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域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9 点击:

梁晨晨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44)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这意味着对共同富裕路子的探索和研究值得进一步关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管理研究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特定的组织中,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管理都具有整体推动作用”。[1]在管理学视域下探讨共同富裕如何实现,需要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从政府管理、企业管理、人的管理三个角度出发,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既是自古以来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发展愿景,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的理念,“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3]的思想,《礼记·礼运篇》中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大同社会状态的描绘,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4],“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共富基因精髓,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不懈探索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追求。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贯穿于他们的著作之中,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同时“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5]。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富裕是属于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充裕的物质生活和丰盈的精神生活是富裕生活的基本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对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共同富裕理论作出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战略作出新的部署。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7]这一论断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不是历史上的“均贫富”思想,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平均主义思想和空想无果的乌托邦。习近平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是分阶段逐步实现的,这项长期任务既急不得,也等不得,需要全体人民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地为之奋斗。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8]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布局清晰可见。“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习近平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共同富裕是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政府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有效政策和举措,统筹政府职能和市场机制,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需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9]。在政商关系的建构上,既要求领导干部真诚坦荡与企业家接触,关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又要求企业家主动与政府及部门交流沟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构建清白、纯洁的政商关系。正如习近平强调的,官商交往要有道,要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这样才有助于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加强政府监督与企业自律,优化政府服务与激活企业发展潜力,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做出更为实际的贡献。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建设既要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又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系统观念整体推进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序社会的统一,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化治国理政体系和服务型政府系统。

其次,尊重市场规律,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0],这既是党对市场功能及地位认识的深化发展,也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本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不能干预过多。有为政府应更加关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为共同富裕创造和积累财富基础,不断“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政府不能当“甩手掌柜”。定位于服务型角色的政府管理应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经济领域发挥出更加重大的作用。矫正市场失灵和市场缺损必须有政府在场,政府应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创造充足市场空间。只有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统筹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再次,“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相结合,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创造积累社会财富和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同等重要。“做大蛋糕”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将“蛋糕”先做大做好,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分好蛋糕”要求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处理好增长和分配的关系,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通过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发展形成。合理调节过高收入,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同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不能搞“福利主义”养懒汉那一套,将“蛋糕”做大分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是“五六七八九”,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1]。由此可见,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对于积累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12]优秀的企业家既能够将企业发展与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也能够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在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中,需要企业和企业家的踊跃参与和积极贡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首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据统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由2012年1085.7万户增长至4457.5万户,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体量巨大的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习近平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3],为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找准了定位和角色。在共同富裕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民营经济必须继续壮大,不能弱化、离场,并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纾困帮扶和强力支持,与此同时企业的发展要以创新创业、回报社会为责任使命,将企业做强做优,更具国际竞争力。

其次,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存在于社会发展之中,是社会的企业,既肩负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条件与机会,企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真诚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群众。有责任感的企业不仅以盈利为发展目的,更应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股东、企业员工、政府、社区等等,才能得到社会和人民的认可。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企业和企业家要在第三次分配中发挥关键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体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履行。通过第三次分配使企业承担起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参与慈善活动,在提升企业价值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责任这一利他因素,这也更加符合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

最后,弘扬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有胆识、敢于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新发展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具有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优秀品质的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展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人民就业、政府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息息相关,正如熊彼特所说,“企业家的经济职能就是组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创新,使企业财富不断增值”。[14]新时代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出台和完善激励企业和企业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快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同时营造尊重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发挥优秀企业家的示范作用,调动广大企业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既是管理的出发点,也是管理的归宿。现实的人在共同富裕实践中具有主体地位,人们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和发展,最大地实现人的价值。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人的资源——整个的人——在赋予的所有资源中,是最丰富的、最有多方面的才能、最有潜力的资源。”[15]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应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

首先,倡导人人参与的共同富裕发展环境。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是动态前进的,需要持续推动以不断取得成效。这一过程既需要广大人民共同参与奋斗、勤劳致富,避免“内卷”和“躺平”,也需要以激励机制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在管理中重视人的价值,激发员工的创造热情。其次,重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富裕,二者缺一不可。新时代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已建成,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满足,在此基础上应更加重视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下,使企业从领导到中层管理再到基层员工对新的价值目标形成全员认同,才能使共同富裕由远大目标落脚为人民的实际行动,从而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串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企业家政府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湘潮(上半月)(2022年7期)2022-12-06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对话“疫线”企业家南方周末(2020-05-14)2020-05-14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政府信息公开”观察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中国商人(2010年12期)2010-11-15推荐访问:视域 管理学 路径
上一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确立依据及基本经验
下一篇: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