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3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3篇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篇1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一、 习题

一、填空题

1.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 ),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必须服务于( ) 。

3. ( )是指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总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而货币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把物价水平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

4.( )是指凡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其实际上是指将失业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合理的限度之内。

5. 一般性货币政策一般包括( )、( )、( )三大工具,通常被人们称为三大传统法宝。

6. 目前许多国家对期限不同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存款准备率,存款期限越短,其货币性越强,法定准备率就越( )。

7. 当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 )法定准备率。

8. ( )对金融和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作用,就是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有价证券来完成的

9. 市场利率是影响货币供需与( )的一个重要指标。

10.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首先对某些( )产生一定的影响。

11.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就是通过对资金用途、资金利率等有目的的选择,调节货币的( )。

12. 比较适宜用作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是货币供应量和( )。

1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的( )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14. 中介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

15.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具有( )、( )和( )。

二、判断题

1.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水平的绝对稳定。

2.充分就业是指社会劳动力100%的就业。

3.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应主要着眼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仅仅关注于它的短期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必须无顺差或逆差。

5. 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中央银行是处于主动地位。

6. 实施再贴现政策时,中央银行是处于主动地位。

7.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一项强有力的货币调控工具,因此,这一工具是中央银行惯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8. 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可以迅速改变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9.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但币值稳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10. 如果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买入有价证券调整货币供给量。

三、单项选择题

1.各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

A.充分就业 B.稳定物价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2.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将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 )。

A. 保持币值稳定并据此促进经济增长

B. 保持物价稳定并据此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充分就业并据此促进经济增长

D.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并据此促进经济增长

3.菲利普斯曲线反映( )之间的此消彼涨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4.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中的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的关系是( )。

A.正相关的关系 B.负相关的关系

C.二者没有任何相关性 D.不确定

5. 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央行不能完全自主操作的是(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信贷规模控制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6.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7.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

A.放松 B.紧缩 C.不变 D.不一定

8.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9. 近期中介目标包括( )和基础货币供应量

A. 流通中现金 B. 市场利率

C. 存款准备金 D. 货币供应量

10. 基础货币又称( )

A. 现金 B.高能货币

C. 存款准备金 D. 银行存款

11. 一般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选择( )作为主要远期传导变量。

A. 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 存款准备金 D. 流通中现金

12. 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 )的组成部分

A. 资产 B.负债

C. 存款 D.现金

1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共同主体为( )。

A.政府 B.中央银行 C.货币管理局 D.进出口中心

14. 货币政策在供求调节上,侧重于调节( )。

A. 供求结构 B. 供求平衡 C. 供求协调 D. 供求总量

15. 从政策实施发挥作用时间长短上来看,能够快速对经济起到影响作用的政策是( )。

A. 货币政策 B. 财政政策 C. 提高利率 D. 发行国债

16. 在失业率较高,设备闲置较多,大量资源有待开发的经济状态下,适合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方式是( )。

A. 松财政紧货币 B. 双紧政策 C. 双松政策 D. 紧货币松财政

17. 当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没有失业率的情况下,适合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

A. 双松政策 B. 双紧政策 C.松财政紧货币 D.紧货币松财

18.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过程中,有一种搭配容易带来较大的经济震荡,容易引起经济停滞不前,这种配合方式是( )。

A. 双松政策 B. 双紧政策 C. 松财政紧货币 D. 紧货币松财

19.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以调节社会( )为基点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政策。

A. 总需求 B. 总供给 C. 商品价格 D. 均衡价格

20. 当经济出现过热,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并且社会失业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适合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

A. 紧财政松货币 B. 双紧政策搭配 C. 双松政策搭配 D.松货币紧财政搭配

四、多项选择题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一致的,主要包括( )。

A.物价稳定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中,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3. 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其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款准备金,其目的在于( )。

A.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B.保证存款机构的盈利性

C.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中央银行调节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4. 关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组成内容正确的有( )

A.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B.规定存款准备金资产内容

C.规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

D.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一般是无息的

5. 各国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不尽相同,主要有( )

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货币、

C.市场利率 D.货币供应量。

6. 中介目标基本特征有( )

A. 短期目标 B. 金融变量

C. 中间传导性变量 D. 数量指标

7.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包括( )

A. 基础货币 B. 存款准备金

C. 市场利率 D. 货币供应量

8.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是( )

A. 可测性 B.可控性

C. 相关性 D.可知性

9.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

A. 调节范围的不同 B. 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C. 政策时滞性不同 D. 透明度不同

10.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表现出来一致性,主要有( )

A. 实施主体 B. 调控目标

C. 作用形式 D. 透明度

11. 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适合共同实施的经济状态是( )

A. 高失业率 B. 开工不足,设备闲置

C. 没有通胀情况 D. 国际收支盈余过多

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方式主要有( )

A. 松货币与松财政 B. 松货币与紧财政

C. 紧财政与紧货币 D. 紧货币与松财政

13. 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对经济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有( )

A. 经济震荡 B. 经济易停滞

C. 组织结构易破坏 D. 经济体系会更好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2. 货币政策目标

3. 扩张型的货币政策

4. 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5. 存款准备金政策

6. 再贴现政策

7. 公开市场业务

8.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9.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六、问答题

1.简要回答货币政策的特征?

2.简要回答我国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调的宏观经济目标?

3. 简要回答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作用的效果如何?

4. 简要回答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比较优势?

5. 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

6.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7.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

8.简述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理由?

9.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选择有哪些方式?

10.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哪些区别于联系?

1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配合的?

12. 简述采取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有什么优缺点?

13. 简述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什么?

14. 简述当宏观经济处于总需求过于旺盛阶段时,应该如何选择调控政策?

15. 简述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滞后性,社会公众预期反应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影响又如何?

二、 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经济目标

2.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

3.物价稳定

4.充分就业

5.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6.高

7.提高

8.公开市场业务

9.银行信贷总量

10.中介目标

11.供给结构

12.贷款总规模

13.最终目标

14.近期指标、远期指标

15.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多项选择题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调节货币供给量与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将其影响导入一国经济的实际领域,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就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货币供应的增长率,使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从而带动社会总需求、启动闲置生产要素、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经济政策。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容易,利息率水平较低。

4. 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货币的增长率,紧缩货币供给量来缩减社会总需求,挤出市场溢于的货币,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从而实现稳定币值的目的。

5. 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即间接地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

6.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7.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经济: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去影响经济;
二是通过影响利率来影响经济。

8.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就是通过对资金用途、资金利率等有目的的选择,调节货币的供给结构,主要包括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等。

9.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各国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不尽相同,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

10.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和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

六、问答题

1.简要回答货币政策的特征?

答:货币政策作为一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来影响宏观经济,通常货币政策是逆经济周期而行事的。一般地说,货币政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是货币政策属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现代经济活动中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极其广泛的作用;
就是说,货币政策涉及的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量、信用量、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等问题。

第二是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是通过调整社会总需求而实现的,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整,间接地影响到社会总供给的变动,从而促使整个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第三是货币政策主要是间接调节经济的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一般不适宜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利用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及其他金融变量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来达到间接调节经济变量,影响经济活动的目的。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的经济及金融环境下采取一定的直接控制措施。

第四是货币政策是目标的长期性与措施的短期性的动态结合。货币政策目标是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一种长期性的政策目标,但是,货币政策的各项具体措施具有短期性、时效性的特点。所以,货币政策不能笼统地说成是一种长期性的经济政策还是一种短期性的经济政策,应该是目标的长期性与措施的短期性的动态结合,短期措施服从长期政策目标的政策系统,这是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重要区别。

2.简要回答我国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调的宏观经济目标?

答:我国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调的宏观经济目标是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要深入分析经济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严格财政收支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好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都要注重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充分体现分类指导、有扶有控,继续加大对“三农”、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入,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在建和续建项目、企业技术改造等。

3. 简要回答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其作用的效果如何?

答: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调控政策,现代许多国家都把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调控政策。其作用过程是: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并高于市场利率时,势必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或借款的资金成本,迫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和借款并收缩信贷,增加超额准备金,最终导致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缩减,同时也影响市场利率相应上升,以此来减少社会对货币的需求;
与此相反,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则会增加市场供应量和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通过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票据种类,以此来调整商业银行及全社会的资金投向,尤其在那些金融市场十分发达的国家,票据种类十分繁多,如不对再贴现的票据种类进行规定,就不能保证再贴现政策的有效性和防止投机行为。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传统习惯和金融环境各异,因此,对再贴现条件的规定是不尽相同的。

4. 简要回答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比较优势?

答: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调节信用的最有效办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运用,这主要是由公开市场业务的比较优势决定的。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不仅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储备量和公众的货币持有量,起到调节市场供应量的作用,而且中央银行大量买卖证券,还直接影响有价证券的供求和价格,进而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和生产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央银行掌握调控货币供应的主动权,可以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上主动出击,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处于被动地位。公开市场买卖有价证券、数量可多可少,既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干预,也可以进行微调。金融市场情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可以迅速改变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方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而且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5. 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

答:根据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货币政策工具反应的先后和作用于最终目标的过程,中介目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近期中介目标,即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强,但距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包括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供应量;
一类是远期中介目标,即货币政策工具间接作用的对象,中央银行对它的控制力较弱,但距离货币政策最终目较近。主要是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因此只有将两类传导变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效力。

6.简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答:中介指标本身是货币政策作用力的杠杆,它改变着货币政策运用机制。要使传导变量能有效地反映货币政策效果,那么在选择传导变量时就必须符合如下三方面的标准:

第一是可测性。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所选择的金融变量必须具有明确合理的内涵和外延,使中央银行既能迅速而准确地收集到有关传导变量的数据资料,又有明确的定义,便于观察和进行定量分析及科学预测。

第二是可控性。可控性是指中介目标能否易于被货币当局所控制。这要求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按其政策需要或意向,能对所选择的作为传导变量的金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与调节。能准确地控制变动状况和变动趋势。所以,中央银行选择的传导变量与所能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之间,必须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

第三是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传导变量必须与货币政策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央银行只要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促使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这要求中介目标又要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要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

在选择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时,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还必须注意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相适应。

7.简述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含义?

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又称中间目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如果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一个长期的、非数量化的目标,它只能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指导思想,那么,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就是短期的、数量化的、能用于日常操纵的指标,是作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中介或桥梁。各国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目标不尽相同,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8.简述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选择理由?

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还处在市场经济发育和成长时期,在货币金融活动中存在着与市场经济成熟或发达国家的不同之处。例如,在金融资产中现金量占全部金融资产的25%左右,利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且各经济主体对利率反映弹性微弱,证券资产所占比重不足以影响整体经济活动。凡此种种,决定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不能简单套用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具体选择,而应切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那么,比较适宜用作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金融变量是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规模。其理由是:第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关系较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能对最终目标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二,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直接控制能力还比较有限,不能够对其精确地控制和调节,因此必须借助于行政手段,通过对银行信贷总量的控制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9.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选择有哪些方式?

答:(1)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财政政策是通过其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来体现的,差别税率和税收减免则属于收入政策工具,政府直接投资、采购、转移支付、补贴都属于支出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运用得最频繁的是间接政策工具,诸如调节利率、银行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2)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长期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

(3)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方面各有侧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分配功能要求政府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过分集中,适当缩小个人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而货币政策的效率优先功能则使商业银行偏重于从盈利目标考虑信贷投向,要求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和利率的调节能大体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投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10.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哪些区别于联系?

答:二者的联系:(1)政策实施主体的一致性,二者都反映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现政府的意志,因而政策实施主体归根结底为政府;
(2)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两种政策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社会总供应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政策作用形式的一致性,两者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运用形式来实施的,都属于货币宏观调控。

二者的区别:(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的功能偏重于调节供求结构;
中央银行扩大或缩小货币供应量,只会导致需求总量的扩大或缩小,而不会引起需求结构的改变。(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则可能优于货币政策。

11. 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配合的?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以下四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双松”搭配),这样可以消除经济衰退和失业,比单独运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更有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作用;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双紧”搭配),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一松一紧”搭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上升,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具体说来这种模式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一紧一松”搭配),这种政策组合的结果是利率下降,总产出的变化不确定,一方面,通过增加税收,控制支出规模,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12. 简述采取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有什么优缺点?

答:一方面通过减少税收或扩大支出规模等松的财政政策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买进政府债券等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的储备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松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其结果是可在利率不变的条件下,刺激了经济,并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使国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增加。这种模式能够短时间内提高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应谨慎,往往出现大量财政赤字,实施时间不宜太长,一般在短时期采用效果较好。如果掌握的尺度不好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危险。

13. 简述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什么?

答: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的适宜条件是:(1)经济停滞不前,甚至衰退;
(2)社会总需求不足;
(3)物价稳定,没有通货膨胀迹象;
(4)失业率高;
(5)国际收支赤字。松的财政政策来拉动内需,应对经济衰退,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国际收支赤字,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从而有助于促进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但也不适宜长期运用这种政策搭配,否则会使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14. 简述当宏观经济处于总需求过于旺盛阶段时,应该如何选择调控政策?

答:当经济过度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可以把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这就是说通过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规模等紧的财政政策来控制总需求,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提高,投资下降,货币供给量减少,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紧的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通过紧的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其结果可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抑制经济过度繁荣,使总需求和总产出下降。

15. 简述如何理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滞后性,社会公众预期反应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影响又如何?

答: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和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是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则可能优于货币政策。由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从而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正因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共性和个性,所以在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时,应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运行态势有选择地采用,并使其达到良好的配合效果。

短期内,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此消彼涨的交替关系,因此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来说,是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选择,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当菲利普斯曲线突破原有的惯性持续上升时,会使整个菲利普斯曲线偏出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在通货膨胀率提高的过程中,失业率也不断提高,这意味着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完全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滞涨”局面,这是市场经济中最值得警惕的现象。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篇2

论经济与货币政策(2008.03—2009.12发布:baiyumi2008-03-2008:29
在所有的教科书中都提到通货膨胀的目标:初步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8%,一般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5%,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3%.
按照基础道理,各个国家都是由人这个单位组成,没啥区别,为什么金融理论针对不同情况给出不同结论呢?
答案是:目标不同.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是第一位的,而等经济发展到中等程度,稳定是第一位的.
前天看了温的答记者问,读出了他的心思.----必须追求一定速度的GDP,以保证多几千万的人的就业.同时,力求不出现大的通货膨胀.这是他的心理话,也是符合我之前对其的推断的.中国必须维持高就业,否则政权会不稳.这是基础.所以,整个2008年的分析应该围绕这个展开.
在我的脑袋里,经济是2000年11月见底,并实施启动的.思路的顺序是:
当经济见底(1995-2000.11并开始启动,连续6年的经济低迷意味着其他领域有很多暴利的机会.这种机会会导致从股市的大量抽血.所以股市必然崩塌(时间掐算是对称和对等的各半.实业和房产的历史对此已经有所证明.
题外一句:
大概是2001年6月间,看到一个人的道别帖.说了,他几千万的资金将完全离开股市,并进入房产,另外他买了很多名字画.告诉人们.他买了一片房产,字画直接找作者买就可以.应该很便宜.然后就彻底消失了.
这个世界上是有高人的,如果你看不见是你眼睛瞎.
好象2000年底的时候,M2是12万亿.而现在2008.1,则是39万亿.增长了225%.
这是7年的增长率.而对应的社会真实物资(或者服务,则绝对没有这么多.就出现了资产类价格的剧烈上涨.
所以说,国内出现了货币泛滥.大家身边遍地都成了百万富翁.
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国家8%的通货膨胀率是为了方便掠夺社会资本,目的是在一个短期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或者说,一个国家的初始发展期任务是迅速建设,打好基础.发展到中期以及以后的任务是平稳发展.
如果对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行总结的话.那么1978-1992年,是原始期,1993-2000年是逐步市场化期.2000年以后,应该是控制发展速度,以稳定和持久为发展目标的.
但是回头看,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2003年经济已经启动,就有了过热的迹象.但是当时管理层对于1997-1999年的过冷反应过度.天随人愿,非典给经济以强制降温.应该说2003年年底-2004年初的经济温度是合适的.
但2004年下半年-2005年上半年,出了不少行政措施,而利率还在2%上溜达.能不使经济过热嘛!!!!!

可以这样说,本轮股市之大牛,就是利率持续过低的结果.这是我2005年进场的原因.再回头,2004-2007年上半年.多少经济学家津津热道,低通货膨胀+高经济增长.多么完美啊.
靠,怎么就没人想到,这只能是暂时的.经济的周期性自然规律是不可抹杀的.高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高通货膨胀.这是必然.
这也是我2006年3月5日第一个文章提出货币政策需要重大修正的原因.因为过低的利率必然导致资产属性品种飞涨.
再回到历史,1992年2月开始"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到1993年7月开始实行金融三铁,铁碗紧缩银根.
注意一下时间.通货膨胀开始于1993年1月,3-4月开始喊口号,7月实施铁碗.而通货膨胀依旧持续到1996年6月.
里面涉及两个因素.一是1993年7月是铁碗.二是通货膨胀的惯性依然持续了3年.
再看现在.
2006年以来货币政策真的从紧了吗?
回答:没有.2005\2006\2007年信贷一直是呈现超投放状态.目前的利率水平高吗?
回答:扯淡.一直持续负利率.利率未来上升空间大吗?
回答:够戗.高层诊治中国经济的病,总是摸美国经济的脑袋.提高中国的利率不是针对中国的经济状况,却主要依据中美利差.过于关注外汇.这根本就是错误的.
在年初的预测里,我给出了本年度利率提高2-4次(中位3次的预测.汇率4月份进入1:7.一是利率提高3次,使得接近5%,足以使得资金从房子和股市里停止进入或者小流出来.因为利率5%意味着20倍是无风险市盈率.-----现在房子租金3%,股票38倍市盈率.投机大资金不大可能进场.
补充:在中国,思考资金流动方向.比思考价值确定性更大一些.比如现在泥沙俱下,好股也会被闷在里边.
由于现在货币政策控制还是不够严格(从另一个角度讲,目前的金融体系太繁杂和松散了,比如人行说要紧缩银根,而银监局可能不认同,那么执行起来协调很难.2005年就出现过这个问题.
估计2007年M2的增长率依旧可能是17%.也就是货币泛滥状况持续.
前面提高,1993年铁碗紧缩银根,高通货膨胀依旧持续3年.
而现在看不到货币大力紧缩的状况下.2007.8-2010.8,至少这3个年度应该会持续剧烈通货膨胀.后面的这种通货膨胀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低价值的物品上(不再是高密度的品种.日用品.比如桌椅板凳\吃穿行.劳动力.
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最最最最最最最大的矛盾:
如何在压制物价的基础上,实现高经济增长(也是高就业.
说句实话:偶认为这是很扯淡的事情.不可能达到.但是,现在它却是ZF已经设定和正在执行的目标.

补充:W是一个好的修补者.但是不是一个好的开拓者.
世界发展到现在,已经无多少历史可循,创新是一个唯一可以做的东西.比如手机.10年时间中国普及.想必很多人根本就没想到.再说利率的提升.
好处是使房子和股市降温,从而给经济降温.
但是利率提升带来付息的增长,也使得推动M2增长率加速.(详细见1993-1995年的M2增长率
从以上推论可知:从自然规律来讲,通货膨胀肯定会发生,两个结论(1发生的年度应该至少2007.8-2010.8.(2通货膨胀的性质为剧烈型.
而现在的政府却动用几乎所有的行政手段压制价格.比如煤\油\电.不敢提高.比如粮食,现在还在剧烈压制.而同时,工会提出了协商工资的口号,力争提高工资水平.
矛盾集中在这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如果你拥有省会某一个小区的所有楼房,你将其全部卖掉.你就可以买下整个省的所有粮食.----进行霸盘.
而这本身就是荒诞的.说句实在话.
偶不知道政府在制造一个什么畸形的东东.偶只知道,这个东东根本就弄不成.再回头.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民开始的.1978-1984年,承包制度释放了生产力,打开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而2000年以来呢?是房子和汽车.
相反.农民成了最大的冤屈者,城乡差别进一步加大.2006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看不到什么实际效果.
现在城里的居民,一个房子就价值50-200万.而农民呢,弄一亩棉花一年的纯收入只有500-600元.跟一盘大虾相等.
大学生毕业薪水只有800-1500元.剔除房租.他们进入城市的大门已经被关闭.或者说,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在城市立足.
在价格压制中,我能够理解能源价格的压制.但是我无法理解对农产品价格的压制.尽管农产品价格会增加人的生存成本.------这不是压制农民收入的理由.
每亩土地10-13元的补贴.农业税的取消.这都不算什么.从货币理论来说.纸币的继续泛滥是不可能有通货紧缩的.而从政府的价格压制理解,政府却是反向的.


那么由于货币的泛滥(包含资金从房子和股票的流出,以及新增加的流动性肯定要找到新的宣泄点.
经济走到这里,大家不要想资金会完全退回银行.退回去几个月有可能,但不可能永久.看这个帖子的人都在憋着脑袋在寻找资金增值的新目标.
打新股的3.6万亿.和房子与股市的几万亿都在寻找新目标.在这种投机思维横行的年度里,怎么能产生通货紧缩?!做梦.
资金离开银行的信念已经深入民心.----与1997-1999年相反了.作为一个投资者,我是一个基本分析派,或者是宏观经济学分析派.
我试图建立一种从宏观经济学推导投资品种,并实施阵地切换的确定性高的赢利模式.
需要强调的是,偶的缺陷:1\连40岁还不到,不够老.
2\偶不懂外语,国际金融也不够好.3\居于小城镇.见识短浅.
所以,偶提出的分析思路,如果你觉得中听,就看看读读.不喜欢,就干脆别读.不建议按照我的分析进行投资.如果投资失败,由你自己负责.坚决不要埋怨我.
别把我当做大师,我根本就不是.也别崇拜我.我没什么值得崇拜的.我不是神仙.投资中的小亏损也会发生.我也是在实验和总结总前进的.包括每天来这里学习......
之所以在这里码很多的文字,目的只有一个,倾听不同声音,开阔思路.提高我投资的确定性.
来这里我只为和别人交流观点.寻找更多的财富资源.没有任何其他的意图..
还有.尽管我前面没怎么犯错误,但我肯定也会犯错...........
最近一直在进行深入思考,日子过得不开心.很不开心......
我希望用我的思考来解决问题,我只能多付出精力来努力做好......
但付出和结果有时候并不一致............
事实上,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希望我自己做得更好.但是这没有止境啊.
我只能说,我尽力做好,我努力了.只能如此................
我的分析也可能出现重大错误.希望各位看官引起重视......
中国有70%的可能走入滞帐.我们需要仔细讨论在这种环境下的投资问题.

走入滞涨可能是09-10年的事情.起码不是08年9月之前.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篇3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有所差异。美联储继续稳步缩减QE规模,4月、6月、7月的例会后进一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各 100 亿美元,并强调目前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立场仍是合适的,未来将参考一系列更广泛指标来决定升息时间。欧央行在6月议息会议后出台了一揽子宽松政策,包括:一是将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便利利率和存款便利利率分别调降10个、35个和10个基点,其中存款便利利率降至-0.1%。二是拟实施一系列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s),初期规模为4000亿欧元,所有操作将于2018年9月到期。三是加快直接购买私人部门资产抵押证券的准备工作。四是在2016 年底以前继续通过固定利率全额配给方式向银行提供短期低息贷款,并暂停对证券市场计划的对冲操作。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元区暂时没有通缩风险,但理事会成员一致同意必要时在欧央行职权范围内继续采用非常规政策工具。日本银行继续实施“量化和质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以每年60-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基础货币,以期在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英格兰银行维持0.5%的基准利率和37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规模不变,但在6月例会纪要中表示,英国消化闲置产能的速度或许将快于此前预期,政策制定者准备在年底前上调利率。

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为应对通胀压力,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上调了政策利率。4月2日,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1%。4月25日,俄罗斯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 7.5%。此外,为应对过多流动性带来的价格和金融稳定风险,菲律宾央行于 5 月 8 日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1 个百分点,6 月 19日又将特别存款账户(SDA)便利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25%。与此同时,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结合国内通胀和经济形势变化,下调了利率。土耳其央行在近期不确定性风险下降和通胀形势缓和的背景下,5月22日、6月24日和7月17日三次下调七天回购利率共175个基点至8.25%,但强调仍维持偏紧的货币政策。为推动经济加快复苏,墨西哥央行于6月6日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3.0%,匈牙利央行于4月30日、5月28日、6月25日和7月22日四次下调基准利率共50个基点至2.1%。


推荐访问:从容应对 恶化 货币政策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 经济环境有所恶化 货币政策从容应对 货币政策对经济环境影响最大的

上一篇:2022年度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下一篇: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范本大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