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宁夏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艺术的形式美*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1-05 点击:

马雪妍

(宁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宁夏固原 756000)

隆德县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坐落于六盘山下,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许多人文现象,诸如文化艺术、社会习俗等都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历史上,这里不仅是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要地,而且还是中原文化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融合、相互吸收的地方,由于这里曾经是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为主,所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及文化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作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集地带的一种文化特质,这里自古就有养马传统,也由此造就了当地马社火的兴盛。又因其地理位置的偏僻闭塞,使古朴、坚实、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完整保存。对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的承递,是隆德文化的显著特点。

社火起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地,是群众自发组织展演的仪式信仰活动,社火艺术最初的产生与人类的祭祀活动是分不开的。“‘社’,即土地神;
‘火’,即火神,反映了原始人对土地和火的崇拜。‘社’,最初是指某种空间聚落,就是古代村落的雏形。与此同时,‘社’还被用来指称村落当中的民间组织;所谓‘火’,既指节日期间燃灯烛,点旺火的‘火’,也指节日庆典期间红火、火爆、热闹的气氛。”这些目的在于娱神并自娱的歌舞杂耍活动,是在节日期间,由群众推举社火头组织在城乡各地之间进行表演,是一种群众的集体娱乐活动,是一种古老典型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隆德县的社火活动也叫“耍社火”,社火表演集中在春节期间,主要包括高台、马社火、踩高跷、扭秧歌、舞龙舞狮、划旱船、赶毛驴等。社火演出期间,不仅各个乡村有传统的社火会演,村与村之间还有社火互访,对于农村人来说,社火是他们农耕生活中的一场民间狂欢,也是一种聚集乡村凝聚力的社交方式。近年来,隆德县每年还举办社火大赛,正月十五成为春节节日庆典的高潮。人们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都寄托在锣鼓喧嚣的社火里。

隆德县关山险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密布,这里的人民历来就有养马的传统,也由此造就了当地马社火的兴盛。马社火,顾名思义,就是表演者装扮后骑在马、骡、驴背上表演的社火,有了马,社火就可以翻山越岭到更远的地方表演。这是当地人民根据自己居住的地形、地理特点和条件,借助畜力(主要是马、骡、驴)而创造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形式。社火演出用的骡、马、驴要在全村挑选膘肥体壮、性情温顺的,演出的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达几十匹。有时候因为村里的马匹太少,社火演出的时候会以骡子和驴代替。表演社火者还要画脸谱,穿戏服,一个人骑一匹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持刀、握矛、挽弓、携箭,做出一种固定的姿势。演出时,队伍的前面由锣鼓开道,穿街走巷列队表演。马社火表演的题材内容如:武戏中表现英雄人物的《关羽单刀赴会》《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以及孩子们百看不厌的猴戏《盗扇》《三打白骨精》《高老庄招亲》等,还有一些扮相俊俏、英俊的爱情故事,如《梁祝》《西湖借伞》《拾玉镯》《花亭相会》等,这些社火主要选自地方戏曲中最精彩的部分,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集生、旦、净、末、丑于一体,可谓众生百相,一张脸谱一台戏。围观社火的群众总是从表演者的脸谱、服饰和兵器上去辨认装扮的具体人物及故事。

高台社火,也称之为抬阁、高芯或亭子,是以供桌为中心举行的庆祝丰收的仪式,是一种静态的造型艺术。民间艺人将供桌改制成“高架”,由10岁左右身轻的小孩子身着戏装,浓妆艳抹,扮成戏剧人物、民间故事中的人物,而且根据演出剧目的剧情,通过道具、花木、亭台、楼阁等场景地巧妙装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隆德县的“高台马社火”,就是将高台社火和马社火的装扮形式结合在一起,在高台上面增加了马社火的内容,将以文戏为主的高台社火增加了武戏的表演成分,融合了表演、造型、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高台马社火无论从形式、内容无不体现着独特的神韵和美感,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成为六盘山地区的“活化石”。

第一,装饰之美。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艺术具有高度的装饰之美,首先体现在社火脸谱艺术中。

脸谱是所有高台马社火神韵的传达和内涵的外化,隆德县的高台马社火也不例外。即使高台马社火没有唱词,没有情节展演,仅凭着脸谱、服饰、道具和被定格的动作去分辨人物,也能与观者达成交流。在这一交流过程中,特征突出、形象传神的脸谱功不可没。这也是高台马社火表演中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是这一古老的民间祭祀、娱乐活动在世代相袭中形成的结晶。

社火脸谱是一种装饰性极强的视觉符号,被视为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脸谱艺术形式之一。根据史料记载,马社火脸谱起源于古代的“假面”“涂面”仪式,在后世的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戏剧脸谱艺术。社火脸谱的造型和设色都极具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它大气、简洁的线条;
古朴、浓烈的色彩;
鲜明、古拙的纹饰,突出了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上妆时,(隆德方言称为“打脸”),画社火的人依据戏剧人物形象的个性特点和面部特征,参照一定的社火脸谱谱式在表演者脸上用各色油彩勾画出具体的色彩、图案、线条等的穿插变化,绘制出一面面人物性格显明的图式。使得古朴、神秘、热烈、自由的民族个性与地方性格孕育在这些脸谱之中,形成了绮丽的艺术特色,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在现代美术设计中,马社火脸谱也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与灵感来源之一。

在隆德,一些具有相对稳定传承性的马社火队都有自己内部承袭的脸谱图式。除了承袭,也有许多创新性的脸谱图式出现。如隆德县王庄村的梁尔敦老人就吸收了关陇地区的秦腔和社火脸谱特色,根据人物、题材,原创了一批个性鲜明的社火人物脸谱。民间艺人根据不同人物形象、主题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一方面形象地呈现了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另一方面,也传神地凸显了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使得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高台马社火人物形象即使没有动作、语言,也能在穿越人群时被老百姓所辨识。

第二,寓意之美。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形式和内涵,也有其独特的寓意。从隆德县高台马社火所使用的色彩看,在早期只有五色:红、黄、青、黑、白五种色彩交替使用,色彩本身在这一文化承传中就因袭积淀出自己的特定内涵。关于用色,还有一套说辞:“红为忠诚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
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
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民众能够从五彩缤纷的脸谱图案以及服饰道具中辨析出社火角色的忠奸、善恶、美丑等等,这与其在漫长的文化因袭中形成的共同审美趣味、内涵认知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种显在的文化密码,这些色彩各异的面孔和着装携带者民众共有的文化精神因子。比如在“三国”戏中,关公的脸谱色彩以枣红色为主,服饰色彩主要是绿色,寓意为忠勇;
在“包公”戏中,包拯的脸谱和服饰、乌纱帽皆以黑色为主,寓意为刚正。在色彩的基础上,各种形态的五官又分别呈现着不同的性格特征。如社火艺人所画的眼睛的形状有顺眼、吊眼等等的分别;
眉毛的特征也是形态多变,除了常见的眉形,还有卧蚕眉、梳子眉等不同眉形。不同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

此外,仅高台马社火艺术的脸谱就有一系列的纹饰、图形、色块等程式化的要求。民间艺人以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表现不同人物形象的身份和性格。脸谱的谱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对称形脸谱形式和旋转形脸谱形式。对称形脸谱依字面理解就是以五官为准,两边的纹饰形状与选用的色彩都是对称的;
旋转形脸谱的色彩和纹样比较自由灵活,呈斜线式运动。如众所周知刚正不阿的包拯,他的额上就有一个月牙形的纹饰,王彦章额头有青蛙的纹饰等。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脸谱及其服饰道具的内容、纹样、色彩等都有着独特的含义和表现方法,社火脸谱的纹样也具有特定的寓意,社火艺人以日月纹等纹饰,与社火服装上的各种纹饰相互组合表现人物形象,将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特色的色彩及寓意性融为一体,用色彩反映人物的行为,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表现方法。

隆德高台马社火艺术在色彩、线条、图案、纹样等方面都具有一定寓意,可以说是活的文化密码,携带着这个民族、特定地域民众的审美意识、性格特征与精神内涵。

第三,象征之美。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艺术还具有象征性,通过造型独特的多种脸谱形象、华丽的服饰和手中的道具等花样手段象征性地表现人物的出身和基本性格。例如,民间艺人们很早就赋予脸部“天庭”“地阁”“四方”“五位”等说法,就像人们经常形容某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艺人们通过社火脸谱将天地万物巧妙地装扮在一张脸上,如包拯额头左“日”右“月”,传说他日断阳世间案情,夜断阴,即地狱怨苦。护世四大天王额上分别刻画风调雨顺篆刻字样,是农民对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期盼。又比如,社火脸谱中的绿色能让人想到大自然中的草原、树木,象征着蓬勃生机和自由;
红色让人想到火焰、太阳、血液,象征着热烈奔放和喜悦等。如在高台马社火的队伍中,文武双全的英雄关羽,髯长二尺,面若重枣,既是忠义的化身,也是一个被神化了的倍受人们喜爱的财神。其造型和色彩都表达着民间传统意识及阴阳五行学说。

隆德县高台马社火的人物众多,性格多样。由于社火主要表现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以及历史上的古圣先贤,所以民间艺人在进行脸谱设计时会根据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构思,图案及色彩极具装饰性,纹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寓意性。虽然夸张了某些人物的个性特征,但是观众还是能够分辨出社火艺人所扮演的角色。随着社火艺术的不断发展,高台马社火艺术也在不断完善,经过世世代代的变革以后,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化妆造型艺术,以其鲜明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视觉在民间美术中焕发着新的生机。

第四,造型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隆德县早期主要以马车、牛车、骡车作为装扮社火的载体已经由拖拉机、四轮车或汽车替代,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舒适性与可操作性。由于运载工具的变化,使得隆德县的社火能到更远的地方去展演。而且,早期搭建高台社火的材料主要是木头,造型笨拙,花样简单。随着技术和材料的进步革新,民间艺人在高台社火中开始使用钢筋,再进行装饰,造型比以前更繁复绮丽、更细腻精巧。由于使用了钢材、电焊技术和现代装饰材料,使得高台社火在装饰、技巧、高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用优质钢筋做芯子,用转盘做旋转高台,表演时,人在车上拨动转轮,高台就在空中旋转起来了。高台有固定的,也有能上下起落、左右旋转的,是集伸、降、转动、洒水、喷雾为一体的活动高台,与别的社火相比,高台马社火在技术及造型形式上别有一番情趣,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隆德县高台社火在制作时,先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再在杆的顶端绑成故事所需要的莲花形、球形等芯台,然后用彩色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芯台上再将一两个或多个扮演角色的八岁左右的孩子造型固定,着戏剧服装,服饰将铁架遮盖,表演某一特定时间的某一场景,或一台戏里的两个场景等,社火扮演者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最少2人,多则10余人,在彩车行进当中做简单的动作。观看社火的人们能从扮演社火者的头饰、服饰、脸谱等造型中,辨认出其所扮演的戏剧情节及人物身份。因为车高,支架细,人物一到三层在空中叠加,造型惊险,看似人物凌空飞翔,惊险壮观,充分体现出高台社火“高、惊、险、悬”的特点。

高台社火表演的内容主要以文戏为主,如《盗仙草》《西游记》《关羽千里走单骑》《白蛇传》等,社火艺人们依照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将儿童装扮后固定在高台上,造型绝妙、异彩纷呈,宛若雕塑。

综上所述,隆德县高台马社火艺术独特的形式及内涵饱含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火表演的内容总体离不开扬善抑恶、祝愿美好生活等内容,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是隆德人民珍贵的文化遗存,丰富着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融民俗与艺术为一体,体现着社火本身的艺术语言与审美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用机械普及,农民养的骡子和马在不断减少,马社火不像从前那么流行,但是稀少的马社火在山城隆德县依然深受人们喜爱。另一方面,随着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高台马社火中的一些古代故事、典故的传统韵味逐渐流失,爱好马社火并对此感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高台马社火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高台马社火艺术应该结合新的生活环境、融入现代生活,弃糟粕,取精华,不断研究挖掘,不断加以保护传承,使之成为人民群众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

猜你喜欢 社火高台脸谱 画脸谱小天使·三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12期)2021-03-19陇 州 社 火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1期)2018-10-08陇州社火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18年1期)2018-01-19陇州社火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7年17期)2017-09-08危如累卵学苑创造·A版(2017年3期)2017-04-27通海高台魅力中国(2016年20期)2017-04-19社火,耍起来宁夏画报(2016年2期)2016-03-21禅逸中华手工(2016年1期)2016-01-27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社交网络巨头“脸谱网”:我们如何浪费了时间?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13年1期)2013-05-08推荐访问:高台 隆德县 形式美
上一篇:巷道里的出租房
下一篇:芜湖早期电影放映业研究(1908—1937年)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