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3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4篇

第1篇: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张晓慧:国际收支顺差条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

文章来源:沟通交流 2011-03-24 10:07:26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张晓慧

2011年3月24日

2003年,或者更准确些说,200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并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收支顺差使中央银行不断被动购入外汇、吐出过量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并直接增加货币供应,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除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的短暂例外,这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很大程度上正是归因于对冲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抑制货币信贷过度膨胀的需要:公开市场对冲操作逐渐成为货币调控的重要手段,存款准备金工具被前所未有地使用,再贷款及再贴现从过去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转变为以促进结构调整为主。成功的流动性对冲缓解了货币信贷过快增长的压力,维护了宏观总量的基本稳定,并为经济结构调整尽可能地争取了时间。同时,尽管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条件下利率工具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制约,但利率杠杆引导预期、调节供求的作用仍然得到了发挥。

一、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

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03年以后随着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大,大规模对冲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矛盾突显。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为顺利完成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任务提供了可能。几年来,央行票据已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近年的4万亿元左右,在回收流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发行央行票据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力度的同时多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警示。

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交易工具。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

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
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自2003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其中上调28次,下调4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9.5%。期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

三、建立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差别准备金制度。当时建立这一制度,是考虑到不同银行正处于改革和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且各自对审慎度把握不一。它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针对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以及某些贷款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差别准备金制度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强化了资本约束理念,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要求“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经过一年多研究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对差别准备金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于2010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作为一种支持、激励性工具加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目的。

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再贷款及再贴现的运作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再贷款及再贴现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其中,2010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限额1505亿元,自此项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对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超过1.4万亿元。二是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帮助灾后恢复重建、扩大涉农行业和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再贷款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支持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
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
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中的特点使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六、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在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工具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在根据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利率等价格杠杆对于引导预期、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改革目标,中央银行实行二元化的利率调控模式,即一方面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上下限)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及各类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市场利率。当然,二者之间也有某种共性,都应当反映宏观调控的要求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且可以说,在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情况下,存贷款基准利率的管制还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中央银行调控利率的能力。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更加频繁,利率调控方式更为灵活,调控机制日趋完善。根据物价和经济形势的变化,2004年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次,2006年和2007年分别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次和6次,2008年9月份以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0年到2011年2月又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完)

第2篇: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申报

一、单选题:

1.国际收支申报中银行的职责是负责督促和指导客户申报,并负责审核申

报信息并及时向(C)报送。

A.总行

B.银监局

C.外管局

D.中转清算行

2.国际收支申报按照资金流向分为涉外收入申报和涉外(B)申报。

A.投资

B.付款

C.结汇

D.国际汇款

3.境内居民通过我行与境内(B)发生的外币收款属于涉外收入。

A.居民

B.非居民

C.所有个人

D.外国人

4.跨境的涉外收付款申报主体是(C)。

A.银行

B.外籍人士

C.境内居民

D.港澳台人士

5.在国际收支申报中,境内的涉外外币收付款申报主体是(C)

A.境内非居民

B.银行

C.境内居民

D.所有人士

6.持以下哪种证件的客户被认定为居民?(B)

A.xx护照

B.军人身份证件

C.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D.xx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同胞

7.持中国护照的客户,必须提供(B)后按非居民认定。

A.在xx境内居住证明

B.境外永久居留证明

C.xx居民身份证

D.入境证明

8.国际收支申报分为纸质申报和电子申报,纸质申报为申报主体通过我行

(C)进行申报;
电子申报是指通过我行网银等电子渠道进行申报。

A.拨打网点电话

B.代理客户填申报单

C.网点柜面填报申报单

D.国际金融操作系统

9.客户通过我行柜面填写国际收支申报单,操作柜员将单据上申报信息录

xxxx系统,该申报过程称为(C)申报。

A.电子

B.系统

C.纸质

D.客户

10.涉外收付款申报凭证是使用(B)要求统一格式的单式。

A.银监局

B.外管局

C.人民银行

D.邮储总行

11.涉外收入申报使用的凭证为( B )

A.境外汇款申请书

B.涉外收入申报单

C.收汇申请书

D.西联汇款申请书

12.国际收支申报的申报信息包括国际收支申报号码、(D)、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等。

A.申报主体

B.汇款金额

C.汇款人或收汇人信息

D.收/付款人国别

13.国际收支申报中的基础信息申报是指相关涉外收、付款信息,包括汇款

币种、金额、(D)和收款银行信息等。

A.交易编码

B.交易附言

C.国际收支号码

D.收付款人信息

14..国际收支申报号码共有22位,1-12位为(A),13-18位为交易日期,19-22位为交易流水号,流水号不得重号。

A.金融机构标识码

B.交易编码

C.银行业务编号

D.系统代码

15.国际收支申报号码编码规则由(D)制定,我行外汇业务系统在交易时自动生成每笔收付款交易的国际收支申报号码。

A.银监局

B.邮储总行

C.中国银行总行

D.国家外汇管理局

16.境内个人即居民等值3000美元以上(不含)的涉外收入款项,应按照(B)性质进行申报。

A.国际汇款

B.资金来源

C.项目名称

D.资金用途

17.居民等值金额在(C)美元以下(含)的对私涉外收入款项除贸易出口收汇项下的实行限额申报。即收款人可免填《涉外收入申报单》。

A. 1000

B.2000

C.3000

D.4000

18.对于汇出境外的汇款,居民实行(B)。

A.限额申报

B.逐笔申报

C.免申报

D.随机申报

19.客户的涉外收入若为现金收款,则申报主体应该在(A)时申报。

A.柜面收款

B.境外汇款时

C.结汇

D.5个工作日内

20.我行客户若使用绿卡通卡自动接收境外银行汇款,则应该在入账后(C)个工作日内办理申报。

A. 1

B. 3

C.5

D.7

21.对于客户在柜面办理的收付款业务,银行代客基础信息申报应于(B)中午12点前报送,其中T为款项汇出日或款项解付日。

A.T日

B.T+1日

C.T+2日

D.T+5日

22.银行代客申报数据申报信息于(B)报送,T为申报主体申报日。

A.

A.T日

B.T+1日

C.T+2日

D.T+5日

23.银邮汇款入绿卡通卡后,网点应在当天通知客户于5个工作日内前来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申报时应填写(B)。

A.境外汇款申请书

B.涉外收入申报单

C.西联汇款申请书

D.外币通用凭证

24.涉外收入申报的流程按顺序依次为:

(B)

1.审核单据2打印单据、签字盖章

3外汇业务系统处理4接收客户填写单据

A. 1234

B.4132

C.1324

D.1243

25.客户在网点办理金额为4000美元的西联汇款收汇,应于(A)时办理涉外收入申报。

A.柜面办理业务时

B.收汇后第二天

C.收汇前一天

D.收汇后五个工作日内

26.外汇卡是我行的特色业务,客户持外汇卡办理快速收汇需要进行收支申

报时,只需填写(D)。

A.涉外收入申报单

B.境外汇款申请书

C.西联汇款申请书

D.快速汇款服务信息确认单

27.(提高题)持外汇卡收汇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时申报,客户应该在国际汇

款快速服务信息确认单上填写(A)和()。

A.国际收支申报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

B.国际收支申报基础信息

C.汇款币种和金额

D.收汇人姓名

28.客户到网点办理西联汇款快速收汇业务,同时进行国际收支申报,柜员

应选择(D)交易,之后输入与各项汇款业务相对应的取款号码,然后调出各类收汇业务的界面录入申报信息。

A.收汇

B.收汇结汇

C.退汇收汇

D.持外汇卡收汇

29.李先生是北京人,其在开立绿卡通卡后经常有美元、欧元等国际汇款直

接入账,网点应该使用(D)交易来办理其入账汇款申报工作。

A.720131

B.720161

C.721173

D.721175

30.若境外汇款收汇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收汇,在收汇交易中若遇到

“是否录入中文姓名”,则选择(A)。

A.是

B.否

C.跳过

D.下一步

31.对于自动入绿卡通账户的国际汇款,网点通知收款人办理申报时,通知

的信息应包括国际收支申报号码、申报时间(C)和申报地点。

A.当天

B.2个工作日内

C.5个工作日内

D.一周之内

32.网点对申报主体进行通知后,应在(D)上填写登记通知情况,做好通知信息的管理。

A.收汇申请书B.涉外收入申报单

C.结汇申请书

D.自动入账未申报信息登记簿

33.客户在窗口纸质申报后,总行将相关的国际收支申报信息自动导入(A)进行报送。

A.外管局金宏系统

B.邮储国际金融系统

C.本币系统

D.中国银行系统

34.涉外付款申报的流程按顺序依次为:

(B)

1.审核单据2打印单据、签字盖章

3外汇业务系统处理4接收客户填写业务单据和申报单据

A. 1234

B.4132

C.1324

D.1243

35.当客户在柜面窗口办理国际汇款发汇时,由(C)办理国际收支申报。

A.操作柜员

B.大堂经理

C.客户本人

D.客户亲属

36.张先生来我行网点持身份证办理银邮国际汇款,想将其绿卡通卡中的

3000美元汇给在美国的朋友,则须填写(C)。

A.涉外收入申报单

B.西联汇款申请书

C.境外汇款申请书

D.购汇申请书

37.外汇卡是我行的特色业务,若客户使用外汇卡办理快速发汇时,客户只须填写(D)。

A.涉外收入申报单

B.境外汇款申请书

C.西联汇款申请书

D.快速汇款服务信息确认单

38.持外汇卡发汇申报,客户应该在国际汇款快速服务信息确认单上填写

(A)和()。

A.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

B.国际收支申报基础信息

C.汇款币种和金额

D.收汇人姓名

39.我行涉外付款的国际收支申报可通过发汇业务同步完成,若张先生持身

份子办理金额为9000美元现钞的西联汇款业务,则通过7201(B)交易进行业务处理和国际收支申报。

A.账户发汇

B.现金发汇

C.售汇发汇

D.收汇结汇

40.李女士的女儿在国外读书,想在我行购汇给孩子汇一万英镑的生活费,

作为当班操作柜员,你会使用下列哪支交易进行业务处理及国际收支申报呢?(B)

A.现金发汇

B.售汇发汇

C.账户发汇

D.收汇结汇

41.发汇人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办理发汇业务,在系统录入信息时,若

提示“是否录入中文姓名”,则选择(A)。

A.是

B.否

C.跳过

D.下一步

42.国际收支申报的申报信息差错修改适用于(C)汇款。

A.西联

B.银邮

C.所有

D.邮政

43.国际收支申报中的部分基础信息修改适用于(A)汇款。

A.西联

B.银邮

C.所有

D.邮政

44.国际收支申报信息差错删除交易适用于(A)

A.发现西联发汇业务发生内部差错(隔日或以后)

B.发现交易编码附言有误

C.发现银邮汇款业务收支信息有误

D.发现西联收汇业务发生内部差错(隔日或以后)

45.网点在当天检查系统和单据时发现当日做的一笔收汇结汇交易国际收支

的交易编码和附言录入错误,则应使用(B)交易进行修改。

A.720401

B.721173

C.721183

D.721171

46.网点在当天检查系统和单据时发现当日做的一笔银邮汇款发汇交易国际

收支的交易编码和附言录入错误,则应使用(C)交易进行修改。

A.720401

B.721173

C.721183

D.721171

47.国际收支申报交易编码或附言发现错误应该由(A)进行修改。

A.原交易网点

B.所有开办国际业务网点

C.任何一家网点

D.总行

48.国际收支申报可以修改信息包括各类汇款的(C)信息和西联汇款申报的部分汇款基础信息。

A.业务

B.收发汇

C.申报

D.证件

二、多选题:

1.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B)、(D)和(E)是外管局考核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的重要指标,在100分的总体考核分数中占(G)分

A.持续性

B.时效性

C.独立性

D.完整性

E.准确性

F.5 G.15 H.25分

2.涉外付款包括(AE)通过我行向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我行,向( )发生的外币付款.

A.所有个人

B.居民

C.非居民

D.境外居民

E.境内非居民

F.境外非居民

3.涉外收入是指(A)和(B)

A.个人通过我行,从境外收到款项

B.境内居民通过我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外币收款

C.个人通过我行,向境外支付款项

D.境内居民通过我行,向境内非居民发生的外币付款

4.持(D)的有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华侨应认定为非居民主体;
否则应持(B)等按居民认定。

A.港澳台通行证

B.中国护照

C.外国护照

D.中国居民身份证

5.国际收支申报分两种,一种为(A)申报,指申报主体通过我行(E)进行申报;
另一种是电子申报,指通过我行网银等电子渠道进行申报。

A.纸质

B.系统

C.客户

D.网点电话

E.柜面填单

F.95580

6.我行进行国际收支申报采用的为()统一格式的单式,其中涉外付款申报使用(B),涉外收入申报使用(EF)。

A.银监局

B.外管局

C.邮储总行

D.人民银行

E.境外汇款申请书

F.涉外收入申报单G.收汇申请H.西联汇款申请书

7.国际收支申报包括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其中(B)包括涉外收付款币种、金额、收汇款人信息以及相关银行信息,(A)包括国际收支号码、(D)和(F)等。

A.申报信息

B.基础信息

C.结算方式

D.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

E.申报人电话

F.收/付款人国别

8.使用外汇卡办理快速收发汇业务的,国际收支申报号码由系统在(C)和(D)单据中套打显示。

A.外币通用凭证

B.开户申请书

C.境外汇款申请书

D.涉外收入申报单

E.购汇申请书

F.收汇申请书

9.境内非居民(除驻华外交官个人除外)收汇(B)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由柜员在外汇业务系统录入统一标准的交易编码(F),交易附言为(H)。

A.需要

B.无需

C.2030D.

3010E.401000F.802031 G.非居民收款H.非居民从境外收款

10.驻华外交官持外国外交护照,护照封面有“礼宾证”中文字样来网点发

汇,(B)填写《境外汇款申请书》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由柜员在外汇业务系统录入统一标准的交易编码为(C),交易附言为(E)。

A.需要

B.无需

C.210010

D.802031E.签证认证费支出

F.非居民向境外付款

11.客户汇出汇款退汇申报的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应与(A)相对应,交易附言应与(D)对应,若无相对应的交易编码,则填写所属大类项目的(G)。

A.原汇入汇款交易编码

B.原汇出汇款交易编码C退汇收汇新交易编码

D.原汇入汇款交易附言

E.原汇出汇款交易附言

F.退汇收汇新交易附言G.其他项

12.李先生持中国居民身份证,首次来我行网点办理5500美元的西联收汇业务,因未办理外汇卡,则其应填写(B)和(E)单据来办理收汇业务。

A.境外汇款申请书

B.涉外收入申报单

C.西联汇款申请书

D.外币通用凭证

E.收汇申请书

13.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时,除(AC)由银行填写,其余国际收支申报信息均由客户填写。

A.国际收支申报号码

B.金融机构标识码

C.业务流水号

D.交易编码交易附言

14.涉外收入申报应该遵循合规性和完整性,交易编码注意区分(A)和(B)规范填写,(G)与(H)逻辑关系应一致,且具有唯一对应关系。

A.居民

B.非居民

C.中国人

D.外国人

E.交易日期

F.交易流水G.交易编码H.交易附言

15.对于居民外币账户的汇入汇款,网点应该使用(B)交易在每日查看符合申报条件但尚未进行涉外收入申报的入账汇款信息,并且于(F)完成通知,最迟(G)完成通知客户。

A.720401汇票信息查询

B.721176自动入账未申报信息登记簿

C.720131收汇

D.720161收汇结汇

E.2个工作日内

F.当天G.第二个工作日

16.填写境外汇款申请书时,除(ACF)由银行填写,其余国际收支申报信息均由客户填写。

A.国际收支申报号码

B.金融机构标识码

C.银行业务编号

D.业务流水号

E.交易编码交易附言

F.“收电行/付款行”

17.若客户前来网点办理西联汇款售汇发汇业务,则须填写(A)、(B)和(D)单据。

A.西联汇款申请书

B.境外汇款申请书

C.涉外收入申报单

D.个人购汇申请书

E.个人结汇申请书

18.客户持外汇卡办理发汇业务,涉外付款的国际收支申报可通过发汇业务

同步完成,在选择持外汇卡发汇720138交易后,柜员需选择(A)、(B)然后进入各类发汇业务的界面,之后录入申报信息、打印单据。

A.收款国家

B.业务类型

C.发汇币种

D.日期

19.王女士收到在国外打工10个月的叔叔的西联汇入款4000美元,她用居民身份证办理美元现金收款业务,应如何正确填写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AD)

A.交易编码为“3010–一年以下雇员汇款收入”

B.交易编码为“406000-一年以上雇员汇款收入”

C.交易编码为“401000-接受与固定资产无关的捐款及无偿援助”

D.交易附言为“在美国务工(未满一年)员工报酬”

E.交易附言为“在美国务工(一年以上)员工报酬”

F.交易附言为“赡家款”

20.CharlesForest先生作为美国交换学生来中国进行3个月的学习,期间收到通过西联汇入的3000美元汇款,他持美国个人护照在我行办理美元现金收款业务,应如何正确填写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BD )

A.交易编码统一录入“210010-签证认证费收入”,

B.交易编码统一录入“802031-境外存入款项”

C.交易附言统一录入“签证认证费收入”。

D.交易附言统一录入“非居民从境外收款”。

21.李先生持居民身份证在我行办理一笔30万日元的银邮发汇业务,用于支付孩子在日本留学的学费,客户手持日元现金发汇,应如何指导他正确填写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 BC)

A.交易编码为“1010-一般货物支出”

B.交易编码为“2050-教育、培训支出”

C.交易附言为“孩子在日本留学的学费”

D.交易附言为“签证认证费支出”

22.来华旅游的HARRYFOREST先生持美国护照在我行办理一笔3000美元(手持现金)的西联发汇业务,应如何正确填写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CE)

A.交易编码为“2030-因私旅游支出”

B.交易编码统一录入“210010-签证认证费支出”

C .交易编码统一录入“802031-境外存入款项调出”

D.交易附言为“个人出国旅游费用”

E.交易附言统一录入“非居民向境外付款”。

F.交易附言统一录入“来中国签证认证费用”。

23.关于涉外收支申报修改,以下正确的是(ABC)

A.发生差错的网点负责修改,修改后总行重新向外汇局报送

B.差错发现当日或最迟次日对差错申报信息进行修改

C.修改必须注明原因

D.差错发现后一周以内将差错申报信息上报总行进行修改

24.关于收支申报信息差错处理,以下正确的是(AB)

A.发现申报信息差错之后,差错网点在原申报凭证上修改并加盖柜员名章。

B.差错网点登录个人外汇系统,自行修改申报信息。

C.申报信息删除无需注明原因

D.删除西联发汇差错交易同时,必须将伴随差错调整发生的申报信息一并删除

25.关于收支申报信息删除,以下错误的是(AD)

A.西联发汇内部差错可以直接将相关申报信息删除处理

B.西联发汇内部差错不能直接修改,只能通过收汇交易将原差错交易取消

C.删除西联发汇差错交易同时,必须将伴随差错调整发生的申报信息一并删除

D.差错删除交易由普通柜员操作,不需要综合柜员授权。

26.网点做的一笔西联发汇交易,隔日发现内部差错,差错网点已经向西联

确认汇款尚未兑付,则在系统中使用(A)交易进行汇款本金的差错冲销,然后使用(DE)交易对申报信息进行删除处理。

A.720131B.

720121C.721184D.

721174E.721184F.721171 G.721181

27.国际收支申报差错删除交易在删除西联原差错交易的同时,将伴随业务

交易形成的(C)涉外付款申报信息和(D)涉外收入申报信息一并删除。

A.基础

B.国际收支

C.汇出汇款

D.汇入汇款

D.所有

28.西联汇款收支申报基本信息可以进行差错修改的内容包括收汇人姓名、

汇款人姓名、(C)、(D)和汇款人常驻国家。

A.交易主体

B.交易附言

C.收款人证件类型

D.收款人证件号码

E.交易编码

三、判断题:

1.个人外汇客户有义务遵循外管局相关政策在我行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对)

2.境内居民通过我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外币收付款业务不属于涉外收付

款业务。(错)

3.跨境的涉外收付款的申报主体为银行。(错)

4.境内居民通过我行与境内非居民发生的外币收付款不需要进行国际收支

申报。(错)

5.客户小张的朋友有笔银邮入账汇款,网点通知其前来申报,但他朋友临

时有事无法到网点办理境外汇款的国际收支申报,小张可以代理其朋友进行申报。(错)

6.境内居民仅凭中国护照无法办理国际收支申报(对)

7.持有中国护照的有外国永久居留权的华侨在国际收支申报中按境内个人

即居民来申报。(错)

8.持外国护照的外国公民(包括无国籍人),以及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港澳台同胞在国际收支申报时应认定为非居民主体。(对)

9.非居民主体即所有外籍人士。(错)

10.我行网银开通国际汇款业务后,客户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仍需在我行柜面

填报纸质申报单,无法在网银上直接申报。(错)

11.涉外收、付款国际收支申报无需采用统一格式的单式,在向客户询问申

报内容后直接录入系统即可。(错)

12.涉外收款、付款均使用相同的国际收支申报凭证。(错)

13.交易编码和交易附言属于国际收支申报中的基础信息。(错)

14.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申报号码由客户填入《境外汇款申请书》或《涉外

收入申报单》中。(错)

15.居民收到境内非居民付款时,交易附言应首先填写“收到境内NRA非居民款项”,其他与跨境涉外收入申报相同。(对)

16.非居民客户的个人涉外收入款项无需填写申报单据,由柜员统一录入交

易编码和交易附言,实行逐笔申报。(对)

17.张先生的孩子在英国留学,需办理银邮国际汇款给孩子汇生活费至英国,则其国际收支申报在柜面办理付款时申报。(对)

18.李小姐是北京人,一直使用我行的绿卡通卡接收境外银行汇款,每次收

款金额都在等值2000美元左右,网点应查看并打印自动入账未申报信息登记簿,并在汇款入账当日或最迟次日通知李小姐到本网点或客户附近外汇业务网点办理申报。(错)

19.客户在网点办理金额为5000美元的西联汇款收汇时,当时并未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可日后再补填申报信息。(错)

20.黄先生是台湾人,来大陆几个月了一直使用我行的绿卡通卡接收境外银行汇款,每次收款金额都在等值4000美元左右,则其应在接到网点电话通知后5个工作日内来网点进行申报。(错)

21.西联汇款、银邮汇款收汇时使用的申报单据相同。(对)

22.涉外收入申报单中付款人常驻国家名称可以以付款人国籍代替,不需要

如实填写付款人常驻国家或地区。(错)

23.退汇收汇的客户应该在涉外收入申报单中选择退款。(对)

24.持外汇卡收汇填写单式时,需要客户填写所有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

(错)

25.使用外汇卡收汇时,由系统套打《涉外收入申报单》及《收汇申请书》。

(对)

26.小李的哥哥从美国用西联汇款汇来3200美元,小李到网点持身份证办理西联收汇结汇业务时,不需要同时办理国际收支申报,可改日再来办理。

(错)

27.收汇人为境外个人时,在“是否录入中文姓名”选择“否”,无需录入中文姓名。(对)

28.国际收支申报的交易附言可以用拼音或英文代替填写,无须仅填写中文。

(错)

29.自动入账未申报信息登记簿交易除了查询本网点的入账汇款信息,还可

查询其他网点的相关信息。(错)

30.直接汇入非居民账户的汇款,账户开户网点无需通知客户办理申报,由

开户网点在汇款入账的5个工作日内,登录网点入账汇款收支申报交易录入申报信息即可。(对)

31.柜员在客户填写《境外汇款申请书》之后不需要对国际收支申报的内容

进行审核,客户自行填写即可。(错)

32.涉外付款的国际收支申报可以代为办理。(错)

33.西联汇款、银邮汇款发汇时使用的申报单据相同。(对)

34.国际收支申报交易编码和附言并无唯一逻辑对应关系,可随意搭配。(错)

35.境内居民向境外居民付款时,收款人国别应填写境外居民境外账户开户

银行所在国家或地区。(对)

36.境内非居民向境外付款,以及境内居民向境内非居民付款时,收款人国别都应填写境内非居民常驻国家或地区。(对)

37.使用外汇卡银邮发汇或邮政汇款发汇时,由系统套打《境外汇款申请书》。

(对)

38.涉外付款申报需要单独填写申报单据,与境外汇款业务单据分开。(错)

39.国际收支申报的交易附言仅能填写中文及标点字符。(错)

40.“境内非居民通过我行与境外发生的收款,交易编码统一录入“210010”,交易附言统一录入“签证认证费收入”。(错)

41.驻华外交官个人通过我行与境外发生的收款,交易编码统一录入

“802031”,交易附言统一录入“非居民从境外收款”。(错)

42.居民涉外付款申报中交易附言按资金来源填写(错)

43.交易附言中不可以直接填写交易编码的名称(对)

44.在网点自查过程中发现国际收支申报交易编码和附言录入错误时,应将

相关信息发送给总行,提交给总行技术进行修改。(错)

45.涉外收支申报修改时,必须注明原因。(对)

46.在进行差错删除交易后,总行将相关删除信息自动导入外管局金宏系统

进行报送。(对)

47.国际收支申报修改可修改的内容包括付款人姓名、收款人姓名、付款人

常驻国家、交易编码、交易附言、申请人、申请人电话及申请日期。(对)

48.在西联发汇交易出现内部差错时,差错网点应该向总行提交删除请求从而删除相关申报信息,无法自行删除。(错)

49.在做国际收支申报的差错删除和修改时无需提交删除、修改原因。(错)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B

3. B

4. C

5. C

6. B

7. B

8. C

9. C

10. B

11. B

12. D

13. D

14. A

15. D

16. B

17. C

18. B

19. A

20. C

21. B

22. B

23. B

24. B

25. A

26. D

27. A

28. D

29.D

30. A

31. C

32. D

33. A

34. B

35. C

36. C

37. D

38. A

39. B

40. B

41. A

42.C

43.A

44. A

45. B

46. C

47. A

48. C

二、多选题

1. BDEG

2. AE

3. AB

4. BD

5. AE

6. BEF

7. BADF

8. CD

9. BFH

10. BCE

11. ADG

12. BE

13. AC

14. ABGH

15. BFG

16. ACF

17. ABD

18. AB

19. AD

20.BD

21. BC

22. CE

23. ABC

24. AB

25. AD

26. ADE

27. CD

28. CD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错

15.对

16.对

17.对

18.否

19.错

20.错

21.对

22.错

23.对

24.错

25.对

26.错

27.对

28.错

29.错

30.对

31.错

32.错

33.对

34.错

35.对

36.对

37.对

38.错

39.错

40.错

41.错

42.错

43.对

44.错

45.对

46.对

47.对

48.错

49.错

第3篇: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及消除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原理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期用到的重要的财政政策。它包括增加政府公共工程支出、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减少个人所得税、减少公司所得税等。“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开支增加所引起的私人人支出减少,政府的开支代替了私人的开支。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了。

导致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则会引起私人投资与消费支出减少。我们可以用IS-LM模型来解释“挤出效应”。如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如果货币供给不变的话,利息率就会上升。上升的利息率将引发私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减少,即一部分财政支出实际上只是对私人支出的替代,并没有起到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

从图中可以看出,应该达到的国民收入Y2,实际上只达到了Y1,而国民收入Y=Y2-Y1则被“挤出”了。

此时,利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能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影响。所谓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就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下降,促使消费和投资增加,使总需求增加,最终达到国民收入成倍增加。即:M↑→i↓→C & I↑→AD↑→NI↑↑。反映到IS-LM模型图上则是:

随着利率的下降,LM0线将向右下方移动到LM1的位置,同时Y1也将向Y2移动,原来被“挤出”的收入又增加了回来。这样就减弱了、甚至消除了挤出效应的影响。

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既能刺激经济复苏,又能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影响。

第4篇: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
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一、产生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货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政策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政策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六)贸易竞争性失衡 由于一国商品缺乏国际竞争力所引起的失衡

(七)过度债务性失衡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的过程中,违背了量力而行的原则,借入大量外债,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高利率政策和保护主义措施,结果使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际收支逆差不段扩大

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3.次序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4.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5.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动调节,二是人为调节。

  (一)自动调节

  指国际收支在失衡后一定时期内可自动恢复均衡

  1.金本位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各国只要遵循游戏规则,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物价的涨跌而自动取得平衡。

  所谓游戏规则:

  (一)规定货币含金量并以铸币平价决定汇率;

  (二)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三)各国不采取任何抵消黄金流出入对本国货币供应量影响的货币政策

  (四)自由商品市场,不以任何政策加以干预,物价上个具有完全弹性,各国之间处于完全竞争、充分就业状态。

  2.纸币流通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固定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2)浮动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人为调节

二、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而发行3倍于储备左右(我国就是这样)的本国货币,以维持货币流通量的平衡。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自然就会增长的越多。

利益:

  1、经常项目顺差刺激经济增长。一是经常项目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 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顺差额。

其次,资本项目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资本项目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于资本项目顺差额。

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伴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外汇储备2003年底已超过401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三是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对其利润汇回本国有安全感,这些外商愿意 更积极注入资本,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

  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那样,容易出现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净出口)来弥补财政赤字,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我国的现实是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从1998年以来,连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递增,因而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特别是净出口增加部分地弥补了财政赤字。以国际收支顺差弥补财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我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我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

一是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国家有充足的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执行主动的对外经贸政策。三是国际收支顺差增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由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因此,我国资本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大。在资本流动性实际比较高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应,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四是国 际收支顺差有利于国家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弊端:

  1.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国际收支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际收支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国际收支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我国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我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我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我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2.国际收支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外汇流入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 升。

  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居民储蓄相结合,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大量外汇储备高达4000多亿美元,同时,国内居民储蓄高达11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加约有14多万亿人民币。这14多万亿人民币没有形成有效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闲置资金,与这些闲置资金相对应的是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闲置,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而,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增加并存的现象。

  3.国际收支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我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国际收支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 汇储备的成本越高。

  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国际收支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
国际收支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

  4.国际收支顺差异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出口和引进外资都是有代价的:一是出口使国内资源被国外利用,而且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出口的数量和结构随国际市场需求而变化;
二是外资不论是间接融资还是直接融资,都是有代价的。间接融资,如外国贷款到期要用外汇来还,需要国内有更多的出口产品换取外汇。直接融资,如跨国公司在我国直接投资设立生产和销售企业,那更是直接地利用我国的各种资源,不但其利润要汇回母公司所在地,而且,其产品占领了我国的市场。三是国内经济受制于国际市场,一旦出口受挫,本国经济萧条,外国资本会乘虚而入,控制我国市场和关乎经济命脉的产业,经济发展受制于外国资本,导致经 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国际收支顺差挤压了民族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首先,在国内市场上,大量的外资企业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其产品可以迅即进入中国市场,既可以绕开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又有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之利。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而且越来越多地进入传统产业,与我国企业直接争夺国内市场。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挤压了民族企业出口产品的市场。国际收支顺差增大,特别是资本项目顺差太多,实际上是外国资本直接在国内投资增加。资本项目顺差增多,外国资本在我国出口市场上的份额随之增加,外资企业出口中占主导地位。2003年,在出口产品中,外资企业产品超过50%。因此,国际收支顺差缩减了民族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空间,客观上阻碍了民族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影响了民族经 济发展。

  再次,外资企业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出口结构调整政策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不仅使得国内出口结构难以调整,而且进一步影响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5.国际收支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在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增长幅度小于货币供给增长幅度时,货币市场供给大于需求,金融市场的利率下降。目前,国际市场利率比较低,如果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国内利率与国际市场利率的利差会缩小,这种利差的缩小会减缓国际资本的流入,有利于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然而,利率下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产生通货膨胀。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 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对我国的影响:国际收支顺差既影响国内经济也影响对外经济,因而,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 济发展,化国际收支顺差之弊为利。

  国际收支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国际收支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政策的新取向是:从国际收支顺差转向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

经常项目适当顺差,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如果出现国际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多印人民币来弥补国际贸易赤字。因此,在国际收支有逆差、外汇储备又不足时,中国会缺乏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产品和支付到期的外国债务,影响国家信誉和经济发展。因此,经常项目有顺差,有利于我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有 利于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

策略: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的要求,协调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调整经济政策,逐步缩减国际收支顺差,协调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促进就业

  1.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由于国内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难以带动就业增长,失业率逐年攀升。努力拓展投资渠道,改善储蓄转为投资的机制,将充分利用14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即使不依赖引进外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就业机会随之大大增加。

完善结售汇制度

  2.保持经常项目适度顺差,必须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经常项目开放力度,完善结售汇制度。调整进出口结构,主要是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增加进口要注意优化进口结构。政府要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
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

  大量的顺差给经常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放松经常项目中对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增加售汇数量,不仅能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用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且有利于调节外汇储备。同时,由于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为了防止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下汇出,政府还需要规范对经常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真实性审核。

  完善结售汇制度,推广意愿结售汇,增加开设外汇账户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从强制结汇转为意愿结汇,这样,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减少外汇买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完善汇率机制

  3.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必须完善汇率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实行浮动汇率,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外汇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三是对汇率敏感的部门受益,有利于企业控制出口产品成本和防止价格上升。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五是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银行业转向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实 现融资多元化。六是有利于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兼顾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发展,确立有市场适应性的利率—汇率机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协调利差,常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国际收支顺差是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应该降低利率,但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较高或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时,考虑到国内利率和外部利率的名义利差或实际利率的利差过大,降低利率会导致资本流出,因此,不能轻易调整利率。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能够充分发挥货币政策效应,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因此,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 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实现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需要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一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调整外资的结构。二是引进外资需要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引进外资要注重质量,注重引进高技术企业,引进有利于延长产业链的外资企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民族企业的设计、研究和开发能力。三是要控制外资进入的领域和进入的速度,减少资本项目顺差,给民族经济留出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通过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自立于世界民族经济之林。四是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资本项目顺差,不能简单地限制外资进入,还要增加资本的流出。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既有利于减少资本项目顺差,更有利于企业超越外国设立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规范进出口贸易

  4.加强与WTO规则相关的微观经济规制及其政策体系建设,规范进出口贸易。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需要围绕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产品、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利用WTO要坚持讲民族经济的政治、讲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政策、讲应对策略的三原则。同时,做到三要:一要合法,按WTO规则办事;
二是要合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使用规则;
三要有效,要注重按照规矩办事的实际效果。

扩张性货币政策

  5.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一是统一国内外企业税赋,取消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民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民族经济发展增加税源。二是扩大减税范围,刺激社会总需求。三是适时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或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增加消费。五是增加财政担保贷款或财政贴息贷款,通过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支持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发 展,以增加供给,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

扩张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三、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逆差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之一。国际收支逆差也被称为国际收支赤字,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支出大于收入。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如果该国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即抛售外币,买进本币,政府手中必须要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而这又会进一步导致本币的贬值。政府的干预将直接引起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又将引起国内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经济下滑,失业增加。

经济影响:(1)国内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使得外汇的汇率上涨,本币的汇率下跌。

从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来看,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经常项目的逆差所引起的,那么必然导致与出口有关的部门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经济下滑。如果国际收支的逆差是由和资产项目逆差所引起的,那么意味着大量资本外流,国内资金供应紧张,推动利率水平的上升,导致失业增加,经济下滑。

(2)不良后果

  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引起本国外汇市场中外汇的供应增加,本币将面临升值的压力;
本币升值,又会增加出口的压力。

  如果政府出面干预,会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当国内物价上升时,必然导致本国商品出口的困难。

  由大量贸易收支顺差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必然要受到贸易伙伴的报复,引起贸易摩擦。同时经济资源是有限的,本国资源的大量外流必然导致本国经济增长乏力。

由资本项目引起的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本国在本期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管理,有可能导致本国在将来出现外债偿付危机。比较起来,国际收支逆差所产生的后果更为险恶和紧迫,调节的难度也较大。

产生的原因:从实际情况看,非产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逆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外因;
外因包括世界石油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实际利率的上升。内因包括部分由国内信贷超发行支持的财政赤字,一方面直接增加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同时采取贬值措施的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进而引起货币升值。

弥补政策: 

(1)资助政策:资助政策由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借款政策组成。资助政策仅适于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受货币供给和利率的影响,而它们是由基础货币所决定的 基础货币由国内信贷水平和外汇储备组成。采用资助政策时,金融当局一方面卖外币,买本币,使外汇储备下降,引起基础货币减少;
另一方面尽量买本币资产,放本币,使国内信贷水平提高, 引起基础货币增加。这样,在弥补逆差过程中,基础货币的减少和增加互相补偿。简而言之,资助政策通过提高国内信贷水平的补偿过程,平衡基础货币的增减量,使货币供给和利率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并不改变逆差产生的环境。因此,它并不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提倡。但在具备外汇储备能力和国际借款可能性的条件下,资助政策的执行更加简易,代价和阻力更小。

  采用资助政策有一定的局限性:

  (1)不适于长期逆差的解决。首先,它要求在并未改变逆差产生

的环境的情况下,持续干预汇率。这样在外汇储备有限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助政策就不一定可行,有可能导致丧失外忙支付能力。其次,国际借款要考虑在高利率下还本付息能力问题。第三,在实际执行中,很难准确判断逆差存在期限的长短。如果按暂时性逆差进行资助,而逆差长期存在,则会出现耗尽储备外汇或难以偿还外债的局面。

  (2)如果外币资产和本币资产不能互相完全代替,则在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置本币资产时,对本币资产的需求增加,使利率下降,社会总需求上升,进而使进口需求增加,引起国际收支恶化。

(3)政策执行的效果受政策的信任的影响。通常在国内、国外利息率比率固定时,资本不发生流动。但是当外债增加时,投机活动有可能加剧,导致对本币信心下降,甚至本币外逃 所以,资助政策的成功取决于人们对市场和中央银行政策的预期。

(2)调整政策

对于长期根本性国际收支逆差,一般要联合采取资助政策和调整政策。

调整政策有三个组成部分:支出下降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支出转移政策(包括贬值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包括关税、限额、多重汇率、补贴等措施)。

  支出下降政策本身可以弥补逆差。它通过降低国内收入和国内贸易品、非贸易品的总支出,首先减少了进口需求,其次降低了国内价格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支出下降政策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降低国内总支出而产生的剩余资源用于满足对国内超额产出的需求。

  支出转移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应产出的比价,减少进口需求,来提高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在不充分就业情况下, 由国内产出价格下降引起的对出口和进口替代的超额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而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如不采取控制资源以满足这种超额需求,支出转移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

  发展中国家采用调整政策受一定条件制约:

  (1)发展中国家短期调整能力小于发达国家,而调整成本则大于发达国家。如果社会边际资源生产率更高,或者即期支出偏好比未来支出偏好更强烈,则发展中国家倾向于资助而非调整。

  (2)调整政策存在时滞,而且在外贸产品需求弹性较低等情况下不一定有效。

  (3)调整所带来的总收入下降、失业增加、收入再分配等社会代价可否为政治、社会上被接受。

选择调整政策遵循原则:

  (1)具备政策生效的条件,如贸易条件可以改善,可贸易品产出可以增加。具体地说,货币贬值前要考虑外贸弹性是否足够大,贬值将要引致的通货膨胀是否足够小。采用支出下降政策时总需求必须达到足以克服逆差的一定水平;
同时假定出口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与国内需求不成正比例变动,而且进口可以压缩,否则紧绾政策会导致更低的国内产出和吸收,导致出口降低,国际收支恶化。

  (2)最小的社会代价,对减少失业,提高产出等其它政策目标妨碍最小。为了在较高经济活动水平上实现国际收支均衡,一般倾向于贬值而不是紧绾,同时辅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因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贬值或紧缩的抉择取决于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

  (3)有效利用资源。进口管制可以促进经常项目的改善,但通过刺激低耗高教出口而资助更多进口品,有可能比进口管制更有效。

(4)改善逆差产生的环境。对于因初级产品引起的逆差,为使重新配置的资源转入贸易部门,促使出口多样化,宜采用贬值而不是紧缩信贷政策,信贷水平在不同部门、企业间应有所区别。对于因财政赤字引起的逆差,采用紧缩需求政策更适宜,而不必进行结构调整。对于多重因素引致的逆差,因为紧缩需求政策可能阻碍结构调整,有些结构调整政策可能提高财政赤字,所以仅采取单方面偏重总供给或总需求的政策是不可取的。

推荐访问:国际收支 恶化 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扩张性货币政策恶化国际收支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
上一篇:2022年度森林抚育流程及操作要点【精选推荐】
下一篇:2022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货币政策从容应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