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20 点击:

吕增艳,丁欲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地区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2021 年,中宣部将东北抗联精神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2],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支脉,在中共党史、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卓然[3]。2022年3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坚持不懈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4]。东北抗联史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的重要内容,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播和弘扬;
找寻东北抗联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宗旨的契合点,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鲜活事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当前,从文献数量上看,关涉东北抗联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研究的论文不多。截至2022年3月,在中国知网上以“东北抗联精神”并含“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6篇文章。同一时间、同样的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延安精神”并含“思想政治教育”检索到357 篇,“井冈山精神”171 篇,“长征精神”231 篇。可见,目前学界对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陈松友[5]、陈驰[6]、李璐[7]、王雅馨[8]、魏连栋[9]等学者对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途径及其意义等进行了阐述,关于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的选题较少。自2015年开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东北抗联精神以及如何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研究亟待加强,特别是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措施缺少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这极大制约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弘扬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此外,关于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少专门的资源整合与统一利用,使得将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育人素材的工作处于自发性、个体性和无保障性的境况中,这很难保证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及其在高校的育人效果。本文旨在研究东北抗联精神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的契合关系以及东北抗联精神有效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2020 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在本科阶段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和“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10]。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宝贵财富,加强东北抗联精神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关键期,其实现人生价值的历程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推进历程在时空上高度一致,完成新时代青年“青春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价值上高度融合,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探索红色精神的融入方法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培养意义深远。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的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内涵,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性,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前提。

(一)东北抗联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称“原理”)课的契合

“原理”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使学生在掌握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发展趋势。东北抗联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场域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育出的伟大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溯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革命理想。教学内容上,认识论部分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唯物史观部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与东北抗联富于理想、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等精神内核有着理论上的互证作用。

(二)东北抗联精神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课的契合

“概论”课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10]。东北抗联精神是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东北抗联精神所蕴含的组织建设、军队建设、文化建设理论与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结构上趋于一致;
内容上与“概论”课内容体系相吻合,对东北抗联精神在“概论”课上的渗透性讲解和学习,必将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必然性的深刻认知。

(三)东北抗联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课的契合

“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的奋斗历程,帮助学生掌握党史、国史和国情,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10]。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地方高校已经逐渐演变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11]。因此,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也应担当起文化薪火相传的历史责任。而“纲要”课基于其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和教育目标,实质就是一种地方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在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通过历史叙事情境下“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育过程,影响着大学生对本地红色文化的吸收和认同,推动地方红色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聚焦东北抗联史实,探索东北抗联精神与“纲要”课内容上的契合关系。“纲要”课教材在第六章第二节和第四节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掀起了抗战的序幕,所涌现的杨靖宇、赵尚志等英雄人物及“八女投江”等英雄事迹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包含着“探索”“斗争”“牺牲”的精神与“纲要”课培养大学生使命担当的整体教学目标契合。

(四)东北抗联精神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契合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20 方案”改革较大的部分,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10]。作为地方优势党史资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内容上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教育契合点众多。东北抗联的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理想信念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教育的重要素材。

(五)东北抗联精神与“形势与政策”课的契合

“形势与政策”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要求学生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成就、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的保家卫国、国际协助等时代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理解、把握时代要求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另外东北抗联精神包含着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是“四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东北抗联精神在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需求,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载体等方面探讨有效融入的具体路径,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

(一)在教学内容上将“思想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对东北抗联精神相关内容的选择根本上要服务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育人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切忌舍本逐末,过分关注对东北抗联精神内容的阐释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宗旨。

在选择东北抗联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时,应本着扬弃的态度,秉承思想性原则,精心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当代的现实环境,选择中也不能排斥趣味性和现代气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强制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而自发地去了解和体悟。教师应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历史氛围中感受东北抗联精神独特的吸引力。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其中“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道德,“人”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东北抗联精神中的国家、民族、个体的价值关系,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其有效传承要求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任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个体价值满足相结合。在建构中国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的架构内对以“艰苦奋斗”“勇于担当”“互助合作”为内容的东北抗联精神进行当代阐释,建构包含东北抗联精神素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

(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主体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依托东北现有抗联文化物质资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实施中应坚持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自主内化吸收环节,注重过程性与合作性相统一,让学生通过过程的体验去感受和内化东北抗联精神。通过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和自主查阅资料,围绕问题摸索东北抗联精神的来源、发展及演进,在亲身实践中培养其爱家爱国的主人翁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本着教学即合作的意识,自觉担任督促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将东北抗联精神中汲取的营养与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人生态度等方面相结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地方红色文化及其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引导其将所探究的问题和方法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地方高校应丰富抗联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式,学生不单单通过课本来了解抗联精神,还可以通过去抗战遗址等地参观和观看相关的影视材料等来了解学习抗联精神。如,通过组织学生“重走抗联路”,实地参观、考察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赵尚志纪念馆、杨靖宇烈士陵园等纪念场馆、场所,运用沿途教学、现场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情景教学等多种形式,构建“讲+演+创”情景式教学体系,将东北抗联将士的英勇事迹和精神生动、鲜活地呈现在高校学生面前。对现有东北抗联实践资源进行课堂与课外教学结合,依托地方政府开发的红色产业、历史文化遗址和纪念博物馆等考察场馆,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基地,探索高校与地方结合、学校和社会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课堂效果,增强大学生对地方党史资源的学习与内化,坚持主体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是十分可行的方法。

(三)在教学手段上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下,搭建高校线上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已成时代大势。网络媒介已经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必须发挥社交平台正能量作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引入线上,更好走近学生生活。地方高校应积极构建东北抗联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平台,通过生动的内容,把握时效性与实用性,通过网络媒介传播东北抗联精神[12]。依托自媒体平台,以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媒体工具,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打造抗联精神的网络宣传平台。首先,通过微信、微博加强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如建立包括东北抗联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公众号。微信覆盖面广且操作流程简单,学生只要通过关注官方账号就可即时获得东北抗联精神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东北抗联精神,扩大东北抗联精神的影响力。但目前微信、微博有关东北抗联精神的公众号较少,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快建设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进而加快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播。其次,搭建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网站。各个学校要积极地构建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红色教育平台,地方政府要给高校提供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学校建立自己的红色教育平台。建立学习东北抗联精神的红色网站,有利于大学生系统性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建立红色网站需要注意突出实用性,设计上应尽量简单明了,以维护东北抗联精神的庄严感、严肃感,要将重点放在东北抗联精神的内容建设上,讲清楚东北抗联精神的具体内涵、形成条件、发展历程及时代价值,并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在东北抗联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例如:杨靖宇将军殉国日、赵一曼就义日等重要的纪念日,网站应发文缅怀,为学生适时地介绍东北抗联英雄人物的生平。同时,也应及时更新国家领导人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讲话,及时为学生转载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关于阐释东北抗联精神的文章,及时为学生更新专家、学者对东北抗联精神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使学生无论对东北抗联精神认识到何种程度在网站中都能够有所收获,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学术视野。

地方高校应结合地域优势,联合当地的干部学院、党校等单位进行东北抗联精神课程开发,打造红色精品课程,实现东北抗联精神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容的课程转化。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组建全国性的东北抗联精神育人网络联盟,共享共建东北抗联课程资源。

(四)在教学载体上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显性教育是指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课程教学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倾向于知识传授,人类社会已有的文化积累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显性教育倾向于经验教学,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经验的积累,重在人类经验知识的传承。隐性教育则是与显性教育相对,或者说是在首先强调显性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上,进一步不放弃并有效发挥各个隐性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是在理论课程教学之外,运用多重因素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教育模式。

显性教育强调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在发挥原有思政课程体系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开发东北抗联精神系列讲座和选修课,对东北抗联精神形成的内涵进行历史解读。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邀请东北抗联英雄人物后代、干部培训学院和专题培训学校的专家进校园现场讲授,开展东北抗联精神人物、事件纪念相关主题校园文化节,拓展高校“四史”教育视野,把东北抗联红色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红色基因,建设具有东北抗联精神氛围的高校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立体化构建。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目标的外部载体,也是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面对部分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高校必须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营造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校园环境。东北抗联精神是高校营造优秀校园文化的必经之路,各高校应通过开展东北抗联各类活动及周边服务,将抗联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优秀品质,构建东北抗联精神与优秀高校文化环境相结合的闭环校园文化结构[13]。首先,开展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校内活动。例如,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东北抗联精神主题学术讲座;
召开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班会;
举办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书画展、歌舞剧、诗朗诵;
组织学生观看《白山黑水铸英魂》纪录片,写好观后感
在东北抗联重要历史时刻纪念日,组织学生参与对东北抗联的缅怀纪念活动。其次,组织学生参观东北抗联遗址遗存,如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白山市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集安市五女峰抗联遗址等。这些遗址遗存和历史文物为东北抗联艰苦历史提供翔实的物质佐证,为高校借助东北抗联精神铸魂育人提供宝贵的红色资源。地方高校应加强与遗址遗存所在地地方政府的沟通,为大学生参观遗址遗存提供方便,对于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可以提供视频、音频、照片等资料。可以让学生参观当年东北抗联将士战斗的第一线,感受革命的困难和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最后,利用大学生寒暑假时间开展东北抗联精神实践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在家乡开展东北抗联英雄事迹宣讲会;
举办家乡现存的东北抗联遗址遗存摄影比赛;
带领学生开展以东北抗联为选题的社会调研和课题研究;
号召学生探望生活困难的东北抗联将士家属等。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与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困惑和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东北抗联将士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不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充实、完善的作用,而且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抗联精神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在教学内容上将“时代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在教学方法上将“主体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在教学载体上将“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等途径,积极探索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实现以文化人的德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抗联理论课东北 东北铁锅炖黄河之声(2022年7期)2022-08-27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东北抗联精神赓续传承的价值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2期)2022-03-16Make ’Em Laugh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6期)2021-12-13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大东北的春节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19年2期)2019-06-11痛悼抗联老战士李敏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1期)2019-04-30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探究 路径
上一篇: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校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教学的创新与策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