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乐学教室文化建设撬动育人方式转型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20 点击:

张明霞

【项目简介】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乐学教室文化: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研究项目于2020年11月成功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改造教室环境、升级匹配课程、建构教学模型,形成新教室文化,从而重构儿童的学习生态,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使学校教育实现从“知识育人”向“文化育人”的转型。

摘要:育人方式转型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乐学教室文化: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项目回应时代之需,从四类教室空间场域的打造、教室匹配课程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改进、教师能力的提升四个方面入手,建设乐学教室文化,重构儿童学习生态,撬动育人方式转型,落实了立德树人、培养完整儿童的办学目标。

关键词:乐学教室文化;学习生态;育人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6A-0009-06

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是一所具有深厚底蕴的百年老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坚定不移地研究乐学教育近40年,经历了从确立乐学思想到建构乐学模型,从开发乐学课程到构建乐学教学体系的探索过程。2020年“乐学教室文化: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成功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重点研究教育教学变革发生的最微观场所——教室。教室文化发生变化,儿童学习的生态才能发生变化,才能推动儿童的学习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型。

一、乐学教室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指向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

基于教育现状和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学校深度思考乐学教室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为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和育人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在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引领下,建设乐学教室文化,重构儿童学习生态,主要源于对现实教育问题的思考。儿童文化是儿童发展的“胚芽”,儿童的成长筑基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融合。教室中成人文化过于强大,导致儿童立场的缺席、儿童文化的缺失、儿童研究的缺位,从而导致儿童发展的缺憾,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亟待解决。学习理论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活动,而是学习主体置身于一定的情境脉络并通过学习共同体的交往合作逐渐建构自我知识。因此学习成为了一种环境设计,但现实中对于教室这个重要的儿童学习生态环境缺少必要的研究。

教室文化、儿童学习生态是项目的核心词,我们通过建设乐学教室文化、重构儿童学习生态,实现育人方式的转型。

教室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基本单元,既有物型的呈现,又蕴含着隐性的制度、精神,既是微观的,又是整体、综合的。乐学教室文化具有“班级生命化”“集体身份化”“课程空间化”“场所资源化”等特征,集中体现了学校对儿童学习之情感安全、交互归属、经验情境和个性化认知等需求的理解。

教室是一个特定的儿童学习空间,因为有了儿童,有了文化的浸润,因此成为一个微观的儿童学习生态。这个学习生态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文化为核心,以儿童的完整发展为目标,以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相互融合为途径,以挑战性的问题为指引,以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为主导,以自主性的探究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丰富的资源为源泉,为课程教学提供最佳的载体,成为连接课程教学与儿童发展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我们按照班级生命化、场域资源化、学习空间化、集体身份化的重构目标,遵循学习理念可感受、学习内容可探究、学习过程可看见、学习评价可反思的基本路径,通过各类教室改造、课程评价升级,着力体现“儿童文化彰显”“学习过程挑战”“人际关系互动”“知识模型还原”“教学资源生成”“评价激励外化”等儿童学习生态特征,让课程教学运行在乐学教室文化这个儿童学習生态之中,通过保护、唤醒、滋养、引领,推动育人方式的有效转型。

二、乐学教室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三位一体重构儿童学习生态

学校的乐学教室,包含普通教室、学科专用教室、主题教室和角落教室。乐学教室的文化建设,就是在这四类教室空间重塑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课堂建模、教师团队等方面的建设,通过要素变革、系统运行和深层支撑重构儿童的学习生态,推动育人方式的有效转型,促使儿童由被动的发展转变为主动的发展,由整齐划一的发展转变为富有个性的发展,由片面的发展转变为整体完善的发展。

(一)课程设计——儿童学习生态的要素变革

课程是儿童学习生态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课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习生态。学校通过改造升级课程,使之与各类教室文化相匹配,在相互建构中推动儿童文化、教室文化和课程文化的融合,旨在“创新环境的课程意识,致力于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系统探究和生成”[1]。

1.普通教室课程

普通教室是儿童的学习室,是班级文化和班级个性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梦的世界”“方法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展示的世界”“责任的世界”[2]。普通教室的文化建设行动包括:调整座位安排形式,在教室中添置工具角、资源角、阅读角,更新光源、黑板、投影设备,升级信息化装备等。对普通教室的初步改造,使教室具备了家的温暖和温馨,使儿童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使课程资源更立体、更丰富。

在普通教室中,教师立足国家课程,上好、用好、开发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为儿童发展营造温暖的学习氛围,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道德感,建立归属感,生成荣誉感,养成高自我效能感。

2.学科专用教室课程

学科专用教室是儿童的实验室,处处展现出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精神和学科文化,使学生一进入这教室,就生发出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激情。学科专用教室的文化提升与普通教室的文化建设相比,更彰显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凸显学科独特的文化意蕴。

学校重点建设了学科专用教室:“三味书屋”是多功能阅读空间,使学生抛弃知识的细节,回归到下意识的阅读习惯中去。在“三味书屋”中可以开展绘本阅读、神话阅读、古诗词阅读等阅读课程。“九章玩吧”是数学游戏室,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发现数学室”是数学探索教室,让思想具象为可参与的体验。“言语实践厅”是言语成果发布中心,英语学科在“言语实践厅”中开展小小朗读者、课本剧创编及表演等言语实践课程,让审美贯穿言语实践,让创造成为可呈现的作品。美术学科在各类美术教室开展油画课程、国画课程、儿童创意画课程、丙烯画课程、书法课程、昆曲课程。体育学科在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大操场等场域开展韵律体操课程、花样篮球课程、足球课程、羽毛球课程、击剑课程。

3.主题教室课程

主题教室是儿童的工作坊,是实践学科思想、丰富学习经验、提升认知能力、开启创新之路的“梦工厂”。主题教室的文化创生行动主要是改变学校学习抽象化、去境脉化、个体化的本质,通过生活还原、情境模拟,让儿童在真实情境中进行融合学习,关注自身在共同体中的参与方式和身份确认。学校重点打造了“公共事务”“文化理解”“科技创作”“学科探究”四类工作坊。安全体验教室是公共事务类工作坊,诚勇电视台、诚勇广播台、图书中心是文化理解类工作坊,STEM实验室、智慧学习中心是科技创作类工作坊,湿地馆是学科探究类工作坊。

在主题教室中,教师聚焦融科课程,打破学科壁垒,使分科教学走向统整综合,使知识中心走向全科并举。目前,已经开发的融科课程有:基于湿地馆的科学、数学融科课程“湿地的奥秘”,基于安全体验教室的德德与法治、语文融科课程“紧急救援”,基于手工作坊的语文、美术融科课程“书屋的制作”。

4.角落教室课程

成尚荣先生说:“角落里隐藏着课程的意义和儿童文化的密码。”我们根据泛在学习理论,利用校园角落空间建构系列角落教室,打造非正式学习空间:校门口的汉白玉雕刻校史墙、教学楼门厅的乐学百子雕塑,两片积水场地改建成的机械馆成为儿童们的乐玩园,教学楼走廊布置成科技长廊……角落教室是学生的后花园,他们在这里恣意撒欢、发现探索、自我建构。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在时间上具有弹性,在内容上具有灵活性,在过程上具有隐形性,在评价上具有个体性。校史墙前,我们有校史课程,校长带头讲校史,学生成立讲解团;乐学百子图前,我们有学校文化课程,内容包括校园人、事和物,雕塑里的数学,学校建筑美学;在乐玩园里,我们有科探课程,内容包括杠杆原理、能量转换等;在科技长廊中,我们有科普课程,内容包括宇宙的起源、人类的发展、恐龙的灭绝等。

(二)课堂建模——儿童学习生态的系统运行

乐学教室文化是全新的课堂实践文化,课程只有有效运行在课堂中,从课堂设计、课堂互动、课堂评价上深化研究,才能真正转变教学关系,实现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

1.乐学教室课堂教学模型

体现乐学教室文化的课堂建构需要新方向:课堂由灌输走向对话,由师本位走向生本位,由知识育人走向文化育人,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起到唤醒学生潜能的作用。基于此,我们建构了四类乐学教室的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

乐学教室中的课堂以认知驱动型环境为依托,整合情感浸润型教材、潜能唤醒型教师、效能自觉型学生,使各要素之间相互推动、共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生长性学习资源用以转化学生生活经验,设置教玩探合一的主动作业进一步调整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研究需求导向型教学设计并将其融入真实学习情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尤为重视学生基于知识建构的高阶思维培养,基于意义创建的自我调控和基于新情境结构转变之后产生的新的认知冲突,使得乐学教室课堂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转型,推动学习生態的变革。

2.课堂教学设计

体现乐学教室文化的课堂设计与观察需要新视角:以教室文化为背景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室环境和课堂教学应该结合起来。因此,我们设计环境要素课例参照表,旨在帮助老师们搭建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是方向;然后思考教室环境要素如何为目标任务服务,这是手段和方法。此外,为体现“班级生命化”“集体身份化”“课程空间化”“场所资源化”四个教室文化特征,我们把环境要素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同时,各学科也可以通盘考虑,就某个主题进行融科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大主题、大概念的深入理解。

3.课堂教学评价

体现乐学教室文化的课堂评价需要新维度:尤其关注过程、表现和生成,鼓励学生以作品呈现的方式个性化地表达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多元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有:体现合作的演奏会、重视学科研究的汇报会、生动活泼的手工展、志趣高雅的书画展、高潮迭起的朗诵会等。这样的表现性评价,从“测定性评价观”转型为“问题解决评价观”,从关注学生碎片化知识的记忆与再现,转型为关注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展现出的思考力、创造力、表现力这些“可信赖”“可迁移”“可持续”的学习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完整性生长。

(三)为教师赋能——儿童学习生态的深层支撑

教师是乐学教室文化建设、儿童学习生态重构的核心力量和深层支撑。要引导教师通过项目的研究,着力提高研究儿童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学改进的能力、文化设计的能力和激励评价的能力。教师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文化、架构、制度三方面来保障。

1.团队文化引领共同愿景

共同的目标愿景、专业的骨干带动、民主的工作作风、自觉的成长追求是附小教师的团队研究文化。在附小,“乐学教室文化”项目不是少数人的项目,而是全员、全过程、全参与的项目,落实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学期初教学教研计划的纲领性引导,到学期中各个学科的日常性教研活动,再到学期末的学科反思会及案例论文的撰写,都是基于项目开展的闭合实践。

2.团队架构支撑项目运行

学校设领航部(集团办)、学术部(教科室)、研修部(教导处)、网络部(信息技术中心)四个部门负责项目的推进,分别承担组织学习、带领研究、组织活动、技术保障等工作,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能力。

3.团队制度保障项目实施

学校设计了团队制度来保障项目的实施,包括学习制度、例会制度、论坛制度、开发制度、共建制度等。学习制度包括集中学与分散学、集体学与个体学;例会制度是指每月举行一次集体性研修;论坛制度是指每两周举办一次“诚勇论坛”;开发制度是就项目建设开发课程,共同策划、实施、调整和反馈;共建制度是指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外的“校校联盟”活动,发挥引领辐射效应。

三、乐学教室文化建设的反思:儿童学习生态重构在实践中突破创新

重构基础教育育人模式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共识[3]。本项目以乐学教室的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儿童学习生态的重构为靶向,回应育人方式转型的焦点问题,在四个维度实现了突破创新。

(一)聚焦教室文化,研究视角从宏观逐渐走向微观

课程教学改革走向深水区,一切宏观层面的改革最终将走进教室,通过教室实现真正的落地生根。我们认为,教室不仅仅是一个微观的物理空间,也是一个师生同在的活动空间、生活空间、信息空間和社会空间。所以,教室是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空间。项目从“教室文化”入手,通过教室这个物理空间的改造,来撬动儿童学习生态的变革,抓住了关键环节,瞄准了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和乐学教育从宏观走向微观的又一次变革。

(二)重构学习生态,研究领域从课程教学逐步转向文化设计

打造乐学教室文化是一种以营造儿童文化为核心,以儿童的完整发展为目标,以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相互融合为途径,以挑战性的问题为指引,以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为主导,以自主性的探究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丰富的资源为源泉的学习生态。通过儿童文化的彰显、学习过程的挑战、人际关系的互动、知识模型的还原、教学资源的生成、评价激励的外化,让课程教学成为一种文化设计、一种生态建构,真正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意义,推动育人方式转型,是认识上的一种进步。

(三)打造四类教室,研究范式从理论逐渐变为实践

乐学教室文化项目,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行动、在于实践。改造普通教室和学科专用教室,打造主题学习教室和角落教室是本项目最重要的物化成果。我们注重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实践。一方面继续从学校乐学教育研究中汲取儿童文化、乐学特质的营养,遵循儿童整体感知、诗性逻辑、游戏精神的文化特征,凸显乐学教育“爱”“趣”“美”“优”的基本要素。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以及情境认知理论的精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做”的方式打造出四类教室,再用物化的教室形态引导教师进行课程教学二次变革,使得我们的研究既来源于理论,又不囿于理论,实现了理论的物型化、可视化。同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梳理、提炼,形成模型和范式,使得我们的物化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被复制、借鉴和推广。

(四)转变育人方式,研究价值从知识逐步回到儿童

一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于人。项目的研究,从儿童出发,用儿童的方式,最后作用于儿童,作用于儿童成长和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乐学教室文化的建设,重构儿童学习的生态,为儿童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提供成长的精神家园,提供丰富多彩的经历,提供挑战性的学习旅程,教学从成人中心、教科书中心、知识中心转向儿童中心,育人从规范、强制、灌输、训练走向保护、唤醒、滋养、引领,真正推动了教学文化的转变和育人方式的转型,实现了完整儿童的培养。

学校开展“乐学教室文化”项目,以教室文化建设为切入点,重构了儿童学习生态。通过打造空间场域形成学习社区,“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通过设计匹配课程重构学习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变革教与学的关系,“从教为主转向学为主”;通过提升教师能力支持儿童完整生长,“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4]。这是附小探索育人方式转型的新尝试、新方案

参考文献:

[1]倪娟.“物型课程”的文化指向及课程意蕴[J].教育文汇,2021(6):4.

[2]马斌.物型课程:化万物以育人[J].人民教育,2019(9):57.

[3]李希贵.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育人模式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21(2):10.

[4]余文森.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2021(2):18-20.

责任编辑:赵赟

推荐访问:撬动 育人 文化建设
上一篇:文化创意视角中的大别山红色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
下一篇:尊重差异、多元融合:,接纳生命的多样态存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