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语境下高校美育的无用之用与实用价值——以美术鉴赏类课程为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8 点击:

王 宗 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6)

毋庸置疑,当下高校的新文科建设业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一个新指向,甚或已成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语境。在如火如荼的新文科讨论和研究热点背景下,如何真正把握其“新”的精髓,要跳出原有学科模式与知识体系的窠臼,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起点上厘清一些重要问题。

新文科建设是我国适应新时代要求提出的“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意义在于它是建设现代化大国和科教强国的需要、彰显文化自信和培育新文化的需要、参与并融入国际交流语境的需要以及高校进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1],由此可见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认为:我们需要在重新认识和重新构建全部学科的基础上探讨“新文科”的建设;
就文科谈新文科建设,就理工科谈新理工科建设,其实质仍然是没有摆脱原有的学科设置模式以及传统知识体系的限制。要谈“新文科”,首先就应该把“新文科”放在重建整个“新学科”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看清“新文科”的性质和改革的必要性,才能充分发现新文科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2]。

“新文科”面临的新问题很多,最主要的归结起来有四个:一是文科与理工科、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是“新文科”理念下新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体系的重组和建设;
三是如何通过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四是“教”与“学”新主体关系的确立。从这四个主要问题来看,涉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学科交叉融合等多方面、全方位的领域,而美育如何适应“新文科”的新语境,如何纳入新文科体系内切实实施还在持续探索中。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物质的重要性已经退居其次,精神食粮成为更加迫切的需求。然而,精神需求比物质需求更为复杂,需要大众有一定的辨别力,需要有美的感受力,也就是美学素养,但是显然,我国当下的民众普遍缺乏这方面的素养,这就需要社会各层面来慢慢培养和引导。国家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对美育做出重要部署,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中共十九大报告则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教育部高度重视学校开展美育工作及主要开展途径,先后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作为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引领者,在美育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美育成功了,那么整个社会的美育就成功了。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包括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是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狭义的美育,专指“艺术教育”;
广义的美育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广义的美育需要建立在狭义美育的基础上。狭义美育到广义美育发展的过程包含着另一个维度的变化——从形式美育走向实质美育。“形式美育”以培养对象的审美素养(如审美观、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为目标,“实质美育”则以上述目标为手段,追求美育的精神实质——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而强调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功能也正是现代美育的核心[3]。

美育融入新文科理念和新文科建设体系,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从改变传统美育观念入手。现代新美育尤其是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的新美育与传统美育相比有较大差异:一是新美育内容的差异。新美育在新文科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可整合的教育资源、所创新的内容与形式比传统美育在质量、范围与规模等方面均有所发展,其中创新化、现代化与大众化是现代美育的重要特征。二是新美育实施方式的变化。新美育突破传统美育的局限,社会和学校在新美育教育实施中承担了部分主体责任,与接受美育的主体共同成为新美育的主体和对象,促进了新美育的应用范围的广泛发展,并最终促使新美育成为现代教育与学科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新美育实施效用的变化。新美育不再只着眼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关注其作为建构现代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的功用。

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教育,如何在培养审美素养的同时,落实美育精神实质,是当下高校美育面临的一大课题。尤其是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下,如何破解这一命题,是需要我们艺术教育从业者反复探讨、深入研究的。首先,从传统美育和新美育的差异来看,新文科时代对美育的要求更高。新美育必须具备趣味性、多样性、创新性、个性化等特征才能被教育对象所认同与选择,其所依托的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的渠道与平台也更加丰富,新文科时代的发展理念赋予了美育更加广泛的内涵,智育、德育和美育成为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体系,以多样和创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其次,新美育不应是平面的,不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应仅从社会、学校的角度出发讨论学生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审美教育,而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探讨他们喜欢或倾向于接受什么样的审美教育,从而开发符合学生个体人格发展的个性化美育。另外,新美育应当是现代化和全面化的,应该走出传统美育的学科认知框架,为新美育探索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学科理论体系、新的课程设置方案、新的教学方式以及新的评估体系等。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预期和希望的方向,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探讨。

笔者作为高校美术教育课程教师,在具体的美育课程实施过程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在不断地思考、研究、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此以美术鉴赏类课程为例做一探讨,研究美育课程如何融入新文科建设体系,以及如何解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处于理工类大学中,艺术学院承担了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美育部分,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美育课程,笔者负责其中两门美术鉴赏类课程。因为此类课程多在大一、大二开设,因此面对的多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理工类大学的特点是理科生和工科生居多,他们中学阶段的美育课程多是以辅修课程为主,相对于文科生来说,他们对美术发展的历史、如何鉴赏一幅绘画、绘画背后隐藏的意义等,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典型性的问题。

1.无用论

从笔者所承担的《中国绘画鉴赏》课程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缺乏深入认识。20世纪初伴随着反封建运动、新文化运动而来的美术革命,提倡西画写实的精神,在西方文化压倒性地输入过程中,传统绘画的空间被严重压缩。不仅如此,中国在之后100多年的美术发展进程中,美术教育奉行的主要是西方美术观念和西方美术教学方法。甚至中国画的人才进入机制也完全是西方化的,高考必考科目是素描、色彩。这就使得20世纪以来大部分国人对西方的绘画理念、样式更为了解,更有亲切感,反而对本民族文化的经典样式——传统中国画充满陌生感,西化语境下的传统中国画举步维艰。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复兴传统文化,各个领域掀起了学习中国古典传统的热潮,高校中的传统文化课程如火如荼,但其中也呈现出不少问题。

很多学生纯粹是为了拿学分而选择一门传统文化课程,或者跟风传统文化热度而盲目地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内涵都相当陌生,甚至格格不入。我们一百多年来的社会发展,传统文化的各种类型都处于削弱和消解的状态下,长期的实用主义教育,也导致学生对美育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尤其理工科的学生,他们的专业主导课程都有明确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所知必要贯彻到所行的思维定式,而这种实用主义在人文社科中是很难立竿见影付诸实践的。因此,他们在梳理某一门课程的用途时,常常会觉得用不上,就会得出这门课没用的结论。

但是人文社科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门课就教会学生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笔者认为,恰恰是纯粹理工类的学生更需要人文社科的滋养,以有效避免知识过于专门化、各种知识间相互割裂造成的知识单向度发展,以及由此造成的变通与融合能力缺乏。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反思精神、完备知识、健全人格以及具有职业之本的完整的人,他能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自我改造,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自我完善。这些仅凭借技能性的课程和纯理工的专业课程显然难以实现,而人文社科恰恰具备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价值观的优势,只有不直接以职业规划为目的的全领域教育,才有可能实现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

2.阶段性认知偏差

笔者在《中国绘画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进行,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对传统绘画的认识主要存在三个问题:论画以形似;
厚西非中,厚今薄古;
难以进入文化判断的层面。

造成前两个问题的原因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前文已经提及,在近一百年来的美术教育中,奉行的是西方的美术观念和教育理念,在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也多是与传统中国画写意模式截然不同的写实美术或者装饰性工艺美术,因此,学生天然地比较熟悉写实性美术,从而导致我们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艺术教育之前,形成了论画以形似的判断标准。对于第二个问题“厚西非中,厚今薄古”,与第一个问题的原因大同小异,首先也是因为学生之前接受的美术教育模式和日常接触到的美术形式;
其次,是因为对传统中国画的陌生感。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样式,沉淀了传统文化的内质,所谓“画即是道”,其中蕴涵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比如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所谓“明劝诫,著升沉”“成教化,助人伦”,佐辅政治,维持教化和秩序;
又融汇了老庄“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思想,“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物我两化,天人合一;
还包含着释家闲、静、空、淡、远的画外之意,味外之旨。总之,中国画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4]的凝结,其中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含量,没有传统文化的知识背景铺垫,很难真正领略中国画的内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以后,中国画进入了以写意为主流的发展历程,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含量愈加深厚,“以书入画”的实践,使得鉴赏者需要具备对线条质量的辨析能力。而且,中国画的文化性不仅在题材和形式上,更在于内在的文采风流、闲逸清雅的书卷气、从容温雅的人生态度。这些都要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味得其中三昧。学生在没有传统文化铺垫的情况下,难以理解中国画的精髓,因此往往会“厚西非中,厚今薄古”。

第三个问题是“难以进入文化判断的层面”。正如前文所言,中国画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含量,有着“技、艺、道”的递进关系,没有传统文化的知识背景,只能止步于“技”或者“艺”,很难达到“道”这一层面的认知,因此也就“难以进入文化判断的层面”。

在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教育也必须做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通。新文科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突破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新文科的本质是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中国人才培养新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教学改革”模式。当下,在“新文科”建设中仅仅关注如何汲取新的科学技术来丰富教学手段是一个很不好的倾向,新文科建设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模式的深刻变革,而非简单的技术手段革新的教学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认为:“我们以往新文科建设之所以成绩不彰,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已经固化了的学科结构和已经落后了的知识体系,仍然是在原有的学科设置中画地为牢,戴着镣铐跳舞。有鉴于此,要谈‘新文科’,首先就应该把‘新文科’放在重建整个‘新学科’体系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看清‘新文科’的性质和改革的必要性。换言之,只有先搞清‘新学科’,才能充分发现新文科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2]对此,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教授关于通识教育提升的思考可以作为新文科语境下美育实施的借鉴:形成“跨界融合”的新格局;
强化“以人为本”的新观念;
创生“资源整合”的新方法;
建立“强化实践”的新模式;
构建“创新为体”的新路径[5]。这些思考不失为新文科语境下实施美育的参照,但这些思考除了建立“强化实践”的新模式和构建“创新为体”的新路径在具体课程操作层面可以借鉴,其他思考主要集中在以学校为主体整合资源和教育理念的层面,在课程实施中,很难贯彻执行。笔者结合当下新文科语境下美育实施的经验、思考和研究以及自身在教学中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几条具体教学实践和日常美育环境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升美育效果的措施:

1.关系型教学主体模式的构建

在新文科背景下,美育教学必须重新确定学科自身内涵及其新知识体系的构成,回归文本但又必须跳出文本,不仅要培养学生以“提出问题”为前提的思维能力,也要关注教师培养学生问题思维的能力,要在浸润式的教学互动中,真正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美育的力量,从而发展为人格的孕育。

新文科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艺术等课程中,基于现有传统文科的基础进行专业课程重组,为学生提供文理交叉的综合性跨学科学习,从而完成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美育主要形式的艺术教育最重要的变化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解决前文中提到的问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堂好的课程是从备课开始的,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备课变得很容易。美术课讲究图文并茂,图像资料的获取已没有困难,再加上有声有色的视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也得以提高,课堂的氛围就会生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本身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的观念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变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就给现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生怎样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及创造精神,而多媒体教学模式给这一新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其强大的信息容量、生动的直观感受、清晰的影像及可动画性,极大地优化了教育过程,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对于传统中国画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中国画的特殊性,一般较为沉静而难以引人入胜,而多媒体技术将中国画“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特征完全展示出来,甚至以3D的方式展现,让人如置身其中游览、感受、体悟,再加上古典音乐的配合,学生如在传统文化中游览,由此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和交互。而这一切也使得“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于是,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课堂以老师为主,变成了现代课堂的以学生为主,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发挥了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这一教学主体关系的构建必然推动课堂成为更加丰富、更加充满活力和互动的教学场所,从而促进学生把控能力、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师从主导者变成辅助者,以教师的弱化催动学生的强化。

2.浸润式体验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式和沉浸式体验使学生获得一种类似于观影的效果,有利于他们对传统统文化形成直观的认识。而这种体验必然会使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形成类比和综合感悟,电影、音乐和文学是现代社会普及性最高的艺术样式,对这几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欣赏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一般来说,非美术专业学生对绘画的了解低于电影、音乐和文学,而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将绘画、影像、音乐和文学综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情境体验。而这种情境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上文提到的问题——“无用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美术“与六籍同功”的功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 )出台了New Liberal Arts教改方案,我国部分学者将“New Liberal Arts”翻译为“新文科”,但是New Liberal Arts与我国教育界当下热议的“新文科”是有很大不同的,New Liberal Arts主要涉及教学改革而非学科改革,“旨在更高、更深、更广层面上建立Liberal Arts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关联性的系统改革,重点从学生个体发展角度去重新定义教育科目的系统性和学科关系”[6]。New Liberal Arts教改借助新技术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注重专业融合,其核心观点认为唯有借助现代科学的手段,人文学科才能突破传统的只图理论圈内自洽的封闭态势。希拉姆学院的New Liberal Arts教改方案也可为我们当下新文科语境下的美育提供参考。上文提到的“阶段性认知偏差”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里解决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教学过程是认识、实践的过程,也是信息处理、心理变化的过程,更是探究、情境创设和人格形成的过程。学习兴趣是促成学习内驱动的强化剂,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使各种感官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能调动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地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而当认识需要得到满足后,又会使兴趣更为丰富和深刻,产生更高水平的认识需要和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激发起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学习便成为主动探索的求知欲望,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因势利导,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强烈的矛盾冲突,运用多媒体声色并茂、视听兼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即可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而在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阶段性认知偏差”问题便也可以得到解决。

多媒体技术擅长直观演示,突出重点、难点,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直观的演示。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动态演示等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成效,图形、声音、影像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动手,各个感官同时运用。科学研究发现,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占83%、听觉11%、触觉占3%、味觉占2%、嗅觉占1%,因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例如“论画以形似”的认知偏差,借助多媒体手段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将中国画写实的作品、写意的作品进行类比,并对其笔墨形式做精细对比,借助影像展示两种不同风格作品的创作过程,期间穿插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临”的诗句,和倪云林、郑板桥、齐白石等关于文人画的似与不似的理论,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改变大环境认知与生活化美育

认知偏差中的其他两个问题,“厚西非中,厚今薄古”“难以进入文化判断的层面”,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纠偏扶正,更重要的是在大的教育语境下改变学生对美育的认知。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当下我们要培养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文科”建设的根本要求与核心目的。在新文科语境下的美育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要求,一切教学方式都只是手段,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切不可舍本逐末,将形式当成目的。

中国画中蕴含的丰厚知识含量固然可以在教学课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予以展示、分析、探究,但要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并游刃有余地应用,甚至塑造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素养,还需要在根源上拨乱反正,改变高校对美育的认识,改变社会对美育的认识,从而才能在根源上改变学生对美育的认识。2021年4月9日在山东大学举办的“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2021”中,专家们曾探讨新文科建设中的认识偏差问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先生做了题为“新文科视野下的大学通识教育”的报告,强调通识教育将成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但他也提到目前高校对通识教育认识的偏差:“认为通识教育可有可无、可强可弱;
专业本位,对复合型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认为通识教育就是某个部门或学院的事,缺少协同;
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把通识教育放在与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大部分高校理解的通识教育是将其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认为通识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支撑。”[5]美育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这样的认识问题。改变这样的现状显然不是只靠改变学生的认识问题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高校首先改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改变对美育的认识,甚至改变对人文社科的认识,从而引领社会、学生改变认识。

《庄子·人间世》有云:“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
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认为“有用之用”受困于现实,苑囿于功利,“无用之用”才能超越现实,达到精神的逍遥。人文社科的作用很大一部分当是“无用之用”,它往往无法具体地给出问题确切的答案,却能够引导人们在不同的层面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美育更是如此,人生的美学趣味和教育的审美境界依附于功利性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在很多方面正在走工具理性的道路,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相悖的,价值理性相信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美育的特质尤其需要价值理性这样无条件的坚持,重新审视美育的内在价值,实现美育对诗意人生的促进。

新文科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既追求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也可以实现实用价值与无用之用的统一。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将这三者割裂,新文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对这三者重新统一的一种回归。新文科的特征是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和发展性,是动态的,有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国家层面、高校层面和具体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全面协同和联动,既有宏观的调控要求,更有微观操作层面中的具体要求。就新文科体系下的美育来说,除了学校的专业性美育,更应推动社会力量的参与,要走出去,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鼓励艺术家、博物馆、美术馆专业策展人和艺术市场相关从业人员到学校兼课或为学生开设校外实践教学,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只有对相关学科、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推进课堂教学、课后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浸润式的美育环境。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艺术创作、传播、研究的优势,大力推广智慧课堂,将虚拟仿真等技术用于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和兴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反转课堂,实现与国内外高校跨时空资源共享。

以中国绘画鉴赏类课程为例,除了通过常规课堂教学生如何鉴赏中国画,提高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理解美术是如何与社会互动的,体悟绘画所传达的审美价值取向和时代文化印记,真正认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重视传统文化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有切身的感受,我们应当提取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美术元素进行具体分析解读,积极探索美育实质性介入学生个人日常生活的方式,将教学与学生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有意识地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实践中所遇到的真实问题和困惑,真正触及他们默会知识的深处,亦即他们认知和实践的隐性根源,从而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文科美育传统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美育学刊(2022年5期)2022-10-18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求学·文科版(2018年7期)2018-05-14孙文科东方艺术·国画(2016年1期)2016-11-16推荐访问:美育 语境 为例
上一篇:AGV小车在汽车涂装生产线上的应用
下一篇:知识图谱中“教育均衡”研究的现状、热点、趋势与探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