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双碳”计量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10 点击:

慕慧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 830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作为重要政策保障内容。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煤炭已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同类资源的30%、34%和40%。长期以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新疆重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对于其他产业带动明显。在为外省大量提供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也导致自身排放量显著增加,属于碳排放输入型省份,碳达峰任务艰巨。因此,新疆探讨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1 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是实现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前提基础

测量的技术与结果直接影响碳排放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现碳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需要科学配备和使用计量器具,完善测量管理与数据管理,按照统一的方法监测与核算碳排放量。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可对能源的生产、供应、储存、运输、加工以及使用等环节进行精准计量,并为排放因子测算以及碳排放评估、核查和核算方法的标准化提供基础支撑。

1.2 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是推进节能减碳和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强能源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研制以及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等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离不开计量基础研究和先进测量技术应用。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推动测量能力提升和计量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可为节能降碳增效以及科技创新攻关行动提供重要支撑。

1.3 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是检验六大领域碳达峰行动重要成效的技术保障。

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项指标”是推进新疆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指标。建立健全“双碳”计量体系,完善能源计量、碳排放计量能力,可确保能源与碳排放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碳达峰行动提供技术保障。

“十三五”期间,新疆围绕能源资源、环境监测等领域计量需求,加强能源计量工作,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目前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新疆)已成为政府监管部门能源数据来源、碳交易、节能量交易、生成区域行业数据图表以及相关数据产品的唯一数据出入口平台,范围覆盖新疆十大重点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冶金、机电、化学、电力、轻工、煤炭、纺织、公用、建材等,最大程度地发挥质监系统能源计量专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保障和推动作用。

持续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率先开展工业企业能效对标和节能诊断,筹建国家煤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组建煤电产业计量技术联盟,旨在为引领煤电产业计量测试技术发展,创新计量技术服务理念与模式,以支撑国家煤电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清洁发电技术升级发展为目标,促进国家煤电产业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国家计量体系完善。国家煤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深入煤电企业调研计量需求、组织技术人员、测量仪器设备配置、召开专家座谈会、关键参数分析与测量能力建设、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建设与产品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基本完成了国家煤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初步建设。

同时,生态环境、能源、统计以及气象等部门根据职责加快碳排放核算和监测体系建设,完善温室气体监测评估以及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统计能力。

然而,当前区内“双碳”计量体系还不健全。化石能源碳量分析、清洁能源与智能输配电、新型储能设施、碳排放监测涉及的计量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温室气体大气背景浓度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碳监测能力以及全过程、多维度、高时效的能源监测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计量测试技术、碳排放核算方法与碳排放因子测量评估、能源与碳计量器具新型量传溯源技术等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还需进一步攻克。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聚焦工业、能源、交通、建筑、农业以及居民生活等领域“双碳”计量需求,坚持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发挥计量创新引领作用,加快量传溯源体系、先进测量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规范测量活动和测量数据的应用,率先建成国内领先的“双碳”计量支撑能力,为新疆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3.1 建立健全“双碳”量传溯源体系

一是建设能源计量标准。针对新疆富有的煤炭、油品、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涉及的质量、容量、流量、热值测量以及煤质、油品、天然气组分检验分析计量需求,建设化石能源计量标准。同时,围绕新疆特色的光伏光热、风电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计量需求,建设清洁能源计量标准。针对化学储能、氢储能等计量需求建设储能端计量标准。针对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化石能源、电能以及清洁能源并网、输送以及消费端计量需求建设用能端计量标准。二是建设碳计量标准。针对生态环境、气象、交通等领域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大气环境温室气体监测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尾气排放监测等计量需求建立碳排放计量标准。针对二氧化碳捕获、运输、利用、转化和封存涉及的烟气分析、二氧化碳转化测量、管道流量、罐车容量等计量需求建设碳捕集利用封存计量标准。

3.2 加快建设“双碳”先进测量能力

一是建设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温室气体大气背景浓度监测能力,针对区域背景以及重点城市进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气体浓度及其变化趋势监测。开展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监测,为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碳核查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建设碳排放源监测能力。建设碳排放源现场监测和自动监测能力,覆盖点源排放、散逸排放、生产工艺排放和治理设施排放。试点开展石油天然气、煤炭开采等重点行业排放监测。三是建设能源监测能力。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进综合能源智能感知、采集和监测技术应用,构建全过程、多维度、高时效的能源监测能力。在新能源生产与使用、智能电网、电能传输、能源储备、节能应用、能效提升等方面建设关键参数测量能力。

3.3 加强“双碳”计量关键技术研究

一是加强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研制复杂环境、复杂基体、多组分的碳计量标准物质;
研究碳计量器具智能化、小型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
研究能源与碳计量器具在线、动态、远程量传溯源技术;
围绕氢能、储能、碳负排放等技术领域,聚焦先进储能、高效制氢、碳捕集与利用关键问题,研究创新技术计量支撑。二是加强共性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开展清洁低碳能源领域相关计量技术研究,重点支撑新能源应用、绿色工业制造、节能建筑运行、低碳运输交通等领域计量技术创新。三是加强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开展能源和工业,交通运输物流、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绿色低碳生活等重点领域计量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重点领域碳排放因子计量测试、碳排放在线计量监测和排放量反演、碳排放核算评估方法以及碳计量评价体系建设,提升碳排放计量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积极推动重点领域从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3.4 完善“双碳”计量管理体系

一是完善碳计量管理制度。在能源计量审查制度基础上探索建立碳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要求,推动实现碳排放数据准确可靠可信。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监督核查制度,加强对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碳计量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等监督检查。二是制定碳计量技术规范。加强与全国低碳计量技术委员会沟通协调,加快制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碳排放测量、碳排放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碳排放计量审查、碳排放计量数据质量评价等计量技术规范,为碳排放交易、碳排放量核定等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排放计量保证体系,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依法配备和使用管理碳排放计量器具,加强计量数据应用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完善能耗和碳排放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支持企业低碳减排技术创新发展。

3.5 优化“双碳”计量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提升能源计量服务能力。完善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能力建设,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能力,提升重点行业和企业能效分析、能耗审计、对标诊断能力。建立完善能源计量基础数据库,加强能源大数据在节能诊断、提质增效、预测预警等方面应用。二是加快建设碳计量服务能力。搭建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重点排放单位和区域碳排放计量方法和数据质量验证服务,积极推动碳计量数据资源共享,提供碳排放量预测分析、节能降碳技术方案等技术服务。三是积极培育碳计量服务市场。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行业技术机构、社会科技力量以及企业积极性,按照领域分类、区域分级建设碳计量能力。鼓励社会资源成立碳计量服务机构,以市场化导向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提供全过程、综合性碳计量服务。

4.1 加强“双碳”计量能力建设顶层设计

建议出台《新疆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支撑能力建设指南》加强全区碳排放监测和统计核算体系中计量要求。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协同服务,融合服务。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碳排放计量中心,推动能源资源计量、环境计量与碳计量工作有序衔接,争创一批低碳计量示范企业、园区。加强市场监管、计量与发改、经信、建设、能源、交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以及各级政府工作之间的协调,统筹推进“双碳”计量能力建设。

4.2 加强资源保障

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碳关键计量技术研究、量传溯源体系建设以及“双碳”先进测量能力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碳计量能力建设,鼓励各地方各行业积极推进碳计量能力建设。

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组建碳计量专家智库,加强碳计量人才培养,积极吸引碳计量的高端领军人才,培训具有丰富碳计量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建立碳计量创新团队。

总之,“双碳”计量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于发挥计量创新引领作用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新疆应当加快量传溯源体系、先进测量能力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规范测量活动和测量数据的应用,为如期实现新疆“双碳”目标提供基础保障,为实现新疆资源向新疆产业的转变提供强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双碳碳达峰计量 “双碳”背景下绿色技术专利强制许可的法律问题及破解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2期)2022-11-24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交通科技与管理(2022年8期)2022-05-07三峡集团计划2040年实现碳中和能源研究与信息(2021年1期)2021-11-15中央财经委员会第9次会议: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全新部署商用汽车(2021年4期)2021-10-17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年9期)2021-10-14“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年5期)2021-06-22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财经(2021年10期)2021-06-18“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决策(2021年5期)2021-06-10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今日财富(2018年18期)2018-10-19推荐访问:新疆 中和 能力建设
上一篇:Nucleation,and,growth,behavior,of,coating,film,on,Mg-Al-Zn,alloy,with,different,surface,topographies,via,plasma,electrolytic,oxidation
下一篇: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的应用研究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