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6 点击:

王忠平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灵台)

现如今,新课改理念已然成为引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所在,并且将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视作根本目标。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做到生活与知识相结合,其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有效的教学设计能引导学生依据现实生活找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实验设计等环节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还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实验技能。为此,教师应放下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交流,立足生活重点培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知识的基本概念为基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其展开联想、假设并提出个人观点,从而锻炼独立学习及思考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就自身疑问进行假设或是提出问题,积极通过对比假设开展可行性研究。另外,依据提出的假设与问题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在“免疫调节”的知识专题中创设这样的话题性生活情境:很多人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虽然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但却很少有人可以讲明其中的原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阐明这句话正确与否。由于这一现象经常在学生身边出现,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正式讨论前抛出探究问题的指向,即各学习小组进行五分钟左右的简单讨论,然后汇报交流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且教师应从这些观点中挑选更具代表性且合理性强的结果用于全班讨论。比如,某学习小组提出的假设为“吃不干净的食物,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小组在探究中得到的观点如下:首先,在“稳态与环境”模块,了解到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器官,而前两者在免疫系统中具有一定的防卫功能;
其次,因为不卫生的食物中具有病原体,但是在其进入人的身体后,会首先受到来自吞噬细胞与杀菌物质的抵御;
再次,如果把非特异性免疫这道防线突破,病原体也会因为身体内部的细胞与体液免疫被消灭;
最后,以体液免疫为例,病原体对B细胞发起攻击会合成抗体,使体内拥有该病原体和与之相应的抗体,机体面对同种类型病原体入侵时,抗体便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还有一个小组提出的假设为“具备有毒物质的一些食物,同样能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其在实际探究中得到这些观点:首先,农药残留、抗生素超标等已经成为当前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其次,国内由作物农田至餐厨食物的链条中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比如,一些企业违法加工、生产食品;
最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为食品技术的使用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通过这样的小组探究活动设计,学生自然而然地复习了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知识,也在无形中将生活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

生物学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紧密,教学情境可以依据生活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传授。因此,学生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应强化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或是生物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有关物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描述,或者直接选用和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以此吸引学生视线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以“细胞中的糖类”这个小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并由组长组织各个组员在正式上课前开展生活调查,通过搜索资料找到生活中常见且含有糖类的物质,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这些糖类分类;
其功能与结构有什么差异;
它们可以彼此转化;
搜集到的糖类有哪些可以被人体利用,还有哪些可以被细胞吸收等,然后在课上进行分享交流。组织和生活情境相融合的小组学习活动,一方面可以增进学生间的沟通,另一方面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再如,教学有关“蛋白质”的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其创设以下教学情境:在超市购买食品时,你有没有看过包装袋上面的成分说明,食品中含有多少蛋白质,有没有添加剂等。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首先,尝试列举生活中常见且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
其次,分析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蛋白质起到的作用;
最后,思考食品为何要添加氨基酸。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学生一方面能掌握蛋白质的作用、性质,另一方面也会更加关心食品安全。

开展生活化的生物学概念教学,能有效防止机械化记忆概念与理解深度不足的问题。而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活化概念教学,教师可将生物学科学史作为切入点。首先,关注学科知识的历史渊源,旨在学生在探索期间清楚生物学问题是如何被提出来的,解决方法和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清楚生物学学科的核心本质。其次,关于科学史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学习这些生物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研态度,认识到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易,从而学习他们身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因为学科历史中会包含当前的科研工作动态、最新科研成绩,学生不仅能收获前沿信息,还会理解并掌握一些新概念。以“分子与细胞”板块为例,教师可以在新课伊始为学生渗透细胞学说,使其清楚细胞学说的整个建立过程,由最初的肉眼观察发展到显微镜观察,从列文虎克提出至维尔肖修正并最终确定细胞学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两大阶段的研究进行对比,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认真观察之后,两个阶段在观察时的差别有什么?”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分析思考时间,在总结后继续设问:“通过了解生物学科学史中的这一重要里程碑,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你认为细胞是什么?它是否能作为有机体单元?”利用科学史进行新课导入,组织学生依据科学发展历史探究相关问题与问题解决方法,在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提高概念教学效果。

对于课后作业来说,其属于课堂教学的继续及延伸,但是传统课后作业主要为书面作业,并且仅是考查学生掌握课上知识点的情况,如果在课中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后作业还需以大量的习题为主进行知识点巩固,这样定会让学生感到巨大压力。而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尤其是布置研究类、操作类的作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提高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同时实现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制作果酒及果醋”的实验作业,在家中选择品种不同的葡萄并利用塑料瓶制作葡萄酒,同时做好瓶中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一定时间后在课堂中分享自己制作葡萄酒的过程及所观察到的有关现象。学生在交流分享后,再由教师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如:葡萄酒制作需要的酵母菌来源于哪里;
如果存在其他杂菌是否会污染发酵液,如果认为会污染应通过哪些措施避免污染;
有些学生的葡萄酒为什么会有一股醋味。教师可借助上述问题,让学生在分析回答的同时思考生活食物的防腐问题,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以生活现象为基础所设计的小实验,能引发学生兴趣并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在培养学科素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打造有效的高中生物学课堂,让高中生物学教学充满活力,作为教师,应深入研究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模式,同时在各个教学环节均做好生活和知识的融合。此外,虽然该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获得了理想成果,但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习需求做到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实现生活实践和生物学教学更为密切地结合。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活化作业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中国饲料(2021年17期)2021-11-02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8期)2021-10-20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现代畜牧科技(2021年4期)2021-07-21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华夏教师(2021年29期)2021-05-23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华夏教师(2021年29期)2021-05-23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作业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推荐访问:生物学 新课标 生活化
上一篇:践行以生为本理念,构建自主英语课堂
下一篇:浅谈“雨课堂”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