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创新探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6 点击:

金秀珍,王生艳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

1.1 以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时代高校护理教育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远程教学、慕课、VR(虚拟现实)教学等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1]。同时也提供了海量护理学及相关学科资源,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专业学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互联网+”也为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建构了一个开放式空间。一方面,教师可以便捷地利用网络资源,如准备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再引入教学内容,从而有效避免对书本知识的枯燥讲解,缓解课堂教学负担和压力;
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教学指引自行在网络平台上检索护理专业学习资源、建立学习小组、提出话题进行讨论,弥补教材内容与课堂讲授的不足,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

1.2 以云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以云课堂为代表的线上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重大改革成果,也是现代教育模式变革的重要方向。高校护理专业教师通过云课堂授课,让学生观看教师直播或录制的视频,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云课堂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工具,本质上为高校护理专业师生开辟了跨时空互动的渠道,这将赋予双方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性。例如,通过短视频构建的云课堂体系,可以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使学生能够略过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更有针对性地对陌生的、难懂的或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反复观看视频的同时强化思考,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云课堂还可以突破高校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不同院校、不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2],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机会通过网络平台聆听其他优秀教师教学,实现取长补短、固强补弱。

1.3 以虚拟教学技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受教学时间和教室空间的限制,护理实践教学往往只能安排在专门的实验室,并且配备大量临床护理设备、器材、人体模型等,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大体老师,导致课时安排非常紧凑,学生难以得到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虚拟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产物,通过将事物进行数字化,转化成三维虚拟模型的方式,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二维视觉限制[3],使护理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

例如,学校可以准备一定数量的VR设备,将不同临床教学课程输入其中,让学生进行虚拟仿真练习,从而大幅度减少临床器材的数量,同时还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人体三维模型,使学生在模拟护理过程中更加精准地感受被护理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变化。值得说明的是,虚拟教学技术应用于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这本质上与专业无关,而是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关。当代大学生很大程度上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对于各类电子设备、网络工具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便从未使用过VR设备,通过简单的指导、练习就能迅速掌握。

2.1 教学模式创新不足,难以适应现代护理教育的客观需求

我国护理专业具有“性别专业”的特点,即女性社会认可度高于男性[4],且就业范围较为狭窄。从这一缺陷出发,按照需求导向逻辑,就业范围狭窄必然造成教学内容固化,一般教师只需要接受系统的护理专业教育,即可有效掌握相关理论、实践要点,这容易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护理专家、学者进行教学指导,也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的创新发展。同时,许多教师因自身素养不高、教学水平较低,难以适应“互联网+”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仍沿用传统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创新性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5]。

2.2 教学内容陈旧落后,不符合当前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已经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护理模式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化,社区护理、网约护理等新模式、新理念层出不穷[6]。然而,许多高校护理教学内容仍以医疗机构护理为主,这也从侧面说明护理专业就业范围狭窄的部分原因在于人才培养,由于高校护理专业不重视护理工作场景的变迁,重点培养医疗机构护士,加之教学内容陈旧,与当前护理行业的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导致不少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难以适应新的护理模式,而医院护士又供过于求,不得不转行或边上岗边学习。

2.3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

由于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较为肤浅,认为护理就是“伺候”人的工作,护理文化建设整体较差[7]。从高校护理专业生源来看,大多数学生学习能力、意愿均不强,对传统课堂教学存有抵触心理,不愿意记忆或背诵相关概念、知识,只有在实操课上才表现得较为活跃。

3.1 在教育模式上,创新开展信息化教学

在高校护理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运用传统理论教学和实操示范等模式,更要创新开展网络化教学,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实现知识传输、信息收集、资源共享等,最终达成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1)创新开展网络化教学。“互联网+”形势下,以校园网络平台和社会网络平台为依托的网络化教学,已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8-9]。高校护理教育教学的创新探索,也离不开网络化教学的辅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校内或校外网络平台上上传专门录制的教学视频,指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上传课堂测试题或考核题目供学生解答,从而实现从教学到评价全流程的网络化。通过网络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状态,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指导;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进行专业学习,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兴趣爱好,对教学视频进行快进或重复播放,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2)探索开展互动化教学。“互联网+”推动了移动数据的创新发展,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和电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远程互动,这也为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了契机[10]。在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受到课时的限制,往往难以与每一位学生深入交流,甚至一个学期或学年内都未能与大多数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事实上,对于护理专业一般性知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基本能够掌握,护理专业本身具有强烈的实操性特点,学生真正的疑问往往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具有个性化特征。在“互联网+”场景下,网络化教学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新的机会。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B站等)将学生的问题制作成“回答集锦”,视频内容不仅针对所教学生,同时也可供社会人员学习;
另一方面,针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直播,让学生远程观看,并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还可以借助钉钉等沟通软件,以云班课、云讨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远程视频交流,强化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尝试开展职业化教学。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专业护理工作,因而对实践能力的要求非常高。目前,许多高校的护理院系与周边医疗机构进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及毕业实习的平台。“互联网+”有助于营造更逼真、更具象的职业化教学情境[11],高校可以进一步拓宽职业化教学的范围,与更多医疗机构或有护理需求的单位进行线上合作,甚至可以与有需求的被护理人进行线上联络,根据对方的身体健康状况,让学生提供自我护理指导,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制订上门护理方案并予以实施,使学生拥有更多实习的机会。

3.2 在教学内容上,融入现代护理行业的新需求

“互联网+”形势下,我国护理行业的职业需求和未来前景发生了巨大变化,护理的中心已经发生了转移,护理工作从“病人看护”转向“健康管理”[12],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因此,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现代行业的新需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

(1)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教学指导。社区是我国城乡群落的重要管理单元,也是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基层组织,承担着社区居民秩序、安全、健康等诸多方面的管理与服务职能。高校护理教育不能只盯着医院,要关注多元化护理人才培养,加强社区居民康复护理、精神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等专业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核心知识和技术,从而在未来就业时拥有更多选择,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行业的发展变化。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技术制作居民健康数字化档案,并运用可视化技术绘制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示意图,培养学生开展社区护理管理的专业能力。

(2)加强对网约护理工作的教学指导。当前,许多医疗机构已经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创新项目,通过官方网站或手机App等为客户提供随时预约、上门护理的专业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路、与人民零距离的护理宗旨。对此,高校护理教育要加强该方面的专业教学指导,让学生深刻领会网约护理的社会意义和重要价值,引导学生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同时对网约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专业化指导,包括预约服务中的常见健康问题、上门服务有哪些适宜的便捷设备及其使用方法等。除护理技术外,教学内容还应当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护理过程中促进和维护客户心理健康的能力,实现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加强对智能护理技术的教学指导[13]。随着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护理行业也逐渐探索运用智能技术特别是智能护理机器人来处理一些人工不便于处理的护理工作。因此,高校护理教育需要适当引入智能护理技术,从智能护理的理念、技术到常见智能护理机器人的操作,进行专门教育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例如,学校可以购置一批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机器人的护理过程,并与自己所习得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甚至可以举办智能护理与人工护理对抗赛,在竞赛过程中发现智能护理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效避免护理难题。

3.3 在教学方法上,开展多元化教学指导

“互联网+”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正在探索运用多媒体或虚拟技术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指导,使相对抽象的护理知识特别是护理操作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教学指导。

(1)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在护理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一本书、一支笔、一块黑板,而要积极运用PPT、短视频、微动画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网络搜集大量护理专业教学图片或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盛宴”。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迎合了受众的读图需求[14],可以直观地展现护理要点。例如,教师在进行老年护理基础知识教学时,可以通过Flash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身体损伤,引导学生了解老年护理的注意事项,避免在护理和照顾过程中造成被护理人受伤。再如,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段心血管系统解剖手术的视频,让学生先观看视频内容,并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充分讨论,然后再引入教材内容,使教学活动更加积极主动、效果更加明显。

(2)探索开展虚拟教学。针对传统护理教学中人体模型观测烦琐、许多部位和关节只能在模型外部进行间接观察、难以透过人体模型进行直接研究的问题,可以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对人体进行虚拟化建模,并通过可视化方式进行立体图形展示,让学生观察虚拟化、透视状的人体模型,从而更加精准地进行专业学习。例如,在研究人体穴位与血液流动的关系时,教师通过虚拟化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人体模型外部的穴位与内部的血液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使学生观察到按压某处穴位后人体内部所发生的相应变化,从而对按摩护理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对按摩护理的新灵感、新看法。

(3)系统开展自主化教学。研究表明,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本科学生在合作学习与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尚可,但学习习惯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的知识传输,更要注重“授人以渔”,着力改善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以网络科技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15]。例如,在网络实验教学方面,可以探索沉浸式自主学习方法,运用VR技术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护理情境,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探索,在现代网络技术中感受护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更加自觉主动地开展学习。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将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常态,高校护理教育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护理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指导,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的创新探索,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技术和内容上,更要体现在教学理念上,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尤其是在全民护理趋势下,高校护理教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方式的变化,更要关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改进,使学生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可以实现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护理需求,从而为全民健康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护理专业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9期)2022-05-23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年27期)2021-05-13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1年18期)2021-02-28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部分专业介绍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4期)2019-09-10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50期)2018-02-22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求学·文科版(2018年11期)2018-01-10推荐访问:互联网 教育教学 护理
上一篇:流域黑臭河涌综合生态修复研究
下一篇:CBL结合BOPPPS教学模型对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