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双核心三融合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2 点击:

张立国

(迁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迁西 064300)

面对快速发展的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进程,如果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或者将老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课堂、校内这种相对狭小的区间范围之内,不论是人才培养质量还是培养效率,都难以满足现代化机械制造的发展需要。为此,专门从业教学研究的专业学者提出了“双核心三融合四贯通”教学模式,意在面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同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1]。

目前,如果在国内各大文献网站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这一类知识服务类平台上输入“中职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关键词,可以检索出大量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这说明当前很多专家学者都在针对机械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潜心研究与实践探索。就目前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现状来看,主要呈现出的特点:首先,教学理念亟待更新。在机械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的今天,很多专业教师由于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保守,导致只关注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一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塑造。导致学生步入社会以后,不具备适应能力以及人才竞争力;
其次;
教学缺乏深度与广度。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浮于表面,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人才质量,很多学生之后都面临个人专业能力与现实人才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后,缺乏实证研究。在当前的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对于相关实践策略却缺少系统化研究,导致教学成果实效性相对不足[2]。

2.1 双核心

在中职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实践中,要满足行业发展和企业做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将这两大核心目标作为教学主旨,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两大核心进行延展。

2.2 三融合

具体包括职业能力与岗位群能力相融合,教学环境与职业环境相融合和课证融合。比如中职院校在与机械制造企业共同建立“互融共享”型实训中心,将校内教学延伸到校外、企业乃至社会范畴当中,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为机械制造行业培育更多智能型、实用型技术人才[3]。

2.3 四贯通

将新型人才培养策略全面贯通于机械加式产业链、信息化教学、校企合作、多元评价这四方面,并且针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智能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落实“四贯通”的过程中,主要以下实践路径:第一。贯通产业链。对此,可以结合现代化机械加工制造人才需求,设置一系列实用性与导向性的项目化课程。通过这一路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相对接,确保学生就业之后,能够快速掌握产业新技术与新工艺,尽快适应行业新规范新环境,彰显个人职业价值。对此,需要中职机械加工专业教师根据企业当前岗位要求、工作内容、作业标准制订全面的课程标准,将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引进到教学体系当中,同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实现教学成效与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二,贯通信息化。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起线下课堂教学与在线课程相互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之后将视频发布到微课平台上或者班级微信群、QQ群当中,供学生在课后复习环节中随时观看。如果学遇到任何疑问,还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及时扫清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成效;
第三,贯通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真实职场环境、了解一线生产流程的学习机会,还可以邀请企业当中的优秀技师、行业专家为学生提供教学指导,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贯通评价机制。在开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上,要充分认识到考核评价的核心价值,比如利用考核评价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机械制造行业的用人需求;
借助考核结果帮助学生加深自我了解与自我认识,还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生成学习动力与自信心等等。在展现上述作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构建一套多元化考核评价机制。比如除了保留笔试这种传统考核形式以外,还可以对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并将其纳入到综合评价体系当中,以此来激励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总结与自我提升,帮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4]。

2.4 研究目标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常见零件加工工艺操作能力、常见机械故障的判断能力与排除能力以及掌握常见加工设备的维护方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智能制造行业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教师师资建设和职业素养: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我校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我校机械加工技术特色课程,增强机械加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导向性以及专业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以及满足信息化升级后的制造业发展新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5]。

3.1 明确相关工作要求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在构建“双核心三融合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内容:首先,深入学习其核心内涵与外延。相关人员要学习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并且在众多与中职教师、机械加工技术、生产劳动相关的文献资料当中,选取最具先进性与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掌握其核心与精髓,为后续开展教学实践打下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其次,了解教学现状与人才需求。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师要全面了解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动态、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现状,再从满足人才需求这一角度出发,确定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起全新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机制。在这个过程当中,要优先解决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突出性问题,摸索出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规律,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成果有效性[6]。

3.2 优先解决关键问题

在构建“双核心三融合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存在众多工作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明确哪些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哪些是需要系统化解决的长线问题。对此,需要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专业教学和实践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对于常见机械加工工艺以及各种新型加工技术的操作能力,对于常见机械故障的判断能力、排查能力以及维修养护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同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等,将学生打造成智能制造行业急需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中职院校做出以下努力:首先,打造机械加工技术特色专业。中职院校要结合机械制造行业发展需求,推出一系列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特色课程,并且通过引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实训等策略,提升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导向性以及实效性,最大限度缩短毕业生求职周期,使学生毕业之中能够机械制造企业尽快找与所学专业相配合的工作岗位,加快完成专业素养到职业素养的转化速度;
其次,培养一批“双师型”优秀教师,只有优先提高专业教师的执教水平与科研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比如中职院校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广大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掌握各新型教学方法,主动加强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学术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与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履行教师职责。

现如今,传统机械制造业正在朝着“智造化”方向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要尽快引进“双核心三融合四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全体专业教师要深刻理解开展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努力探索相关实践路径,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中职融合 螺纹短轴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探索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6期)2022-04-18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机械加工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研究中国科技纵横(2021年23期)2021-11-27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机械加工技术中数控加工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推荐访问:贯通 探究 机械加工
上一篇:关于高中美术特长生课程管理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大班规模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人机结合模式的探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