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6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篇

【篇一】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河津市教研室    米文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出现,课堂教学总体的变化仍不是很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形成,教师还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课堂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而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正是我们一项必做的功课。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传统的以听评课为主的研究方式并没有收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教研文化,使教研变得更有实效?

一、传统听、评课教研现状及反思

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教研员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

那么我们要问: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 这就造成了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对教师的帮助不是很大。其次,听课老师的课堂观还没有变化,课堂上眼光依然死死盯住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不能深入透视课堂,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再次,评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没有形成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算有用。因此,我们从“用”—“听”—“议”—“观”的思路,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为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从听课到观课

平常的“听课”只是听教师讲或者是师生问答,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存,而课堂上的声音也从一个人发声(教师或一个学生说话)向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生与生的同时多向声音)转变,有声的教学和无声的教学(思考、沉默)并存。

“观”是观察的简说,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的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听”也是观摩的一种重要方式)——“观”;
另一方面是运用心灵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察”。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行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真正的“观”不只是用眼睛看、耳朵听、而且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曰]佐藤学)

2、从评课到议课

评课是评价和解决一节课的问题,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分出等第的时候,如“优质课”评选等。

议课主要利用案例研究为载体解决某柴教育教学问题,同时讨论和解决这节课的问题,适合用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目的是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议”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与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如果说“评”的过程是写句号的过程,“议”的过程则是更多的运用问号质疑、探询和发现的过程。

从“评”到“议”是从鉴定过去的批评性和封闭性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观课观什么、怎样观

1、进行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课前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观课议课主张围绕主题的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是观课议课的“教研目的”。

A、从问题和困难中提出主题,培养问题意识;

B、从教学创造和超越中提出主题;

C、主题分解

为了使活动有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可对主题进行方向分解:①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研究;
②对教法的观察和研究;
③对学法和学习效果的观察和研究。

D、主题预设和生成并行不悖

议课时,可以先对预先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预定的主题结束后,再讨论课堂上生成的其他有讨论价值的议课主题。

2、如何作观课前的说明

让做课老师课前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说明, 并对观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是尊重和理解做课教师的一种实践。

课前说明说什么: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不仅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
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一般来说,课前的观课说明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A、说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可以包括先前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

B、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

C、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观课说明应在讲课前进行,时间以几分钟为宜,应注意不要当着学生的面作课前说明。

3、观课观什么,怎样观

观课中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信息呢?首先,课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变化。关注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观课议课实施“以学论教”,致力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其次,观课中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好的教学案例应该①对事例的描述具体独特,有过程、有变化、有始有终,情节完整;
②问题具有典型性,有讨论意义、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开放性,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尊重学生,以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坐在学生旁边。

B、尊重课堂,不干扰正常教学。

C、尊重教师,成为做课教师的助教。

同时观课应成为学习教学的过程。提高观课效益,需要的就是这种“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千方百计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

四、议课议什么,怎样议

1、议课目的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中的现象和事件。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老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2、议课采用的“话语结构”: “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

“假如你来教……”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摩做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之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你来教……”规定了观课议课老师“共在同行”的参与方式: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教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
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它是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有机会存在多种可能中理解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议课的话语结构还包括:(组织者)

A、你确定的观课方议课主题对你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

B、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C、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故事?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

D、请大家对故事和故事中的困惑发表看法。

E、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

F、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

3、议课流程

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案例讨论,我们建议一般流程是:

A、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议课建立在课堂真实的故事和情境基础上。

B、听取授课教师对故事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一方面是把执教者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揭示出来供大家研究和剖析,另一方面是帮助执教者梳理和澄清背后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使参与者梳理出“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

C、听取案例提供者的意见和看法,一般情况下,观课者提出这个故事意味着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这时需要通过询问和提供机会让他说出来,让他能在表达中梳理和实现。

D、议课参与者 围绕故事和意见彼此之间相互质询、讨论和交流,以达成对困惑和问题,彼此观念和做法的理解。

4、议课应注意几点

A、观察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思考教师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以学论教”。

B、在“最近可能区”建议

“最近可能区”不仅指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也指其他外在条件的“最近可能区”。其核心是立足实践的实际,给需要建议的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C、探讨新的可能。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只有多样。探讨和了解教学的更多可能是为了扩大教学的可能性空间,在认识教学的更多可能以后,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学选择,从而实现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五、观课议课行动研究流程

1、确立议课专题

确立议课主题包括四步:生成主题—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预设策略。

专题的确立必须做好调查研究,要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以解决老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2、接力棒式的观课议课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选课:根据主题,选择适合进行议课专题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课例的内容、体裁、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都要适合此次专题的研究。

B、(备)说课:教研组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备课的重点要以研究议课专题为出发点),进行集体备课,集中大家的智慧,拟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体现专题研究的突破点和内容,体验预设策略的验证过程。

C、上(观)课:授课教师上课,其余教师围绕主题观课。真正掌握课堂上第一手资料,为专题议课提供实践中的原始资料。

D、议课:观课教师根据课例结合议课专题进行议课。议课中,老师们以课例为平台,紧扣议课专题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专题讲学

议课结束后,主持人利用5到10分钟时间进行专题“讲学”,专题讲学,其实是一种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把观课议课做成行为研究,转变了教师对工作方式的认识,摆脱了职业的孤独处境,形成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意识。转变了教师对教育科研脱离教学实际的看法,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氛围;
转变了教师对培训的狭隘认识,形成了组内、组际、在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经验交流、资源利用等方面共同分担与分享的机制,让教师体验感悟了“教学即研究,问题即专题,成长即成果”,从而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意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1、我的课堂教学理想:

A、学生经历美好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状态)

B、教育促进学生更幸福的生活(结果)

C、实施有效教学(过程)

D、执教者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教师)

2、观课议课对教师和教学实践的改造

观课议课立足整体提高和发展教师,但最根本的是改变了“教育假设”。“教育假设”是教育实践者对教育行动各要素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彼此因果关系的理解和预设。

观课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现以学论教的方法是采取反向的路线,先从观察到的学的效果和学的行为分析和理解入手,讨论什么样的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并通过对话和反思理解原有的设计和背后的观念。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引导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

3、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善于获得经验是成长的基础,反思的对象是经验,是对经验的改造和提升。善于反思的教师以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

4、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A、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人具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B、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老师。

C、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

D、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教师。

E、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应该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学习陈大伟教授《有效观课议课》一书的收获,我希望通过我的粗浅梳理使大家对“有效观课议课”这一新的教研模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付诸于教学研究实践中,以便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篇二】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马秀珍

【期刊名称】《宁夏教育科研》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正如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所说:“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之后,怎样促进教师转变观念,使教师真正理解、实践新理念成为教研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具体教研、教学实际,笔者摸索出一种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活动,现介绍如下,与大家共享。

【总页数】2页(50-51)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教研活动;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化发展;人才培养;素质教育;教师转变

【作者】马秀珍

【作者单位】石嘴山市教师培训中心,753000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451.2

【相关文献】

1.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J], 符泰民

2.优化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J], 陈静

3.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J], 吴黎红

4.在信息化园本教研活动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J], 张爱琴; 李霞

5.立足园本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J], 谭亲明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三】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海阳市育才小学 高文军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
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
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究。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
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
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
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

“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
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
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

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

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
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
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
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
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
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共13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创情境,入新课;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文,识字词;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写诗情;
拓天地,促提升。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

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

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

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6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个字。(匹配课标1、2、3、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匹配课标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 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匹配课标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

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执教人 观课者 班级 学生数 观察日期 (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目标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目标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没有对应目标。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人生感悟” 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 聂娱燕 班级 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 48 人 观察日期

原有学习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理后的目标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目标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目标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

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2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

4月22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

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5月25日、6月3日和6月5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

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
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

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2015年9月

【篇四】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

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

概括起来就是:

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
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
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

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

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

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 2 究。

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

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小问题 现象中发现,反思中积累 小案例 研究中积累,创新中积累,现象中诊断,现象中反思,现象中提炼 小策略 学习中探寻,研讨中 开发,行动中印证,研 究中实验,行动中建库 构建 和美 幸福 生态 的教育教学生活 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图 实践 创新 思维 碰撞 多维 对话 反思小现象 发现小问题 确立小主题 研发小策略 查策略风险 建策略库网 主 主 题 教 教 研 多维循环的三小式主题教研 发现 诊断 运用 解决 研讨 印证 3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
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

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

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
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

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

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
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

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

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

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 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
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4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基于学本课堂 建设的课堂观 察的实践与研究 备课说课 观课议课 四课联动 团队活动 语文读写联动主题教研 英语灵动智慧课堂主题教研 研 校本课程乐学善学主题教研 技能学科培智育能主题教研 数 学 思 维搭 桥 主 题教研低年级:

实施有 效指导培养学生 良好思维习惯 中年级:

实施 有效互动促进 学生思维发展 高年级:

实施有 效训练促进学生 思维的多向发展 学生随文练笔能力的方法的研 研 究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感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探索中年级读写结合途径的研究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力 师生和谐互动实施有效教学 突出主体探究实施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活动 打造学本课堂 实施有效指导 促进有效教学 口哨在体育教学中妙用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研究 在学科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 智动教学和 学习方式研究 数字技术与教学设计融合的研究 对学生听、说、阅读 技能的即时评价和反馈 智动课堂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主题教研树形网状结构 5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
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

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

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 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

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

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

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
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
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
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
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
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

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

共 13 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

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

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

创情境,入新课;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文,识字词;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写诗情;
拓天地,促提升。

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

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6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 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

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

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

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

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

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 6 个生字。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 个字。

(匹配课标 1、2、3、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

(匹配课标 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

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 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

(匹配课标 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

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 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

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

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课题 执教人 观课者 班级 学生数 观察日期 (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目标 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目标 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7 没有对应目标。

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 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人生感悟 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 聂娱燕 班级 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 48 人 观察日期 原 有学 习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 理后 的目标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目标 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目标 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 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 8 作奠定基础。

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 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 2 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

4 月 22 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

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

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

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

5 月 25 日、6 月 3 日和 6 月 5 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

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

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

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
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

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

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

【篇五】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龙源期刊网/>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成长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落实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上一篇:新冠疫情期间党员事迹
下一篇:2022年0321,关于做好巡察工作经验及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