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阔步在先行区建设发展大道上——非凡十年中的湖北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9 点击:

中共湖北省总工会党组

【导读】

在踔厉奋发的非凡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5次赴湖北考察,为湖北改革发展指引航向,为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7位。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全省职工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满怀豪情投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

十年来,全省工会领导机关先后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下基层蹲点”、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等,推动机关干部深入车间班组,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面对面交流中加深了群众感情,在实打实服务中树立了工会形象,办成了一系列帮助行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发展成长的实事好事……

2022年的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面回顾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踔厉奋发的非凡十年间,习近平总书记5次赴湖北考察,为湖北改革发展指引航向,为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湖北之责、把握湖北之机、激发湖北之能、推动湖北之进、砥砺湖北之为,作出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决策部署。全省工人阶级以高度的主人翁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了磅礴力量。湖北工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全总工作安排,忠诚党的工运事业、竭诚服务职工群众,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湖北经验”,为湖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工会贡献”。

湖北是红色沃土、英雄之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中国工运事业的重要发祥地。英雄的湖北工人阶级在新中国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在激越奋进的新时代,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新思想指示着发展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充分挖掘湖北红色工运文化资源,修缮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鄂豫皖苏区七里坪工会旧址,二七纪念馆被列入全国工会首批红色教育基地,发挥黄石工运史馆“红色教科书”作用,每年有1000万人次以上职工群众在沉浸式的宣传宣讲中受教育、受感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有一颗心,叫万众一心;
有一种行,叫逆向而行。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省11万个基层工会组织、30万专兼职工会干部和千万职工,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在他们中间有身患渐冻症仍带领武汉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的“人民英雄”张定宇;
有组织义务接送通勤车队,“快递”医护人员的“生命摆渡人”顺丰小哥汪勇;
有创造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中建三局“两山”医院建设队……一个个逆行冲锋的忙碌身影,一道道无惧生死的坚毅目光,一双双托举希望的有力臂膀,打赢了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合格答卷。

学习百年辉煌党史、奋进民族复兴之路,全省广大职工高度赞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领人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省广大职工发自内心地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全省广大职工更加坚定发展信心、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主动,满怀信心地阔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荆楚篇章。

十年来,湖北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7位。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全省职工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满怀豪情投身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用劳动点燃梦想、用奋斗铸就辉煌。

坚持把助推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汽车产业是鄂西北地区乃至湖北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4月至6月,鄂西北(襄阳、十堰、随州、神农架四地)汽车产业职工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从初赛到决赛,四地3200多家企业、万余名职工踊跃参与选拔、同台竞技比武,展示汽车产业职工风采,展现汽车行业发展成就,助力打造“万亿汽车产业集群”。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省工会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国家和我省重大科技发展项目,用好劳动和技能竞赛“传家宝”,广泛开展“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长江”,“打造中部交通市场枢纽、助推重要战略支点建设”等系列主题竞赛,扭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全省130多个产业(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产业(行业)、重点非公企业开展引领性劳动竞赛,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富活力的新格局,呈现出“围绕中心、聚焦重点、规范管理、绩效评估、赛奖融合”的新特点,赛出了劳动者奋进力量,展现了工会人时代担当。连续举办五届“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大赛,累计撬动投融资及签订购销订单超过数十亿元。

小变革催生大突破。五年来,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183.2万件,完成技术攻关、技术革新项目13.2万项,发明创造5.5万项,取得发明专利4.7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4.8万项,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广大职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让湖北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

“我乘坐公交车,还有群众给我让座。”大国工匠2019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孙红梅说道。湖北襄阳最繁忙的线路、最热闹的站点、最新的营运车辆,成为劳模工匠群星闪耀的展示窗口,也让孙红梅“专攻航空发动机焊修技术,破解百余项修理难题,修理保障600余台军用航空发动机,创造经济效益近2亿元”的劳模事迹在当地家喻户晓。

奏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时代强音。全省各级选树劳模、先进工作者3000多人;
推荐评选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600人、五一劳动奖状424个、五一劳动奖章1082个、工人先锋号894个,培育选树荆楚工匠419名。累计建设劳模(职工、工匠)创新工作室3357家,充分发挥先模人物在实际生产劳动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荆楚大地蔚然成风。

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语重心长地说:“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一定要看实际贡献!我们这些年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在添砖加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厦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而且我们要思考和研究怎么去培养他们、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个才是重要的。”道出了大国领袖对工匠人才、产业工人的深情牵挂和殷切期望。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改革。2017年,湖北在全国率先行动,5年间,突出从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职工队伍产业体系健全、类型更加丰富,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大军正在加速建成。

湖北职工网上“免费课堂”为全省职工提供350多门1500多套技能培训课程。全省创建产业工人培训基地149个,命名挂牌了7家“荆楚工匠学院”,初步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技能培训体系。仅在宜昌,近年来就开展了涉及钳工、焊工、电工、仪器仪表工、化工总控工、叉车、装载机、茶叶加工、砌筑工、架子工、育婴师、家政员等近百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共培训产业工人143107人次。连续举办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涉及工种200多个,每届吸引300多万人次参赛,12.5万名职工通过竞赛提升了技能等级,大批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2022年,全省经济新动能成为新引擎,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16%提高到20%,高新技术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40%以上。技能人才队伍迅速壮大,2022年我省技能人才总量956万人,比10年前增长68.3%,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超过28%;
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292万人,比10年前增长98%,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例达到30.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从2011年底的39.8%上升到57.3%,其中29.7%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城镇在岗单位职工人数从2011年的770.11万人上升到2021年的1055.49万人。仅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全区人口近180万,35岁以下人群占了七成。截至今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留汉大学生已超26万人,平均每天新增360名留汉大学生。

农民工日益融入产业工人队伍,成为发展壮大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十堰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市61%的贫困人口转型为新型产业工人。在互联网经济催生下,包括快递员、外卖送餐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成为全省职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队伍年龄保持稳定,其中40岁及以下的占55.6%,“70后”“80后”仍是职工队伍主体,“90后”“00后”职工队伍日益壮大。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我们党的根本方针,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关切事。十年来,我省职工就业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逐年增长,累计达到864.7万人。全省工会依法落实集体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积极作用,突出关注职工工资、社会保障、民主权利、身心健康等方面,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更加牢固、职工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截止2022年9月,全省签订集体合同5.4万份,覆盖职工434.7万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5万多份,覆盖职工373.3万人,其中,全省签订新就业形态行业(企业)集体合同(协议)127份,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10万多人。职工工资水平实现较快增长,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2012年三档1100元、900元、750元调整到2021年四档2010元、1800元、1650元、1520元。

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有力。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7%,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平均待遇水平从2012年的1390元/月提高至2021年的2935元/月。调查显示,职工参加单位提供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93.6%、85.4%、76.6%、86.1%和75.5%,和十年前相比,参保率均有大幅提升。工会全面开展为女职工购买安康保险工作,协同做好“两癌筛查”,大力推进武汉城市圈和襄阳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参保职工达90万人次。牵头推动“爱国卫生运动进企业”活动,以加强疫情防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打造了一批“健康工地”“健康食堂”,以营造“温馨小家”为标准建设了一批“文明宿舍”“卫生厕所”,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组建千余支服务分队,开展线上线下普法活动和法律服务2000余场次,推动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解决劳动争议。在企业普遍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重点在新就业形态用工规模较大的区域、行业培育一批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地方健全完善人社、法院、工会共同参与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

2019年以来,联合省法院在市县普遍开展“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作全覆盖。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共办结案件10756件,其中达成调解协议4543件,调解成功率42%,涉及职工1.2万人,涉及金额5.9亿元。

民主政治权利得到更好实现。一线职工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委员会领导成员中的结构比例不断提升。进一步畅通了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在全省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普遍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制度,公司制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建制率达到85%以上,已建会的100人以上非公企业职代会、厂务公开建制率动态保持在80%以上。通过职代会与厂务公开、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的有效衔接,扎实推进非公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积极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特点的民主管理形式,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持续唱响做实工会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四季歌”,累计筹集帮扶资金近3.8亿元。因时因势调整工作重点,在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中发挥工会作用,出台“15条措施”关心关爱职工群众、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从2020年起,省总工会每年拨付1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开展职工爱心消费,累计带动销售我省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00多亿元。发放“湖北职工惠游年票”,为全省旅游消费复苏和旅游扶贫增添活力。连续三年对全省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累计2.95亿元,惠及企业3.4万户。

着眼实现共同富裕,集中工会优势资源、利用社会爱心力量,对下岗失业、因病致困等相对困难职工群体给予重点帮扶救助。从2015年至今年8月,全省工会共投入帮扶资金5.9亿元,累计帮扶建档困难职工家庭18.3万多户次,其中生活救助13.2万多户次,医疗救助2.6万多户次,子女助学2.4万多人次,2020年第三方评估显示,全省综合精准帮扶率达99%,精准识别度达99%,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落实工会担保政策,每年发放工会会员创业贷款2亿元,今年放大到4亿元。湖北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合作社在创业之初了解到工会小额贷款相关政策后,申请了10万元的小额贷款,利用这笔资金聘请专家开发新产品,研发出了“红肉桃”并畅销全国。目前,该合作社已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带动了367名农民工就业创业。近年来,工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困难职工家庭、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等提供贷款,一大批职工群众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满足职工群众多元化的新需求,全省累计建成户外职工爱心驿站1485家、爱心母婴室1450多家、职工子女托管班200家,建成运营各类职工服务站点达到8179家。关注职工心理健康,建成职工心灵护航加油站1000余家,为广大职工提供实时沟通、高效便捷的心理咨询和陪伴服务。举办“玫瑰书香·悦读悦美”湖北省女职工主题阅读活动,500多万女职工参与其中,激扬巾帼时代力量。

“直接扫码,就可以免费领水,太贴心了!”在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福久源社区户外职工爱心驿站内,外卖小哥王师傅通过手机扫码,打开保鲜柜,免费领取了一瓶饮料。2022年9月27日,我省首家智慧赋能一体化全天候24小时提供服务的户外职工爱心驿站,正式上线运营。工会的暖心服务让外卖员、快递员、环卫交警等户外劳动者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累了能歇脚。

坐落在汤湖之畔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人文化宫2021年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的荣誉称号。从2015年开放至今,累计服务职工群众468万人次。十年来,全省一批有特色、有底蕴、有温度的工人文化宫得到新建和重建,作为新时代的职工乐园和学校,被职工群众称为“追求幸福生活的诗和远方”。统计显示,仅2021年全省县区级工人文化宫开展职工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类活动达4353次,服务职工177.3万人次。

积极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发挥工会组织优势,选取典型试点,下拨专项资金,出台12条具体举措,变“你和我”为“我们”,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代表性,着力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着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障水平,全面推进工会改革工作,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活动,把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充实到基层。

调整工会经费分成比例,基层工会可使用经费每年直接增加2.1亿元以上。坚持“六有”标准,落实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健全完善“小三级”组织体系。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工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主动对接国资国企重组整合工作,做好工会组织的依法设置和规范化建设。做好“互联网+”职工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立体化的工作网络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努力让各级工会组织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工会工作怎么样,职工说了算。省总工会坚持以职工满意度测评为基本标尺,从2018年开始优化实施全省工会工作“职工说了算”考核评价体系,每年覆盖职工超200万人,职工满意度逐年增长,近年来保持在95.98%以上,工会工作始终围绕职工群众转、依靠职工群众干、成效由职工群众评判。

各级工会纷纷结合实际拓展“职工说了算”的功能平台。区域总部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工会建立线上民主管理平台,把职工的柴米油盐、冷暖喜乐都细化为工会工作指标,让职工想法有处讲、需求有回应、合理诉求能满足。

十年来,全省工会领导机关先后开展“我为职工办实事”“下基层蹲点”、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等,推动机关干部深入车间班组,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面对面交流中加深了群众感情,在实打实服务中树立了工会形象,办成了一系列帮助行业、企业和职工个人发展成长的实事好事。

不断适应职工队伍的变化和特点,当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深入开展“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集中行动,最大限度地把包括新业态劳动者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凝聚在党的周围。狠抓“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聚焦道路运输、网约车、快递物流、网约送餐等行业有较强影响力、带动力的互联网平台企业,集中攻关推动组建工会,进而带动下属公司、关联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截至目前,新建新就业形态企业工会199家、工会联合会和联合工会17家,新发展会员30977人,累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376218人。

潮涌十年再奋楫,踔厉奋发创未来!全省工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埋头苦干、砥砺奋进,更好地团结引领千万荆楚职工奋力谱写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华彩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湖北全省工会 The rise of China-Chic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7期)2022-11-22工会经纬兵团工运(2021年5期)2021-12-07工会动态兵团工运(2021年1期)2021-06-26驰援湖北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海峡姐妹(2020年2期)2020-03-03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湖北武汉卷学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澳门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齐鲁周刊(2016年43期)2016-12-21推荐访问:昂首阔步 工人阶级 湖北
上一篇:“创想梦工场”美育综合课程的实施路径
下一篇:庚续红色血脉,培育担当品格——以周恩来崇高风范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探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