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语》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析《论语》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浅析《论语》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篇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篇1

《论语》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如何学习、继承和发扬《论语》中的积极内涵,掌握古代先辈们的文化积累,发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提要:《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文章主要是介绍了《论语》的部分内涵以及它在不同时代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来告诉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去接触《论语》,去继承和发扬《论语》中的积极的内涵和要义,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作出努力。更是要求我们新一代年轻人能够担负得起发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关键词:论语,意义,现实意义,色难,礼法。

主题词:继承,发展,接触,自主

引言:《论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之一,拥有者浓厚的文化气息,蕴含了孔子的绝大多数的思想内涵,其中很大一部分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展《论语》精神,其中主要在为人和孝悌之意方面值得学习。

一、为什么《论语》在古代受到如此高的推崇?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集合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是过去各个朝代王权的有力维护武器,也是王权集中的保证,所以基本上《论语》在历史上都是受到尊重的,不过也有例外,就是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废除旧文学,打倒孔家店)……

但绝大多数,是它在维护中央集权。比如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总之,在古代,《论语》是中央集权的有力武器,是统治者都不会忽视的一部经典,不然怎么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二、《论语》的内涵(意义)

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孔老夫子的智慧结晶,《论语》,一直流传至今,能够如此经久不衰,而且目前受到如此的关注,就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和非凡意义。

虽然在古代,在过去,《论语》主要是用来为君主服务的,是自宋代以来,科举制度下,文人儒士必看的文论,其中,孔子的思想也是为了君主服务的,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因而,对待《论语》,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接受,全部吸收,它里面既有积极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
同时里面也有消极的,不健康的,糟粕的,过时的,不利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因素,所以,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它,坚持全面对待问题,要准确把握《论语》,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学习和利用它。

1、为人

2、处事

3、诚信

4、君子之道

5、孝悌之意

6、学习

7、交友

8、礼乐和刑法

9、忠义之道

其实《论语》的内涵是很深很多的,只是一小方面就足以让我们受用无穷,

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我最欣赏的,就是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这种简单,快乐的感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母体文化。中华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为母亲,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主体,以平和敦厚为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我们知道,西方国家以宗教立国,中国长期以儒学立国。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不管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都没有改变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两千年的农耕文明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确实,《论语》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极其通俗的几句话,但其中的意义就要靠我们自己去发掘和吸收。

三、如何继承《论语》?

如何继承《论语》?其实很简单的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就是这一句简单的话,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取舍。

《论语》中有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的是有消极意义的内容,所以如何取舍,辩证的对待才是。有些是不值得继承的,例如: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还活着子女就不应该远离家乡;
如果要出远门,也必须有正当的去处。”

评析

这句话在古代主要是体现了子女的孝顺父母,体贴家人,处处为父母着想,所以说,在过去,它是很有用的,是我们为人子女必须要做到的,但是在今天,这种思想是应该摒弃的,这句话的错误在于将子女放在父母附庸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放在平等的角度去考虑。好男儿志在四方,尤其是在地球村的概念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观点已经非常落后了,可以休矣。

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如果在故乡找不到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地方,是否应该去可以发挥特长的地方闯荡呢?当然可以。孔子在“不远游”的后面加了一句“游必有方”,这句话更是限制了人们的挑战精神,使得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去外地寻找工作之前,也千方百计请求父母为其找好关系才愿意离开父母。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安徽人,当然我也是,当年没有和我一样继续念书,而是辍学出外打工去了,他是一个人赤后空拳去闯广东的,没有依靠任何人。现在在广东那一带已经打出了一片天地。现在一些不念书的朋友或者同学却经常要求我为他们想来广东的朋友或是自己去找我的那个朋友提供帮助,让他们可以有机会在哪里工作。前一段时间,我遇到这样一位叔叔,是我们一个村的,它直接要求将其女儿安排到我朋友的企业才愿意让其去广东,我说我不清楚,即使是我的那个朋友,也许也只能为其提供来广东自己寻找工作的机会,在找到工作之前,我想,我的朋友是可以为其提供住宿的地方,但能够找到工作则必须靠他的女儿自己努力。结果这位朋友不放心,没有让孩子来。我当然理解这是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但更觉得这是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

确实,在古代,这体现了子女的孝;
但是现在是什么时代,不能一直不变啊,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用所改变。现在,这句话应当摒弃,因为它不利于青少年拓展视野,闯出去,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伟大抱负,只会使得一些人偏居一隅,没有人生目标,失去生活的动力。

显然,这一句在现代就不具有积极意义,它束缚了新一代青年人的眼界和心胸,使得他们不敢也不愿走出去,去闯,去创造,去努力……

再比如: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道”,引导。“政”,政令。“格”,纠正。

此章大意是:孔子说:“用法制禁令来管理民众,用刑罚来统一民众的言行,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不作恶,其实内心并没有羞耻感;
用高尚的品德来感化民众,用礼节来规范民众的言行,民众不仅有羞耻感,而且能自我约束、自我矫正”。

孔子基于“人性善”的观点,基于“以善易善”、“扬善弃恶”的思路,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以政治国”;
主张“以礼齐人”,反对“以刑齐人”;
主张呵护民众的“羞耻心”,反对一切可能使民众走向“无耻”的做法。孔子的主张无疑是十分“理想化”的,但其引导社会追求理想、追求高尚、扬善弃恶,难道不好吗?民众品德高尚、有礼有节、有规有律,难道不好吗?民众与统治者之间“以德易德”、“以善易善”、“以礼还礼”,难道不比“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以暴易暴”、“以恶还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吗?

现在,全世界都在走“法治化”的道路,很容易使大家形成一种观念,那就是“法治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法治化无所不能”。其实“法治化社会”并非完美无缺,“法治”也并非“万能”。第一,制度和法令往往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不从人的品质上解决问题,以“活”的人去对付“死”的制度和法令,最终谁胜?第二,制度和法令广泛运用,刑罚的泛滥,正如孔子所言,必然导致“以暴易暴”和“民无耻”的严重后果。只要我们想想和看看现在社会上那些把“监禁”称为“集中培训提高”的说法,想想和看看那些“三进宫”、“四进宫”的恶人,就不难理解了。

治国如此,治校、治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我们过分依赖于“制度”、“权力”、“惩罚”等手段,必然导致教育方式和方法的简单和粗暴,必然会使关系紧张、矛盾加剧,最终必然导致“羞耻感”和“自觉性”的下降,甚至缺失,最终使所有的“制度”、“权力”、“惩罚”等手段失效。如果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情为本”,坚持用“真善美”感化人,坚持以“榜样”激励人,坚持以“礼节”规范人,坚持以“艺术”熏陶人,同时辅之以适当的“制度”。多用“鼓励”和“赏识”,少用、慎用“批评”和“惩戒”。

只要长期坚持,形成氛围,养成习惯,并能自觉自律;
只要人的美好情感和高尚的品质得到呵护,得到张扬,丑恶的东西必然没有容身之地;
只要真正做到了“德高为范”、“齐之以礼”、“教之以乐”、“有耻且格”,管理也就将变得不再死板、不再复杂、不再困难了。

其实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礼和法都是治国必不可少的二因素,孔子主张以礼治国,道德至上;
希望回复周礼,但是他不明白,在春秋时代,甚至任何一个时代,只使用礼乐制度来治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是他自己的一种理想化思想,其实很难实现。

而且在现代,法律和道德也是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因为道德只是在一些思想和行为上制约了人们,是一种大众化的制约影响力,但如果遇到特殊的人,事,仅仅依靠道德,有时候是无法处理的,这时候就只有用刑法来处理了。法律不可缺,道德少不了。现在,国家不是正提倡法德结合么,不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所以,刑法和道德,二者缺一不可。

-------礼法并用,即法德结合。

另外,《论语》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就有很多了,大部分是学习,为人,诚信,孝悌之意等等。例如: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并非三十岁成家立业, 这里的"立"是指学业的根基已经树立, 就是个人的价值观已经形成,不会被外力所动摇。

四十不惑,确切的说也不是四十岁没有疑惑, “立”与“惑”是一组对立,界定在于是否懂得行权, 三十而“立”时通常遇事无权可行,无权则无发言权,对事态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

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这里想象成一群四十来岁官运亨通的小老爷们,整天若无其事接待着一个个来自弱势群体的求助,表面心不在焉,内心精明了得,游戏规则是如何予其有利,如何制定。

呵呵,这个比喻来的有点噱头,但好理解“行权”重要性,行权者不惑也。现在该知道当官的多在哪个年龄段了吧.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上天的命令吗?这么说不是很唯心?

说完五十,再说六十

六十而耳顺,并非常言说的年纪大了,耳朵顺了,听什么都能接受。

《说文》中提到:“理也,损百川。”意思是河川流通顺畅了以后,才看得天下美景。

正所谓,顺之而后,始见天理,始着条理。

诗画中的美景是用眼睛看的,

而人心亦是一幅美景,却不能眼观,

于是要用耳朵来倾听,所谓弦外之音,

说的正是用耳朵听出潜藏的声音,

即是所言之人的真实所想

简单讲就是把察言观色的工夫发挥到家了。

朋友之间常说:“你只要说一句话,我就知道你下半句讲什么。”

要知道说这话的人完全出自对朋友的了解与性格的掌握。

而面对一个陌生人,很少有人敢这么说,

如果今天有个人站在你面前,对你说:“你要升官了”

那这个人不是算命的,就是耳顺的,

你若问他贵庚,兴许人家会告诉你:“老朽六十有三。”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就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自古只有皇帝敢这么说,难道人到七荀就敢自命为皇?

当然不是,下文的”不逾矩”便是这么做的前提.

这里的“矩”即法规,伦理。

整句说的是七十岁做事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则,

这一条放在最后,足见境界之高了。

(2)“色难!”

色难典出《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所谓色难,即是指尽孝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能够和颜悦色的对待父母。而平常人认为的父母有事就替他们做,有吃的就给父母吃,仅做到这些是远谈不上孝的。如果将这句话放到今天这个基本上衣食无缺的时代那就更有其现实意义了。

古人重孝,所以才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一部《二十四孝》更可堪称为集大成者,虽然其中的做法不乏可商榷之处,但当中所蕴含的孝道还是颇为值得提倡的。

回到题目吧,随着父母年龄的增大,面对他们的唠叨啰嗦,乃至他们的有些生活细节,作为儿女的我们多少会感到不习惯,甚至可能会不理解,于是代沟产生了,对父母的态度也开始不好了。不耐烦,没什么好脸色代替了原本应该有的和颜悦色,“色难”应该也就源自于此吧!

色难:就其意义,很简单,就是使父母开心,不让其担心,在他们面前,时刻保持微笑,不把烦恼和忧虑带给他们。其实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就这一点,在父母面前时刻保持愉悦的脸色,开开心心的。但是,谁又能够真正做到,相反,有很多人一有烦恼和不悦之事就去打扰父母,找他们帮忙,这也无可厚非,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找父母帮忙也行,但是有的人无论什么事都找爸妈帮忙,自己从不动手,这就有点不像话了,你不让父母开心也就罢了,反而还处处把烦恼抛给他们,这是什么行为。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块讨论这个问题时,其中一个朋友又说,在现代的企业,公司里,“色难”这种做法或是理念适合不适合,同事,各部门之间轻松工作,时刻保持开心,微笑,使得工作顺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我们也探讨过,公司企业里运用这种理念,人人都是开开心心的,办事效率也就会提高了,其实只要降低弊端反噬,积极面对,类似于微笑的“公司色难”也许会很有作用,不过也不要强求,不要逼迫人们去假装快乐,这也许会有反面作用,从心开始,内心愉悦就表现出来,不一定要强迫自己笑,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效率。

总之,《论语》这一部经典,是我们现代人不得不学习和继承的,至于如何继承,还是那一句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批判的继承,首先以我为主,全面的对待。《论语》内涵极其精深,要弄懂是很难的,不过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无论如何要好好学习《论语》,自主去接触它,主动学习。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东西会让你不断成长。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篇2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_.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__

 本网提示:采用本网信息,务经授权并注明本网域名。

 

《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2008-11-29) 白兰静(中国哲学专业2007级研究生)

[摘要]

两千五百多年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何现实意义和价值将是我们应当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它之所以能够至今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而不倒,正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而这个文化的主体便是由以“仁”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作支撑的。两千五百多年来,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当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形成了宝贵的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教育理念、审美情趣等等,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提倡的“仁”,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就是要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注重严于律己。人要通过“修己”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更是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推敲、反省和改正,以提高我们自身道德修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 当今社会人们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在物欲横流的经济时代中,缓解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心。纵观2007年内发生的大案,贪污腐败、非法集资、监守自盗、“高智商”的计算机犯罪等等层出不穷。尽管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是其中折射出的世间百态,值得我们仔细深思和回味。人们往往忙碌于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渐渐忽视了对自身精神文化的建设和道德素质的提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继承与繁荣是极其不利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仁”,其目的是实现“德治”。这就要求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以形成“仁”的德性。孔子曾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这些与我们社会总体道德修养现状不谋而合,直指组成这个社会的个体----人所存在的问题:人们道德观念日渐淡薄造成世风日下。与此同时,孔子也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仁。……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以此来说明道德修养以及自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可持续发展,真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修养水平势在必行。

二. 提高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学而》篇中首次将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概括表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明确指出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标准就是君子,君子就是有仁德的人,而君子的标准则包括五项具体内容:①举止;
②学习;
③品质;
④交友;
⑤态度。这对于我们现在来说也是相当实用的。下面,我就以上几个方面具体论述。

首先,“君子不重,则不威”讲的就是君子的言行举止应当达到的标准。“重”是庄重,“威”是有威严,即是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其中又可以分为语言、仪貌、行为等几个方面。庄重威严作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前中外媒体均有过多次报道:中国旅行团到某某地旅行,言行极不文明。比如随地吐痰、购票插队、大声喧哗、在禁止照相的地方无视规定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并不是偶然的过失,而是多次反复出现的。这使中国人在“世界最不文明旅游者”排行榜上榜上有名。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大问题: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再次因为其子民缺乏道德修养而声名狼藉,而道德素质低下成为我们给自己贴上的最醒目的标签。世界不再关注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不再欣赏我们的人文气质,不再重视我们的经商头脑,他们在意的仅仅是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一个人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域的组成个体,从他身上不经意展现的细微末节最能显示他所受的道德素质、文化底蕴、教育背景。他虽然是个体,但是却是这个企业、这个地域最生动、最真实的“名片”。因此,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让中国人的形象在世界人民的观念中华丽转身,重新获得世界的认可,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便是我们首当其冲应当做的。

其次,“(不)学则不固”是讲所学的知识和美好的品德需要巩固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便说明了道德素质的培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道德修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在心里撒下道德的种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道德的习惯成为指导我们行为的风向标。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将已有的美好品质得以发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取人之长,让自己的德行趋于完备。巩固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水平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我们美好的德行才能得到巩固,展现其应有的光辉。

再次,要将道德修养提高到一定水平,便一定要使道德品质“主忠信”。一切言行举止都要以忠、信为宗旨,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论语》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孔子的教学内容其中两点便是忠、信,可见忠信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中占据十分崇高的地位。所谓“忠”,是指对人对事尽心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就是要真心诚意、全心全意地对待他人。孔子反对虚情假意的交友行为,他说:“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论语·公冶长》)。此外,孔子还认为,真正的朋友不是以取悦方为目的,而是要敢于向朋友提意见,孔子称之为“忠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以正直自居,他们喜欢向朋友提意见,但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朋友改正错误,而是带有揭他人之短以掩自己之不足的味道,这是有悖于“忠”的思想的。而所谓“信”,就是诚实不欺,言行一致。虽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然而当今社会巧言令色的人却比比皆是,欺诈盗窃的新闻也常常见诸报刊杂志,人们不再相信身边还有“活雷锋”,人们也不再愿意去当“活雷锋”,不仅如此,人们对于为数不多的、仍然小心翼翼地当着“活雷锋”的人还嗤之以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种局面长期存在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而且对社会安定也起着负面的作用。

第四,道德素质的提升还需要良好的环境,那就是“无友不如己者”。人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那么,外界环境对道德的培养就必定会有多多少少的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就是说明了外界环境对人生活发展的影响。我们交朋结友,要选择德行比自己更高尚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这样,我们的德行才能有上升的空间,使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最后,“过,则无惮改。”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道德素质。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我们只有不断在实际行动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最终才能够使自己学习和巩固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更加尽善尽美。

三. 提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内容

在明确了我们改善道德风气败坏的现状所应该达到的目标和标准之后,我们还该依照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以切实将我们的道德素养提高到新的水平。

1. 学习

学无止境。要想提高道德素养,我们首先应该有新的心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将提高道德素质作为自己的乐趣,学习也快乐,实践也快乐,我们将在良好的心态中跨越更多的障碍,摆脱更多的束缚,得到更多的成长。我们可以将学习的途径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在书本中学习:“书中自有黄金屋”,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于如今的人们已难能可贵。在书本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前人先辈的光辉事迹、光荣传统,还可以看到许多反面的事例。我们可以以此警醒自己,同时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今后实践的过程中做得更好。

向长辈、朋友学习:父母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角色,父母的品德对孩子起了极为重要的表率作用。“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论语·学而》)便说明了这一点。此外,向朋友学习也是提高品德的主要途径之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和做得不尽人意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参照物,以此在道德上得到更多的提升。

在反思中学习:人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反思,而人类学习最重要的也就是反思。人在反思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举以一反三,是我们进步的捷径。不过,我们将反思的结果付诸实践,最终也应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以此得到更为丰富的结论,为下一次的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2. 端正态度

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态度确实是起决定作用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将使我们在提高道德素养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宽”和“严”的尺度,更有利于我们扬弃地学习,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决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进步。

3. 交朋友

如上所述,“主忠信”是判别朋友关系的主要原则。孔子将朋友分成三类。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现在交友的准则和对其判断的依据。

所谓“友直”,是指结交正直的朋友。孔子认为,正直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之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也是人作为朋友的重要品德之一。而正直的基础是“忠”。孔子主张:作为朋友应该是“忠告而善道之”(《论语·颜渊》),既要诚心诚意地向朋友提意见,也要善于提意见。而善于提意见就是要把握“直”的限度,注意提意见不要太直率了,有可能为朋友所不能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坚持直言相劝,则朋友之间有可能会疏远开来,“朋友数,其疏矣。”(《论语·里仁》)故孔子认为,在多次劝告而仍不能为朋友所接受的情况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

所谓“友谅”,也就是要与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信不仅是获得他人信任的基础,同时还是朋友之意相互提意见的基础,“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我们只有在与人交往并发现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脚步,愈行愈远。

所谓“友多闻”,是指结交见闻广博的人为友。如上所述,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友直”还是“友谅”时,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离不开“好学”。而“多闻”,主要是通过学习而得。除此之外,游历也是一个人见多识广的重要来源。以这种人为朋友,其意义不仅可以弥补自己在知识和见闻上的不足,而且可以开拓人的视野,培养人的宽阔的胸襟。

而孔子所说的三类“损友”中,前两类即“友便辟”和“友善柔”实际上是一种德性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已。“友便辟”是指与喜欢谄媚奉承的人为友,“友善柔”则是指与当面恭维背后诽谤者为友。至于“便佞”,实际上就是指喜欢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之发必须以仁德为基础,即“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和“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些都是孔子对言语之德的看法。由此可见,“友便佞”,确是“损友”之一。而孔子之所以特别提出这一点,就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就是因为言语之惑而误交朋友。

综上所述,道德修养的提高亟需重新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而《论语》中的道德修养思想要如何为我们所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编辑:

 

蜀ICP备05003527号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篇3

中国传媒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选读课程

题目:论语的现实意义

姓名:王斯沛

学号:201302113014

班级:英语(国际新闻方向)

学院:外国语学院

任课老师:朱萍老师

成绩:

论语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人在都市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这时就需要一些东西来洗涤自己污浊的心灵,来更好的生活学习。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经历千年洗礼,代表着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代的圣贤书在现代也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 思想 现实 意义

《论语》记录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的大圣人孔子生活中的言行。它是由孔子的门人们记录下了孔子生活中的片片断断,然后汇集编纂,最后形成了《论语》。两千多年来,《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无不影响着中华文化。并且它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世界观等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社会步入了二十一世纪,当西方文化大肆“侵占”我国的传统思想,人们逐渐忽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当然也包括《论语》。更有甚者觉得《论语》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该出现在当今的现代社会中。虽然宋代宰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豪言壮语”早已不适用于这个时代,更何况他只是夸张的彰显了《论语》的重要性,但是孔子思想中还是有很多观点在如今社会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论语》的现实意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简而言之,我觉得可以把它归结为一本教我们如何在社会活的快乐,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书。它始终都在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朴素的、中庸的生活态度。孔子也正是用这样的生活态度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来影响他的弟子。

“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到孔夫子哪里去寻找智慧”,也许这句话略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要知道这话是1999年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出的宣言。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时期。一方面,社会快速的发展并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在精神生活建设上。当下很多人缺乏信仰,精神空虚,无论做什么事都是金钱至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今后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可能会在以后严重的影响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张和运行。我们既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原因同时也要充分的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有利的部分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匡正人心的迷失与混乱。而《论语》中的积极部分正是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正确理念和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指导。

我们可以来简单分析解剖下《论语》的几个适用于现今社会的观点与思想。

孔子的教学思想是“有教无类”。在孔子以前,社会中文化的传播是相当有限的,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上不起学。而孔子恐怕是创立私立学校的第一人了,而他的学生大多也是出生贫贱,所以孔子的收费也是相当低廉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育是应该面向所有人的,应该不分贵贱地域,一视同仁。这样的办学思想是很值得很多以当今金钱至上的各类学校的办学者学习的,贯彻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才更有利于文化在各级阶层的人民中间传播。

当今的社会,似乎很多人都习惯存在于自己的世界,或者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却忽略了现实,忘记了如何与人交往。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首先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约束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合乎道德礼数。并且孔子重视积极的展开自我的思想分析,强调要对自己进行思想监督并不受外外来强加限制。总的来说可以把这观点总结为克己内省。而诸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等等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思想。

子曰“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从不否认自己犯错的错误,甚至觉得自己的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这种行为是孔子坚决反对的。人们在生活中必须要正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当人也要正确的对待别人所犯下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容许别人犯错,对别人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论语中还有“既往不咎”的观点,意思就是说对别人过去犯的错就不要再去责备了,要着重看现今的表现。

孔子是提倡身体力行的,他认为在道德教育既有知的问题,也有行的问题,也就是说对道德的认知问题和道德的实践问题,这两个方面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着重强点的是道德的时间,他着力提倡身体力行,要求言行一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防止言行的脱节孔子提倡“慎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这话的意思是说,说话要谨慎,因为怕说了大话之后做不到。孔子主张先脚踏实地做事,等事情做完了之后再讲也不迟。而“君子于娜语言而民欲行”更是说明了孔子的观点,即说话迟钝没有关系,但是行动必须敏捷。

北大的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不需要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才能治天下,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大字就可以。确实,《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统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中是有其与众不同所在的。即使在今天它对于人们还是很受用的。细细品味其实你可以发现《论语》是来源于生活,是孔子以及其门人生活实践的结晶。现在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古代圣贤的典著的用意就是学习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学习他们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理,并运用于现实的社会中,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更好的更快乐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

推荐访问:论语 浅析 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论语》的主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语》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
上一篇:问题整改清单(完整)
下一篇:银行案件防控心得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