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角下《觉醒年代》海报的多模态话语探讨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10-18 点击:

鹿金玲

引言

如今数字技术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不同形态的信息,如图像、图表、声音等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同样传达话语意义,因而话语分析不再局限于语言文字层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Kress & Van Leeuwen的《阅读图像:视觉设计的语法》著作的问世,拉开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根据Kress & Van Leeuwen的这一著作,多模态语篇指的是用包含了文本、声音、图像等的任意或一种及以上形式的符号编码来实现意义表达的复合语言。近年来国内其他语言研究者亦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做出了相应的贡献,如李战子、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李战子认为话语的交际意义与再现意义的实现需要多模态符号的共同协作,如手势、图片和肢体语言等,而语言只是诸多交际模式中的一种。

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内容: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它们又分别对应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其中,概念功能指语言具有传递新信息的功能,人际功能指语言可用来构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语篇功能则是将一系列较松散的句子组织成连贯统一的语篇。事实上,视觉语法为多模态话语分析提供了较为权威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电视剧海报是电视剧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要素,属于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具有向大众传递剧情信息、激发兴趣的作用。本文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切入点,分别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层面对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张海报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觉醒年代》电视剧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视剧《觉醒年代》由张永新导演,于2021年2月1日在国内播出。该剧用43集还原1915年到1921年间的历史: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般来说,大众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来源主要是中学时期的历史课或者历史老师的口头讲述,而《觉醒年代》的播出真实地还原了那段铭刻在每一位国人心中的坎坷又辉煌的历史,能够使大众对那段时期的印象不再简单纯粹停留在历史教科书上。该剧主要讲述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青年唤醒民众、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展示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的救国道路的澎湃岁月。电视剧《觉醒年代》有助于大众深入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以及毛泽东等人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青年学生为国家所付出的牺牲。本文通过对《觉醒年代》电视剧海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向大众传递主旋律,了解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平时代的国人亦要不忘来时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带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继续添砖加瓦,做《觉醒年代》续集的书写者。接下来,本文将从视觉语法理论框架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一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再现意义

再现意义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概念功能相对应。再现意义可以简单地从字面意义理解,指的是海报可以真实再现所描述的人、事物和其心理活动等。再现意义有助于观众掌握整部电视剧的大致剧情概要,引起他们的观看兴趣。根据有无矢量的存在,再现意义可分为叙事再现和概念再现。叙事再现指海报中存在矢量;概念再现指海报中缺少矢量。《觉醒年代》宣传海报中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及其动作和目光投向组成该海报中的矢量,属于叙事图像。下面分别从叙事图像的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的视角分析此海报中的矢量信息。

(1)行动过程

图像的行动过程指的是发出矢量的参与者可以构成矢量。该海报中,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是动作的发出者。陈独秀举起右臂,食指伸出;李大钊右手握拳,并置于胸前;毛泽东左臂高高举起一份报纸,他们及其各自的动作都构成矢量。三位主人公都站姿挺拔,坚定地注视前方,反映出他们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团结一致,构成了一幅和谐而有力的画面。

(2)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指的是由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眼光的方向构成的矢量。该海报中,陈独秀的目光看向右上方,李大钊的目光看向右前方,毛泽东的目光看向正前方,可见三者的目光均看向画框以外,表现出他们未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融于一体,而是致力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思想觉悟、道德理念的觉悟,不断追求真理、探寻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通过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迎取自由、解放的国度。虽然三位主人公的眼神没有直面观众,但是这一海报给观众带来的信息是主人公不断追求真理的决心和信念。

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表达的是图像中的参与者与受众之间的一种互动关系,图像作为媒介,受众可以通过图像来获取一定的信息。本文主要从接触、社会距离、视角和情态四个角度来进行探讨。

(1)接触

根据韩礼德,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是由“索取”和“提供”来区分的。Kress & Van Leeuwen将图像分为“索取类”和“接触类”两类。“索取类”图像指图像的观看者与参与者有眼神的接触,通过接触两者可以建立想象中的联系;“提供类”图像指观看者与参与者之间没有眼神接触,两者不能够建立想象中的关系,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此海报中,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三位人物的目光均看向画面外,眼神坚定但又带有一丝忧虑,与观看者没有进行眼神的交流。由张桐饰演的李大钊的目光注视前方,向观众展示出镇静沉着、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的形象。因此《觉醒年代》的此海报属于“提供类”图像。

三位主人公的眼神向观众传递了一种不屈不挠、将新文化运动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同时,海报中主人公的神態、表情和动作等都可以向观众传达信息,因而观众基于此可以对该剧的剧情及背景有大致的了解。此外,海报中的文字是对海报的又一补充,包括编剧、导演、制片人、以及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播出等文字,从电视剧题材和出演人员的自身号召力等角度引发公众的热烈讨论,从而起到宣传效果。

(2)社会距离

与接触不同,社会距离指的是图像中参与者和具体观众之间的“距离”。其分为社会近距离和社会远距离。社会近距离指观看者图像可以呈现图像参与者的“全身照”,即观众可以通过海报看得见整个人;除了整个人物,图像中还可以观察到人物的周围环境,类似于把焦距调远,得到的就是社会远距离。通过观察该海报,可发现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都以几乎整个人的形象出现其中,与观众形成社会近距离。由此拉近了观众与海报中人物的距离,观看者可以清晰地观察演员的神态,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

(3)视角

视角由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组成。其中,水平角度的视角通常指斜视角和正视角。斜视角表示一种分离关系,正视角表示一种沉浸关系。垂直视角可分为平视、俯视和仰视,体现观众与图像中参与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俯视,即图像中参与者俯视观众,观看者占有优势;平视,即图像中参与者与观众处于同等地位;仰视,即参与者仰视观众,此角度下参与者占有优势。从水平视角分析,海报中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都属于斜视角,可以看出他们对脱离腐朽的旧环境的一种渴望。垂直视角方面,该海报属于俯视,俯视的角度让观看者拥有更大的权势,去感受图中三位主人公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因此本海报属于水平与垂直视角相结合。

(4)情态

根据图像中色彩的饱和程度,情态可分为三种:高情態、中情态和低情态。在图像分析中,情态指图像中表达手段的使用程度,由色彩饱和度、区分度、和谐度等来体现。在色彩饱和度方面,三位主人公的衣着色彩饱和度高,而其后的天空及周围环境色彩饱和度较低。在色彩区分度上,该海报中参与者衣着色彩与上海法租界及后方的曙光形成对比,视觉上给观看者带来一定冲击。在色彩和谐度上,整个画面色调基本一致,衬托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

构图意义

构图意义对应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篇功能,即将松散的句子组织成连贯统一的语篇。构图意义强调图片整体的空间布局,其意义的实现取决于三种方式:信息值、显著性和取景。

(1)信息值

图像的上和下、左和右、中心和边缘,分别表示不同的信息值。从左往右是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从上往下是理想信息到现实信息;从中心到边缘,其所表达的重要性是逐渐降低的。该海报中,三位主角位于海报的正中央,大约占据整张海报的三分之二,是海报重点呈现的信息;本剧的中文名称位于海报的中间偏下位置,为红色字体且横向放置,象征着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本剧的主旋律便可得知。海报的最下面写的是主要参演人员和导演,这是真实的已知信息。海报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标有CCTV1综合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的文字,清晰地展现该电视剧的展播频道以及重要性。

(2)显著性

显著性指的是图像中的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通过海报尺寸、色彩对比 、鲜明度的不同等来实现。该剧的名称《觉醒年代》位于整张海报下方,四个字以较大的字号和鲜艳的红色进行突显,让观众注意到该剧的主旨以及红色主题。海报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位于右下方,且字体较小,显著性相对较低,因而信息值较弱;比较之下,编剧、导演、领衔主演等信息传递着最小的信息值,信息值的大小意味着观众欣赏海报时注意力的分配不同,信息值越大,观看者投入的注意力越多;信息值越小,观看者投入的注意力越少。

(3)取景

取景的最关键因素是分割线。图像中若有分割线则有取景,无分割线则无取景。《觉醒年代》海报上,明晰的前景和后面广阔的远景将图像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三位充满斗志、信念坚定的主人公走在前方带领人民不断探索前进,后面的曙光以及游船象征着民主革命的胜利。体现了封建旧势力的存在是无法挡住民主的光芒的。

结语

电视剧海报,作为一种多模态话语,包含图像、声音等多模态符号共同构建多模态语篇。本文以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作为理论框架,分别从三大意义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热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的一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具体探讨分析了海报中不同元素所传达出的不同含义。分析发现文字、色彩、图像等要素在多模态话语意义的构建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电视剧海报的呈现不仅可以提供一定的美学价值,还能在电视剧未播出前为大众带来思考和猜想,对具体的剧情内容产生期待。通过对电视剧《觉醒年代》海报的分析,笔者认为一部优秀的电视剧海报只有将色彩、文字、图像等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才能更好地传达电视剧主题,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对电视剧起到更好地宣传作用。

猜你喜欢 模态李大钊参与者 李大钊与赵纫兰的革命者爱情百姓生活(2021年5期)2021-07-08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1年1期)2021-06-22关怀青年的李大钊奇妙博物馆(2020年2期)2020-04-15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10期)2018-10-25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成长·读写月刊(2018年8期)2018-08-30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2017年3期)2017-07-13当心,说谎会上瘾!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7年4期)2017-06-13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4期)2017-05-26李大钊资助北大贫困生文史博览·文史(2017年1期)2017-03-01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37°女人(2016年12期)2016-12-09推荐访问:觉醒 视角 语法
上一篇:《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外传播的文化折扣问题解析
下一篇:多措并举,促进校园足球快速发展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