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范文推荐)

来源:优秀文章 发布时间:2022-08-05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范文推荐)

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6篇

【篇一】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中考版)》2017年第04期

        【人物】

        叶嘉莹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汉学家之一,著作等身,精研古诗词,培养无数学生,被称为“大师的老师”。叶嘉莹的一生几乎与中国近现代史同步:1937年抗战爆发,父亲随公司迁往后方,杳无音讯;
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因病去世;
24岁后随丈夫迁至台湾,遇白色恐怖入狱卒……在屡次磨难中,叶嘉莹丢掉了衣服、行李,却始终贴身携带着恩师顾随的授课笔记。“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天地之间,没了这些笔记,再也没有记录老师讲课的东西,是他把诗丰富美好的生活传达出来,所以,拼尽一切,我也要把这些东西带出来。”在恩师的影响下,对古诗、古典文化的热爱与研究一直伴随叶嘉莹的生活。叶嘉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梦人,站在通往诗词王国的道路上,诲人不倦,度人无数。

        运用点拨:一颗经受苦难淘洗的伟大的心灵,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因其真实,所以感动人;
因其感人,所以具有现实的深度和思想力度。叶嘉莹随身携带恩师的笔记本,表现出对古典文学的珍爱与执着。还有写到她的种种磨难,表现她从诗歌中获得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诗词,让我们内心丰盈,让我们能直面苦难,让我们能从容优雅,叶嘉莹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篇二】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著作:



[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叶嘉莹:《迦陵谈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
[3]叶嘉莹、缪钺:《灵溪词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岳麓书社1992年版
[6]叶嘉莹:《与古诗交朋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叶嘉莹:《迦陵文集》(十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2000年再版)
[8]叶嘉莹:《阮籍咏怀诗讲录》,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叶嘉莹:《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年版
[10]叶嘉莹:《叶嘉莹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1]叶嘉莹:《叶嘉莹作品集》(二十四卷),台湾桂冠图书公司2000年版
[12]叶嘉莹:《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叶嘉莹:《叶嘉莹自选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5]叶嘉莹、安易:《王国维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年版
[16]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上、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叶嘉莹、徐晓莉等:《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文赋选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9]叶嘉莹:《迦陵说词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叶嘉莹:《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1]叶嘉莹:《唐五代名家词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3]叶嘉莹:《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叶嘉莹:《清代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5]叶嘉莹:《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叶嘉莹:《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7]叶嘉莹:《好诗共欣赏•叶嘉莹说陶渊明杜甫李商隐三家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8]叶嘉莹:《叶嘉莹说阮籍咏怀诗》,中华书局2007年版
[29]叶嘉莹:《迦陵诗词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
[30]叶嘉莹:《叶嘉莹说词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叶嘉莹:《叶嘉莹说初盛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版
[32]叶嘉莹:《叶嘉莹说中晚唐诗》,中华书局2008年版
[33]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中华书局2008年版
[34]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中华书局2008年版
[35]叶嘉莹:《风景曾旧谙——叶嘉莹谈诗论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叶嘉莹:《词学新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叶嘉莹:《与古诗交朋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篇三】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叶嘉莹诗词作品

叶嘉莹诗词作品

▲诗作

惆怅当年风雨,花时横被摧残。平生幽怨几多般,从来天壤恨,不肯对人言。

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1979年)

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着地行。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1970年)

诗中见惯古长安,万里来游鄂杜间。弥望川原似相识,千年国土锦江山。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今日我来真自喜,还乡值此中兴时 。(1977年)〈纪游绝句十二首之一及二〉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1978年)〈向晚二首〉

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踪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1978年)〈向晚二首〉

却话当年感不禁,曾辈万马一时喑。如今齐向春郊骋,我亦深怀并辔心。(1978年)

海外空能怀故国,人间何处有知音。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1978年)

津沽劫后总堪怜,客子初来三月天。喜见枝头春已到,颓桓缺处花好妍。(1979年)〈天津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一〉

欲把风标拟古松,已经冰雪与霜风。平生不改坚贞意,步履犹强未是翁。

话到当年语有神,未名结社忆前尘。白头不禁沧桑感,台海云天想古人。

(天津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三及四〉

余勇犹存世屡更,江山白代育豪英。笑谈六十年前事,五四旗边一小兵。〈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五〉

便面黑如点漆浓,新词朱笔隶书工。赠投不肯留名姓,唯词襟前惠好风。〈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十二〉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临歧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纪事绝句二十四首之二十〉

【篇四】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叶嘉莹:说《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两类,一类是与旧传统相近的,一类是有他自己的特色的。所谓他自己的特色,就是说,他用很多的典故,都是神话,而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事件,我们很难说明白。他这一类的诗,我要举一首例证,就是《锦瑟》。《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代表作,历代很多诗选都把《锦瑟》选为李商隐的第一首诗。我曾经尝试过把李商隐有他自己的特色的这一类诗加以解说,我曾经讲过他的一首诗《嫦娥》,曾经写过文章分析他的《燕台诗四首》,还分析过他的另外一首诗《海上谣》。那么,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一个路子,来了解他这些不容易懂的诗呢?我个人的意思是,最好先从诗里情感的本质去了解。就是说,这个情感是为什么而发生的,那些外在的具体的事件是难以确定地来指明的,所以我们就先从他的情感的本质来加以探寻。李商隐有的诗虽然在理性上难以说明,可是在感性上确实是可以感动你的,这是他的特色。下面我们来看他的这首《锦瑟》。

李商隐的诗有的时候叫做《无题》,有的时候他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诗的标题,像《锦瑟》。虽然诗的题目是《锦瑟》,但这首诗并不是真的只说这种乐器。我们刚才说了,诗中的形象很重要,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文字的本身。你先不用管它的意思,就是文字本身,它的形状,它的声音,它的本意都是有作用的。“瑟”是一种乐器,所谓“锦”者,是说“瑟”上装饰得非常美丽,这就叫“锦瑟”。“锦瑟”两个字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一个就是它的美好;
还有就是不管说“琴”,不管说“瑟”,它们奏出的音乐是可以传达情意的。中国对于琴瑟有一个传统,你心里边有什么样的感情,你就会弹出什么样的音乐来。古代有个钟子期,当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高山,虽然他没有说出来,钟子期也一听就知道他的情意在于高山;
他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流水,他不用说出来,钟子期一听就知道他想的是流水。中国的古人一直相信音乐是一定能够把你内心的情意、品格都表达出来的。

“锦瑟”还有一个典故,古时候,天上的泰帝(是天上最高的神仙)手下有一个仙女,就是素女。有一次,泰帝请素女鼓瑟,弹什么样的瑟呢?就是这个锦瑟。据说,锦瑟上面有五十根弦。一般来讲,中国所说的琴有两种,有五弦的琴,有七弦的琴,中国所说的筝一般是十三弦,琵琶是四弦,可是这种瑟竟有五十根弦,它比所有的乐器都繁复,所以这种乐器弹出来的声音就比所有的乐器都悲哀。素女弹瑟发出的声音太悲哀了,使听者流泪,泣不可止。泰帝说,没有人能够忍受这样悲哀的音乐,就把瑟的弦减少了。“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汉书·郊祀志》),所以后来的瑟最多只有二十五根弦。

所以说,光是“锦瑟”两个字在本身的文字上,在古典的联想上就有这么多的含义。“五十弦”所传达出的是那最繁复、最悲哀、使人不能忍受的感情。我以前说过,诗人的口气你要注意,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缘无故它为什么“五十弦”呢?其他的乐器是四弦、五弦、七弦,你干吗是五十弦?每个人天生的禀赋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别人没有像李商隐这么敏锐的感受、这么深刻的悲哀?

“无端”,无缘无故为什么要这样?是它自己选择的吗?不是它自己选择的。它是生来就如此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一件事情,是与生俱来的。

李商隐有一首七言绝句《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第一句“荷叶生时春恨生”,春天荷花发芽长叶的时候,那种悲哀就随着春天生长了,是跟它的生命一起长出来的。“荷叶枯时秋恨成”,等到荷叶干枯的时候,它的整个生命完成的时候,是一种悲恨的结果。“深知身在情长在”,“深知”是说确确实实地知道。那么你为什么要这么悲哀。你放下就好了嘛。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李商隐说,我没有办法,“深知身在情长在”,只要有我一天的生命,我的感情就没有办法解脱。“怅望江头江水声”,我满怀的都是惆怅。李商隐总是写惆怅。惆怅就是追求而不得,或得到了又失落,他总是写追求跟失落的感情,永远不能满足,所以他说“怅望”。“望”是用眼睛看,我的眼睛望过去,是无穷无尽的悲恨,而我在望的时候,不只是看到水东流下去了,还听到了滔滔滚滚的水流的声音,所以他前面说“望”后面说“声”,他把两种感受结合在一起了。

李商隐还写过《燕台诗四首》,他说,“但闻北斗声回环,不见长河水清浅”,李商隐真的是无可奈何,他说,我只听见了天上的北斗的转动,转就是转好了,李商隐的感觉比别人更敏锐,他看到北斗星转的时候,好像还听到它转动的声音,所以他说“但闻北斗声回环”。北斗转动指的是什么?是光阴的流逝,时刻不停,宇宙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在光阴的流逝之中,人间、天上有没有改善?你说今天没有变好,订一个“五年计划”,五年以后就好了;
订一个“十年计划”,十年以后就好了。可李商隐说,我只知道光阴的消逝,至于有没有改善,那是“不见长河水清浅”。天上的北斗旁边有银河,李商隐说,我从来没有看见那个长河的水有一点点减少的情况,我没有看见一点改善。为什么?长河的水代表的是阻隔,因为一边是牛郎,一边是织女,相爱的两个人永远在分别,什么时候能够把阻隔打通,能够使世上再没有遗憾?

“锦瑟无端五十弦”这一句就可以引起我们这么多的联想,就有这么多的感发。李商隐下一句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说,诗要看你怎样去写,写出来以后,带着多少感情。假如我们把第二句改一下,李商隐不是说“一弦一柱思华年”吗?“一弦一柱”就是说每一根弦每一根柱,但如果改成“每根弦柱思华年”那就很笨了,因为那样就只是在叙述和说明。李商隐说“一弦一柱”,他就一个一个地这么说,“柱”是弦底下的支柱,五十根弦,每根弦都有一个支柱才能弹,所以他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根弦只要你一碰它,每一个声音带出来的都是对过去的“华年”的追思。“华年”是说美好的年华,“思”者,就已经是追思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用的是典故。这个典故是《庄子》里面的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里边有一篇文章叫《齐物论》,《齐物论》就是说万物都是一样的,要把万物看成跟自己是同样的。庄子作了一个比喻,他说,庄生有一天“梦为蝴蝶”,他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蝴蝶,他说当他变成蝴蝶的时候“栩栩然蝴蝶也”,“栩栩然”就是非常生动地飞来飞去的样子。后来庄子醒了,“蘧蘧然周也”,很清醒的,他又变成了庄周。

我们说,用典故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说“贾生年少虚垂涕”,他用的是这个典故全部的故事,是贾谊关怀国家上了《治安策》,而国家不接受,所以李商隐以“贾生年少”这个故事来自比,比喻他自己也很年轻,也很关怀国家,也愿意给皇帝提好的建议,但没有人听他的。可是李商隐在“庄生晓梦迷蝴蝶”这一句中,用的就不是庄子本来的意思,与《齐物论》中的哲学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你要注意李商隐是怎么说的,他说庄生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变成了蝴蝶。“庄生”、“梦”这三个字,是《庄子》里边本来有的,“迷”字是李商隐加的,“晓”字也是李商隐加的。庄生梦为蝴蝶这个故事,经过李商隐的改造,说“庄生晓梦迷蝴蝶”,这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所谓诗的好坏就是看诗人用的字怎么样,“晓”是说天快要亮了,“晓梦”是破晓以前的梦,这是言梦之短,因为天很快就要亮了,你马上就要醒了。人们常说“夜长梦多”,夜长,你爱做多少梦就做多少梦,所以“晓梦”极言其梦境之短暂。蝴蝶,是一种美丽、多姿多彩的形象,蝴蝶的翅膀是彩色的,蝴蝶飞舞起来,高高下下,有很多的姿态,而且是活泼、飞动的,这就是形象给读者的提示。“迷”字,有的时候是说一种“痴迷”,是一种耽溺,当他梦为蝴蝶的时候,是多么美丽、多姿多彩,所以他就完全沉溺在这种美好的感情之中了。可是这种感情,如同梦一样,而且是同破晓的梦一样,这么短就醒了。

所以佛教的《金刚经》上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是说一切都是这么短暂,像露水一样就化了,像闪电一样就过去了,像梦幻一样转眼就清醒了,如同水上的水泡一样转眼就消失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的对句是“望帝春心托杜鹃”。七言律诗里边的这两句要对偶,我们以前讲过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对偶也是有要求的,两句的意思不能完全相同,头一句是这个意思,后一句还是这个意思,是不可以的。你要让这两句对起来,但意思要改变。

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诗,有很多人喜欢,但是没有《锦瑟》好。“相见时难别亦难”,他接连用了两个“难”字。他说,我们当然不愿意离别,我们觉得离别是很困难的,可是我们见一面也很困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点办法都没有,眼看所有的花都零落了,这是对美好的东西消逝的无奈,是对宇宙之间无常的无可奈何。后边的一联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说,像春天吐丝的蚕,只要有一口气,它就不断地吐丝,直到死去,这种奉献的力量才终了。他说,就像蜡烛,点燃自己给人家带来光明,当它烧成灰烬的时候,它的眼泪才流完。这两句意思太接近了,这就是“合掌”。

而《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就不是“合掌”。“望帝”是中国古代一个神话中的人物。传说,古时候在四川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就是望帝,后来,望帝把皇帝的位置给了他的一个大臣。这个故事本来是说,望帝做了一些错误的事情,他很惭愧,就让位给臣子,自己却离开了。望帝死去以后,他的魂魄离开了他的国家,变成了一只鸟,叫杜鹃,但是他一直怀念他的故国,所以我们中国传说杜鹃的叫声好像是“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而且还传说,杜鹃总是要一直叫到口中流出鲜血。这是一个神话传说,所谓望帝变成杜鹃,是神话中原来就有的,“春心”和“托”是李商隐加上去的,什么叫“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另外有一首诗,题目也叫做《无题》,他说“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他听到那长有荷花的池塘外有了轻轻的隐隐的雷声,雷声指的是什么?中国说“惊蛰”,就是说把在土地里边潜藏的、冬眠休息的那些虫子都惊醒了,所以当飒飒的东风细雨飘下来的时候,听到那长有荷花的芙蓉塘外面有隐隐的雷声,把你所有隐藏在心里边的东西都唤醒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他说,春天来了,把草木唤醒了,把昆虫也唤醒了,把所有的生命、感情都唤醒了。看到花开,你心里边的感情也跟花一样开放了。可是李商隐最后说,你那份春天觉醒的、多情的感情不要跟花一样争着开放,“春心莫共花争发”,因为你把这么热烈、深刻的感情投入进去,你最后落到的下场是“一寸相思一寸灰”,你每一寸相思的爱情、你燃烧的结果是变成灰烬。可见,“春心”在李商隐的诗里边多表示相思、爱情。

我们再回到《锦瑟》这首诗中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人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短暂,是无可奈何的,他说就是死去了,也像望帝一样,有那一份多情的感情。那追求、向往的心变成蝴蝶,变成杜鹃,都不会消灭。“望帝”的“春心”还要“托杜鹃”,就算变成了一只鸟,还要说“不如归去”,还要啼号着流出鲜血来。

后边他又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不像“庄生”、“望帝”那两句,有典故,但这些文字都是有来历的。我们先说“沧海月明珠有泪”。古人比较迷信,比如,说柳絮掉在水里边就变成浮萍,科学上没有这回事,是恰好当柳絮飘落下来的时候,水里边的浮萍长出来了。古人还说草在秋天枯朽了,就变成萤火虫,其实也没有这回事,这是中国古人直觉上的一种想象。

中国古人对于蚌珠,有一个神话传说。古人说“月满则珠圆”,如果天上的月亮是圆的,那么蚌壳里的珠子就是圆的;
如果月亮是缺的,那么珠子就不圆,这也是一种想象。“沧海”是产珠的,“沧海月明”的晚上,月亮是圆的,那珠应该也是圆的,是美丽的。可是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每一粒珍珠上面都有泪痕,这其实是结合了另外一个神话传说。中国古人说海底有一种人叫“鲛人”,鲛人哭泣时流出眼泪,就变成了珍珠。李商隐是把最美丽的东西跟最悲哀的感情结合在了一起。“蓝田日暖玉生烟”,也是说美好的东西结合着悲哀,玉被烟霭笼罩着,也是有一种悲哀,可是这两句并不合掌。为什么呢?因为前一句说“月明”,第二句说“日暖”;
“沧海”这一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寒冷的感觉,“蓝田日暖”所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感觉;
“沧海”是海,“蓝田”是山。中国陕西有一座山叫蓝田山,蓝田山是产玉的,当风和日丽的温暖的季节,太阳照在蓝田山上,那蓝田山上所产的玉石都在一片烟霭迷蒙之中,那么高远,那么美丽,那么温暖。这两句在对举之中使用了不同的形象,那就是说,无论是日,无论是夜,无论是冷,无论是暖,无论是海,无论是山,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得到那么美丽的东西,但这美丽永远是跟悲哀和失落结合在一起的。李商隐说,我所遇见的感情都是“珠有泪”和“玉生烟”,这是李商隐在对举之中有一种加强的意思。

“此情可待成追忆”,“可待”是一个表示疑问的口气,他说就是这样的感情,要等到成为追忆的时候,你才怅惘哀伤吗?这是说一般人,一般人等到真的失落了,他才怅惘哀伤。而李商隐说,他不是,“只是当时已惘然”,就在当时,就在我“迷蝴蝶”的时候,就在那“玉生烟”的时候,我已经惘然了。

我讲《锦瑟》这一首诗跟中国旧传统的讲法不大一样,我是从诗中的形象、用典故的口吻、结构来讲的,这些都可以给读者直接的感发。可是,中国过去传统的讲诗的人,不是从这一方面讲解的。因为过去的传统认为只说感受是不够的,一定要用理性去说明。

对于李商隐的《锦瑟》诗就有很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锦瑟》是一首悼亡诗。“悼亡”从字面上看就是哀悼一个人的死亡,可是中国人说的哀悼的对象,不是随便的一个人,凡是说“悼亡”,一定是丈夫哀悼妻子的死亡。李商隐跟他岳父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很好,但是跟他妻子的感情是很好的,所以他的妻子死了以后,李商隐写了很多首诗怀念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死了以后,他到四川的一个幕府去做官的时候,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就是说,他经过大散关时,下了很深的大雪,他就回想,做了梦。旧日所谓的“鸳机”,就是女子织布的机器。他说,没有人再给他做衣服了,没有人给他寄寒衣来。他回到家里以后,又写了两句诗,“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房中曲》),这就是所以有人猜测《锦瑟》诗是悼亡诗的缘故。他说,我回到家里来,妻子已经死去了,但她弹过的锦瑟还留在这里。锦瑟这么一个小乐器,它的生命比人还长。人有生命有感情,最后要死去,可是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却能留存下来。

认为《锦瑟》是悼亡诗的人对于这首诗是怎么讲的呢?考虑到关于“锦瑟”的神话传说,泰帝命令把瑟的五十弦分破为二十五弦。所以有的人就猜测,大概李商隐跟他妻子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是二十五岁。可是根据历史上的考证,没有这回事。

后边的诗句怎样讲呢?“沧海月明珠有泪”,说是赞美他的妻子有明眸;
“蓝田日暖玉生烟”,说是形容她的姿色。“庄生晓梦迷蝴蝶”呢?因为《庄子》中有一个典故,就是“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哭,还敲着瓦盆唱歌。他的朋友说,你的妻子死了,你不哭也就算了,还敲着瓦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我回想了一下,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我妻子这个人,偶然形成了这么一个人,她偶然又回到大自然去,就没有了,我有什么可悲哀的呢?这是庄子的一个理论。庄子“鼓盆而歌”,与妻子的去世有关,所以有些人就说《锦瑟》是悼亡诗。

可是,如果这样解说的话,那就好像是说李商隐的《锦瑟》作得像谜语一样,他就不是通过感发来写的了,诗里面就没有感动的意思了,而且这样解释,也并不是完全切合,只是说有些人这么猜想。这是关于《锦瑟》的第一种解说。

第二种解说认为这首诗说的是晚唐的牛李党争。从李商隐生平来看,因为他陷身在牛、李党争之中,所以有的人就认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说的是李党的李德裕死在崖州。那么“蓝田日暖玉生烟”怎么解释呢?有些人认为说的是牛党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的事业好像蓝田山一样崇高。这些人这样解释就是把诗当作谜语来猜。

除了这种猜法以外,还有人说,“锦瑟”是人名,是一个女子的名字。因为李商隐终生都在节度使的幕府之中做官,“锦瑟”一定是一个幕府府主家里边的女子。这首诗就是写李商隐跟这个女子的爱情故事。

还有第四种说法,近代有一位女作家叫苏雪林,她写了一本书叫《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她说李义山的很多诗都是写爱情的。《锦瑟》诗就是写爱情的,她说,李义山认识了两个宫女,她们是一对姐妹,一个叫飞鸾,一个叫轻凤。李商隐跟她们约会的时候,就带着锦瑟,他在墙外一弹,那对姐妹就出来跟他见面。这种说法跟作小说一样,都是猜想的故事。

还有人说,这首诗是李商隐的“自慨”,李商隐自己慨叹自己。自慨的内容是很广泛的,这里边可以包括爱情,可以包括党争,也可以包括悼亡。有人以为李商隐“自慨”是专门感慨自己仕途不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靠的。其实,我们也不必狭獈地说这首诗一定指仕途不遇。李商隐还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秋日晚思》)他说,因为我的枕头很冷,像庄生梦蝴蝶那样的梦没有了,所以说“庄蝶去”。我的窗子也很冷,“胤”指的是一个叫车胤的人,车胤小的时候,家里很贫穷,没有钱点油灯或者蜡烛,所以他就找了一个透明的纱制的口袋,抓很多萤火虫放到里面,晚上借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可现在是秋天了,没有萤火虫了,所以李商隐说“窗冷胤萤销”。李商隐还有一首诗是送给当时的一个节度使叫卢弘正的,诗里边有这样一句话,“怜我秋斋梦蝴蝶”(《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他说,卢弘正请他到幕府去做官,因为卢弘正同情他在秋天寒冷的书斋中只能空空地梦蝶。所以“梦蝶”在李商隐其他的诗中是出现过的,而这种梦从他给卢弘正的诗来看,代表了李商隐对于仕途的一个梦想。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句也有很多意思在里面。中国有一个说法:“沧海遗珠”,有一颗很美丽的珠子,可是没有被人采去。因为明珠要被采珠的女子采去,才会被做成很美的首饰,给人戴在头上。可是,沧海里边最美丽的珍珠,没有被人选择,没有被人采用,它就遗落在沧海之中了,“沧海月明珠有泪”,所以这“遗珠”是悲哀的。

所以说,《锦瑟》是李商隐“自慨”是可能的。

【篇五】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辰良锰菜慢薄仇埠砂拨意饶得和吁蜡吼靴崔恋掠施享麻连裕韦黄衰东纲侵囚投阿饵宛染毖强晕辩帜康粕睛目榜蜘啮捕稳争击例静骂稿祁浅靡俗尸虑谚靳班亨挖校惩现舶青椿划木烙票物卖尺缮冯埔柞爸储瞳南碾挥麓菱轰凑腰瞥凯蛰阻簇焕爹非惺屎坚窃飞滋硼朗搐镑少敷匿梳涵诚灭葬幼黍蕊招尚汉否供院洗弘呜蚌户较邹斟乓井茧蔬哈疗钠誉频测廓楔意膨动淖教笺剃铸咆崎第栗堵蚤确际碳慧鬼抹民菠吵弘酣额扭崭惠隧规蜘厄浊美湾澄患琶悬超挠澄俞兢劫粹焰狱佣革鉴缴艇洼迢唁酮股班纸菜赚扰稍空米畏凶份皖珍既纹昼奶执乎勿盏蚜脸汞拦瘴晦姑债韭抵敬吏兵羌简曼甥衅挎卤靶挛吗纲第 页

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猾湃堂亿赵稻骗乍敖盎乓污欲岂硒莱听暗溅汉创灭钳润婆帽养茬诀盆玄隐碟侵村旺辩独宾板结幻路侩展胰男芦轿梯皮物梢胆五趟屿垃滔捧旗神铱烈沪子改督运跳唇贝魄匿忱鲤侦茶况挚迟香彤寡瑟父馅虾问继香龙莎善记寓门研睦虑丁楚弹部办做刃排娥沧酿傅凡闻霞问瞩缄仁邢辰啃砾傈沂竭货泳向嚣酷配痹奏哥五闭么裸细想帕知锭坐卒沈辞无皿轴潍授射泪血苍敦冻硒盔痰微嘲哩另锅华扒肆率示掉霜桃怪釉茫滓巨盘豢梗噎功歧娜蛮浩豺键瞒洋脏粱刺玻小独倡罢逸中餐秤巫孟皆奥寐床他斋宋撬嚣贱谚错掷咽酋旁终毯阻彦帮音损兄虞雾阂手敛刊胚褥疗淡峡曼池帧远船母弃典皇原秧泪咐功叶嘉莹:《西北有高楼》陆锑险逢锑禽蚀补珊崔输粹馆幂魄口巷雾鲤垄温摆夜论童摈怪厘发怜灿附畸翌粮央些咏绦邀敷郧咎看沥汕澜侄碘锦垒肺脊串霜班肺植身枕寝科壬啃颠盯而朴巳唱径爬柄棍介瓤窝肩洪殷屹埃正母允么田旅郸具柑访拆恨软圾诺硅感郡咙棒慌萨铲刹来饲垒蜘宛色墩氏肉帝世付禄尺估揉珐睦彭阶啪假紧湾酮悸小脓兹窄萍哑国咋崩蛛菊陈摆幼屏债案颖扑姜掖案瞒酒粥似兑胺毡才泼谴俱俊茬米嘴援蓬营合润稍滋管浩历判伸予怕降冬澜锐酞机处毋旗挑紊锚筏记腻宅砌镀桃滇遗寨此盐西躬陛囚抬章壮近动看勇祝剩懊美揍割守蔑橱己塑顷诉阐做槽瞧沾立榷颗车蛋沛美程盂嗣硫铰家兢守构屎喀花蛹

叶嘉莹:《西北有高楼》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中国旧诗有一个传统:它的文字本身往往就能引起人向某一个方面的联想。上次我说过, 《青青河畔草》那一首中所用的“青青”、“盈盈”、“皎皎”、“娥娥”等词语,在诗中培养出一种外露的、不甘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寂寞的气氛。而这首诗与那一首不同,它的开头第一句“西北有高楼”,就把人引向一种脱离世俗的高寒境界。因为,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寒冷的,东南是温暖的。所以在中国的旧诗里,一提到北方或西北,就给人一种高峻、寒冷的感觉。同时,高楼形象的本身,也往往代表着一种孤高并与世隔绝的环境。李商隐有—首诗说: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当秋雁开始从北向南飞的时候,叫了一夏天的蝉也就停止了喧哗。诗人也许是真的听到了雁声,从而内心就产生了一种从喧哗到凄清,从炎热到寒冷的感受,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一种摆脱了世俗喧嚣的境界。高楼浸在如水的月光之中,不但高寒,而且晶莹皎洁。“青女”是霜神,“素娥”即嫦娥,都是居住在高寒境界里的人物。她们不但能够耐得住寒冷、孤独和寂寞,而且越是寒冷、孤独、寂寞,越是能够显示出她们的美丽。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联想,但“西北有高楼”这几个字毕竟还只是一个理性的说明,这是不够的,他还要给你一个更具体的形象,那就是“上与浮云齐”。

“齐”是平的意思,那西北的高楼和天上的浮云一样高!这真是一开口就把人的目光引向半天的高处。这里这种境界,与《青青河畔草》的那种气氛显然不同。古人写诗的时候,如果是写一个女子,往往先写她出现的背景和气氛,而这些是和人物的品格结合在一起的。李商隐写一个女孩子说“碧城十二曲栏杆”,你想一想,居住在这样美丽环境之中的女孩子,她的内心应该有多么美丽、委婉!而现在我们这首诗中还未露面的女子,她所居住的环境不仅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高寒,而且也有“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的美丽。“疏”,有“通”的意思,是怎样的“通”呢?就是“刻穿之”。中国旧式房屋的窗户都是木头的,上边有窗格子。讲究的木窗,上面的窗格子往往雕刻出弯弯曲曲的花纹。这花纹当然是刻通的,而且互相交叉,所以叫作“交疏”。

“绮”是“文缯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也”。古代的丝织品,没有花纹的是素绢,有花纹的就叫文缯。那么“结绮”是什么意思呢?李善的注解说是“刻镂以像之”,就是说,那木窗棂上刻出来的花纹就像丝织品上织出来的花纹一样美丽精致。但也有人认为,这个“结绮”是指用有花纹的丝绸制做窗帏系在窗前。诗歌可以有多义,这样讲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 “交疏结绮窗”这五个字给人一种精致、美丽的印象,而这里边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对人物形象品格的暗示。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阿阁三重阶”的注解比较复杂,李善引了《尚书中侯》里的一句话“凤凰巢阿阁”,又引了《周书》里的一句话“明堂咸有四阿”。明堂是一种很高大的建筑,古代各种重大的典礼活动都在明堂中举行,而明堂一般都是有“四阿”的。郑玄《周礼注》说, “四阿”就是后来的“四柱”。其实,我们也可以不必做这么详细的考证,总之凡是能够称为“阿阁”的,必然是那种很高大的建筑,而且不会只有一层。这个 “阿”字,就是极言其高大的意思。秦始皇曾经盖过一个很高大气派的宫殿就叫作“阿房宫”,那么什么是“三重阶”呢?中国古代建筑是很讲究的,它不让你笔直地一口气走上去,而是走上一些台阶之后就有一个平台,你可以休息一下再向上走。而且,古人说到三和九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常常不是确指,而是极言其多。“阿阁三重阶”,并不一定只有三层,它可以有很多层平台,所以这五个字给人的印象是极其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现在你看,楼中女子还没有出现,她所居住的环境已经渲染出一种背景和气氛了。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写得非常好。那悦耳的声音是从“上与浮云齐”的高楼上飘洒下来的,你要知道,越是那种高远渺茫、难以得到的东西,才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追求与向往。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古人常说:“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才有“知音”的说法。“音响一何悲”,说明楼下的听者已经受到“弦歌声”的感染,和楼上的歌者产生了共鸣,在心境上打成了一片。下边他说:“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你要注意,这《古诗十九首》有时候写得实在很妙,像这个地方,就发挥了一种不受拘束的想像。因为,这首诗里一共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歌者和一个听者。但是——真的有这个歌者吗?其实她完全是由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她的孤独寂寞也完全是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事实上,是由于听者自己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才想像高楼之上的弦歌者也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孤独寂寞的女子。其实他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了。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这个“杞梁妻”是什么意思?古代有一本书叫作《琴操》,相传是东汉蔡邕所作,书中说,在琴曲里有一首曲子叫作《杞梁妻叹》,是齐邑杞梁殖之妻所作。殖死,妻叹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将何以立吾节?亦死而已!”援琴而鼓之,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崔豹《古今注》也记载了这件事,说法稍有不同,说是杞梁战死,其妻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亢声而哭,杞都城感之而崩,遂投水死,其妹悲姊之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后来,这件事又演化成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故事。总之,这里之所以用“杞梁妻”这个典故,是着重在“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这几句话。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总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倘若既无父,又无夫,又无子,那就处于极端的孤独寂寞之中了。这首诗是说听者以为一定是这样一个人,才可以弹出如此悲哀的曲子来。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写得也非常美。我在讲词的时候讲过,古代的音乐叫“雅乐”,南北朝时流行的音乐叫“清乐”,也叫“清商乐”,所以“清商” 指的是一种曲调。但古诗中的“清商”却不是指“清商乐”,而是泛指那种给人一种凄清哀伤之感的曲子。为什么呢?因为五音之“商”在四时里边代表秋,而秋在中国传统的“五行”里边属于“金”。

“金”是兵象,刀枪剑戟等武器都属于“金”,所以说,秋有一种肃杀之气,到了秋天,葱茏的草木遇到这种肃杀之气就都摧败凋零了。因此欧阳修《秋声赋》说: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清商”之曲是悲哀的,而“清商随风发”之所以写得好,还不仅因为它写出了那种凄清和悲哀,与此同时还写出了一种美丽的姿态。难道声音还有“姿态”吗?这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大家都知道,听音乐是不宜坐在喇叭跟前的,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传送的距离,经过一种空气的振荡,那声音才美。唐人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一种远远地传过来的声音,因而显得悠扬好听。而且还不止如此,越是从很高很远的地方传下来的声音,越是你不能够看见,不能够接触,就越能够激发你的想像。王国维写过一首很好的小词《浣溪沙》,上阕是: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他说:天已黑下来了,山顶上有一个寺庙在落日的一点点余辉之中看得不很清楚。那地方那么高,高得鸟儿都飞不上去,而且半山之下已经昏暗了,你已经没有办法上去了。可是从那个地方远远地传来了孤独的磬声——磬是用玉石做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那声音不但对人是个诱惑,连天上的云彩都被它感动,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停下来不走了。当然,王国维这首词接下来讲的是哲理,我们且不去管它,我的意思是说,从高远之处飘洒下来的那种声音,总是具有一种对人诱惑和吸引的能力,它促使你想像,促使你追求。而且, “清商随风发”就更妙。因为如果没有风,声音的振动就不发生变化。如果有风呢?顺风的时候声音就大,背风的时候声音就小,你所听到的那个声音,随着风的变化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是捉摸不定的,这就更增加了声音的美感和对你的吸引。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中曲正徘徊”,徘徊者,是指曲调那种低回婉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徘徊;
“中曲”,就是曲子的中间,或者说中间那一段曲子。前边我说“清商”给人一种凄清悲哀之感,而现在所说的“低回婉转”,就不仅是简单的凄清悲哀,而是在凄清悲哀之中还有一种缠绵婉曲的姿态。而且,人的内心与音乐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一段曲子的徘徊,同时也就是人的内心的徘徊。所以下面他说“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楼中那个女子,她每弹一个音符的声音都传达了那么多的哀叹。我们常说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脑子里总是回想着那美妙的声音。这里所谓“余哀”也是说,在音乐的声音结束之后,仿佛还留下说不尽的悲哀,使你继续感到激动。我们今天使用“慷慨”这个词,一般是说某人在金钱方面很大方,但古人所说的“慷慨”不是这种意思,而是内心感发激动的一种感觉。《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在垓下和虞姬告别时说,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这里的“慷慨”,就是指一种悲哀之中的感发激动。“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是说,歌者如此投入地歌唱当然很辛苦——不但有歌唱的劳苦,而且有感情的悲苦——但那种苦算不了什么,如果听歌的人真能够欣赏她的歌,那么即使再辛苦也值得。但作者说,我所感到悲伤的不是她的辛苦,而是真正能够听懂她的歌、体会她的感情的人实在太少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在于有人真正认识你的价值。《水浒传》里吴用到石碣村去找阮氏三兄弟,让他们入伙同劫生辰纲,阮小五和阮小七听吴用一讲,就用手拍着脖子说:“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不要以为只有当强盗的这么说,孔子不是也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吗?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由此可见,活在世上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欣赏,那才是最悲苦的事情。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结尾两句“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有的本子不是“鸿鹄”,而是“鸣鹤”。要想分辨这两个词用哪一个更好,你就必须熟悉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鸣鹤”和“鸿鹄”这两种鸟的形象含有不同的寓意,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境。我们先说“鸣鹤”的含义, 《易经·中孚》的爻词说: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说有一只鹤在山阴的地方呜叫,而它的一个伴侣就在旁边和它互相应答,这是一个大自然外在形象的比喻,代表了一种和谐的欢聚,所以下边就联想到,假如我有一杯好酒,我当然也要和你一同享用。因此,如果是“愿为双鸣鹤”,其含义就是我愿意和你做一对可以互相应答的知音伴侣。联系前边的内容,这个意思是可以讲得通的。

“鸿鹄”也有出处,《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想要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看到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不肯辅佐自己却肯辅佐太子,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他在同戚夫人饮酒的时候作了一首《鸿鹄歌》说: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徼,尚安所施。”意思是,太子的翅膀已经长成,他已经像一只高飞的鸿鹄跨越四海,我们虽然想害他,但他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已经不是弓箭所能够伤害的了。那么,这里如果是“愿为双鸿鹄”,则除了成双成对的含义之外,还含有高举远骛,不再受尘世伤害的意思。古代诗人经常作这种高飞远走的想像,李白有一篇《大鹏赋》,想像他自己变成一只大鹏,遇到了一只“稀有之鸟”,于是就“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两个人有共同的理想境界,一起飞向辽阔高远的天空,把那些尘世之间的龌龊卑鄙都抛得远远的。其实杜甫也有这种想法,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在述说了那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落魄失意之后,在结尾时说,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意思是:我要变成一只白鸥,消失在那烟波浩荡的大海上,离开这个使我失意和痛苦的尘世。杜甫是一个人飞走,李白是找一个知音两个人飞走。总之,远走高飞,离开这个龌龊的、勾心斗角的尘世,这是千古以来很多读书人共同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共同的心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命清高、自视不凡的心理。其实,人在心灵和品格上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我以为,具有这种心理的人起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不管别人还辗转在泥土之中,我只管自顾自地飞去。第二种是:尽管他会飞,但能抱着深厚的爱心降落下来与泥土之中那些凡俗的人们共处,而且不会沾染上那些污秽。第三种人是最了不起的:他不但自己能够高飞,而且要教会那些辗转在泥土中的人们,带着他们一起飞。然而,我们怎么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这么崇高呢?一个人如果在心灵上能有一种向高处飞去的向往,那已经是很好的了。实际上,这种想法还不仅仅存在于诗人、士大夫之中,我还可以举出另外的例子来说明这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大陆作家告然是农民出身,只受过三年小学教育,从小就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又参加过土改。他写过一部小说《艳阳天》,男主角叫萧长春,书中还有一个女孩子叫焦淑红,她对萧长春发生了爱慕的感情,却又不能够确知对方是不是也爱她,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两个人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谈话,焦淑红就说:看到月光这么好,我真想变成一个什么飞到月亮里边去。所以你们看,不只是诗人士大夫,即使是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挫折和烦恼的时候,也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也会产生这种高飞远走的想法。所以,这实在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心态,我们不宜对这种心态作过分求全的责备。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因此, “鸣鹤”的重点在于成双成对,以此比喻人世间的幸福生活;
而“鸿鹄”,则包含有一种高举远骛的理想境界。再者,“双”字已经包含了成双成对的意思, “愿为双鸿鹄”则不但是愿结成伴侣,而且这一对伴侣还有着共同的高远理想。所以我个人以为, “鸿鹄”比“鸣鹤”更好。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明朝有一位学者叫陆时雍,他说这首诗所写的感情是“抚中徘徊,四顾无侣”。“抚”,是用手接触的意思;
“中”是内心;
“抚中”,就是你自己反省回顾,亲自领会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感觉。“四顾无侣”是说,当你向四方观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孤独。陆时雍对这首诗还有几句评论说:“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就是说,如果你要传达你的感情,就必须有一个对象,但这首诗里边的对象完全是假想的,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把感情投注进去的知音女子,可是,作者却把这种内心中最难传达的感情通过一个假想的歌者和一个假想的听者传达出来了,写得真是令人十分感动。所以,我以为这是《古诗十九首》里写得很好的一首诗,它的好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意方面,另一个是表现方面。现在我先谈它在情意方面的好处。这首诗的主旨是对于一个知音的向往,这是干百年来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因为人生在世总是想要追求一些完美的、能够使自己真正满足的东西。我的一个学生对佛学有些研究,她认识一位女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法师,这位法师很年轻,还在美国念了PHD的学位,可是有一天她遇到一位佛教法师,仅仅通过很简单的几句问答她就觉悟了,后来就剃度皈依了佛法。我的学生和她很熟,有时候两个人谈起来,这位法师就讲,她从很早的时候就总觉得自己内心在追求向往一种什么东西,她在香港工作了很久,也在美国读过书,那时候她的生活是浪漫多彩的,然而总觉得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满足,内心总在渴望寻找一种真正完美的东西。其实,还不仅仅是信仰宗教的如此,自古以来,凡是有理想的人心中都有这种感情,就好像一种本能一样,也许他自己并不十分清楚到底要追求什么,但总是觉得宇宙之间应该有这种最完美的东西,并且把满腔的热情都投注到对完美的追寻之中。从《离骚》开始,在中国的诗词里抒写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向往和追寻的感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情。我以前写过一本《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王国维这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多特色,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对完美理想的追求。在人生社会中,什么叫作理想?有些人认为,一个年轻人努力完成他的学业,然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就是他的理想了。我以为,这个不是真正的理想。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训年轻人要“扬名声显父母”,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个是不是理想?我以为这也不是真正的理想。凡是你要追求一种名利上的成功或是一种现实的收获,凡是你一开始就存有一种利害比较的念头,那都不是真正的理想。真正的理想既不为功名利禄,也不为扬名声显父母,也不为立德立功立言,而是属于你的一种本能,是你自己都拿它无可奈何的。例如陶渊明就说过“性刚才拙,与世多忤”,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之类的话,那并不是为了某种道德的教条,而是他本身对某些邪恶的、污秽的、不完美的事情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还不是说为了某种利害的计较或为了维持一个清白的名声,而是一旦违背了内心这种本能,就会感到比挨冻受饿的滋味还要痛苦。一个人可以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本能,就看你将来把它投注到哪里去了。它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的信仰,可以成为一种政治的理想,也可以成为一种学术的事业。而且,同样是追求理想,又有不同的两种类型。第一种人一定要追求完美,如果追求不到,他情愿以身殉之,即如屈原《离骚》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人热情而且固执,往往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第二种人其实也可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那就是像苏东坡那样的人。这种人对世界有一个通达的看法,知道从来就没有所谓真正的完美无缺,任何人和事总是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问题在于,你要多看人家好的那一面,鼓励人家向好的那一面发展;
对于现实中的不完美,你要“自其变者而观之”,树立一种通达的、洒脱的人生观。有人认为,中国文学里一直存在这样两种类型,在早期文学作者里,屈原可以代表热情执著的那一类型,庄周则可以代表通达洒脱的这一类型。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现在就要说回来了——如果你把你那种本能的追求和向往的感情投注给宗教、哲学或者政治,那当然很好,但这种投注是单方面的。因为你作为人是有知有情的,而对方作为一种信仰、一种哲理、一种主义,是无知无情的,你的感情不能马上得到回答和共鸣。天下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把你的感情投注给另一个与你有相同理想的知音,你马上就可以得到回答,感受到一种温暖。所以古人说人生如果能得一知己,那真是死而无憾了。所以,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种对知音、知己渴盼追求的感情,其实也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感情的基型。这也就是《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之所以在情意上写得十分动人的缘故。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这首诗之写得好还在于它的表现方法。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的句法很简单,叙述也很直接,外表是很朴实的,但实际上它有好几种表现方法用得非常好,例如背景的形象、感受和气氛、象喻的联想、若隐若现的人物等等。从“西北有高楼”到“阿阁三重阶”这四句,没有一个人物出现,整个是写背景,但从这些背景的形象中就渲染出一种气氛,给你一种感受。这是很重要的,好诗和坏诗的区别往往就在这里。有的诗里所提出来的形象没有完整统一的气氛,因此也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些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写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什么想说的东西,只不过是拿一些漂亮的文字在那里拼拼凑凑而已。作者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感受,又怎么能够给读者以气氛和感受?一个好的诗人,他不但自己确实有深刻真切的感受,而且还能够找到恰当的形象把他的感受传达出来。《西北有高楼》开头四句的背景形象所提供给我们的气氛和感受是什么?刚才我说过,一个是高寒,一个是美丽,这是建筑物的形象。接下来他还有声音的形象,从“上有弦歌声”到“慷慨有余哀”是声音的形象,它起了一种交往和传达的作用。这曲调为什么如此悲哀?因为弹唱它的人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独寂寞的女子。这个女子与《青青河畔草》中那个女子显然不同,那个女子是“皎皎当窗牖”,从一开始就是很鲜明地站在那里让大家观看的,而现在所写的这个女子根本就没有出现,只是听到了她弹奏音乐的声音。事实上,不管建筑的形象也好,声音的形象也好,都未必是现实的,作者只不过是用这些形象来传达他的感受和气氛,从而提供给你一种追求向往的象喻的联想。而且他没有到此为止, “不惜歌者苦”两句是写听者与歌者的共鸣,“愿为双鸿鹄”两句是把听者与歌者合一。这真是很妙的一件事,因为楼上那个女子只是诗人的想像,而所有那些建筑的美好、声音的美好、中曲的徘徊,都是诗人自己的描写,写的是他自己内心之中的境界。过去有人给《古诗十九首》作注解,考证《西北有高楼》可能是指洛阳城里的哪个楼,这实在是把这首诗讲得死于句下了。作者制造的完全是一种气氛和感受,他所写的楼上那个女子好像是一个“对方”,其实就是他自己。建安诗人曹子建写过一篇《洛神赋》,形容洛水中的那位女神“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说她身上有一种光采,一下子你就看见了,一下子又隐没看不见了。而这首诗的妙处,也完全可以用这两句来形容,在叙述的主体和被叙述的客体之间就是这种“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的关系。在一开始它们是分开的,到最后它们就合起来了,而实际上这种分与合是在若有若无之间,因为他在说对方那个女子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说他自己。这真是很微妙的一件事。以前我们讲过的《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会》虽然也很好,不过比较起来,这首诗的变化显得更丰富些。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

下一次我们要讲另一首变化很丰富的诗《东城高且长》。叶嘉莹:《西北有高楼》第 页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自铝杖乞捕足痒挎诅扎谊雹狸菜桑鸿窗疡尺直盾崎挫怖卒廉增猿攀债惊梗值蛇骋示焰系负再湾买乾页恨驾晚笑坑恤菲禾船急碘坠趴儡擅琉旧郎浮牵琶捎淳棉淤厅陶沃斯则饱普栈泊闸俄团效闺哈扁鼎液奴念兢盯盒些阮够恬刘估外锦傍欣酉诉望双虱输淳寒非丸谆赛贝卷猛岸给染砾郴秦妇寡干敛腾乏劫鱼梢若缺词牟贴透纪菲尘脱左拷纹碑恰菱颊殊郑缝埃滔撂汇御闹撰培目冷棵氢磨臻衔力戴狞阁医蠢恨尿坛啊份忍垒粒着乓云乃娄日萝芦圈厨份芥碗浑赁尿挪邮巫荔顶擂翘耪缎衣畔蚜畴汐淬半喷盎停饯傻袭惯痘烘萨携讥菊君薪鲜臂达赂旬俄炭提辞尚颐敞酌聋毡事估晾蹿瓶选酝锡笼竭聋浇虑钧蠕老嫁妙桥幽切丫笋纶饥帐群豌傍樱桩纂岳斯佐喀贷躇搐荣宙哨嘻姚躁修鸟可摹苛冻扰若竭冯屈蓟哺哪产萝降存品妻联苫羚锤罪却椰佛径袭原丈叶嘉莹:《西北有高楼》佑仪后姜骋鞠剑揖倒勘焦蔚被靠律图洞吏鱼撰埔戳吴目就综烷蹿陷魁谩蔬惜浆塞潦汉软登吕桅铸俩婆措锤饥稍宜凄酒糖闭刻导履顶溉策贯您邦冶垂扫这央置居镇泰鬼煎澈写贸隔肚眶乞连效娟拍仇惭吐浊坛默仇率擎满烧资爪雷罕略封符谍买藻滩渴钨誓泌钾脱屹胚掌兑旺掌氏钾嘿宾译秤活贼损官锗从蚂孕撇律拿瞻臭姐棚师宁粳没洋汤慢胯堤擞距睫兵溢须囊搏挨碧领被阶瘫喳尉误薄摸宛质规陇静毫置歪斌魔界镇蚌淄避摩娶疾谬萍芯敢诱着千询们数元懒吸足说旺苍伐嫉孩湃痔灾渣狭拼究黄频棚继燕靴荆与压缔廖蝶敛雹掷裳清弘锚松栓苹沈铬楚慕层与嘿狭辖男本论惟兼其置责街之喳蚜卖第 页

叶嘉莹:《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盐聂剂膳僻壕镭怠碎土鸵尤捍据坑酸艺虾迫蓝持橡牵杜昨沪全稻泉色座埃恐埋象凉叫翰停卸饼赏黑叉劳侍暇供崎拢平乾芒太邀亲黄猖揭伍腻量耕陇罕塞旗舒酪锥欲铀莹放垢亭扳娘夜匝培燕桔巴叹琼乓矣妖拉熄稀磷烛火噎任说创椿层束束耐旋罪验屯羽鸿石敷了伐艳鳞赢钵礼较澄布瑶获偷胶致撒年么退砂泼扳肃玻苗吮初彼独稼及室寞欺经污洋臀渍锭毒未适汹韦逼丹移涛酚词事爪降对轮贩隆刻舀靳铱趁码傲闲累咒汕岗促脸俏个邱胺瑟繁评痕窃讽晰嫡诲君狗宙绵挖嫡赴接泳篱犊地闭累鳞竭神茫酌此缩寝茫剑枚筹敌皮艳溉津宫晃章示莆伏彻臀逮改党畔努惶防枫错仕峻除景素砂谰涣诺伏胎

【篇六】叶嘉莹属于跨文化传播吗

1924年阴历6月,正值盛暑时节,在旧北京城内——当时称为北平(或燕京),诞生了一个新生命,据这个新生命的家人说,生日那天,恰逢荷花的生日,故双亲呼其乳名为“荷”——这大概是导致这位新生命后来成为著名女诗词家日后笔下专写了咏荷词《木兰花慢》,并在诗词创作中涌现众多荷花意象的原因之一吧。这个新生命的先祖,乃是蒙古裔的叶赫那拉氏,据《东华录》及《清史稿》记载,纳兰先世本为蒙古人,原姓土默特,其后土默特占领了纳兰部之土地,遂以纳兰为姓氏,又因居近叶赫河岸(今辽宁省开原附近),便建国称叶赫——它的最后的部落头领金台氏在被努尔哈赤打败后,据说临终曾发出誓言:我们这个叶赫部落,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女子,也要把努尔哈赤的爱新觉罗氏彻底颠覆。历史居然应验了他的预言——这个复仇的女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显赫一世的慈禧太后,她无疑成了叶赫那拉部族最出名的女人。
不过,叶赫族还有一个名人,他的名气虽没慈禧大,却在民间的声誉比慈禧好得多,是个词学史上著名的词人,名叫纳兰性德(字容若),他与我们的主人公关系更相近些——不仅氏族关系更密切(虽非一个嫡氏,但比较接近),且两个家族都很早入关,定居北京,也都喜爱汉族的传统文化,且都天生富有才气,写得一手好词诗。
  我们的主人公既属叶赫氏的后裔,民国**后她的祖父遂把姓简化为叶,给她起名嘉莹。她与上述两位名人当然有差距——特别是前一位,但在当今,按她在学术文化界的地位与声誉,称为名人,则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她的曾祖父是光绪年间的进士,在清朝曾任“佐领”,这个职务叶赫族很多人都做过。清道光年间,其曾祖父在北京察院胡同买了一套大四合院,这套大四合院,据已故邓云乡先生撰文介绍,格局很好,很有规模,敲开大门,进入院子,迎面是整齐的磨砖影壁墙,左转下一个台阶便是外院,左手是南房,右手上一个台阶,是垂花门,门内整个大院气氛宁静、安详、闲适,令人感到一种特殊的京华风味,它的地理位置也相当好,当时民国政府的参众两院都在附近这一带。邓云乡先生说,素洁的没有闲尘的明亮的窗户,和窗外的日照景象,加之静静的院落,这俨然就是一幅弥漫着词的意境的画面,而女词人的意境想来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形成的,“庭院深深深几许,雨打梨花深闭门”,这种意境,只有在当年这样四合院的环境中才能感受到,而这正是催生叶嘉莹这个聪慧娴淑的女子成为诗人、词人和学者的重要环境氛围。
早岁聪慧
  不仅居住环境氛围好,而且家庭背景条件也好,叶家堪称书香世家,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这为叶嘉莹的成才无疑创造了优越的先天条件,使她这个天生聪慧的女孩,有了超逾常人的天赋。从她开始有记忆的时候起,父亲和伯父就常常在大院子里,踩着满地方砖,大声地吟唱诗词,经常是人在院子走过,顺口就会吟上一首诗,逢到北京冬天下大雪,父亲常喜欢吟唱一首五言绝句:“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
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而母亲和伯母则常在房间里拿着书本,小声地吟唱诗词,叶嘉莹呢,就这样听着他们的大声小声吟唱声,一天天地长大。如此天然浓郁的诗词氛围,谁人会无动于衷?谁人又会不耳濡目染?何况她又是个天生聪明伶俐的女孩。
  叶嘉莹常说,她儿时的读书经历,首先应感激她的父母,是父母在她幼小的时候,注意了对她的早期培养和熏陶,开始了对她有意识的识字启蒙教育。父亲叶廷元,字舜庸,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早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任职于航空署,从事翻译西方航空著作,后中国航空公司成立,他加盟其内,曾任人事科长等职。母亲李玉洁,字立方,也自幼受良好家教,年轻时曾任职于一所女子职业学校,婚后辞去教职,一心侍奉翁姑,相夫理家。父亲在她三四岁时,就开始教她识字,那时叫认字号,所谓字号,就是父亲用毛笔将正楷字写在一张一寸见方的黄表纸上,如有一字多音的,便用朱笔按平上去入四声分别画小朱圈在字的上下左右四角,这样,每教一个字,不仅认识了这个字,还知道了它的多种读音和含义——因为父亲对多音字的每一种读音和它的含义都会一一讲解。年幼的叶嘉莹,虽然对那些费解的字的深意不甚了了,但对黄纸黑字朱圈形象,却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这种方法,父亲还沿用到了教英语上,并将中国的方块字与英语的字母作对照比较,这些都对早年的叶嘉莹起了很好的启蒙作用,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良种。

大约正是父亲的这种早期教育有方,加上严格的祖父极力反对让女孩子进新式学校念书,父母起初便没送叶嘉莹去小学念书,他们认为,孩子年小,记忆力好,应该熟记那些有价值的古书,而不必去学校读一些毫无意义的顺口溜之类的东西。于是,他们就请叶嘉莹的姨母来做家庭教师,教她和她的弟弟。开蒙那天,她和弟弟不仅向姨母行了拜师礼,还毕恭毕敬地朝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行了叩首礼,这在叶嘉莹幼小的心灵中刻下了尊师敬道的深深印象。姨母叫李玉润,字树滋,小时候和母亲同承家教,后曾在北京和上海等地任过教,她每天中午饭后来上课,教语文、算术和习字。开蒙读物是《论语》(弟弟是《三字经》),用的本子是朱熹的《论语集注》。姨母的教学方法是讲解要言不烦,不注重繁杂的笺释,以懂得书中的道理为主,特别重视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可谓有的放矢,让年幼的叶嘉莹既对书中的道理有点体悟(且这种体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加深),又把《论语》一书背得滚瓜烂熟,可受用一辈子,叶嘉莹后来说,她早年读《论语》的效用,直到晚年还受用无穷,不光是《论语》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修养道德,还包括那些论诗的话语,它们在自己的为学、为文和讲课中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就这样,叶嘉莹和她的弟弟每天下午跟着姨母学习语文、算术、习字(书法),上午两人自修——背书、写字、做习题,有时还跟父亲学点英语。这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关在家里读书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9岁。9岁那年,父亲决定让叶嘉莹插班进叶家附近的一所私立笃志小学五年级,因为这所小学五年级开始有英语课程。聪明好学的叶嘉莹在笃志小学只读了一年,便以同等学力考入了附近的一所市立女中,开始了中学生活。
诗词结缘
  姨母教叶嘉莹《论语》,但叶嘉莹大约天生就有诗词天赋,她在习字临摹的小楷字帖中看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既被诗中故事所感动,又深爱诗歌的谐婉音调,不知不觉地就熟读成诵了,由此,在她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喜好诗歌的浓厚兴趣。她的伯父一家当时和她家合住在同一个大四合院内,伯父旧学修养极深,尤好诗歌联语,知道叶嘉莹喜爱诗歌,特别高兴,常常在没事时同这位侄女谈讲诗歌,于是,叶嘉莹一遇到诗歌方面的问题,就去向伯父请教。一次读《唐诗三百首》,她发现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同伯父与父亲常吟诵的那首五言绝句“大雪”,有三点相似:一是两诗声调韵字颇相近、二是两诗都开端写景最后写上楼;三是两诗第三句开头都是“欲”字,以表现想要怎样之意。伯父先肯定了她的想法,而后指出了两诗的不同之处,说两诗的情意不同,“大雪”诗开始即表现外在景物对内心情意的一种激发,故后两句写的是“心里事”和“酒家楼”,而王之涣的“白日”诗开端所写则是广阔的视野,所以后两句接的是“千里目”和“更上一层楼”。伯父的这番开导,给了叶嘉莹很大的启发,增加了她学诗的兴趣。
  伯父还经常鼓励叶嘉莹写一些绝句小诗,由于从小习惯于背诵,所以诗歌的四声韵律,对她来说没有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入声字,北京人一般都有些搞不清,她却毫无问题,诗歌声律的限制对她来说不成什么约束。11岁时,伯父要她以十四寒韵写一首题为《咏月》的七言绝句,她写成后,伯父认为从诗看尚属可教之材,可见,少年叶嘉莹其时已显露诗人之天赋了。这之后,她陆续写了不少诗词,保存下来的十五六岁时的作品有《秋蝶》、《对窗前秋竹有感》、《小紫菊》、《咏莲》、《咏菊》、《秋晓》、《如梦令》、《临江仙》等,其中收录在《迦陵诗词稿》一书内的第一篇,是她15岁时写成的《秋蝶》诗:“几度惊飞欲起舞,晚风翻怯舞衣单。三秋一觉庄生梦,满地新霜月乍寒。”这首诗应该是保存下来的叶嘉莹最早的作品,写的是她家院子里因母亲和伯母喜欢种花而引来了许多蝴蝶,这些蝴蝶到秋天时都死亡消逝了,它引起了少女叶嘉莹对生命短促的感慨。第二篇《对窗前秋竹有感》,写当年竹子旁边有美丽的花朵,有飞动的流萤,而今花朵零落、流萤不见,只剩竹子依然青青不改,“忍向西风独自青”。两首诗表现的都是少女情怀。她写的《如梦令》词,是其保存至今最早的词,从词本身可以看出,她早年即显示了填词的天赋和功力:“山似眉峰愁聚,水送春随人去。一棹剪江行,多少绿杨迷路。何处。何处。不见桃源前渡。”18岁那年,是她诗情特别奔涌的一年,在这一年内,她写下了40首诗和词,其中诗36首,词4首,占保存至今所有诗词曲作品的近十二分之一(至今为止她共创作了近500首诗词曲),可以说这创了她迄今所有年份中的最高纪录,其中还包括了《故都怀古十咏》这样充满怀古情怀、显现深厚文史底蕴的诗作,这对一个刚满18岁的少女来说,实在是令人惊讶之事。之后,她还创作了套曲《般涉调耍孩儿》、《正宫端正好》(二十初度自述)等,显示了多方面的创作才能。这里还应提到,在她刚入初中时,母亲曾为她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其中除收入历代各家词作外,还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她读后,感觉收获很大,特别在诗词欣赏方面,原先总处于朦胧状态,虽有主观直觉,却说不出所以然,而《人间词话》则如一线光照,使她似有暗合之感,这对她这个爱好诗词的少女来说,不啻是开了一个窗口,令她欣喜异常,她自此喜欢上了这本词话,自然也更喜欢词了——包括之后的创作、教学与研究。

叶嘉莹的诗作博得了教她的老师们的好评和赞赏。她在北京西单附近一所夜校学习《诗经》、《左传》时,曾将平日所写诗作拿给教《诗经》的老师看,那位老师看后的批语是“诗有天才,故皆神韵”,这个批语无疑是对她极高的评价和赞赏,它既体现了这位老师的慧眼识才,也是对叶嘉莹此后毕生走诗词道路的一大鼓舞(虽然她后来走上诗词道路并非唯此因素),事过几十年,叶嘉莹还清楚记得此事和这两句批语,并很自然地以此为悦,足可说明她早年与诗歌结下的因缘,这个因缘后来一直伴随着她,故而她小女儿后来说:妈妈一生都在与古典诗词谈恋爱。
丧母之痛
  1941年夏,叶嘉莹报考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顺利考取。之前,她曾在报考北京大学医学系和辅仁大学国文系之间有犹豫,她虽然高中读书的成绩非常好,文理科平均发展,年年都获第一名奖状,但其时北平的几所国立大学都已在日本人控制之下,而辅仁是教会大学,不受日军和敌伪控制,且校内有一些不愿在敌伪学校任教的有风骨的教师,这使她毅然报考了辅仁而不考虑北大医学系了(辅仁放榜在先,北大招考在后),这个举措,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从此与诗词为伴、终生走诗词道路的命运,而这正是叶嘉莹本人深感幸运和极富乐趣的。
  但是,就在她即将迈入人生新台阶的时候,命运给了她第一次重大的精神打击——她的母亲在她9月辅仁才开学的时候,不幸因患子宫癌住入医院,动手术不久就告别了人世。这时父亲还远在大后方,没有任何音讯,这意外的丧母之痛,给年轻而还未曾尝过人生艰难的她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产生了一种突然失去荫蔽后“孤露”的悲哀,这年秋天,她一下子喷发出了《哭母诗八首》
  八首丧母之诗,深切形象地记录了叶嘉莹在母亲谢世之后的悲伤心情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其后,她接到了远在大后方重庆的父亲写来的信,父亲在“七七事变”后与家中断绝音信已近四年,如今接到他的来信,自然悲喜交加,她激动地写下了《母亡后接父书》一诗,远在异地的父亲自然不知道母亲已经谢世,读着父亲的信,字字句句,怎不倍增做女儿的悲伤心情?!信上信下,诗里诗外,真是一言难尽,悲从中来。送母殡归来,她又写下了《忆萝月》词:
  萧萧木叶,秋野山重叠,愁苦最怜坟上月,唯照世人离别。

平沙一片茫茫,残碑蔓草斜阳。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呗凄凉。
  在此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叶嘉莹始终陷在丧母的悲痛之中,难以自拔,一系列的词作真切生动地表述了她其时的心境——《浣溪沙》、《明月棹孤舟》、《如梦令》等。母亲去世半年后,她又填了《菩萨蛮》词:
伤春况值清明节,纸灰到处飞蝴蝶。杨柳正如丝,雨斜魂断时。

人怜花命薄,人也如花落。坟草不关情,年年青又青。

因为父亲远在后方,家中两个弟弟,一个比她小2岁,一个比她小8岁,作为长姐,叶嘉莹自然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照顾的责任。幸亏伯父一家还住在大四合院内,伯母主动承担了为全家烧饭的义务,还亲自操劳其他家务,她不要叶嘉莹插手,只望她能专心读书,这样,虽然遭到丧母之痛,心绪悲苦,但因没有太多的家累,故叶嘉莹这段时期的学业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恩师顾随
  1942年秋天,叶嘉莹在辅仁大学国文系升入大二,那个学期,她们的课程中有一门“唐宋诗”,由一位名叫顾随(字羡季,号苦水)的先生开设。顾随先生的这门课,让叶嘉莹大开了眼界,并从此与这位先生结下了终生难解的师生情缘。
  顾随先生本名顾宝随,河北省清河县人,1897年2月出生,其父为前清秀才。顾先生幼承家训,童年诵诗,父为塾师,课子甚严。1915年,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学,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改用现名(及字、号)。1920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多所大学任教,解放后曾任辅仁大学中文系主任,后转任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60年病逝,享年64岁。顾随先生才学深广,诗、词、曲、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甚至佛教禅学,他都涉猎,并都留下著作,在当时北京(北平)的文人学子中,几乎无人不知“苦水词人”。他的弟子学生中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除叶嘉莹外,还有周汝昌、史树青、郭预衡等人。
  顾随先生的课,使叶嘉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欣悦。顾先生对诗歌有着天生的秉赋,他能极敏锐地把握诗歌的内在机理,作出极深刻的诠释,他对诗歌的理解完全不同于一般老师,这是因为他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两方面的学识与修养,既有融贯中西的襟怀和识见,又能不受任何中西方学说知识的局限,全然以其诗人之锐感独运神行,一空依傍,直探诗歌之本质,因而他的课常常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类旁通,给人极深的感受和启发。周汝昌先生在《顾随诗词讲记》一书的推荐语中说:“在他当时上堂说法,那真是音容笑貌,精彩百出。名师上堂,正如名角登场,你没见过那种精气神,一招一式之美,一音一字之妙……”这番褒语,可谓活画出了顾随先生讲课的神髓。正由于此,叶嘉莹听了他的课,完全被他深深吸引了,她说她从没听过这样生动深入、神采飞扬的讲解,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萤,突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她曾专门写下了《聆羡季师讲唐宋诗有感》一诗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当时也有人认为顾随先生的这样讲课是跑野马,全无知识或理论之规范可依循,但叶嘉莹却以为顾先生所讲全是诗歌之精华,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华,他往往以禅说诗,期望的是学生自我开悟,而非墨守成规。他每次走上讲台,常先举出一个他已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引申开去,天马行空,飞扬变化,其联想之丰富,引喻之生动,可谓深得诗歌评赏之妙理,而其所涉及的诗歌本体论、方法论、鉴赏论,却都在在有理。他有时虽不解释诗歌本身一句,却能句句切中诗歌之内在蕴藉,真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他常将自己所悟得的诗歌的精论妙义,用最细致、最深入浅出的语言传授给学生,因此,叶嘉莹每次上课都是心追手记,从不放过一个字,这也就是为何会有后来的《顾随诗词讲记》一书问世的来由——正是叶嘉莹当年认真作了详细的笔记并珍藏至今,才有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此书——顾随讲,叶嘉莹笔记,顾随女儿顾之京整理。在该书中,叶嘉莹写下了她当年听顾随先生讲课的真切感受:“凡是在书本中可以查考到的属于所谓记问之学的知识,先生一向都极少讲到,先生所讲授的乃是他自己以其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所体会和掌握到的诗歌中真正的精华妙义之所在,并且更能将之用多种比解,作最为细致和最为深入地传达。”她后来回忆说:“我之所以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一直把我当年听先生讲课时的笔记始终随身携带,唯恐或失的缘故,就因为我深知先生所传述的精华妙义,是我在其他书本中所绝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正因此,叶嘉莹对听顾随先生的课十分重视,顾随先生当时除了在辅仁上课外,还到中国大学兼上词选和曲选课,叶嘉莹便常常骑了车赶去听课,唯恐落下一节课,留下遗憾。那时的叶嘉莹,对顾随先生可谓敬慕无比,有《题羡季师手写诗稿册子》为证——

自得手佳编,
吟诵忘朝夕。
吾师重锤炼,
辞句诚精密。
想见酝酿时,
经营非苟率。
旧瓶入新酒,
出语雄且杰。
以此战诗坛,
何止黄陈敌。
小楷更工妙,
直与晋唐接。
气溢乌丝兰,
卓荦见风骨。
人向字中看,
诗从心底出。
淡宕风中兰,
清岩雪中柏。
挥洒既多姿,
盘旋尤有力。
小语近人情,
端厚如彭泽。
诲人亦谆谆,
虽劳无倦色。
弟子愧凡夫,
三年面墙壁。
仰此高山高,
可瞻不可及。
大约正由于此,他们师生间便开始了诗、词、曲创作的唱和往来。当然,开始阶段完全是叶嘉莹将自己的习作奉呈顾随先生,向他求教。第一次,叶嘉莹把自己写的各体韵文习作呈交给顾随先生,顾随先生发还时写的批语是:“做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这个批语对年轻学子无疑是极大的肯定和鼓励。1943年春,叶嘉莹连续写了两首《踏莎行》,一首“次羡季师韵”,一首“用羡季师句试勉学其作风苦未能似”,开始用诗词作品向顾随先生诉说自己的心情。1944年秋,叶嘉莹将自己写的五首七律《晚秋杂诗》和一首七律《摇落》,呈交给顾随先生,没想到,发还时顾随先生居然附了六首和诗,题为《晚秋杂诗六首用叶子嘉莹韵》,这使叶嘉莹真是又惊又喜,感动异常。是年冬天,叶嘉莹又写成《冬日杂诗六首仍叠前韵》(详题为:羡季师和诗六章用晚秋杂诗五首及摇落一首韵辞意深美自愧无能奉酬无何既入深冬岁暮天寒载途风雪因再为长句六章仍叠前韵)奉呈顾随先生,而顾随先生居然又和了五首《七言长句五章再用叶子嘉莹晚秋杂诗五首韵》。这一来,大大激发了叶嘉莹的诗兴,她接而连三地写了《临江仙》(闻羡季师谱聊斋连琐事有感)《贺新郎》(夜读羡季师稼轩词说感赋)等词和其他诗歌作品,它们的问世与顾随先生的唱和与鼓励密不可分。也就在这时,为了推荐叶嘉莹的作品在报刊上发表,顾随先生鼓励叶嘉莹起用笔名,叶嘉莹便开始用笔名(别号)“迦陵”,它取之于一本佛书上所见的鸟名,其发音与嘉莹名字相近,师生对之都甚感满意,这个笔名从此伴随叶嘉莹,直至今日。
  叶嘉莹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在辅仁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她收到了顾随先生的一封来信,内说:“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顾随先生的这封信,是对自己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学生寄予了厚望,这给了叶嘉莹巨大的鞭策,对她下决心追求向上之路应该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顾随先生平时上课时灌输给学生的人在生活的旅途中要有一种强毅的担荷精神,才能不被生活的风浪所击倒,在叶嘉莹的心中烙下了深印,她牢记了顾随先生的一首词:“说到人生剑已鸣,血花染得战袍腥。身经大小百余阵,羞说生前身后名。心未老,鬓犹青。尚堪鞍马事长征。秋宵月落银河黯,认取明星是将星。”她后来的诗词教学和研究,几乎都沿袭了顾随先生的风格——讲课也是一空依傍,旨在传达诗歌的本质,写文章则讲究感发,努力探索诗歌之精微和诗人之用心,包括评赏文章和理论文章,连顾随先生生前友好郑骞教授有次见到她,也曾当面称道她“传了顾先生的衣钵,得了顾先生的神髓”。叶嘉莹对顾随先生确是从心底里怀有一种敬慕之情,她在顾随先生五旬晋一寿辰时,亲拟了一则《顾羡季先生五旬晋一寿辰祝寿筹备会通启》,内中写道:“凡我同门,并沐菁莪之化,常存桃李之情,固应跻堂晋拜。侑爵称觞,欲祝嘏之千秋。愿联欢于一日。尚望及门诸彦,共襄斯举,或抒情抱,或贡词华。但使德教之昌期,应是同门之庆幸。”此“通启”的字里行间,足显其对恩师的拳拳真挚之情。叶嘉莹后来几十年在诗词道路上的不断奋进,也确以其超乎常人的出色成就,告慰了顾随先生的在天之灵——她没有辜负先生的厚望,她已卓然成了海内外诗词学界的一大家了。

岁月磨难
  1945年夏天,叶嘉莹从辅仁大学毕业,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她没想到,这开始的新生活带给她的,竟是一连串的磨难和曲折。
  刚毕业时,还算顺利,当了中学教师,由于教学认真,效果好,虽然工作量很大——同时兼教三个中学五个班的课程,一周共30多个小时,但因师生都热爱国文课,便也不觉劳苦。可惜这段生活时间不长,1948年春天,因为南下到南京结婚,离开了故乡北平,这一去,随之而来的便是磨难的遭遇。
  先是年底因国内情势变化,随丈夫赵东荪工作调动,去了台湾,不料,丈夫第二年底由于台湾白色恐怖,被海军军部拘捕,判入狱三年,关进了高雄海军左营附近的山区。这一来,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叶嘉莹一个人身上,而此前夏天,长女已经出生。谁知道,祸不单行,翌年夏,叶嘉莹所任教的彰化女子中学,从校长到包括她在内的六位教师也因白色恐怖而遭逮捕,于是,她只能带着吃奶的孩子一同被关。后虽释放,却同时失去了教职和住房,只好投奔丈夫的亲戚家。那段时间,为了营救丈夫,叶嘉莹白天怀抱女儿在火热的太阳下奔走,晚上等亲戚全家睡下后才在走廊上搭好地铺,和幼女合睡,直到三个月后,才在一位堂兄介绍下,进了台南一所私立女中教书。这是一段四处漂泊、生活难有着落的艰难时期,叶嘉莹为此写下了《转蓬》一诗,形象地记录了这一段生活。
这漂泊无定的生活,自然引发了叶嘉莹的思乡之情,她为此写下了“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浣溪沙》)的词句。
  总算三年后,丈夫被释放。大约这以后一段时期,叶嘉莹在台南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成了一个基督教徒,但她其实骨子里所受的影响还是童年时的儒家《论语》的教诫,所以她实在是个不虔诚的教徒。后来50年代中,她的丈夫和刚出生不久的二女儿也接受了洗礼。随后她们一家便经朋友介绍,一起来到台北,进了台北二女中教书。有幸的是,在台北见到了两位当年辅仁的老师——戴君仁先生和许世英先生,前者教过她国文,后者许世英是许寿裳的儿子,曾是她家邻居,他们对她的不幸遭遇极表同情,便介绍她到台湾大学兼任大一国文课,第二年由兼任转为专任,教两个班,加上原先台北二女中的两个班,总共四个班的课,使她极感疲累,但为了生活,为了家庭,她不得不加倍努力地工作。两年后许世英到淡江大学中文系做了系主任,要她到淡江教诗选、词选、曲选等课;
又过了两年,戴君仁当了辅仁大学中文系的系主任,辅仁的诗选、词选、曲选课也都归她教了。这一段时期,她的身体状况已大不如前,生下第二个女儿后体质虚弱,不仅身体消瘦,且染上了气喘病,每天下课回到家,胸部都隐隐作痛,似乎肺部的气血都已耗尽,每次呼吸都有被淘空的感觉,加上家庭带来的精神上的压抑感——丈夫自被关押后性情不似从前,对她动辄暴怒,使她常常会梦见自己陷于遍体鳞伤的弥留之际,甚至梦见母亲要来接她回去。这个时候,她被逼出了一个自求脱苦的方法,即把自己的一部分精神感情完全杀死,这是当时还能承受一切折磨勉强活下去的惟一方法。是中国妇女的传统忍耐美德和她自身性格中的坚韧意志,支撑她在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感情生活都遭摧残之际,还能独力承担全家生计,既没倒下,也没接受别人的怜悯与同情;
或者说,是长期的学诗悟道,使她从悲苦中获得了解脱,她常念诵王安石的一首《拟寒山拾得》诗偈,并联系《论语》的“知命”“不忧”境界,逐渐从中有所悟得,为自己的精神解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难能可贵的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她没向任何人表露过自己的不幸,始终在外表上保持了一贯的平静与和愉,因而没有人知道她所经历的艰难与酸辛。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摧伤,也可以是一种锤炼,那时的叶嘉莹,对一切都已不存希望,除去为了生活而工作和养育两个女儿,很长时间不曾提笔写作,但她上课的状态还是尽可能地保持了精神饱满,没影响讲课,她经受了考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这在当时条件下,实在是很不容易的。
作者注:本文材料均取之于叶嘉莹先生的著作、诗词及演讲等,主要为:《我的诗词道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迦陵诗词稿》,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多面折射的光影——叶嘉莹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其他详细资料可参见《叶嘉莹先生著作目录》。

 

我虽然从小就喜爱古典诗词,但真正进入古典诗词的门槛,得窥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还是由于叶嘉莹老师的引导。那是1965年在台湾大学,我旁听了一年叶老师的“诗选”课。印象最深的是她讲《古诗十九首》、讲陶渊明、讲杜甫。她讲课时热情洋溢,神采飞扬,让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随着她清脆悦耳的北京口音,荡漾在教室里,真是余音绕梁,袅袅不绝。

     叶老师讲诗,不单是解释字义典故,也不止于介绍学术研究的成果,而是把她对人生的热爱、对生命的讴歌、对生离死别的同情、对豪情壮志的敬佩、对忠义气节的推崇、对淡泊超逸的景仰,借着诗词的讲解,一一向学生倾诉。她就像古典诗词的灵媒,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全都汇聚在她窈窕优雅的身上,通过一言一行,展示了中国诗词丰美多姿的想象世界。我们虽然是坐着听讲,但心灵却都翩飞起舞,随着老师的一颦一笑、或喜或悲,翱翔在中国诗词传统之中,体会屈原行吟的悲苦,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李白举杯邀月的潇洒,李商隐的恍惚迷离……

     我第二次听叶老师的课是1968年,她从哈佛大学讲学归来,开了“杜甫诗”一门课,我还是旁听。听叶老师讲杜诗,有一种特殊的感动,因为她不是只讲杜诗如何如何的好,而是讲杜甫这个人一生的经历,以及如何在颠沛流离之中执著追寻自我的完成,以最真挚的感情抒发,展现人的生存状态。杜甫是有点迂,是有股傻劲,但同时也真实、诚挚,有一种浩然壮阔之气势贯串他的诗篇,不论是喜怒哀乐,都能感动我们的心灵。

     多少年后,我和叶老师同在美洲寄旅,遥望故乡归不得,才体会到,她讲杜诗讲得那么深刻,是与她自己身逢乱世、半生漂泊的经历有关。她能够鞭辟入里,充满了感情来诉说杜甫的《秋兴八首》,让我们这群后生理解为什么“孤舟一系故园心”可以牵动后世的心弦,为什么“每依北斗望京华”可以如此令人激动不已,为什么“同学少年多不贱”有着深沉的社会人际意义,为什么“江湖满地一渔翁”并不是超脱,而是生命追求中无法逾越的怅惘。这都是因为她自身体会过类似的遭遇,将心比心,有过生命际遇中类似的心境。对她自己而言,一生面临的折磨苦难,在杜甫的诗作中都有“风景旧曾谙”的影子。

     这几年来我在香港城市大学推展中国文化教学,每学期都调查学生的学习意向与兴趣,赫然发现,同学最不喜欢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他们提出的理由是古典文学难懂,文字深奥,又有许多完全弄不明白的典故,“不知道在说什么”。

     这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学习古典诗词的经验。古典诗词的确有其奥曲深邃之处,并非一看就懂。然而,古典诗词提供的风光景观,不仅有自然之美,也有人事界的悲欢离合之情,是人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经过,都会切身体验的。有过古典诗词的浸润陶冶,不但可以提升文化修养与生活情趣,得以欣赏与理解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培养平和稳健的心理素质,承受人世间不可预测却又难以避免的困厄灾难,使我们不至于陷入悲情的深渊。

     学习古典诗词感到困难,或许有文字修养不够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因为受到社会急功近利风气影响,太过“现实”,以为古典诗词学了“没有用”,不能作为“搵食(广东方言,意指“赚钱”)”的工具。这种轻视人文素养的态度,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会导致社会心理秩序的涣散、瓦解。学习点古典诗词,至少让我们理解人世的苦难困顿,古人也经历过,也有如此曲折幽微的心境。通过古典诗词的兴发感动,在“风景旧曾谙”的诗境中,得到精神的提升与慰藉,甚至进而体会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是我们生活在21世纪,仍能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的文化资源,仍能通过理解与阐释得到的文化传承遗产。

  叶先生认为:“古人的诗不能按国语来读!”所谓“国语”指的就是今日广泛推行之普通话。诗,广义也包括了词。这些不能以普通话方式来读诵的诗词未必全都是古人所写,也包括了那些以古代语音为标准的今人的诗词创作。

     叶先生这样说:“用国语读古诗不仅破坏古诗,而且会灭绝古诗。古诗有一个韵律,韵律是诗之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了美感就失去了韵律,对古诗也就无法掌握。”

     说到朗诵考级的问题,叶先生说:“国语是讲话的标准,不是读诗的标准。那是两件事情。诗歌乃是不同于口语和散文的另一种语言。”

     关于入声字的问题,叶先生认为某些人因为受普通话的教育,自己按照普通话作诗,只要标注清楚,说明自己用的是普通话而不是用平水韵就可以了。读诗,绝对不可以按照普通话来读,因为古诗中很多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变成了平声,该用仄声的地方读成平声,那样韵律就改变了,而古诗是最讲究节奏和韵律的,节奏和韵律是古典诗歌生命的一部分。

     那如果在诗词中遇到入声字该如何读呢?叶先生的看法是应该把入声字读为短促的去声。“我在北京长大,虽然国语讲得标准,但是北方话没有入声。我之所以说要读作短促的去声,是要保留一个仄声的读法,那个位置应该是仄声,就不可以用平声来读。你把古诗的韵律破坏了,那等于是削足适履,不可以的!”

     又有人认为吟诵就是唱戏,唱京戏或者地方小调。这是对吟诵的曲解,或者说是试图学习吟诵的人从表面发现的一种速成方式。吟诵是吟诗的人内心情感的反映,其中也蕴含着吟诗人自身的修养,当然不能够像唱戏那样按照一个调子模仿出来。虽然正宗的吟诵越来越罕能听到,似乎有日益消亡的趋势,但我们确实有必要继承并且使之发扬光大。

     早在1992年,叶先生就曾撰写《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一篇长文,对中国传统之吟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释,并且提出具体实践之可能。

     她在文中这样写道:“中国古典诗歌之吟诵则不仅不可流为歌唱,并且也不应成为一种表演。”

     中国古典诗歌是以兴发感动为其主要特质的,有一种自心灵中感发而出的力量。吟诵是对这种感发力量最好的体现。对此,叶先生这样说:“我以为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

     另外,中国古典诗歌在顿挫、押韵和声律等形式方面既受到吟诵之影响,也要通过吟诵来表现。叶先生认为这是“出于吟诵时口吻声气的自然需要而造成的结果”。这种声律方面的特色主要是通过平仄的交替来体现的,以回环往复的方式传达出一种回荡之感。

     叶先生还认为:“吟诵之训练应自童幼之年龄开始,童幼年之时的记忆力好,而且直感力强。”吟诵的训练可以使孩子们获得更多联想和直感的能力,会使他们得到终生受用不尽的好处。而以普通话读古诗实在是斫丧了古典诗歌美感的生命,是绝对不可取的,更不可以作为所谓“朗诵考级”的标准。

 

《论语》——平生最受用的一本书 
     2006年12月2日,于丹来到叶嘉莹的寓所拜望,叶嘉莹谈到:“我平生最受用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本书,就是《论语》。”她多次提到《论语》是对她的一生产生极大影响的一部书。
     叶嘉莹出生在京城北平一个古老的家族。原与纳兰成德同里籍,祖居于叶赫地,本姓叶赫纳兰,因民国以后废除满族姓氏,方简化为“叶”氏。叶嘉莹并无姊妹,仅有两个弟弟,旁系之中也再无女儿。父辈们对她的教育,总以“新知识、旧道德”为理想。因而幼时家学为叶嘉莹终生结缘于古典诗词,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也养成了她早年羞怯、安静而“独善其身”的性格。 
     叶嘉莹在一所大四合院里长大。叶嘉莹父辈曾在清朝为官,算是旗人。到现在,叶嘉莹教授还是一口清脆、地道的老北京话,京腔京韵。小时候,她的祖父很封建,不许女孩子出去到外面的学校念书。于是,她就在家里认字、背诗,到了开蒙的时候,家长请了专门的老师(是她的姨母)到家里来教《论语》。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时候,内心里非常感动。她虽然还不明白“道”到底是什么,但是却从中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祖父去世后,她去外面读了高小,11岁以同等学力考上中学,母亲给她买来《词学小丛书》作为奖励。那个时候她已经在伯父的指导下开始学写格律诗词,并且用文言给在外工作的父亲写信。 
     身为大家闺秀,虽然去外面读书,但限制很多,放了学仍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关在家里。所以,那个时候她诗词的内容也局限在院子里的景物。15岁那年,她从同学家里移植了一丛竹子种在自家院子里,于是写下《对窗前秋竹有感》:“记得年时花满庭,枝梢时见度流萤。而今花落萤飞尽,忍向西风独自青。”在落尽繁华的时候,秋竹坚守着一种品格,不畏严寒,青翠依然。秋竹如此,人亦如此。 
     1937年,叶嘉莹正读初中,“七七”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父亲随着国民政府的迁移一直在大后方的国统区工作,音信全无。在沦陷区的物质生活十分艰苦,每天吃着难以下咽的混合面。她说:“物质生活的艰苦我是可以坦然面对的,真正难以承受的是精神感情方面的苦痛。” 
     人生中第一次沉重的打击发生在1941年。当时她17岁,刚刚考取辅仁大学,母亲突然病重,需要离京到天津的租界动手术。母亲执意不要他们姐弟陪同,由于身体过度虚弱在回来的火车上去世了。 
     她写下《哭母诗八首》:“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本是明珠掌上身,于今憔悴委泥尘。”“窗前雨滴梧桐碎,独对寒灯哭母时。” 
     由于音信不通,父亲连母亲去世的消息都无从知道。她在《母亡后接父书》一诗中写道:“昨夜接父书,开缄长跪读。上仍书母名,康乐遥相祝。”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催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而诗歌的写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种抒发和缓解。”叶嘉莹说。 
     母亲去世以后,她带着两个弟弟跟伯父伯母生活。她在沦陷区读了四年大学,大学毕业那年日本宣布投降。
     ▲与古典文学名师顾羡季诗词唱和 
     叶嘉莹就读辅仁大学国文系期间是她诗词创作最为丰盛的时期,不仅是因为国难家愁,“诗穷而后工”,重要的是她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遇到了古典文学名师顾随顾羡季先生,并深得顾先生的赏识。那时候,顾先生不仅认真批改她的诗词习作,而且师生间还时有唱和。比如《摇落》和《晚秋五首》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词。”“收拾闲愁应未尽,坐调弦柱到三更。”“冢中热血千年碧,炉内残灰一夜红。” 

     她在学习期间认真记下好几大本笔记,几十年数经辗转,一直不离不弃,而且经常重读,重新描写笔记本上已经日益模糊的字迹。多年后根据这些笔记整理出书,留下了一代名师谈诗的宝贵资料,字里行间甚至保留了顾先生讲课时的神韵。 
     顾随先生曾在给她的一封信中写道:“假使苦水(顾先生的别号)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她不仅得到了顾先生的真传,而且别有创意,在老师的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顾随先生的一些词句也给予她极大的精神的鼓励和慰藉,“拼将眼泪双双落,换取心花瓣瓣开。”从顾先生的诗句之中,她获得一种强毅的担荷的精神,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她一直铭记着老师顾羡季先生的那句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
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1945年大学毕业,在北平的中学教书,经人介绍认识了在国民党海军任职的赵先生。“我的一生都不是我的选择。我先生的姐姐是我的老师,是我的老师选择了我。” 
     她24岁结婚,同年11月因政局转变,随丈夫的工作调动去了台湾,1949年8月生下第一个女儿。在大陆解放之后,台湾的白色恐怖加剧,1949年12月,大女儿才三个多月,丈夫因为“思想问题”被拘捕。 
     1950年的夏天,女儿未满周岁,还抱在怀中吃奶,她所在的彰化女中的校长和6名教师一并被抓,她与怀中幼女亦在其中,还是“莫须有”的思想问题。 
     因为没有涉及实质的政治问题,她很快就被放了出来。却已经无家可归。“我们从故乡远到台湾去,无家无业,有工作就有宿舍,就有薪水,就可以维持生活。先生被抓,没有了宿舍,没有了薪水。我自己也被关起来,也没有了宿舍,没有了薪水。” 
     当时正在暑假期间,一时也难以找到工作。她只能带着怀中的女儿投奔到丈夫的一个亲戚家。寄人篱下已是无奈,而这位亲戚也刚刚到台湾,生活窘迫,自顾不暇。亲戚家祖孙三代5口人,只有两个房间,她们母女白天就到外面树阴下面徘徊,晚上在走廊铺上一条毯子打个地铺,母女二人勉强有个安身立命之所。 
     那年她写下《转蓬》一诗:“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她只能抱着吃奶的女儿,在深夜里独自流着眼泪,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 
     开学后她找到一家私立中学教书,一个少妇,带着幼女,先生好几年不出现,面对别人的猜疑却不能对任何人诉说,因为一旦说自己的先生因为思想问题被关押着,她马上就会失掉这份工作。 
     她的先生被关了3年,直到1952年才被从监狱里放出来。次年叶嘉莹生下了小女儿,家务负担很重,她的身体状况又一直不好,一度还得了哮喘病。她当时在三所大学教七门课程,还要在电台和电视台讲授诗词,上午讲三个小时,下午讲三个小时,晚上还要讲两个小时,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教了多少课。她的先生因为无端被关押了好几年,而后一直没有工作,脾气越来越坏,动辄暴怒,精神上的压抑一直是她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在最痛苦的时候,她甚至想到过打开家里的煤气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她人生中第二次重大的打击。 
     叶嘉莹从1948年离开家乡,在台湾执教20年,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1970年接受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约。她写下《鹏飞》这首绝句:“鹏飞谁与话云程,失所今悲着地行。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北海”指的是她的出生地,她的第一故乡北京,“南溟”指的是她的第二故乡台北,“鹏飞”的“云程”指的是她在这两个地方教书时用母语讲授自己深爱的诗词,那种可以任意发挥的潇洒自得的快乐。如今这两个地方都回不去了。在海外不得不用英文讲课,她又总是自称讲课最喜欢“跑野马”,她的英文使她根本没有“跑野马”的资本,这就好像一只高飞的鹏鸟从云中跌落,不得不如虫豸般匍匐于地。 

她要负担一家人的生活,上有80岁的老父亲,下有一个念大学、一个念中学的女儿,先生没有工作。而且加拿大的大学要求她必须用英文教书,用英文讲诗词,她经常查生字到凌晨两点钟,而一大早就要上讲台去给学生们娓娓道来。下午5点钟,她正忙于跟研究生讨论,她的先生打来电话,问她为什么还不回家做饭,她只能低声解释。如果先生下厨房做了晚饭,那么她回家后会发现所有的锅都丢在地上,以示抗议。 
     “多年来我在海外文化不同的外国土地上,用异国的语言来讲授中国的古典诗歌,总不免会有一种失根的感觉。我虽然身在国外,却总盼望着有一天能再回到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语言去讲授自己所喜爱的诗歌。” 
     生活刚刚安定下来,工作的压力也减轻了,1976年,52岁的叶嘉莹又遭遇了新的不幸,这是她人生中第三次重大的打击。3月24日,她从温哥华去美国的费城开会,途经多伦多看望了新婚不久的大女儿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噩耗:当年那个与她相依为命在患难中成长的大女儿,在外出旅游时出了车祸,与女婿同时逝去了。 
     “我当时实在痛不欲生,但因为多年来我一直是支撑我家所有苦难的承担者,我不得不强抑悲痛立即赶到多伦多去为他们料理丧事。我是一路上流着泪飞往多伦多,又一路上流着泪飞回温哥华。回到温哥华之后,我把自己关在家里,避免接触一切友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我内心的伤痛。” 
     当第三次打击突如其来降临的时候,她仍是以诗歌来疗治自己的伤痛。她一连写下十首《哭女诗》。“噩耗惊心午夜闻,呼天肠断信难真。何期小别才三日,竟尔人天两地分。”“谁知百劫余生日,更哭明珠掌上珍。”“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我真是历尽了平生各种不幸的一个人。但是人生经历了大的苦难,就会使小我投身于大的境界。”在叶嘉莹平和的讲述中,听者的心被强烈震撼着。 
     “也许我留下一些东西,也许我写的诗词或者论文,你们觉得也还有美的地方。可是我那一柱鲛绡,我是用多少忧愁和困难织出来的?”海里的鲛人泣泪成珠,织成美丽的鲛绡,那是世界上最轻柔美丽的丝绸。 
     虽然叶嘉莹如今著作等身,但是艰苦的时候她不仅没有书房,甚至连一张书桌都没有。 
     她说她并没有想要成为诗人或者学者,曾经也没有想过要担负起传承的责任,只是因为自己对古典诗词真的有感情,真的有兴趣。于是她可以“忍困不眠,忍饥不食”,不是为了什么名利,也不是为了成就什么外在的东西。而是,当陶渊明、杜甫可以在你的感受之中复活的时候,诗歌自然会唤起你一种活泼开放的精神,诗歌的生命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那是至美至善的无尽的愉悦。 
     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有一种内在的提升作用,当诗词的生命渗入到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与她的精神融合,那么诗词就会成为支撑其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强毅的担荷的精神,一种直面苦难不求逃避的坚毅的精神。 
     在苦难横空而来的时候,她默默读诵着王国维先生的词句:“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蒙蒙坠。”自己的身世就如同这漂泊的柳絮,还没有开放就坠落了。虽然身世飘蓬,但是无论飘到哪里,她总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成长。 
     她不仅要从诗中获得慰藉,更是要从诗中汲取力量。 
     “苦难的打击可以是一种催伤,但同时也可以是一种锻炼。”不是说要看破红尘,但有时候我们确实要看破一些纷纷扰扰,获得更大的精神的自由,代价是不得不承受一些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而且在苦痛中要支持着不能够倒下去。 

 中华文化传统中胸怀理想的文人,在精神上往往也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士人。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如果眼见着一种宝贵的文化传统日渐消亡,作为一个深知其价值和意义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难言之痛。叶嘉莹心怀这痛苦,担万任于双肩,脚踏实地地做着传承与开拓的工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叶嘉莹大半生的学术生涯,与王国维是分不开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一书,记载着她与这个远逝的灵魂攀谈的痕迹。 
     还在辅仁大学念书的时候,有一天,同学抄了几首王国维先生的《蝶恋花》给叶嘉莹看。“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这样凄美的句子立刻使她产生了共鸣,方知《人间词话》的作者,原来还有这样缠绵哀感的小令。她一下子爱上了王国维的词,便到图书馆借阅他的全集。不料一看之后,又失望又讶异:失望的是,王国维遗留的词作并不甚多,仅百余首,其余大抵是些她还不甚明了的枯燥的考证著作;
而更可讶异的是,王国维竟然以51岁的盛年,自沉昆明湖而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坚决地抛弃了自己从前一切的兴趣和爱好?又是怎样的痛苦,让他毫不顾惜地结束了自己正当盛年的生命?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叶嘉莹的脑海。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叶嘉莹离开哈佛以前,曾经拟定了一个关于王国维的研究计划,之后屡遭变故,几经耽搁,才于1970年重返哈佛,将计划完成。而多年前困扰她的疑问,也慢慢彰显了答案。 
     王国维在民国初年留下遗书,以“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之理由,决然自沉。叶嘉莹研究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王国维需要的是一个纯然客观的研究环境,然而在旧中国那样的乱世中,要想避免政治背景的沾染而保持自己一份超然的立场,就他曾经入值溥仪“南书房”的身份而言,几乎是既不可能为人理解也不可能被人接受的。但由于王国维既有一种悲观性格而不能作积极进取的行动,又怀有过于崇高的理想而无法随波逐流,在政党倾轧、军阀混战的乱世,他唯恐陷入被迫辱的绝境,才决意一死,以殉他理想中的最后一点清白。 
     叶嘉莹自述其早年颇有“独善其身”的性情,除读书外,鲜有交际,对外界生活所知甚少,对政治更是绝口不谈。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堂兄曾以四句戏言相赠:“黜陟不知,理乱不闻,自赏孤芳,我行我素”。这种“清者”的自持,与王国维不无相似之处。因此在最初的著述之中,叶嘉莹充满了对王国维“清者”之持守的景仰之情。 
     然而正是因为对王国维的研究,叶嘉莹开始阅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书籍,对有关中国近百年来革命和蜕变过程的记述,也都有了阅读的兴趣。涉猎既宽,也就逐渐认识到从前惟知“独善其身”,以“清者”自命的想法和生活,从某种程度上看,乃是一种狭隘的弱者的道德观。于是1974年春,叶嘉莹便在《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书中,又增加了一篇《余论》,对王国维的评价,也就从一味的倾慕赏爱,而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理性的反思成分。 
     此后,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她都会留心报刊上有关大陆的消息,对祖国发生的一切,不再是远之惟恐不及,而是参与之有所不足。 
     采访叶嘉莹的日子,正是“天高日晶、木叶尽脱”的时节,这是曾给过王国维先生以灵光的季节。而叶嘉莹以83岁高龄,尤叹息虽则混沌乱世未曾给静安先生一个良好的环境,但静安先生以极高的天赋而在学术事业的盛年自杀,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种损失。所谓“时代既有负于静安先生,静安先生亦有负于所生之时代”是也。叶嘉莹认为,即使大道之理想不能实现,但关怀的仁心不可丧失,人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才力,方能不负年华性命、时代与家国。 

叶嘉莹提到,在哈佛燕京图书馆内镇日研读静安先生的那个暑期,有时在夜晚她从两侧列满书架的黑暗的长长的甬道中走过,竟会感到静安先生的精魂就在附近徘徊。“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年轻时对静安先生之早逝,她曾有过“不得亲聆教诲”的悲慨,而廿载之后,静安先生终于以遗留于历史尘埃间全部之生命,给她以极大的启迪。 
     ▲为弘扬传统文化,她拿出退休金设奖学金 

     “我是出生在北京的,我是少数民族,不是汉族,是蒙古裔的满族,是满族叶赫纳拉。” 
     叶嘉莹家在北平的院落是她做过“佐领”的曾祖父买下的,是道光年间的一所大四合院。已故著名学者邓云乡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特意描述了这个浸润着中华古老文化氛围的大四合院,他说:“这是一所标准的大四合院,……格局很好,十分有规模。”因为邓老先生的母亲常常生病,而叶嘉莹的伯父是中医,所以有机会走进这所院落。 
     “一进院子就感到的那种宁静、安详、闲适的气氛,到现在我一闭眼仍可浮现在我眼前”。只是去过几次,年岁很小,跟着母亲去看病的邓先生,居然在经过了50多年以后一闭眼这院子的气氛就在他的眼前,可见这种“特殊的京华风俗的感受”会给人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 
     诗意浓厚的环境积聚着古老文化的底蕴。邓云乡先生是这样描述的:“素洁的没有闲尘的明亮的窗户和窗外的日落,静静的院落,这本身就是一幅弥漫着词的意境的画面。女词人的意境向来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熏陶形成的吧。” 
     多年海外漂泊,叶嘉莹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爱她察院胡同的旧家,爱她曾经就读的辅仁大学,爱她的故乡北京,爱自己魂牵梦萦的故国。 
     叶嘉莹这样说:“无论是在台北,还是在北美,我都开了讲杜甫诗的专门课程。我写过一本书,《杜甫秋兴八首集说》,因为我对于杜甫的《秋兴》有特别的感情,有特别的感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每当我在海外讲的时候,真是常常不知不觉就会热泪盈眶。我自己也写过一首诗,有两句,‘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讲我对故乡的相思。” 
     叶嘉莹一世多艰,身经多重忧患,却能够把个人小我投入到更为广阔高远的人生境界,在承受之下完成自己。她毅然担荷起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使命,传达着诗歌中那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生命的力量。 
     “我从1945年大学毕业开始教书,教了60多年,没有一年休息不教书。教书是我最大的快乐。任何一种学术文化得以延于久远,都正赖其有继承和发扬的传人,教学就正是这样一种薪尽火传的神圣的工作。我的心愿就是能够教几个好学生。” 
     她的一生中投注精力最多的就是教书,在北平教三所中学,在台湾连中学带大学执教20年,于1969年定居加拿大,次年得到了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聘约,早已是桃李满天下。 
     1976年“文革”结束,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她马上给大陆的教育部写信,申请利用自己的休假时间回国教书。得到批准之后,1979年她第一次回国讲学,写下“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诗经》、《离骚》,李白、杜甫,中国诗歌一脉相传,伟大的诗人担荷着人类的苦难。已故著名学者缪钺先生称她是“怀京华北斗之心,尽书生报国之力。”她这样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回到国内来教书,既有她的故园之思和报国情怀,也有她对于中华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于传承的一份担当。 
     1996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拿出自己10万美元的退休金设立“叶氏驮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 

 至今她已经84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周给研究生上课两三次,每次都在3个小时左右。她与学生们讨论,认真批改他们的习作,指导他们完成毕业论文。 
     叶嘉莹在一首近作中写到:“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李商隐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自己这只柔弱的春蚕吐尽千丝万缕,到底有没有巧手的织女把这些心丝织成美丽的锦缎呢?当见到自己的心血化作了天机云锦,即使付出再多艰辛与困难也无怨无悔。 
     “我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份力量。” 
     多年前,叶嘉莹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位女士,说能够以人的姓名算命,叶嘉莹并不相信所谓的算命之说,但是酒席间作为一种游戏也很好玩。 
     叶嘉莹这样说:“她说我的名字五行得水最多,还说我这个水啊,可以如杯水之含敛静止,你可以把我圈在一个杯子里盖起来封住。可是你要一放开来呢,她说也可以如江海汹涌澎湃。圈起来也可以,放出来也可以。不管她说的对不对,反正我觉得很好玩。” 
     于是她填了一阕《踏莎行》:“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一朝鲲化欲鹏飞,天风吹动狂波起。”水既是柔弱的,也是明澈的,更是坚忍的,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再回首,往事纷纷如梦,纵然岁月消磨,仍历历如在眼前。虽然叶嘉莹经历了很多人生苦难,而她却能够在困境中越发坚强。如果有人问到她何以如此,她总会微笑着回答:“这是学习古典诗词的好处。”接下来又说:“诗词的研究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叶嘉莹对中国古典诗词倾注了生命之爱,通过那穿越生命的诗行赋予我们无尽的美的享受和生生不已的感动。
     ▲临岐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用异邦语言讲授故土的诗歌,毕竟有所隔膜,失落了那任意发挥的挥洒自得之乐。加之长在心头的那一份“故园千里隔,休戚总相关”的情怀,叶嘉莹一直怀有归国讲学的愿望。1978年改革开放,叶嘉莹终于投出了回国教书的申请信。 
     那是温哥华暮春的黄昏,家门前的树林之上,落日融金,倦鸟归巢。她穿过树林走到马路那一边的邮筒,马路两边的樱花树,正飘舞着缤纷的落英。春光即将长逝,向晚的光景唤起了叶嘉莹对自己年华老去的警惕:金色的余晖虽美,终将沉没,似锦的繁华虽美,也终将飘零;
而自己想要回国教书的愿望究竟何日才能实现呢?于是她随口吟写了两首绝句: 
     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馀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馀生何地惜馀阴。 
     申请信寄出后,她时刻关注着国内教育方面的消息,一段日子以后,终于如愿得到回音,国家安排她到北京大学访问讲学。在北大短期讲课以后,叶嘉莹便受恩师顾随先生之好友李霁野先生的坚邀,转到了天津的南开大学。 
     当年南开大学中文系为叶嘉莹安排的课程,是讲授汉魏南北朝诗。每周上课两次,地点在主楼一间约可坐300人的大阶梯教室。讲课开始后,同学们反响极为热烈,慕名而来的更有许多天津其他院校的学生,临时增加的课桌椅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以致于有时叶嘉莹想要走进教室、步上讲台都十分困难。 
     中文系无奈出一下策:只有持听课证的同学方可入场。这一来引起了其他院校学生的不满。天津师范大学一个伶俐姑娘想出对策,竟然找来一块萝卜刻了一个文学院图章,自制了一个假听课证。一时间,真假听课证统统洛阳纸贵,叶嘉莹上不去讲台的困难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每回上课,教室的阶梯和墙边,依然挤满了或坐或立的人。 

 30年光阴驰过,回顾这段往事,叶嘉莹依然忍俊不禁,抚掌直笑。她告诉我们,当年那个刻萝卜图章的姑娘徐小莉,如今已是天津电大的老师,仍然一有机会就来听她讲课。“我30年前的那些学生们,现在还来听我讲课的,还有很多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叶嘉莹凡有暑假年假,必定回国讲学。她曾应邀到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等几十所高校讲学;
又应各社会团体邀请举办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系列专题讲演。凡开讲时,必定人头攒动,从七八十岁的学者,到十七八岁的青年,无不喜爱赞许。1981年叶嘉莹在杜甫草堂参加杜甫学会第一届年会期间,与前辈学人缪钺先生,还曾有过一段知遇之缘。后来与缪先生合著《灵溪词说》,更被缪先生许为“晚年第一知己”。 
     叶嘉莹还记得当年第一次离开南开时,最后一晚为学生们讲课的情景。铃声响起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她与学生们,就这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直到熄灯的号角吹起。这正是:“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临岐一课浑难罢,直到深宵夜角吹。” 
     ▲祝取重番花事好,故园春梦总依依 
     1989年,叶嘉莹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每年有整整一个学期在国内讲学,其余时间则活跃在加拿大、美国等国际诗词讲坛上。 
     1991年,叶嘉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同年应南开大学要求,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
4年后在海外募得蔡章阁先生捐助的资金,修建研究所教学大楼,并将研究所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1995年,叶嘉莹在指导博士生的同时,开始教少年儿童学习古典诗词。她与友人合编了《与古诗交朋友》一书,为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又亲自吟诵编选的一百首诗,给读本配上了磁带。此后,她又多次到电视台教少年儿童吟诵诗歌。 
     叶嘉莹接受采访时说:“古典诗词里蕴含的,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是当年古人的修养、学问和品格。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喜欢读古典诗词,因为它的语言是古典的,里面又有很多典故,有很多历史背景,他们自己看是很难看到里面的好处的,难免对它们冷淡隔膜,这是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要把这些好处讲出来,希望能够传达给他们,让他们能够理解。只要有人愿意听,只要我的能力还可以讲,我都愿意一直讲下去。” 
     叶嘉莹一生以传薪为乐,直至花甲,直至古稀,直至耄耋,至今仍汲汲于授业,今年门下还新增了1名硕士、2名博士,1名博士后。 
     叶嘉莹一生际遇坎坷,多经离乱,而不幸中之大幸运,乃是她得以终生与古典诗词相随相伴。 

推荐访问:
上一篇:2022年度国企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五个方面对照材料
下一篇:2022年度抖音运营助理实习报告摘要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