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母婴互动的影响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8 点击:

赵丹君 傅红 邹丹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产科,上海 200011

产后抑郁症(PPD)是女性分娩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产妇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悲伤、易激怒、沮丧哭泣、失眠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有自杀或虐童等倾向,影响产妇身心健康〔1〕。PPD好发于产后2周左右,临床上治疗PPD主要遵循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忧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物理康复治疗等,但考虑到乳汁对婴儿的影响,哺乳期应尽量避免用药或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故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治疗对缓解产妇抑郁具有重要意义〔2〕。信息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形式之一,可为当前状态下的个体提供建议、指导、咨询等,使个体处理问题时,能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个体自信心〔3〕。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的方式之一,家庭的功能则体现在家庭成员间彼此情感沟通、相互爱护包容、相互支持、共同承担压力及生活事件等方面,使个体认识到自己是被关怀、被爱、被尊重等,对于PPD患者而言,家庭护理至关重要〔4〕。社会信息支持和家庭情感支持均属于社会支持的不同类别,临床中尚未有将二者联合应用于PPD的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对PPD患者抑郁程度、母婴互动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PPD患者104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PPD相关诊断标准〔5〕并确诊者;
②正常足月妊娠(37~42周);
③首次发病;
④年龄22~50岁;
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不良妊娠结局者及严重产科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疾病者;
②身体虚弱无法配合研究者;
③产前有原发性精神类病史者;
④近3个月内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抗抑郁治疗者;
⑤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者;
⑥有精神、沟通障碍者。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母乳喂养指导、用药管理、锻炼宣教、康复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家庭情感支持干预,时间为12周,每周进行1次,每次30~40 min,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合作关系:患者入院24 h内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初步交流,以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沟通方式、家庭环境等,在交谈过程中应以真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充分尊重,且不可随意插话、打断和评判。②家庭功能认知: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家庭功能的概念、具体体现方式和重要性等,并通过面对面访谈方式同步讲解家庭情感支持的目的与意义,让患者家属充分意识到自身角色对患者病情的影响,进而与患者一起积极面对疾病与治疗。③心理支持:引导并倾听患者的心理诉说,以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家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生存质量现状等,包括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照料婴儿、经济情况等,在倾听过程中给予支持、鼓励和安慰,并个性化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情绪管理方法和应对抑郁情绪的技巧,如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冥想、转移注意力等。④获取情感支持:指导患者学会有效沟通技巧,积极向家人表达和分享自己各种情绪,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以增进家庭成员感情;
嘱咐家属日常生活中多关怀、陪伴、拥抱、包容患者,多帮忙照顾小孩,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患者并与其多沟通,对患者取得的进步或改善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创造充满爱、理解、支持和温馨的家庭氛围,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社会信息支持双重干预,①成立社会信息支持干预小组:由产科护士长、心理专科护士和产科护士组成,护士长和心理专科护士负责组织成员培训,需掌握社会信息支持的理论知识、干预技巧、内容与方法等。②制作PPD宣教短片:内容主要为PPD相关知识,包括PPD的主要病因、诱发因素、症状表现、疾病影响、治疗方式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等,帮助患者及家属全面了解PPD,纠正以往错误认知,提高对PPD的重视程度。③主题讲座:每两周组织1次主题讲座,主要内容结合PPD宣教短片,在开始进行新的主题讲座前均对上一次讲座内容进行复习、反馈并评价,第一次讲座主题为纠正认识偏差,在开始讲座前引导患者及家属填写相关量表,以了解其对PPD的认识程度,本次讲座内容包括PPD总体概述、主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检查及危害,讲座结束后对患者予以问候和关心;
第二次讲座主题为PPD治疗方式,着重介绍家庭情感支持在PPD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告知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积极配合的重要性,讲座结束后针对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第三次讲座主题为自我情绪管理,本次讲座内容主要是PPD患者的情绪表现和应对策略,通过现场说教和情景模拟的方式指导患者掌握情绪管理方法,讲座结束后可去本院专门开设的心理门诊处由心理专科护士引导和鼓励患者将自己内心想法和感受述说出来,并根据不同情绪反应给予相应的调节方式指导,如有计划地进行一些能够获得自信和快乐的社交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和朋友保持联系多关注小孩以外的事情等;
第四次讲座主题为增进家庭成员感情,本次讲座内容主要是提高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讲座结束后邀请患者和丈夫共同参与一场游戏,以增进夫妻感情、融洽夫妻关系;
第五次讲座主题为经验介绍会,本次讲座内容主要是PPD成功治愈患者介绍有利于痊愈的经验和有效促进母婴互动的方法,讲座结束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指导性的婴儿护理方法,如抚触按摩、多与婴儿说话、直接参与婴儿沐浴游泳等,并及时解答疑问;
第六次讲座主题为巩固自信,本次讲座内容主要是对前五次讲座内容进行总结,并采用问答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讲座结束后通过访谈或上门的方式以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再次告知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①抑郁程度: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6〕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7〕评估,SDS量表共20个条目,EPDS量表共10个条目,均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分别为80分和30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症越严重。②家庭功能:干预前后采用中文版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8〕评估,包括问题解决、沟通、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应等7个因子,共6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代表家庭功能越差。③应对方式:干预前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9〕评估,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共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评分高低反映患者相应维度的应对能力高低。④母婴互动:干预前后采用婴儿喂哺评估量表(NCAFS)〔10〕进行互动效果评估,量表包括母亲(50项)和婴儿(26项)两方面,母亲方面主要从4个领域进行观察,婴儿方面主要从2个领域进行观察,判断是与否,是为1分,否为0分,母亲评分50分,婴儿评分26分,NCAFS总分为76分。⑤生活质量: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274)〔11〕评定,问卷包括4个领域,共25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各领域分值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1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SDS评分和EP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家庭各功能评分及总的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庭功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母婴互动评分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中母亲对婴儿暗示敏感、对婴儿认知培养、对婴儿社会-情绪培养及回应婴儿痛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婴儿对母亲的回应和有清楚暗示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母婴互动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PPD不仅会影响母亲的身心健康、生存质量、夫妻关系等,还会对产妇正常的母亲角色功能适应造成干扰,影响亲子间正常的感情纽带,轻者可能无法正常照料或者哺乳孩子,重者可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情感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培养等〔12〕。研究发现,近年来PPD的检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13〕。母亲PPD的缓解对降低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均有积极影响,且部分患者无需临床治疗即可自愈,但多数患者本人、家属对该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导致对PPD重视不够,易延误早期预防和最佳干预时机,进而加重病情,甚至终生不愈〔14〕。因此,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PPD的重视程度对缓解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PPD患者应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更加积极应对产后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有效促进母婴互动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一个家庭应对家庭成员的各种需求予以满足,这种能力称之为家庭功能,当家庭中有人生病时,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其他家庭成员则是提供照顾、情感支持、物质、经济等的主要来源,满足患者的亲情需求,为其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对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15〕。本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PPD患者家庭情感支持干预,通过真挚、接受和支持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初步交流沟通,在了解患者综合情况和所处环境的同时,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合作关系;
通过对家庭功能认知和家庭情感支持的普及,一方面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家庭功能的理解从而积极面对抑郁症并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可帮助患者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家庭其他成员都可以帮助自己共同承担压力,有利于调整心态、减轻患者精神压力进而缓解病情;
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诉说,不仅为其提供了适当发泄心理压力的机会,还给予支持、鼓励、安慰和个性化指导,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情绪管理方法并促进恢复;
患者和家属双方经过指导,可使患者主动或被动的获取充足的情感支持,感受到家人的爱与关怀,有利于帮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积极面对产后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进而促进良好母婴互动的形成,提高生活质量。但因目前PPD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显示该病与社会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均相关,而社会组织对PPD家庭的支持有限,良好的社会信息支持可缓解患者的无助感,有利于减轻心理症状〔16〕。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干预效果,本研究在上述基础上联合社会信息支持双重干预,首先是制作PPD宣教短片,内容覆盖范围广,可满足不同患者的知识需求;
然后以宣教短片为支撑,在了解患者及家属对PPD认识程度的基础上进行讲座,每次讲座主题不同,分别为纠正认识偏差、PPD治疗方式、自我情绪管理、增进家庭成员感情、经验介绍会和巩固自信,讲座内容循序渐进,在进行新的主题讲座前均对上一次讲座内容进行复习、反馈并评价,在讲座结束后结合讲座内容依据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指导、建议或直接的信息,给予患者和家属充足的信息支持,既能满足患者对于PPD相关知识的需求,寻得可行合理的安抚和解决方法,进而有效消除患者因知识缺乏导致的无助、沮丧、焦虑、压抑等不良心理情绪,还能从专业角度意识到家庭情感支持对PPD治疗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的配合度和积极性,能更专业、更用心的帮助患者战胜抑郁,进一步促进母婴的良好互动,使各项基本家庭功能得以改善提升家庭氛围,利于产后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应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可有效改善PP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家庭功能,促使其更加积极应对产后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进而提高母婴互动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如样本量偏少、干预时间偏短、缺少随访及复发情况,后续需扩大样本量、相对延长干预时间、增加随访、复发等远期数据为应用社会信息支持联合家庭情感支持双重干预PPD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家庭成员母婴讲座 身体传送带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0年11期)2020-12-22家庭成员的排序 决定孩子的格局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东方幸福 国际母婴月子会所 高端顾客的专享服务平台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8年4期)2018-05-23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打个盹,记事牢分忧(2015年6期)2015-06-09母婴网母婴世界(2011年7期)2011-07-22幸福的家庭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0年2期)2010-05-14书法基础讲座(七)养生月刊(2004年7期)2004-07-28推荐访问:支持 互动 产后
上一篇:个性化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果
下一篇:人老了,抓住这三根“救命稻草”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