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地名文化初探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2-07 点击:

王璐瑶,易志文

象山县地名文化初探

王璐瑶,易志文

(萍乡学院 文传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文章以象山县地名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该县地名志,结合地名艺文、地名传说资料,从语言特征、自然地理、生产生活、民间心理、宗族文化、社会历史六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究地名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挖掘地名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最后从地名文化的角度提出地名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象山县;
地名;
文化内涵

象山县是浙江省宁波市下辖县,位于宁波市东南部,长三角地区南缘。夹于三门湾与象山港之间,三面环海、两港相拥。唐神龙二年(706)立县,因县彭姥村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象山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研究象山县代表性地名,我们可以发现地名隐含的文化脉络,能够了解当地的语言特征、地理特征以及生产方式的变迁,挖掘宗族文化,把握民众心理走向,见证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特殊的方言指称

象山县地名具有方言特色。受方言影响,相同的地名在不同的地方,其含义亦有不同。比如说山在其他方言区一般指崇山峻岭,但是在象山县则指大的海岛。港一般指泊船的口岸,但是象山县的淡港、西周港、中央港、叶荫港等,其中的港都指河流。另外,象山县地名中存在一些方言地名,在其他的方言区比较少见。如巉,指的是被水包围,像舌头模样的凸出的地方,有的是沙滩,有的是自然村落。中央巉,就因村处在胡家屿塘内,中央最大的舌状高墩上而得名。再如浦,浦指江河与支流相交汇的地方或指河流与海洋交汇处。石浦,早先聚落处于沿海地带,聚落内有一溪流经过,溪流独注入海,在入海处,溪两岸遍布岩石,人们称此地为石浦。峙指比如圆峙、打鼓峙、小峙山、长峙等都为海中小岛。马水中小岛,一般指岛屿或者岬角,也可表示耸立的意思。峙村中的峙则有耸立之意,因村后有两座山峰拔地而起,呈对峙状,形似马鞍,所以称为马峙村。

(二)善用比喻、借代修辞

象山县多丘陵,以山体名称为例,这些山名中有很多用到比喻修辞。一般是以形命名,把山比作具体的事物,用比喻的方式赋予山体生机与美感。比如搭柱窠,因山有两处主峰,两峰耸立,其间有凹陷低洼处,高低相连如同鸟巢,山以此得名。水牛背,山峰圆润,坡度较缓,山体远看呈半月形,如同水牛脊背得名。大佛头山,地名诗《大佛头》这样描写:“下潜黄壤上窥天,巢鸟哪知久处肩。宴座自应低捧手,长将世界护三千。”诗中山如大佛顶天立地、高大巍峨、威严壮观,静立此处迎来送往,守护天下苍生,有如神佛一般。像这样因形得名的地名数不胜数,先民的想象力令人赞叹。

借代在地名中的使用比例也很高。地名中出现的借代,一般以部分指代整体。通常借当地行业、特产来命名居住地或地理实体。地名中出现的借代事物具有显著特点,以此命名能够引发联想,突出特点[1]。比如羊行街,清乾隆年间称为羊巷,后因此街设有羊行,街以羊行命名。碗行街,因曾经此街多碗行得名。下缸厂村,因村民以烧缸为传统手工业,村内建有两座缸厂,村内缸厂地势较低得名。做布厂村,清乾隆年间村民由宁海迁入,村民以纺织为业,建草厂纺织贩卖土布。杏林路,因该路曾设有杏林春药店得名。上纸厂、下纸厂,因村内设有造纸厂得名。麻车岭村,南宋年间村民从奉化迁入象山,村民精通榨油技艺,建麻油坊,手工榨油并贩卖。土麻车是村民对榨油工具木榨油车的俗称。这些地方借行业命名,行业成为地域的特殊标志。这些地名也记录了古时象山各行各业并存,乡村贸易繁荣昌盛的历史。

(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象山县西北部与宁海县相连,与天台山山脉相交,县最高峰即东搬山就是从宁海县茶山蜿蜒而来的,其他山峰都沿此呈点状分布,主要向东北、东南方向延伸。地势有着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地理实体的命名或多或少体现出象山县的地理特征。

县西北方向地势较高,多为山地。《筑岳头塘记》记载:“邑之北,高山层迭,其下万派,俱从南三河流入于海。”可见县西北方向群山叠翠,地势极高。象山县内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如珠山、蒙顶山、五狮山。地名诗《珠山》中有言:“万仞岚光槎岭暗,百花香气锦衣收。”又如五狮山,地名诗《五狮山》中记载:“日临翠壁千峰动,风卷青松万壑寒。鸟道极天城郭小,花香满地洞门闲。”诗人从山顶眺望,城郭渺小如蚁,可见五狮山高不可攀,挺拔于天地之间。山间鸟道与峭壁更显山陡峭险峻;
千峰、万壑可见山峰巍峨、雄伟壮观。再说蒙顶山,山峰矗立,海拔极高,登顶可见日月并出之奇观,从山顶鸟瞰,群山如在脚下,极目远眺,“山外海环之,海外天环之,茫茫无际”。不仅地名艺文展现群山高耸、挺拔的特点,一些地名用字也突出了这一特征。地名中含“山”的村落一般坐落在高山附近,比如珠山村、蒙顶山村、将军山村、伊家山村等。另有以岭为名。如尖岭头,因岭头极高极尖,挑夫背负竹木奔波岭上十分辛苦,常在岭上休息,以此得名肩岭头,后写作尖岭头。又如板岭村,村落西面有岭,岭陡峭如板,因此得名。这些地名的由来也展现了象山县岭险峻的特点。山高而大曰嵩,地名中含“嵩”的则直接体现出山高大的特点。如嵩溪路,路名之意就是溪流源自高大的蒙顶山。更多的山为丘陵,呈现出低矮连绵、走势平缓的特点,以“岙、坪、坎”来命名山麓中平缓低洼的地方。山体高耸处与低洼处并存,展现出高低起伏的特点。

象山县东南方向地势较低,多为平原地貌。主要有三种平原类型:一种是人们为了促淤保滩,通过围涂围塘的方式造就的平原;
还有两种是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因多平原,地名通常也多体现平坦、宽阔的特点,选用“洋、畈、地、田、园、庄”等字眼。《重修朝宗碶》记载:“负廓之南,豁然顷亩弥望,是为县洋。”平原地带多为耕田,无边无际,故把平原比作田洋。如田洋湖、小东洋、洋心村、洋北村、西洋村、洋里村、沈家洋等。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常有大片田地,附近民众精耕细作,以农为生,极其重视田地,所以许多地名中含有田、畈、地、园等,这四个字都有田地的意思,但也有细微不同之处。其中:田指耕种的土地;
畈则强调田地面积之大;
地可指自然条件较差难以用于种植的土地,也可以指适合种农作物的田地;
园多指种植蔬菜果树的土地。如笤帚畈,因村前有大片田地,面积广阔,一眼望去形状酷似笤帚。大片地,因村庄东部有一片大平地。而里沙地、外沙地中的地,指贫瘠的沙地,村旁有溪流冲击形成的大片沙地,附近村落就以沙地命名。大地园村中的园指菜园,村里多菜农,种有菜地多达百亩,故称大地园。大竹园中的园指竹园,因村旁青竹郁郁葱葱。

(二)多雨水,常有洪涝,河流水网密布

象山县有气候湿润,多风雨的特点。夏季常有台风活动,伴随强降雨,常有洪涝灾害。这点在地名艺文中有体现。比如地名诗《宿大泥塘》:“十里水拖泥滑滑,满村风冷露凄凄。”歌谣《大泥塘》:“做人最苦大泥塘,一场大雨水汪汪。三日无雨精打光,十年里面九年荒。”一些地名记录了台风灾害之后的惨况,比如田洋湖,因村处山脚,风雨过后常被水淹,村庄前方田洋积水如同大湖一般。还有一些地名记录了灾后重建家园的历史,1956年的温黛台风在象山南庄登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很多地区被毁重建。地名中常含新、建,代表重建、新建之意。如周建村,因台灾被毁,周家路村民迁此重建得名。新建村,爵溪村民重建家园得名。新虞村,巴龙头村民重建虞家得名。2000年以来,对象山县造成影响的台风不少于十场。人们为防洪拒咸,还修建了碶、堰、堤坝等水利措施。碶指石头砌成的水闸[2]。它是宁波地区独有的水利设施,多在入海口设立。《重修三大河记》记载:“水少则引诸河以溉田,水多则泄田水以入河,故无旱干横溢之虞。”说明碶起到调节阻隔水流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解决干旱洪涝的问题。碶与百姓生计息息相关,《重修朝宗碶》中提到:“赋入居邑之半,洋之丰荒,民所利病。”“今不修,潦降潮溢,土石将溃于海。”碶的修建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碶费时费力,地方官员或是熟视圮漏,或是大赋于民借机谋财,或是自视甚高,脱离实际不加考察随意动工,可见修碶之困难。象山县至今仍保留大量的与碶相关的地名,比如大碶头,因村民依朝宗碶而居得名。胡家碶,因村在灵长碶旁得名。三眼碶、碶门头、碶门脚,村都是由碶门得名。碶对象山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建筑,人民对碶有着特殊的情感与记忆。一些地名艺文也记载了修碶的历史,如《重修朝宗碶》。虽然气候条件、自然灾害无法控制,但象山先民有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抗争的勇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居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生活智慧。

象山县气候湿润多雨水,西北部降雨少,而东南部多,因而县内不仅水网密布,而且各地水域形貌又有不同。西北部地区地名多含溪、坑、潭;
东南部地名则有河、湖等。《黄溪照落》:“雨过黄溪日未沉,群峰影里半村阴。”《陈山晓渡》:“橹声摇落黄溪月,鸡唱传闻白屿村。”《西沪棹歌》:“彭溪如线啮山根,漠漠青萝蔽径昏。袅出炊烟三五缕,始知岙底有残村。”诗中提到“半村阴”“鸡唱”“炊烟”“残村”这类词语富有生活气息,显示出人们在溪边定居的习惯。许多地名与溪相关,如珠水溪村,因胡姓一族临溪而居得名。下庄溪村,因村在山下,村前有溪而得名。珠溪,村沿溪两岸布局,以珠溪为名。坑,指溪坑,为山间短溪之意。如江坑,村处于山涧江坑旁而得名。洋坑村,因为村南面有溪坑得名。猢狲坑,以村西面溪坑活星坑命名,后来谐音为猢狲坑。山间小水坑为潭,如冷水潭村,村南部有冷水潭清冽寒冷,故村名冷水潭村。旋潭村,因村东南部有旋潭,潭中水流呈漩涡状,故名旋潭村。鱼潭村,村边鱼潭多产鱼虾,故名鱼潭村。东南地区多河流、湖泊,仅南庄平原就有西澄河路、东澄河路、东河路、南河路、小河头村、中家河村、半河、河东村、河西村等与河相关的地名。另有西谷湖路、东谷湖路等以湖为名的道路。这些因溪、坑、潭、河、湖而来的地名,共同展现了象山县境内水网密布的特点。

(三)缘海而邑

象山缘海而邑,因而地名也体现出海洋气息。沿海地区地名中常含湾、港、浦、洋等,展现出象山县海域广阔,港湾众多的特点。湾意为海岸向陆地凹入的部分,为海湾的简称。如白沙湾、捣臼湾、南田湾、白马湾、乌贼湾等。港有港湾港口之意,如象山港、西沪港、石浦港等。浦指滨水地区,地名中有石浦、鹤浦。洋指近海或者海湾里较大的水域,有乱礁洋、大目洋、岳井洋、箬渔洋等。海岸边除港湾还有众多岛礁,地名诗《水路歌》中记载:“东屿西屿穿梭过,乱礁洋面纷纷碎。大目小目近韭山,牛门珠门旦门山。”象山县海域岛礁林立,船只航海需要穿梭于众多礁石岛屿之间。诗中提到了象山港附近的岛屿东屿山、西屿山、韭山、旦门山,还指出了乱礁洋多礁石的情况。据象山县地名志记载,全县有622条岛礁地名。附近村落多以山、屿、礁为名。因海岸线内移,有些山脉成为岛屿,但仍保留山的称号,因此,象山人所说的山不仅指陆地上的崇山峻岭,也指海上大岛,比如长山、内门山、擂鼓山、大捕山、馒头山、半边山等。屿也指海岛,不过面积较小,如竹屿、小羊屿、小水屿、沙城屿等。礁指植被稀疏,人迹罕至的小岛,如鸡冠礁、蛤蟆礁、秤锤礁、小乌礁等,通常以礁石的形状来命名。

(一)制盐活动

象山县地处浙江沿海,有着丰富的海盐资源、极佳的晒盐条件和便利的海运交通,是省内著名的海盐产地。象山沿海地区许多地名与制盐活动有着极深的渊源。通过分析地名我们能够了解到海盐生产的大致面貌,比如制盐技艺、制盐场所、盐业管理等[3]。许多地名中含有“灶”“盘”二字。如南盘村,元时村民从台州迁至此地制盐,村因在盐场盐盘南面而得名。盘盘头,因村后有盐盘得名。山灶、山灶村、下灶村,清康熙年间村民以晒盐谋生,皆因村旁建有盐田灶而得名。灶和盘都是制盐的工具,灶即煎盐的灶头,盘指铁质或者竹制烧盐器皿。这些地名产生于不同的朝代,但都与烧盐有关。从地名中我们能够发现煮海成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属于主流制盐技法。人们用灶煎盐,以铁盘、竹盘为煎制工具,将卤水凝成盐晶,这种烧盐法至今仍然存在。

另有一些村落以制盐场所为名,地名中常含:场、团、灶。比如旧时有玉泉盐场,下有玉女盐场、瑞龙盐场、东村盐场三个分场。玉泉盐场内设有一团、二团、三团、四团等团。团内有灶,像土灶、下灶、大灶等[4]。制盐的场所一般分级设置,几户组成一灶,三灶合为一团,由团组成场。

制盐地点、制盐人群和每一地区海盐产量也受到严格控制,盐场内还设有管理部门盐课司,有管理人员监盐官。从地名中我们可以看出盐业管理严格规范,制盐场所的等级分明。这是历朝历代政府对于盐业重视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制盐产业过往的繁荣。地名见证了海盐生产的悠久历史,展现出劳动人民的生产智慧。这种盐文化蕴藏在地名之中,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渔捕养殖

象山是海疆小县,人们沿海定居,耕海牧渔,世代繁衍。《石浦赋》中说:“高峰嵯峨峭立;
大海浩淼而回环。辟阖门成,行舟则险防三岛;
崎岖路古,控马则隘列二湾。”象山县地名艺文中也有大量关于渔业生产的记录,比如《象山杂咏》《石浦老东门竹枝词》中就提到“渔蓑”“雨笠烟蓑”“钓”“竿”“孤篷”“鱼船”等渔业词汇。《东门竹枝词》:“郎不耕田侬罢织,一年生计在渔船。”这些地名诗多将渔家儿女的渔捕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可见古代沿海居民的生产方式不似内陆居民,人们在农耕的同时,也将海洋捕捞作为重要的谋生手段。虽然明海禁时期,人们被迫内迁导致象山渔业萧条,民国末年渔业因战乱原因又陷入低潮。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渔业迅猛发展,一时出现大量渔业大队,即现在的渔村。沿海居民渔农分营,同一地区往往设立农业和渔业两村,渔村居民为渔业户,主营渔业。如东门渔村、横里渔村、民丰渔村、屿岙渔村、大坦渔村等。

渔业发展的同时,与渔业相关的附属产业如制网、造船等行业也得到了发展,一些地名与渔捕器具有关,如西沪港,陆游《村舍》中提到:“潮生鱼沪短,风起鸭船斜。”沪指的是捕捞鱼虾的竹制栅栏,西沪港附近村民以制竹栅捕鱼为生,港就以此为名。还有些地名与鱼竿有关,如沪竿头村、竿头里;
与渔网有关的,如马岗(旧名网岗)、小网巾村、八排门;
与船只部件有关的,如上搭、扬蓬岙村。有些体现繁荣的渔货贸易,比如渔曹(鱼市谐音),地名诗《石浦鱼市》:“野戍灯悬月,渔舟火聚星。石城渔市好,系棹复扬舲。”描绘了鱼市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的热闹景象。

象山与四大渔场相连,鱼蟹虾贝等水产种类繁多,这一点在诗歌中也有体现,比如民间歌谣《旦门》:“虾皮鮳头王家榄,泥螺蟹酱捣臼岩。朗桩扦在石米湾,小鱼小虾满鲜篮。”一些地名就与特定海域的水产有关。比如蛎山,当地人通过撬蛎卖蛎增加收入,村以当地特产牡蛎为名。鱼潭村,因为村潭内鱼虾多得名。大花港村,虾为村之特产,象山方言中“花”与“虾”同音,村名由此而来。蛤沙,村民常在附近海涂捕捞沙蛤,村以此得名。蟹厂村,因村民常在海滩抓蟹得名。还有一些地区因形状与海产相似就借海产命名。比如说螺蛳礁、蟹钳港、毛蚶山、大魟鱼岛、魟鱼翼屿、泥螺屿等。从这些地名中不仅可以看出象山县海产丰富多样,而且可了解到早先渔民除了近海捕捞也在海滩海涂或者礁石间赶海。

(三)以竹为生

象山县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丘陵连绵坡度平缓,山间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竹木生长,因而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竹品种丰富。以西周镇为例,西周镇是象山县著名的竹乡,县内半数竹林分布在西周镇,许多村落就以竹为名。比如箬岭村,以箬岭得名,村名中的箬字指箬竹,这种竹子叶片宽而长、大而薄,适合用于编制,可见村名与村产业极其符合。大竹园村,村周围毛竹林密布,好像大竹园,村也以此得名。金竹坑村,村民自宁海竹林迁入象山,村以金竹为特产,村民栽竹种竹,以竹编谋生。进入现代社会,竹产业的内容与形式愈加丰富。人们凭借竹类资源大力发展复合经营,不仅探索种竹技术,开发竹林价值。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大量竹雕相关的地名如:宝根阁、秉益堂、德和堂、荣艺堂等。竹雕大师继承传统竹雕技艺,将西周打造成竹雕之乡,这些地名也以其名讳命名表示纪念。从古至今,象山不断出现与竹相关的地名,从这些地名中可以看出象山人从事竹产业的悠久历史。

(一)寄托美好愿景

地名蕴含着某一时期当地居民的内心期望与情感指向。人们追求富裕幸福的生活,渴望和平稳定的居住环境,推崇高尚优秀的精神,这些主观意识往往蕴含于地名之中。人们期待富贵荣华,繁荣兴旺,所以喜欢在地名中运用丰、兴、旺、昌等字[5]。农民渴望五谷丰登,地名中多用丰字,如五丰村,因五谷丰登得名。丰田巷,同样寓意农田丰收。兆丰巷,因期待丰收吉兆得名。金丰村,希望金秋时节丰收得名。商人手工业者追求生意兴旺,生活富裕。故地名中常见兴、旺、昌、盛、吉、祥等字眼。如塔头旺,因塔头黄村民希望兴旺发达得名。兴瀛居民区,取瀛州昌盛兴旺之意。昌盛路,因旁有集市,人们希望集市兴盛得名。昌欣路,祈望繁荣昌盛、欣欣向荣。延吉路,愿延昌吉利得名。延昌,民国时期更名,取延寿昌盛之意。

另有一些地名中出现安、平、和、顺等字,表达人们对和平安乐的追求[6]。象山县从古至今都属于海防要地、水运要津。虽地处偏远,不受内陆战事动乱的影响,但从宋代开始,象山县人民就受到来自日本、高丽的海盗侵扰,人们苦不堪言。有歌谣流传:“爵溪十里黄沙滩,城外埠头抛湖爿。城里满街是渔贩,绿壳专抢白沙湾。”“南田山、南田山,县府坐在三门湾。百姓,真犯关,绿壳一来只逃难。”其中绿壳指的是海盗。抗战时期,象山县受日本海军骚扰,多地沦陷,人们饱受倭寇掠夺、战争侵扰,还需面对洪涝天灾的威胁。同时沿海渔民出海频繁,因过去出海设备、航海技术并不先进,出海常遭遇海难。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象山县人产生了求安求稳、趋吉避凶的心理,选取地名时多使用体现和平安定的字词来慰藉心灵。如广安弄,愿当地长久平安之意。小太平,方言中“小”和“兆”读音相似,村原名兆太平,意为预兆太平。祥和弄,因吉祥和平得名。永安路,因居民祈望永保太平得名。航顺路,意为出海航行平安、一帆风顺。海宁路,意为海域风平浪静。

一些地名是祖先长辈对后人期望的体现,也是家族志向、价值理念的承载实体。比如说儒雅洋村,原名树下洋,因为村地处盆地,附近青龙山树木茂盛,村好像在树荫之下而得名。后改作儒雅洋,更改原因是先贤希望后代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先祖希望子孙以农耕谋生,以读书明理。村内有承志堂、崇本堂、藏书楼、鸿儒路,还曾建有儒雅洋中学。勤于课读、耕读传家,凝聚着宝贵的人生哲理与教育经验。

地名也见证了人们精神追求的变化。一些地名承载着恒久生辉的传统精神,也展现出优秀的时代精神。如勤丰村,取勤劳丰收之意,透露出勤劳致富这一朴素的生活哲学。仁义村,纪念明万历年间,村民救济灾民,乐善好施,惠行成风。大义村,赞扬革命烈士殷夫,大义凛然的精神。东卫村,意为昌国卫东,赞扬抗战时期人们的爱国行为。民主村,纪念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分得土地翻身做主人。仁风巷,希望好风气能广为传播得名。友爱巷,取友爱团结之意。合心村,希望四村村民同心协力,团结协作而得名。和谊巷,意谓居民和睦多情谊。五爱村,宣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物的五爱精神。在古代,象山人推崇忠孝仁义之类的美德。抗战时期,大力推崇忠烈爱国的精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政治潮流影响,地名多含政治色彩,有勤劳苦干、改天换地的趋向。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在继承优秀传统精神的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多样化、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二)展现审美观点

象山县一些地名选择运用含有美好意义的字眼,能引发人们的美好联想。古时地名诗的内容多为咏山歌海,如《珠岩山赋》《丹山十咏》《五师山》《西沪棹歌》《高湾望海》等,从中可见人们对于秀丽风光有浓厚的兴趣,向来有着登山临水、寻壑经丘的传统。另外,我们通过地名也能感受当地人独特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感受。人们在命名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地理实体,如青山绿水,汪洋江河,茂林修竹等,并运用优美的词汇描绘它。同时人们会将对地理实体的直接情感通过地名表达出来,或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式命名来引发联想、激起共鸣。如美石,美字直接表达了审美情感。翠屏巷,把青山比作翠屏,形容青山郁郁充满美感。美人岩,因山岩形状奇特,状若婀娜女子俏立山峰而得名。荷花心,山形美若含苞待放的荷花。五狮山,将山比作五狮博弈,言尽五狮山之雄伟高峻。玉带溪,因为水流清澈,平直如带,溪被比作玉带。九龙江,河道有九十九道弯,故把江比作蛟龙入海,以显示其蜿蜒曲折。无论是直接表达喜好,还是巧用修辞,都展现出人们对美的独特定义。

随着社会发展,一些地名因为求雅去俗的需要而消失或者更名,这一现象体现出人们审美取向的变化。早期地名一般比较简单随意、通俗易懂,也显得浅俗,后来,人们倾向选择更加文雅、美好、恰当的字眼替代旧地名。雅化的方式一般是同音假借,替换字词,以新词重新赋予地名深意。如贤庠,古时为滨海盐场,名盐场,后因海岸线外移,农田替代盐田,盐场改为同音字贤庠,意为培育贤能之地。琴诗岙,以郑姓得名郑施岙,后雅化为琴诗岙,琴与诗二字为此地增添了文化气息。儒雅洋,旧时因村处盆地中心,山间丛林茂密得名树下洋,后来雅化为儒雅洋。地名的雅化过程十分漫长,更多地名往往是俗中求雅,雅俗共赏。但是人们的审美趣味在不断提升,地名雅化或将成为趋势。

(一)同姓聚居

拥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形成宗族,同族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用宗族姓氏来命名居住地。地名与姓氏之间关系密切,以姓命名的地名在象山县所有地名中占比很高,《象山县地名志》中提到建村姓氏多达816个。一些地名诗中也提到象山地名多含姓氏,如《西沪棹歌》中说:“岭下陈同溪里方,隔溪朱与庙前张。十三村保都因姓,莫怪通衢岭属唐。”仅西沪港地区就有众多以姓为名的村落。其他地区还有:杨家村、郑家岙、上吴村、山头董、何家村、袁家村、陆家村、蒋家村、上谢村、赖岙村、吴家山等,都以建村姓氏或是村内大姓来命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同姓宗族,繁衍壮大影响了多个自然聚落,县内不同村落可能发源于同一宗族。同时由于异姓迁入,聚集于同村的人也有可能存在多个姓氏,但是原先以姓命名的聚落多数仍然保持原名,充分展现出姓氏在象山县人们心中的重要性。相同的姓氏为族民提供了牢固的血缘纽带,同姓宗族聚族而居、久居一地,族人在稳定的居住环境中形成了牢固的地缘关系,表现为同姓族亲、守望相助、团结振兴[7]。同姓聚居包含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两个方面,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宗族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二)迁移传统

象山县地处偏远,旧时人口稀少,县内的宗族多为外地迁入,历朝历代都有外族迁至此地。从地名产生的时间来看,迁移自宋朝开始,与南宋王朝南迁产生的移民潮有关。清代也是移民高峰期,其他各个朝代也有民众迁入象山。虽然来源地和迁入原因五花八门,但是这些宗族来到新地之后依旧聚族而居,心系故里,体现出浓厚的宗族观念。比如这些宗族在命名居住地时多用含“家”的字眼,表示同血缘的家族。如萧家,据《萧氏祠碑》记载,萧氏始祖超儒于清乾隆年间,率子自平阳迁此成村,因萧姓得名。康家,因康姓始祖从平阳来象山开荒定居,因康姓得名。下章家,据《章氏家谱》记载,章氏始祖君戴自福建龙溪迁入。还有一些迁入的宗族会以原籍、原居住地、乡音等来命名新址,来表达对故乡对族人的热爱与思念,体现安土重迁的宗族观念。如新岙村,据《俞氏宗谱》记载,其祖德谦于明弘治初自新昌马岙迁此建村,以旧址为名,不忘根本。温州厂,村民祖籍温州,来象山谋生,以原籍命名。福建街,清道光间,福建渔民迁至象山,以原籍命名街道,以示乡思。平阳厂,先后迁入黄、池、金三姓宗族,村民都操平阳口音,故名平阳厂。《南田竹枝词》记载:“百丈山前大小庄,居民强半是平阳。早炊相呼人语多,乡音未改‘吃天光’。”“吃天光”是平阳方言,有吃早饭的意思。从口音、方言词汇就可以看出百丈山附近皆为从平阳迁入象山的居民,虽然远离故土,但是乡音未改。这些地名的由来记录了宗族迁移的历史,反映出独特的迁移文化,也显示出人们对于宗族的浓厚情感。

(三)守墓文化

汉民族一直有着敬重祖先,敬畏神灵的宗族思想。一些族群的祖先逝世后,后辈会举行隆重的葬礼,甚至自发地为其守墓,在祖先地坟墓周围定居,并将守墓行为作为缅怀先祖的重要方式。这种守墓行为蕴含着一定的宗族特性。从地名上看,象山县的一部分地名就与坟茔墓穴、守墓活动有关[8]。如羊中岙,原来称杨冢岙,以村中杨姓大冢而得名,后取方言同音羊中岙。蒋家岙村,曾有守墓人守村旁山上蒋姓坟,村由此得名。花园,是文岙夏姓守墓人一族繁衍而来,村是夏姓筑墓种花之地。坟庄屋,何姓先祖坟地,吕姓受托为其管坟。文山,由坟山雅化而来,石姓先祖石希宇葬于此地,两个儿子石良槁、石良栋为父守墓,石姓一脉自成一村。守墓行为受宗族观念的驱使,体现出一定的宗族文化。

(一)军事战争

象山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属于海防重地,历史上又战争不断,许多地名就伴随着军事活动而产生。当初的军事建筑、战争场所如今多只剩遗址,但是与其相关的军事地名却保留至今。从地名中看,从唐朝起象山县就有军队驻守,如象山镇。宋朝象山有海上战事,县内建有海防设施,比如钱仓村,村曾为游仙乡军用钱粮仓库。《登钱仓城怀古》中提到:“城中数千家,冠盖相逢迎。”清乾隆《象山县志》云:“生齿最繁,沿山俱属民居。”可见当时钱仓规模之大。宋时象山受中原战乱影响,一些地名与康王赵构来象山避难有关,比如黄避岙,相传村为康王躲避之处;
着衣亭,传说康王于此亭更换常衣掩人耳目;
上马石,因村中有一大石,康王踩此石上马得名。元代,象山设有巡检司维护海域治安,如东门巡检司、蒲门巡检司。明时象山沿海倭寇猖獗,战乱频仍,政府更加重视边疆海防,实施海禁,令海岛居民内迁,军队加强防御,经常进行海域巡视。同时沿海地域的军事机构增多,明朝有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有卫、所,卫指五六千人的军队,所指一千人左右的军队。象山县有卫一处,所四处,寨两处,巡检司四处。当时与“卫、所、寨、司”等军事机构有关的地名大量涌现,比如司前村(村处石浦巡检司后方)、昌前街(街处昌国卫衙门前)、寨里(村在游仙寨寨城里)、寨后(村处南堡寨后)、南堡(村内设有南堡寨)等。清时称军队驻扎场所为营、汛。一些村落就以此为名,比如兵营村,村为清康熙年间湖头汛兵营所在地;
上营,村地势高于附近兵营;
营房街,曾是昌石水师营所在地。另有大量军事建筑设立如烽堠、炮台、堡垒。古时人们常在视野开阔的海滨山顶建烽堠炮台,以此来监视敌军、传递信息或者进行战斗。所以留下了一些特殊的地名,比如:中堡村,炮台下、中央炮、公屿炮台山等。抗战时期,象山人民与日军进行了漫长艰苦的抗争。比如茅洋万人坑,当时日军盘踞茅洋占领氟矿,逼迫民众为其采矿,并且肆意杀害,将尸体丢弃于坑内,后人从此地挖出完整的白骨竟多达两千七百具,故将此地命名为万人坑。还有一些地名与革命先驱、抗日烈士有关,比如殷夫路、殷夫故居、大义村等。山河染血,热土留魂,这些地名记录了腥风血雨、刀光剑影的战争岁月,也是当地人民与外敌抗争、保家卫国的见证。

(二)民间传说

象山县一些地名传说极具神秘色彩,多与神仙居士有关。比如:骑龙山,相传白岩山老龙与珠山老龙互为知己,好友相会必过此山,故名骑龙山。仙人岩,相传此山有仙人踪迹,山上二块悬岩还留有仙人脚印,故名仙人岩。鸡鸣村,相传吕洞宾肩挑两座大山,手提一座巨岭,途经下沙庙时偶遇何仙姑,何仙姑假作鸡鸣想要戏弄好友,不料引得山间百鸡共啼,好似天明。吕洞宾怕人发现,所以留下此山[9]。

还有一些地名记录了百姓的生活常态,比如:官司塘,村民曾和竹浦山和尚因塘地所属相争,告至官府诉讼多年,最终塘为村民所有。相思岭,相传赵五娘寻夫途中在此岭伫立望夫,久到地下脚印深陷,故名相思岭。岑晁,村原以村内大姓为名得名陈晁,后外姓迁入,两姓相争村名难定,有一儒生为其支招,村处岑山(龙山)与晁山(凤山)之间,又沿东塘河分布,两山夹一水如两姓居一村,山水相依如龙凤戏水,两姓共处应似兄弟亲密,故更名为岑晁。地名传说为我们展开了当地人平淡却美好的生活画卷,描绘出民众的独特的内心世界,也为当地的历史做了补充,使其更加饱满而亲切。

从上文论述可见,象山县地名蕴含丰富深厚的文化。有的地名保留了语言特征,是研究象山县方言的难得材料
有的地名记载了象山县自然环境的变迁,对于地理研究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有的地名记载了象山县的历史发展与生产活动,可以称得上史书材料的一大补充;
有的地名反映了象山县人民的普遍心理,对于研究象山县的风土人情也有所帮助。象山县作为旅游城市,海洋旅游业繁荣,挖掘地名背后的文化价值,对于发展旅游业有重要作用。比如象山县海滨度假区半边山钟灵毓秀,山色如绘。从附近地名看,半边山具有许多包含旅游价值的自然实体,如悬崖峭壁、蜿蜒沙滩、岛礁怪石、浩瀚海洋等。而有龙王献宝、猪八戒劈山等传说故事,还有徐福求道寻仙、戚继光治军击寇等名人典故。我们可以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地名,通过研究地名演变,搜集名人典故、传说故事等,将地名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这不失为一种地名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我们还可通过其他多样化的方式来保护地名,比如规范地名管理,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挖掘宣传地名文化等。地名与文化相依相存,保护地名、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 亓海峰. 地名中的修辞现象——以胶辽官话村庄地名为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5) : 5—7.

[2] 蔡磊. 鄞州地名文化初探[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12(8) : 77—80.

[3] 侯强. 明清时期宁波盐业考述[J]. 盐业史研究,2011,13(1) : 23—29.

[4] 张利民. 象山地名中的盐文化[J]. 中国盐业,2016(5) : 68—74.

[5] 邓慧蓉. 从中国地名透视汉族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J]. 学术交流,2003,34(12) : 140—141.

[6] 侯友兰. 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24(6) : 62—68.

[7] 王苹,于红艳. 宁波地名的文化意义阐释[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2(5) : 42—47.

[8] 王子今. 两汉“守冢”制度[J]. 南都学坛,2020,40(3) : 1—10.

[9] 象山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象山县地名志[M]. 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 33—67.

An Exploration on Toponym Culture in Xiangshan County

WANG Lu-yao, YI Zhi-we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China)

The paper takes the region names of Xiangshan Coun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nducting study from six aspects: linguistic features, natural geography, production and life, folk psychology, clan culture and social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toponymic records of the county, the information of toponymic art and literature and toponymic legend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ponym and culture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arried by those names. Finally,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toponym protection are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onym culture.

Xiangshan County; toponym; cultural connotation

G127

A

2095-9249(2022)02-0110-07

2021-03-30

王璐瑶(1999—),女,浙江象山人,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易志文(1971—),男,江西萍乡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学管理,E-mail:yizhiwen@163.com。

〔责任编校:吴侃民〕

猜你喜欢 象山县象山 象山无象散文诗世界(2022年2期)2022-03-10天下无敌手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20年35期)2020-09-17再访陆象山先生讲学堂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2期)2020-06-04叫醒太阳公公创新作文(1-2年级)(2019年7期)2019-12-16象山红豆(2017年4期)2017-04-13象山县教师作品选登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7年2期)2017-03-24推荐访问:象山县 初探 地名
上一篇:浮选渣中碲的浸出研究
下一篇:从实用到审美:茌平黑陶的功能转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