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出版精品化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中国好书”《琵琶围》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2 点击:

文/陈才艳

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支持主题出版工作,精品化主题出版之路任重道远。要高度重视主题出版工作,转变出版方式,以“精品化”为核心,从高水平设计出发,重视精品化主题出版的发展;
内容为王,做好优质内容出版、联动合作、融合出版加强精品化建设、加强培训、优化优质主题出版编辑队伍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质量出版的作用,提高主题出版的水平,进而推动主题出版的精品化发展。主题出版是对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社会前进和民族团结的最及时、最忠实的表现,有关于时间、国家、民族的特点。从微观上来看,它还带有历史、传统和地方的特点,不仅要与时俱进,更需要深入挖掘和整理。要发掘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地方精神和优秀主题,要把这些精神和主题发扬光大。

关于主题出版,原新闻出版总署的定义是:“主题出版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大局,就党和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题材、重大理论问题等主题而进行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主题出版的内涵不断丰富。[1]

主题出版是出版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主导作用和引领地位。精品化是提高主题出版质量和水平的体现。近年来,发展精品化主题出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将精品化发展意识融入主题出版。一方面,精品化发展体现在精选优质编辑资源和丰富主题刊物内容,可为刊物选题提供更多参考范围。另一方面,作者资源的选择,让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作者参与到创作中,对于提高发表主题的质量也大有裨益。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出版社在开发优质主题出版物方面更有优势,承担着聚集优质资源的重任。

主题出版的两个重点:一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即关注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需要;
另一种是专注于特定主题,内容范围相对集中,但形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主题出版,实质上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意志、呼应时代的精神主题、引领读者向心、向往、向善的编辑活动。新时期社论主题内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所主导的革命斗争传统文化与世界社会主义进步传统文化有机融汇、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升华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根,中共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文化是茎,社会主义进步历史文化是枝叶和果实。吸取了三个文明的思想精华,发掘并暴露当代价值,作为主题出版的主要素材来源。

2015年4月,我国新闻报道出版社广电总署、财政厅发布的《有关推进中国传统出版物和新型出版物融合的引导若干意见》,为中国传统出版业发展提供了方向,也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新型的数字出版物模式从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传统出版物架构,打通了各种媒介间的信息壁垒,“互联网+出版”、“有声读物”、“智能音箱”等新兴付费知识业务成为了对现实世界的预测。它将逐步地由普通的书籍出版者转型为资讯产品与信息服务的提供商。[2]内容不仅停留在纸面上或书本上,而且编织成了一张“大网络”,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其制作和传递的内容。而在此背景下,主题出版也就必须顺势而为,从新内容与服务的制作、新宣传途径的拓展、新技术新产业的开拓等方面都顺势而为。因此,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突出的媒体主题出版,对读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3]

此外,发展精品化主题出版的需要还体现在出版物渠道的拓宽上。从主题出版发展的高水平来看,质量导向出版制定了主题出版工作新规划,着力打造精品开展主题出版工作。融合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主题出版物中起到拓宽出版渠道、促进主题出版物创新发展的作用。[4]

长篇小说《琵琶围》是近年来江西人民出版社深耕主题出版领域的又一部力作。《琵琶围》以赣南山区为历史背景,通过虚构的小山村琵琶围,以农村扶贫图工作进度为主线,展示了从农村致富的全过程。作品有着扎实的社会现实主义。作者以作家笔触特有的细腻、才华和张力,营造出一幅慈祥、可敬的群像,宛如刺绣,红色的地板。作品把中国扶贫脱贫的审美建构,定位在丰富的中国本土文化底蕴和世界格局之中。在继承了时代精神的人文根基和历史人物理想化的形象的同时,也为脱贫攻坚赋能。而这部反映赣南原中央苏区脱贫攻坚进程的小说,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荣誉,入选“2020年度优秀现实文学出版项目”“2020年中国作家协会‘纪录小康工程’主题图书”,荣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等。

1.“文章合时而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江西是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省份,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场,是波澜壮阔脱贫攻坚历史的重要构成部分,特别是原赣南中央苏区具有代表性。如何真实地记录和展现这段历史,如何讲好江西脱贫故事,进而讲好中国脱贫故事,是江西出版人必须要做的课题。时代在呼唤大作品,《琵琶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应运而生的。

2.选择合适的作者

一部作品的作者选择至关重要。对作者的考量和选择,必然是出于选题的需要。《琵琶围》的作者温燕霞,江西安远人。故乡常常是作家出发的起点。温燕霞的故乡安远,是赣南客家之地,是她的文学故乡,她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品都是扎根于此,如长篇小说《夜如年》(曾改编为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和《红翻天》(曾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扶贫题材报告文学《大山作证》,都打上了深深的客家文化烙印。此外,温燕霞所在工作单位曾挂点扶贫,使得她有机会深入扶贫一线,长期和驻村第一书记和贫困户打交道,对扶贫的政策和情况了解和认识较深。这样一位既深谙客家文化,有类似题材的作品积累,又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家,便成为《琵琶围》作者的不二人选。温燕霞在创作过程中,也极富创作激情和敏锐,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她直言当初创作时,跑了4个县,走访了100多位村民,采访了100多位扶贫干部。

3.全流程贯彻“三精出版”理念

《琵琶围》从立项之初,就定位为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重点项目,列为“一把手工程”。中文传媒总经理助理、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张德意高度重视本书的出版工作,亲自抓调度。本书创作阶段,在江西省委宣传部和江西出版集团主管出版工作的有关领导的关心下,张德意社长两次协调组织专家审稿会,在作者初稿完成后,又多次召开改稿协调会,最终作者七易其稿才交付社里。进入出版流程后,社长多次在社内主持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亲自部署营销宣传工作。中文传媒党委委员、总编辑游道勤整体负责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江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一木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具体的出版流程、内容质量把关、书籍设计、营销工作、宣传工作和社会效益方面的申报等工作;
责任校对由社内骨干编辑担任,负责本书的编校质量把关工作;
编务、印制、发行、数字出版、对外输出版权等均由社各部门负责人执行。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领导带领下,该书的出版实现了各部门联动,各环节打通的良好局面,每个岗位上的人,分工明确,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充发扬分团队精神,竭诚合作,扎实推进了本书的精品化出版的步伐。

《琵琶围》的出版是江西人民出版社贯彻落实江西出版集团关于“三精出版”理念的典范。本书回应脱贫攻坚时代主题,既有现实关照,也有历史关切,极具厚重感,体现了思想精深;
宏大叙事引人入胜,故事情节设计精巧,人物刻画典型生动,可谓内容精湛;
在制作上,力求精益求精。首版图书,作者七易其稿,经过了数位专家的审读和12个校次的严格编校。整体设计上通过比稿选择美术设计师,经过数十次的易稿修改,社长、总编辑把关封面文字,力求适合本书的最佳呈现形式。印制方面,由责任编辑会同印制部门负责人,对用张、工艺、装订和包装等各印装环节严格把关,精心制作。在重印时,根据市场反映及时修订内容,调整封面印刷的呈现效果。在数字出版方面录制有声书,主流平台上线,对外也积极“走出去”,目前输出版权到俄罗斯、埃及、泰国,实现俄语、阿拉伯语多语种版权输出。可谓出版全流程始终秉持和贯彻“三精出版”理念,最终实现了本书的精品化出版。

4.立体化营销

《琵琶围》出版后, 营销线上线下实现互补联动。传统营销上,在2021年3月31日,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举办了高规格的新书发布会,随后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办有作协和出版界专家参加的作品研讨会,在图书交易博览会举行读者见面会活动,通过电视专访、主流纸媒、网媒、微信公众号等推广宣传,引起出版界和文艺界的极大关注,本书的精品口碑迅速树立起来。不过,由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本已策划和筹备中的全国读者巡回见面会,只能搁浅,但由此也促使营销团队积极走向线上的推广。营销团队除了当当网、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的常规销售活动,还运用直播平台,定期开展直播销售活动。作者温燕霞本身有媒体工作的经验和资源,营销团队积极利用这项优势,联合作者宣传,持续保持《琵琶围》的热度和关注度。比如2021年11月23日,温燕霞通过云上上海图书有限公司B站直播平台,和读者分享了创作故事,取得了不俗的点击率和关注度。截至目前,《琵琶围》市场表现强劲,已突破7万册的销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主题出版是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党社长期深耕细作的领域,并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力和文化传承功能的精品图书,如《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红色中华》整理本、《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传承》《信仰至上》《井冈山的答卷》《中国文化自信论》等,在社会效益领域多有斩获,但《琵琶围》目前所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在江西人民出版社的发展上具有突破性意义,且在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好,可谓是真正实现了双效统一。因此,这部合时而著的精品之作,其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首先,一部精品的诞生,原初是需要有优质的选题。《琵琶围》的选题来源于脱贫攻坚主题,契合的是党和国家做的大事,也是寻常百姓经历的事情,还是能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事,这是紧扣时代脉搏,记录社会变迁,弘扬的是主流价值观。其立意高远,立场鲜明,为主题出版确立选题切入点提供了参考。比如,2021年,全党上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今年,党中央发出号召,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这为我们出版工作者提供了开发选题的方向。江西是省红色资源丰厚,相关的作品也出版了不少,但缺乏具有标志性“高原”意义的作品,作为出版工作者,要担起使命,找到优质选题的着力点,有所创新,有所作为。[5]

其次,一部精品的核心,在于内容的价值。能称之为精品的图书,一定是其思想价值、内容表达有着高水平呈现。《琵琶围》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将当年赣南苏区的革命斗争同新时代的脱贫攻坚贯通起来着墨,其表达出的思想内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品的故事勾画和人物刻画,极其细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极具有可读性。这归功于作者深厚文化底蕴和极富魅力的文字功底,其市场表现验证其价值所在。可见,选对作者至关重要。好的作者通过妙笔生花,可以让主题出版物不再高高在上,可以赢得更多的读者。

再次,一部精品的成功,需要团队协同作战。近年来,江西出版集团秉持“三精出版”理念,积极推进“三制”建设和重大出版工程建设,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下属子公司,认真贯彻集团部署,对标重大项目实施策略推进工作。《琵琶围》是江西人民出版社近年来实施重点项目最为成功的一个,其重要经验在于全社在上级的领导下,实现了编辑、营销、发行的联通,实施扁平化管理,充分释放了各个环节主体的活力。

总的来看,出版图书向精品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专题出版本质上是反映党和国家意志、呼应时代主题、引导读者向心、向往、向善的编辑活动。新时代社论主题内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党领导的革命文化是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叶子和果实。吸收了三种文化的思想精髓,深挖和暴露时代价值,成为专题出版的重要素材来源。专题出版从选题策划、出版制作到营销发行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拓宽思路,转变出版形式。出好书,做有文化传承意义的精品是一个编辑应有的职业追求。新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出版人,要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职业技能,做好主题图书的精品化出版,真正做到为时代立言,“以精品奉献人民”。

猜你喜欢 精品化琵琶江西 江西银行现代苏州(2022年14期)2022-08-05关于主题出版精品化之路的若干思考记者观察(2020年33期)2020-12-16琵琶老店琵琶声黄河之声(2020年17期)2020-11-05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建材发展导向(2020年16期)2020-09-25我爱江西奶奶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11期)2018-11-14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拓展新空间 推动精品化出版广角(2016年19期)2016-12-16“琵琶”和“枇杷”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4年11期)2015-01-17我的“反弹琵琶”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从广播节目的碎片化看广播媒体的发展趋向中国广播(2014年1期)2014-01-20推荐访问:人民出版社 江西 为例
上一篇:基于EML-DEMATEL-CA法的矿山提升系统优化及应用
下一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研究——以北京工业大学“四六四五”教育模式为例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