度不能有效衔接起来。三是缺乏环境支撑。财务治理不能也不应脱离环境支撑,但是在当前财务治理工作中环境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彰显。

1.健全组织框架

健全组织框架是通过组织框架发挥其导向功能,保障财务运行系统在各个方面的合法性、合规性;
发挥其制约功能,确保财务运行系统在各个领域、环节相互监督,并推动财务信息向公开、透明方向发展。高校财务治理,因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在组织框架搭建时各有不同、侧重点不一,但是归根结底组织框架都需要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深入性的三维特征。科学性,指的是组织框架内部权责统一而又层次分明,每个部门、岗位都需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无限压缩职能部门权利,但其权利和行为需受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全面性,指的是组织框架的搭建需全面覆盖高校财务系统运行,未雨绸缪避免出现风险漏洞,从源头规避风险。深入性,指的是借助组织框架可快速锁定任一财务活动的来龙去脉,实现正向、逆向检查合二为一。

高校财务治理组织框架,可分为三个层级,一是领导决策层,二是业务实施层,三是监督反馈层。领导决策层内部组织框架为:学校党委→校长、分管校领导→制度改立领导小组、财政工作领导小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监察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业务实施层内部组织框架应包括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处、科研处、学生处、招投标中心、资产设备处等职能部门。监督反馈层包括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办、工会等职能部门。领导决策层负责财务管理制度的“废改立释”。制度是财务工作开展的依据、准绳,是规范财务行为的尺子。“废改立释”财务管理制度需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章程的框架范围内进行,而每一条财务管理制度都要具备合法性、合理性及可行性。业务实施层负责财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其工作指南源于领导决策层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按章办事。监督反馈层的职责是负责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反馈。具体来说,财务处和审计处负责业务监督、业务审批、业务审计等工作;
监察办负责监督财务处、审计处的工作开展情况;
工会则主要负责财务信息的公开。

2.规范业务流程

高校财务治理工作,如果健全组织框架是明确了大的方向与目标,那么规范业务流程就是完善财务工作的过程和方法。事实上,业务流程的开展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规范高校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流程,可有效提升财务收支的合理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在拉长时间维度后分析,规范的业务流程可从侧面堵塞财务管理中的漏洞风险,推动财务工作朝向长远、健康的方向发展。高校经济活动涉及的业务流程很多,且不同的职能部门具有不同的经济属性、不同的业务范畴,对业务流程有着各不相同的规定与要求。此外,经济活动中的业务流程与多个职能部门,如财务、纪检办、审计、校办、招投标、基建、资产、科研管理等交叉杂糅。有的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审计制度等有所冲突,甚至自相矛盾;
有的业务流程在特定环节缺乏标准。此外,业务流程并不是越繁杂、越细致就越好,流程过于冗长在客观上无疑会延长经济活动周期,而时间成本增大,财务管理的整体成本上升,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益。

以高校教学工作中日常消耗品采购为例。业务流程包括四个方面:采购计划的申报、采购计划的实施、采购费用的结算、物品出入库的管理。低值易消耗的教学用品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用具,采购申报十分常见。但是,在采购计划申报中同样隐藏着风险漏洞,如采购经费预算就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在采购频率、规模和数量上就可能存在随意性强的问题。关于采购计划的申报在业务流程方面需加以规范,一是无论大小、数量和属性都应该立项,制定对应的预算计划。现实生活中,一些细微的物品所需资金不大,立项申报加上预算,将大大增加财务工作负担,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按照财务物品的性质、类别将其同类合并,另一方面根据物品的质量和存储时间适当拉大采购的时间节点。在制定采购预算后及时公开,接受监管部门如教务处、科研处的监督,确保采购计划的规范性。在采购计划实施方面,采用招投标、竞价等方式实施,原则上采购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施时存在未能完全落实采购计划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需加大管理力度,保障采购计划一一落实,并全程受到招投标管理中心和资产管理处的监督。同样,采购费用的结算和出入库的管理,不能仅仅是凭单验收和按量取用。在结算之前,需对物品的质量、数量、型号、规格及售后等加强管理,保质保量,达到标准后按合同规定支付费用。物品的出库管理,做好登记、检查,杜绝浪费。

3.构建治理环境

关于财务治理环境,分为外部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可称为大环境,内部环境可称为小环境。所谓外部环境,即包含高校经济活动有关的各个行政部门、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等;
而内部环境,则是具体工作人员的心理动态、价值取向、工作绩效及党风廉政建设等。为推动财务治理工作的深入,外部环境方面需积极融入民主、公平、开放的积极元素,对应组织框架的分工合理、监管体系的权责清晰、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分工合理,意在实现财务管理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避免因分工混淆而出现政出多门,或者是在发现问题后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相互推卸责任。权责清晰,则强调监督职能以制度为核心、为依托,拒绝“人治人管”,而是以制度来管权、管人、管钱、管事,发挥制度功效,加强制度的指导性和约束力,进而驱动财务管理向管理制度靠拢,逐步提升财务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统一,提升高校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即“管住钱、管好钱”,通过规范业务流程使得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与弊端得到控制。外部环境建设,着重于硬性规定,从根本上确保高校的一切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逻辑维度上的有序性。

内部环境的建设,主要是面向具体的工作人员。一是需要激发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权责一体,实施问责制度,将权利、责任、岗位与个人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岗位的主体内容,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违法、不逾矩、不触犯管理制度及财经条例。二是以岗位为起点,完善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指对单位、部门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所进行的审计。经济性即是在获得产品质量、服务时所消耗的资源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效益性指的是财务管理工作中是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别于经济性,效益性是在投入固定的情况下考量产出成果的数量、质量与期望值之间的关系。显然,在成本不变的前提下,建设产出越多,效益性越高。效果性,指的是预期目标的达成率,预期结果的实现程度。一般来说,绩效审计以各个职能部门为单位,但是在新形势下财务治理工作的绩效审计要落实到岗位这一层级。古人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一个岗位,不同的付出,不同的成绩,应该对应不同的回报。不难想象,如果不考虑付出,不关注效果,那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即便提升了工作积极性,时效性也不长。绩效考核以个人、岗位为考察点,能者上、庸者下,营造出平等、积极的氛围,这对推进财务工作的治理利莫大焉。

4.强化联防联控

强化联防联控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业务管理、项目审计等工作均有可能存在与现实脱节、与既定法律发挥相背离的情况。而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并非管理力度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善,而是因为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概念、新事物、新技术等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而出,财务管理工作未必能时时刻刻与现实社会相契合。此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因管理工作或业务流程上存在漏洞,也会导致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受阻。

针对上述问题,在当前的工作中应加强联防联控,一方面,拓展财务管理信息的获取渠道。信息获取涉及诸多方面,首先是信息的收集,信息收集的力度、宽度和速度都会影响信息收集的效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涵盖了高校一切经济活动,对高校的教学、科研、项目建设等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此,财务信息收集应由财务管理而拓展延伸至各个职能部门,并构建出具备长效机制的信息收集系统。与此同时,信息收集还需要辨别真伪、去芜存菁,做好信息的分类、推导、组成等一系列工作。总而言之,高校获取信息,兼听则明,才能让财务管理工作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确保高校的经济活动更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指向性。

另一方面,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产模式,便捷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需将信息技术与财经纪律结合起来,形成网络状的联防联控机制。比如说,通过信息技术对高校固定资产实施动态化、全面化监管,实现业财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加快对财务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及时传递和反馈信息,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推动财务管理工作齐头并进。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对高校各类经济活动实行闭环回路管理。如耗材采购申报,在申报后可依托信息技术查询每一类别耗材的使用情况、使用速度、库存数量等,通过对查询结果的横纵向对比,可对采购计划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以此类推,化工产品、机电材料、纺织制品等均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全程监控,以此形成相互衔接、制衡的内部关系,在财务管理的各个节点加强控制,规避风险隐患。信息技术的引入对财务信息的及时公开也有着积极作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全面性得到有力保障。

健全组织框架是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治理的重要举措,是提高高校财务治理水平的基石,意义重大。新形势下高校财务治理工作需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从业务实施和经济活动中加强财务治理力度,保障财务系统运行的规范性、合理性。高校财务治理工作的开展,与治理环境息息相关,密切关联,因此,要加强财务治理的环境建设,尤其是个人层面的环境建设。强化联防联控,突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猜你喜欢 采购计划业务流程框架 航天企业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2年4期)2022-06-28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22年1期)2022-03-29EPC项目采购计划管理优化研究油气田地面工程(2022年1期)2022-03-02框架小资CHIC!ELEGANCE(2022年1期)2022-01-11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中的应用财会学习(2021年14期)2021-11-21高校采购执行人管理机制的完善——以高校采购计划按期完成为目的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基于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的核心业务流程优化科学与财富(2018年23期)2018-08-19加强物资采购管理 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科技与创新(2016年24期)2017-03-30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燕山大学学报(2015年4期)2015-12-25我国在WYO框架下面对的贸易保护现状及应对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推荐访问:新形势下 治理 财务
上一篇:总额控制下医院医保精细化管理探究
下一篇:乌鲁木齐地铁隧道互层岩体力学特性及几何特征因子敏感性模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