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探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1 点击:

季 文(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高校的账务处理不规范得到很大改善,高校账务处理更加精准。着力解决新旧制度带来的账务衔接等问题,有利于高校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工作的顺利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校财务核算过程中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核算的精细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找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全面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的关键点,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规范高校的财务行为,为高校的良好发展助力。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情况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初始阶段,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相互融合的核算模式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得以施行的有力保证。实际工作中,高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首先是资产负债表核算的范围扩大,这样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负债情况等内容;
其次,高校财务核算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更加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高校的各项财务状况,对于收入支出的现金流情况也更加能反映全貌。另外,高校可以结合推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这一新契机,重新规划、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核算的水平和效率。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现状

现阶段,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以及信息化的不断融入,各高校也都在不断通过优化更新相关财务核算软件,但这一举措并不能称为财务的全面信息化,高校的财务信息化之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改进之处。财务云、云会计、云核算等一系列现代信息化与财务融合的相关概念,自出现以来多见于企业财务核算,但高校财务核算工作在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与完善也必定是大势所趋。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对高校财务会计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会计核算模式产生了一定影响,使会计功能进一步加强。可高校财务核算长期以来受到传统财务核算思维的影响,信息化对高校财务核算产生的影响进展缓慢,以致财务核算流程的优化再造影响微乎其微。

同时,由于双轨制的账务核算工作量翻倍,限制于高校人事制度困扰,人员增添困难。在人员没有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平行记账”所增加的工作量,实务中预算会计的记账分录都是通过财务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的。这样虽简化了工作体量和难度,但由于预算会计分录自动生成,导致高校在日常会计核算时都将重心放在财务会计上,对预算会计基本是一笔带过的状态,长此以往预算会计的地位易被忽视。另外,高校财务作为服务性部门,为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则需要不断地提升服务水平,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由于核算的复杂性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财务工作效率,从而降低财务服务质量。

高校应当结合推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这一新契机,重新规划、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提高高校财务核算的水平和效率。

在信息技术未对高校财务核算产生影响之前,高校财务核算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绝大多数的财务工作者的财务核算习惯还是基于传统的手工核算。如何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高校如何更好地进行财务信息化的建立,可以将研究的关键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全面信息化财务核算模式的建立是基础

新政府会计制度是顺应高校财务核算发展产生的。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要求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处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双基核算的新要求,于是新的全面信息化财务核算模式应运而生。目前高校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进度相对缓慢,为有效融合高校内部的会计业务,强化核算规范,建立全面的信息化是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财务核算中广泛实施的基础。全面信息化的建立需要遵循上级相关部门的政策要求,贯彻上位文件要求,在政策上“吃透”;
在学校范围内立足于全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立体系,在核算范围上“全覆盖”;
全面认识技术的革新,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新变化,制订相对应的财务相关制度,规范内部控制的流程,在核算时做到“有据可依”;
最后,在校内不同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数据有效对接的状态下,要加强与校外各单位信息有效对接,实现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数据融通,不再“闭门造车”。于是,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以体系为框架,以制度为约束,以内外界联系为纽带,形成“政策-体系-制度-联系”的全面信息化的财务核算模式的框架,这将是财务全面信息化的基础。

(二)财务人员的信息技能提升是保障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毋庸置疑对财务核算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知识技能和专业技能不再是衡量高校财务人员是唯一标尺,懂计算机数据处理、数据库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结合会计专业技能和信息技能者才是综合全面的衡量标尺。但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人员对传统记账模式的依赖也对信息化时代的财务核算造成一定影响。只记账、不分析,是高校财务人员的习惯,但当面对新技术、新制度时,不主动改变财务习惯,不建立与时俱进的知识更新体系,很难将财务核算工作推进到财务管理的高度。于是一支过硬的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建立是财务全面信息化的有力保障。

(三)核算重点工作的有效处理是核心

以往我国高校财务核算立足于实付实现制,旨在体现预算收支平衡即可。现在权责发生制的并入,使高校财务核算的侧重点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财务处理的难度。首先,新制度更新给财务核算具体工作带来巨大变化,例如“资金结存”账户,它与基本户的银行存款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下对结存类会计科目的调整,重新确认登记新账的一系列总账及其明细进行调整。再比如“在建工程”账户,新制度转制时应当在原账户并账后的余额、差额需要分别转入新的账户。还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增加,差减值概念的引入,这些具体核算过程中的新问题依托于信息化的财务核算系统,能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其次,为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就要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有机对接,实现数据推送和凭证产生,实现资产精细化同步管理。还有高校的财务预算职能不再游离于财务核算体系之外,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做到预算和决算的信息化对比,更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于是财务核算过程中一些重点工作的信息化处理得当是财务全面信息化的核心。

在背景及关键点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建立完善的研究思路,坚持信息化为导向,找准新制度变化的主线所在,将切实提高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建立财务信息化的持续性、有效性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确定明确的研究思路,为确定全面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举措打下坚实的基础(见图1)。

图1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思路

信息化背景下,新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的全面施行必将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如推进过程中尝试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定能从很大程度上有效推进高校财务核算更加顺利进行。

(一)着力解决全面信息化财务核算模式的建立存在的问题

第一,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在教育部相关的文件中对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但至目前为止并没有出台更加细化的指导内容,这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全面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高校业务类型本身就具备多样性的特征,于是在实施过程中,大多高校都是基于自身实际,与软件公司进行研究设计出各自的信息化建设方案。由于缺乏规范的上层政策指导,各类高校在建设中如何使信息化起到的作用最大化,成为建设中的首要问题。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不再仅仅是为了促进财务核算,不仅是为财务记账带来便捷,更重要的是为提升高校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于是,在全面认识政府会计制度全新变化的基础上,需要从各自校情出发,结合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的新要求,全方位诠释信息化手段,着力打造以财务管理为目标的业财融合一体化。

第二,统一发展、整体规划高校内部信息化建设。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系统的升级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不再是高校财务部门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体学校的信息化全局发展。近些年,随着高校整体信息化建设意识的提升,高校内部各部门均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着信息化建设。各部门均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但在单位层面缺乏整体规划,于是出现了财务信息化建设重复且效率不高的问题,内部各部门的信息互通也频繁出现系统接口等问题,使内部信息系统缺乏有效的协同管理。从学校层面做好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将办公系统、科研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高校常用的信息平台整体规划,实现数据的对接,最终达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财务部门作为财务信息化的核心部门,主体作用更应体现,着力使财务相关的核算系统、报销系统、收费平台等进行统一整合,实现财务数据的无缝衔接。

第三,加强外部联系,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财务领域的电算化核算进程发展已有较长一段时间,运行前的调试安装、运行中的维护,后期的系统完善,大多依赖于财务软件服务的管理,软件服务商的服务将直接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但软件服务商并不是高校内部管理部门,应加大对软件服务商的监督力度,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最初的财务计算机处理都是单机软件版本,这种封闭内部模式虽能避免网络安全可能存在的隐患,但与信息化的发展理念相背。另外,信息化最终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还需要与内外部系统间实现最大可能的数据交换,网络安全风险较大。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首先树立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做好个人网络安全防范的必要措施;
内部机房等信息服务中心需要参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对建设的全过程进行有力监督,从而最大程度地做到网络安全防范。

(二)着力解决财务人员的信息技能提升的问题

第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解决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财务人员的财务专业技能提出了高要求,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更需要财务人员需要具备网络信息的知识背景。现有财务人员对于大多都是会计专业出身,本身每年专业知识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的知识更新,都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日常的财务核算处理能应付自如。但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也需要对高校会计人员从信息技术角度进行考察,参加各类型的业务培训进修,逐步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二,强化财务人员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全程参与度。由于财务人员相对于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计算机处理等技能的薄弱,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容易过度依赖信息化建设的校内外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事前、事中、事后强化财务人员的全程参与性,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处理水平。建设初期,财务人员对各模块功能基于业务角度进行精细设计;
建设过程中,财务人员结合各模块数据共享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与信息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全程参与,甚至与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定制开发软件;
建设完成后,共同参与验收使用,并及时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信息技术人员沟通,使信息化的应用最大化。

(三)着力解决核算中重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校应将预算资金管理融入财务信息化建设范围。从提高预算管理入手,以提高高校预算资金绩效管理为出发点,有效提升新制度下高校会计核算水平是新制度下高校资金最优化管理的目标。财务预算核算管理一体化有利于高校预算、决算财务数据对比分析,尽快查找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查找原因,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与信息化结合的预算管理可以将预算指标按经济分类进行精细化分类,对于加强预算执行的推进将很有益处。

第二,重视新制度下的高校财务业务核算的信息化处理。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形式、内容,会计报告都发生了变化,引入权责发生制,核算工作量加大,核算难度加大;
两种会计要素的存在模式,双分录的处理方式也使核算工作量加大;
两套报表之间很好的过渡衔接、相互补充说明,使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除此之外,新制度实施所带来的一系列核算业务具体工作,将更需要借助于信息化的处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对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确保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及时准确。

第三,将高校资产管理与高校财务核算信息化有机融合。很多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会受到原来的会计制度的影响,从而不能有效按照新制度要求进行资产管理,特别是对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处理、资产入账价值的处理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更新。在新制度下财务信息化提升的同时,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相关信息的更新,引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并做到财务核算信息的时时对接,将日常资产管理与财务核算相互融合,使资产信息更加完整。

事实上,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与完善将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核算效率。随着财务部发行的《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的贯彻落实,更需要充分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的创新与驱动,在完成财务核算职能的基础上,完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现代企业(2022年5期)2022-05-31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35期)2021-02-16浅析事业单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显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会计制度改革对疾控机构财务管理的影响探索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的转型问题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今日财富(2020年2期)2020-01-30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国际商务财会(2017年8期)2017-06-21推荐访问:信息化建设 探究 会计制度
上一篇:高中生学习动机发展模态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下一篇:数字金融、产业集聚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